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案1500字。
编辑的这篇文章为您全面介绍了“八年级教案”的相关信息,建议您将本页加入收藏方便随时阅读。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高质量的教案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教案 篇1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3.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国。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许多地名和称谓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称为齐鲁,河北称为燕赵,山西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西周疆域的扩大B.分封制的实行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形成D.等级制度的形成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
(3)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4)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5)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基础知识了 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
记 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和严重后果。
握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性质、后果能力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
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辨别图片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教训正确认识这段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永远牢记实事求是。
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点: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前一课内容:建国初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历史作用是什么?有何意义?“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二、承上启下: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一)“总路线”
1、阅读勾划、合作研讨: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句话?总路线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一种什么愿望?其主观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当时提出总路线?有什么影响?
2、各抒己见: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愿望,但因缺少…,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指出有哪些失误,导入下一目。
1、材料分析:出示《“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举例说明:“大跃进”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农业生产、资源、人力及人的积极性等方面分别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建言献策: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适当概括或请学生概括)
1、如果说“大跃进”运动是生产力的大跃进的话,那么同时进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生产关系的“大跃进”。阅读讨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其实质是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事例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来说明,然后再归纳。
4、综合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缺乏…,存在…,忽视…等。)
5、实例证明: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加上…,使…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6、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然后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等,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1、学生阅读,勾划出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及其成果:图表说明: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A.领导正确:B.干群积极: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的学习,感悟、体验英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
三、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培养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贡献。
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八年级教案 篇2
教者: 吉林省辉南县金川中学 王久海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主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烦恼、苦闷、困难和挫折等不如意的事。文章难度不大,语言精美,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散文。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会摆渡别人,摆渡自己。
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学生来自农村,智力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大约占五分之一;智力一般,基础一般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一;中等偏下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二;基础很差,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一。尽管如此,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全班五分之四的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另外五分之一的同学也能基本理解,因为本文难度不大,我觉得挺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2、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如何摆脱生活中的烦恼、苦闷、挫折和苦难。
教学方法:竞赛式学习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重点:几个关键词句的含义。
难点:理解比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遇到过烦恼、苦闷的事没有?如果有,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答案)
师:同学们说的,我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人生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常占八九。我们应该用一种正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时时袭来的种种不幸。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摆渡自己》,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这篇美文中获益匪浅。
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将组织大家班来一场学习对抗赛,大家说好不好?
师:下面老师讲一下比赛规则:我们班分成南北两个队,大约要进行四轮比赛,每一轮比赛中,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如果答题正确可得15分,另外还要给他们队多加5分做为奖励。也就是可为本队赢得最高分20分。而第二个回答问题的同学即使完全答对,最高分也只能得15分。听清楚了吗?
二、(出示小黑板。进行第一轮比赛。)
1、画出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小组内查字典解决。(即扫除文字障碍)
2、找出文中出现的几种修辞方法。
3、作者列举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4、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排解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挫折。(即用什么方法摆渡自己)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感知课文。组内合作探究。
教师来回巡视,根据学生学习现状适时确定第一轮比赛时间。
(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第一个发言,明确告诉同学们,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可优先选题,并且可为本组赢得最高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轮比赛: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朗读完之后,先请学生作点评。老师适当评点。
(注:在这轮比赛中,教师要有意控制领先那队的得分,有意让落后队撵上领先队,争取打个平手,这样在下轮比赛中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分值拉得太大,落后的那队就会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很重要。)
体验感悟,链接生活。
师:这篇文章是《摆渡自己》。一个人,每一次摆渡自己,便完成了一次精神之旅,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涯中,是否有被某个作品摆渡过的体验?
生答:略。
师: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生活里还有许多人在做着摆渡人的工作,用他们的真情为社会平添一份光彩。所以许多时候我们经常让别人摆渡,但在生活里也不要忘了去摆渡别人,接下来我们也做一回摆渡人的工作。
(第三轮比赛。写作片断训练。)
小黑板出示摆渡材料:
我叫王明,是一名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成绩不理想,面临中考,爹妈给我的压力非常大,不让我看电视节目,不让我听音乐,不让我和女同学接触……总之,不让我有任何学习以外的活动,双休日只让我埋头学习,我感到非常苦恼,对学习更没了兴趣,我到底该怎么办?
师:请你写一段话来劝慰他,鼓励他,指导他,把他摆渡到正确的航道上,让他重新张起自信的风帆,燃起希望之火!马上动手!
学生动手写发言材料。
出示堂堂清练习题:进行最后一轮比赛。
1、给下面的深颜色的字注音:
蹂躏 自怨自艾 沮丧 赎回 猝不及防 颠簸
2、“生命里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和雪天”是什么修辞?有什么含义?
3、你最喜欢的话是哪句?为什么?
