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内容课件

圆柱体插座教案通用

发表时间:2024-11-10 10:03:46      李婉尔

圆柱体插座教案通用。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同时还要明白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自己知道教学意图。您需要的“圆柱体插座教案”已经备好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1


插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配件之一,它为我们提供电源,使各种电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会接触到插座,但是对插座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浅显。为了提高学生对插座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我设计了一堂有趣又生动的插座圆柱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插座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插座,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范;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插座的实物或图片,以及一些电器的模型;


2. 制作一个简易的插座模型,用来进行示范;


3. 准备一些简单的电器安全使用规范的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插座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插座,并启发他们对插座的认识和使用经验。


2. 插座结构讲解(10分钟):


通过展示插座的内部结构图和实物,讲解插座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开关、保险丝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原理。


3. 插座原理实验(15分钟):


通过制作的简易插座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插拔插头,观察不同插头在插座中的连接方式和效果,进一步理解插座的工作原理。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电器的安全使用规范,如未使用电器要拔掉插头等。


4. 电器安全使用规范(1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电器安全使用规范的图片或视频,介绍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如定期检查电线是否破损、不将插座长时间占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互相分享自己的电器使用心得和注意事项。


5. 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15分钟):


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插座知识,提出一些创新的问题,如如何避免插头频繁断开、如何提高插座的承载能力等。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展示他们的思路和实践成果。


6. 小结与达标测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一些达标测试,检查学生对插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


通过这堂插座圆柱体教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他们不仅对插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电器安全使用规范,并通过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2

教案-插座圆柱体(感觉教育)

直接目的:辨别高低、大小、粗细、长短的视觉记忆;培养发展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学习分辨三度空间的概念;三次元的学习教育。

2.间接目的:逻辑、思考、对应、顺序的能力;培养视觉敏锐的观察力;写前的握笔长期准备工作;间接的为数学准备;注意力、集中力、思考力的发展。

3.教具说明:圆柱体四组(A.B.C.D)

每组各有10个圆柱体

A组:属一次元变化,粗细不变、高度渐减、由高到低。

B组:属二次元变化,高度不变、粗细不变、由粗到细。

C组:属三次元变化,粗细和高度同时渐减,不规则变化、由大到小。

D组:属三次元变化逆比例,由粗而低到细而高。

4.实施步骤:

教师示范圆柱体正确拿法。

基本操作:配对练习;序列练习。

以三阶段名称练习法[“这是最粗的、这是最细的”;“请你拿最粗(细)给我”;“这是什么”]教孩子认识名称。

教学顺序:难易程度B→C→D→A。

5.变化操作

配对变化1.序列变化

6.分享园地

这项教具的目标,是教孩子用眼睛分辨体积大小的差别,让孩子从错误订正中,发挥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孩子就开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修正。在这个自我订正的过程中,去比较不同的大小圆柱,这正是意识感觉活动的重心所在。花花小仙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3

工作名称:插座圆柱体B—粗细和排序

工作准备:插座圆柱体B

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粗细的能力,发展幼儿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逻辑、对应、顺序的能力

操作过程: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B。”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介绍教具名称。

2、向幼儿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手持住座体两端,慢慢走到毯前,轻轻放下。

3、请幼儿按正确方法抽出圆柱,置于座体前。

4、教师问幼儿:“比一比,哪一个师最粗的?”将最粗的圆柱体摆在相应的圆穴前面。再请幼儿找出剩下圆柱中最粗的一个,依次摆好,如此类推,请幼儿做完10个圆柱的排序工作。

5、拿走座体,将圆柱依次序弄乱后,再请幼儿重新排序。

6、序列名称练习:取3个圆柱——最两端的两个和中间的一个,教师以三段式名称练习法引导,请幼儿回答。

7、收教具。左手拿起圆柱体的圆柄,右手食指、中指进行检验,在对比圆穴,放入,检验。全部放入后,竖直在检验一次。

活动延伸:游戏:圆柱体找家:每一个圆柱散放将它送回自己的家

吸引力:粗、细排序过程。

错误订正:

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

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底面侧面和圆穴内侧面相吻合。

注意事项:检验过程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特性;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插座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插座圆柱体的几何特性;


2. 运用插座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 运用插座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带领学生逐步理解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特性。


1. 热身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插座、一根电线等道具,引入插座圆柱体的概念。将道具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插座是什么形状的吗?为什么插头和插座可以互相连接?”带领学生思考,引发他们对插座的兴趣。


2. 导入插座圆柱体的概念(10分钟)


在引入插座圆柱体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插座圆柱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插座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插座圆柱体的基本要素:底面、侧面、高度、半径等,并由此引出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特性。


3. 探索插座圆柱体的性质(25分钟)


教师设计一系列与插座圆柱体性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解决中,发现插座圆柱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规律。比如:


(1) 一个插座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如何计算?


(2) 两个插座圆柱体的侧面积之和是多少?如何计算?


(3) 一个插座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如何计算?