4、写作练习:仿照下面的例句接着写下去。(要求:最低再写二句。越多越好。)
例句: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总结比赛结果:
结束语: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河流,那我们便在这条河上要么被别人“摆渡”,要么“摆渡”别人,但是千万不要记了“摆渡”好自己。衷心希望我们的同学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在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做一达观开朗的摆渡人,把我们的人生“摆渡”得更加美好,“摆渡”得更加靓丽!
布置课后作业:
为你身边苦恼的人做一次热心的摆渡。
附: 板 书。
一、为何摆渡?世间不如意的事太多
二、为谁摆渡? A、为别人。 B、为自己
三、怎样摆渡? A、听音乐 B、看书 C、发邮件 ……
八年级教案 篇3
说屏(人教版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自古以来它就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起来说“屏”。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用一句话归纳本文大意。
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特点、作用、种类和设置。
3、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分说-总写
4、先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屏”?然后用自己的话作一解释。
明确:第三段中“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是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5、根据课文,说一说“屏”有何作用?
明确:①分隔作用 ②艺术点缀 ③可以挡风
6、“屏”可以怎样分类?
明确:按其建造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屏风可以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7、作者认为“屏”的设置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因场合不同,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都要做到得体。
三、赏析研讨
1、作者在介绍“屏”的时候,为什么用上了“富有诗意”、“令人销魂”、“心生向往之情”等词句?
明确:体现了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本文是介绍“屏”的说明性小品文,但也有些记叙内容穿插其中,从文中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明确,如:记得童年与家人……,后来每次……,小时侯……,近来我也注意到了……
作用:作者与屏相关的亲身经历穿插其中,给读者以真切感受;又显得温馨。
3、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试作简要赏析。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们寂寞凄清的.生活图景,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韵光贱。(“锦屏人”指闺中女郎杜丽娘,她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
③抱膝看屏山。(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
作用:1、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与展示屏风之美是相称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希望引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们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后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五、布置作业
想象一下,“屏”将来会有怎样的用途?
八年级教案 篇4
《活板》(人教版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活 板
第一课时
语言品味:
1、课文第一段虽非文章重点,但由于作者善用副词,寥寥数语就清楚地交代 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简明平实。请你找出这段关键的三个副词。
(2)作者说活板印刷“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你认为这一句话所统领的下文一直到哪里?文中表达了“神速”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
(3)“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对这句中的加点字反复品味,思考这些加点词突出了活板印刷的什么特点?
创新阅读训练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N,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 )
A 印刷速度快 B 印刷质量好
C 制版比较容易 D 印完,可以拆版
E 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F 活
2、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3、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 )
A 以火熔药 B 用药物蒙盖铁板
C 按平版面 D 设置铁板
E 排列字印
4、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和“ ”。
5、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
A 、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 、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 、 活字的存放。
D 、 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的问题是如
何解决的。
八年级教案 篇5
春酒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春酒》
中心中学 赵世F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理论依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深地挖掘课本的人文内涵,以求对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顾名思义:如法炮制:一马当先、挑剔、、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 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时光,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
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
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
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
延伸 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在你的心里故乡是什么样的呢?故乡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故乡是琦君心中的一杯苦涩的春酒,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琦君的《春酒》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学生听读,沉浸在故事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枸杞( ) 门槛( ) 过瘾( ) 凑( )齐 酬( )谢 两颊( ) 煨炖( ) 家醅( ) 炮制( ) 挑剔( )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 .
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围绕“家乡味”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几件事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并板书)
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 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 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 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五、品读课文,鉴赏精彩的语言
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
生: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叙事中带着抒情,写出了母亲的伟大。
生:“母亲给我小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一段文字活泼生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孩时的欢乐跃然纸上。一个活泼 可爱的小女孩从字里行间描绘出来了。
生:“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细节描写中。
生:“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运用细节写出“我”的天真可爱。
……
教师总结: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叙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设喻;善于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又传神;善于运用细节,随意点染,意境浑然天成。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热情助人的阿标叔栩栩如生,形神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六、讨论:文中着重写了哪些人?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我”: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母亲:温柔善良 热情好客 慷慨大方
七、精读课文
反复阅读课文最后两段,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同学交流。
如今我炮制的八宝酒与儿时喝的有何不同?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拓展训练 诗意表达
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弥漫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逝去的一切是多么清晰而美好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招摇,引起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那么,作为读者,我们该如何面对那逝 去的时光呢?让我们先读读余光中《乡愁》,然后拿起手中的笔,为过去描绘吧!
教学反思:
●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触发,使学生对文中美事、美物、美情产生热爱、向往、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这堂课,我想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情感化生活化的语文课堂,采取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等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满浓浓情感氛围的教学中始终和文本和作者激起情感共鸣。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5月
赵世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