(4) 两个插座圆柱体的体积之和是多少?如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插座圆柱体的各种特性和公式,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插座圆柱体的性质。


4. 运用插座圆柱体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


在实际生活中,插座圆柱体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提供一些与插座圆柱体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比如:


(1) 某个插座圆柱体的高度是8厘米,半径是4厘米,计算其侧面积和体积;


(2) 电量表显示,这个插座圆柱体每小时消耗5千瓦时的电能,计算它每分钟消耗的电能;


(3) 某插座圆柱体的体积是50立方厘米,它的半径是2厘米,求它的高度。


通过解答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插座圆柱体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插座圆柱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插座圆柱体的应用和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个人表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插座圆柱体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围绕插座圆柱体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性质。同时,通过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插座圆柱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插座圆柱体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师:"这是什么?"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

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4、请小朋友试试看。

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评析:蒙氏教具最终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眼睛观察,用思维来控制操作,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每一个提示和所需的时间都要考虑到幼儿的思考。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6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B-----对应(感官)

教具构成:插座圆柱体B(十根高度相同,直径慢慢递减的圆柱体)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感知物体粗细的变化、培养孩子一对一配对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握笔的能力、培养孩子逻辑思考的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

先让孩子坐在老师的两侧,“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插座圆柱体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教师从教具柜上取出教具(双手虎口处夹住教具)

2、用三指把圆柱体从圆穴中取出并散放在工作毯上。

3、单手划定范围,选中一个最粗的圆柱体。

4、单手拿起圆柱体的圆柱柄,把底面与圆穴进行观察、对比。

5、单手拿圆柱体的圆柱柄,另一手食指、中指触摸圆柱体的曲面。

6、单手把圆柱体底面向上,另一手两指从上到下的触摸圆柱体的底面。

7、单手两指顺时针触摸圆柱体的周长。

8、单手拿圆柱体,另一手两指触摸圆穴及圆穴周长。

9、单手把圆柱体嵌入穴中。

10、依次把其余圆柱体全部按上述方法嵌入进去。

11、双手把插座圆柱体大的圆形在上,小的在下,两指从上到下触摸圆柱体与圆穴的缝隙,感知圆大小的变化。

12、再用双手虎口处拿起教具,把教具放回到教具柜中。

(三)结束部分

我的工作做好了,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配对游戏

适用年龄:2岁以上

错误控制:各个圆柱体及圆穴

吸引力:触摸时的过程

成果:孩子能一一找到所对应的圆柱体及圆穴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7

蒙氏:插座圆柱体组

活动目标:

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2、间接目的:

a作为写字前的准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当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b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c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

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师:“这是插座圆柱体”。幼:“这是插座圆柱体”。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 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 师:“这是什么?”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4、请小朋友试试看。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插座圆柱体

一、视觉教育: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

(一)别体积的视觉概念:

1、名称:插座圆柱体组

2、目的 直接目的:

(!)培养幼儿辨别高低-大小-粗细-长短的能力(2)发展幼儿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3)进行三次元的学习教育 间接目的:

(1)培养逻辑、对应、顺序的能力

(2)培养幼儿视觉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思考力(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4)为学数学作准备

3、准备:

圆柱体组(abcd)每组各有10个圆柱体 a组:属一次元变化粗细不变高度渐减由高到低 b组:属二次元变化高度不变粗细渐减由粗到细

c组:属三次元变化粗细和高度同时递减,不规则变化,由大到小 d组:属三次元变化逆比例由粗而低到细而高

4、年龄: 2岁半-4岁

5、活动提示:

(1)教师带幼儿一起取出卷毯,将卷毯铺好.师:“老师现在教小朋友如何取毯、放毯。”

教师教幼儿正确的卷毯方法:轻轻的绕过线外走到放卷毯处,两手上下环抱卷毯,取回后轻轻的放在地上,慢慢的将卷毯铺开。用完后再将毯从一边慢慢的卷起,两只手上下环抱卷毯,将卷毯送回存放处。(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教师向幼儿介绍教具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插座圆柱。”

(4)教师带幼儿到教具柜前拿教具

双手拿住圆柱的座体两端,取回轻轻的放在地毯上。(图一)□(5)左手扶住座体,右手轻轻的摸座体四周,说:“这是插座圆柱。”(6)教师:“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7)教师示范圆柱体正确拿法,教师:“下面我来教小朋友圆柱体的拿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①用拇指、中指、食指拿住圆柱 ②从最粗的开始将圆柱抽起

③轻轻的垂直抽起,并慢慢的垂直放下 ④圆柱抽起,散放在地毯上

(8)将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左手食指、中指摸柱体侧、底面、洞穴内侧面及外围后一个一个插入对应圆穴洞中。

(9)教师请幼儿操作,师:“你来试试好吗?”

(10)教师注意幼儿的整个操作过程,如果幼儿有操作不当之处,在幼儿操作之后,教师可再操作一遍,请幼儿观察之后再请幼儿进行练习。

(11)幼儿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之后,教师将教具摆整齐。(12)教师以三段式名称练习法请幼儿回答。教师:“这是插座圆柱。” 教师:“哪个是插座圆柱?” 教师:“这是什么?”

(13)练习之后,教师请幼儿将插座圆柱用正确的方法拿好送回教具柜原处。(14)再请幼儿将卷毯卷起,用正确方法送回原处。

教学顺序:由简到难按b-c-d-a的顺序进行

6、错误订正:

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

7、延伸建议:

(1)配对练习:

① 以圆柱找圆穴练习,比较圆柱的底面与圆穴将相同的圆柱嵌入, 从一端开始,依顺序找出与圆穴相配合的圆柱。提示幼儿配对时需用手指摸圆柱的底面周围和圆穴内侧面之后,再将圆柱放入。(图二)

a请幼儿取来卷毯并铺好。

b教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来玩一个圆柱找家的游戏,每一个圆柱都有它自己的家,我们请圆柱出来玩好吗?

c 教师请幼儿将圆柱一个一个按正确的方法取出,散放在卷毯上。

d 教师可自述一个故事情节:圆柱们在一起的游戏,玩累了要回家,可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忙找家。

e 幼儿按教师提示的要求,将圆柱一个一个放回圆穴内,(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正确做法,教师要在幼儿操作完之后给予纠正)

f 按abcd的顺序操作。

② 戴上眼罩完成圆柱体与圆穴的配对

a 教师:“现在老师要看看小朋友的本领大不大,刚才我们是睁着眼睛给圆柱找家的。现在我请小朋友戴上眼罩给圆柱找家,你能试试吗?”

b 教师请幼儿操作,当幼儿操作有困难时,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c 按abcd的顺序操作。③ 圆柱体的组合操作:(此练习在四组全部学完之后方可进行)

教师: “老师再和你们玩个游戏,我请小朋友把两组插座圆柱取出来,把它们合在一起,然后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的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里,好吗?”

分别进行:

二组组合操作:b+c b+d c+d c+a

三组组合操作:b+c+d c+d+a a+b+c a+b+d

四组组合操作:a+b+c+d

④ 伴随记忆的练习:(此游戏分组进行)教师先选一个圆柱体,其他的发给小朋友每人一个,按视觉记忆、触摸记忆的两种方式进行分辨练习。

a视觉记忆:

教师:“小朋友认真听好,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圆柱体,现在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请小朋友一个一个将圆柱体放回洞穴里,请你们仔细做。”幼儿和教师一起操作b、c、d、a四组。

b触摸记忆:

师: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自己手里的圆柱体放回洞穴里,看看谁最棒!

(提示幼儿用手摸圆柱底面和洞穴内侧进行分辨。)

(2)序列练习:

①以最大的最粗的最高的方式,完成任何一组的圆柱体,依粗细-大小-高低的排列。

②从序列排列的圆柱体中抽出一个,让孩子找出它原来的位置,分别抽取头、中间、尾圆柱体的练习。

③戴上眼罩操作,分辨高低、大小、粗细的排列。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8

一、设计思路

插座圆柱体是蒙氏感官教具比较经典的一种,它分为四组,A:直径一定,高度渐减。B:高度一定,直径减渐。C:直径与高度同时减渐。C':直径减渐,高度渐增。这四组教具将小班上学期的一些大小、高矮、粗细等概念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教具中,在自由的操作活动中获得。这是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的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2、间接目的:a作为写字前的准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当作握笔的准备练习);b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c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三)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教师很少用语言告诉孩子该如何操作,而是用慢而精确的动作示范来让孩子了解操作步骤,这一点是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趋势的。同时需要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观察。)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师:"这是什么?"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三段体的教学方式是经典而有效的。首先老师具体让孩子了解工作的名称(例:"这是插座圆柱体"。),接着让孩子理解工作(例:"插座圆柱体在哪里"?),最后让孩子运用工作(例:"这是什么?")。孩子们通过三段体的学习,真正掌握了工作的名称。)

4、请小朋友试试看。

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评析:蒙氏教具最终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眼睛观察,用思维来控制操作,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每一个提示和所需的时间都要考虑到幼儿的思考。

圆柱体插座教案 篇9


插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配件,用于连接电器设备与电源,使电器设备得以正常工作。圆柱体教案是一种以插座为主题的教学计划,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插座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插座圆柱体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插座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掌握插座的工作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插座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教师讲解的课件,并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详细展示插座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插座模型、电器设备等;


3.准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插座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插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课件讲解插座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插座外壳、插孔、插孔弹片等,并与实物模型配合展示;


3.介绍插座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的传导、电阻的作用等;


4.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学生使用插座模型和电器设备进行插拔操作,感受插孔的弹性和电线的导电性;


5.讲解插座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插拔插头时要保持手干燥,插头要与插孔对齐等;


6.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使用插座的安全知识,如禁止在湿地操作插拔插头,禁止插拔带电插头等;


7.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评价,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际操作题。


四、教学


通过插座圆柱体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插座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插座使用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既生动有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插座圆柱体教案是一种针对插座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践活动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插座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它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插座并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