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内容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汇总4篇

发表时间:2024-11-06 12:06:50      吴倩怡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汇总4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 教案和课件的科学编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编辑特别推荐一篇非常实用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以下是本文提供的参考资料请您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1)

爱 莲 说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以花喻人:菊花  比喻隐士;牡丹  比喻追求富贵之人;莲  比喻品行高洁之人。本文对各种爱花之人有不同态度:爱菊者  “鲜有闻”感叹世上真的隐士不多了;爱莲者  “同予者何人?”叹惜世上象我一样的君子就更少了;爱牡丹者  “宜乎众”批判现世追求名利之人太多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三、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明确]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明确]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五、研读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总结课文

1、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爱 莲 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参考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2)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3)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 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⒈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⒉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 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四、出示学习重点。

⒈托物言志的写法。

⒉衬托的写法。

⒊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习结果)

⒉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六、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导入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三、赏莲――――――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1、朗读

2、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交流――教师提问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品莲――――分析阅读体会形象

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明确: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

五、悟莲―――讲解阅读品味意境

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衬托: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对照和比较。

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


本文聚焦于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关的主题。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 教师们必须完善教案课件,以确保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欢迎阅读并参考!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河中石兽》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幻灯片出示(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教学过程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课文。

3.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代词这是非木柿

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阅十余

今义:判断词是

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2.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

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汉字能假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信息技术,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嫦娥奔月视频,表明古人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展示图片重温登月时刻,开始神秘的登月之旅!

二、新授课。

1、抢答热身篇:?跳读课文,获取重要信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学习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登月的事件进展。同时明确为什么作者将时间精确到秒。展示并播放登月轨迹图,了解登月的科学知识。?登月过程的四个阶段。展示图片。?宇航员登月后做的几件事?播放登月视频。

3、重点研读篇:人类登月的意义。

4、美点寻踪篇:选文本中的两三美句,结合恰当的图片进行赏析,进而从中了解本文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特点。

例:“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

5、拓展延伸篇:通过图片、动画展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课外探讨篇:创设情境,布置作业——你对月球知多少?

四、结语。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图片欣赏,配乐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二、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作者是一位女作家,_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一家人深受_,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徘徊在庭院之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思怀,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预习反馈: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向外溅出或_。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米酒。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四、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句子的重读;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五、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六、思考品味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引出下文。

2、(1)找出第2-7自然中段描写紫藤花的句子,并分析讨论:

A.描写对象是如何变化的?

B.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C.描写手法如何?

A.描写对象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

B.描写角度有形象、颜色、神态.

C.描写手法有比喻、拟人。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

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更显紫藤萝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和阳光相映成趣。

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2、(3)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

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

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

2、(4)在第2-7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紫藤花时所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在相关的文字下划线;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隐含生命的绵延长远,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拟人,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

显得生趣盎然。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拟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3、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

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

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

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愉快欢畅的心情。

4、阅读10-11自然段,讨论回答: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

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

“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

作者在这里由花及人并悟及生命,写出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主旨。由此,作者在结尾句也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文,看看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试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2.伫立凝望,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3.忽然记起十多年前,曾经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藤萝萝花了。

4.藤萝又开花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5.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A.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人物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B.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记叙和描写

思考题:

作者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有何用意?

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

思考讨论题:文中插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的事”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和现在茂盛的紫藤萝花作对比,从而突出花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中心。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高洪波的《我的太阳》小诗导入。

(二)快读感知课文,思考

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2、请为本文加五个小标题。形式如下:____的盲孩子。

(例:寂寞的盲孩子快乐的盲孩子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重见光明的盲孩子)

(三)研读课文

1、寂寞的盲孩子:盲孩子的寂寞体现在什么地方?

2、快乐的盲孩子:

分角色朗读:

(1)谁给寂寞的盲孩子带来了快乐?

(2)影子从哪里来?

(3)影子说这话时内心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

(1)是谁给盲孩子带来了复明的希望?

(2)文中叠词运有什么妙处?(飘飘忽忽、幽幽、缓缓、小小)

(3)哪一句是中心句?

4、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

(1)盲孩子在风雨交加的困境中得到了哪些朋友的帮助?

(2)你觉得这风雨交加的困境是对谁的考验?

5、重见光明的盲孩子:

(1)重见光明的盲孩子看到了周围的哪些景物?

(2)影子最后变成了什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结尾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这句中的“光明”的含义是什么?

(四)互助合作,探究课文主题

1.童话中出现了盲孩子、影子及萤火虫这三个主要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何能成为好朋友?

3.盲孩子获得了光明,影子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五)课外拓展,放飞思维

1.你有这种永远不忘的朋友吗?你有磷火一般在别人最黑暗时给他光明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

2.这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有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课后继续研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六)教师寄语

做一个有能力获得幸福也让别人获得幸福的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9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支撑,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内容均为收集和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一)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真意。

2.体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理解赏析作品。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感悟人生真谛。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

2.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等待中包含的人生百味。

教学关键;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圈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说说等待的经历及等待的感受。

二、作者简介:

三、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惆怅倚门萌生希冀蠢人魅力

链子依偎迫不及待引人入胜不速之客

四、同学之间互相探讨:

1、为什么说“等待”是贼?

2、作者说:“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仔细揣摩这个句子,体会其深刻含义。

3、“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4、“等待的未必能获得……而且绝对取不走,避不开”,这句话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

5、“引人入胜的风景……更远处有瀑布……”这里的“亭台”“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

五、学生探讨后,教师明确。

六、课堂练习:

1.课后思考与讨论三。

2.吴冠中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文章既有画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律。朗读课文,题为作者的语言特点。

提示:

①文字简练,有画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律。

②借用中外的谚语及俗语。变抽象为通俗。

③语言生动、跳跃、鲜明、空灵。

七、小结:文章以等待为题,意在说明人们常怀希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难遂人愿的无奈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八、作业:片断练习

请用一段文字写出你对等待的独特感悟。

板书设计:

等待的滋味

等待包含的人间百味学会等待

等待的况味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概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导语设计

《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

对,回眸2024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 这部《三体》。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

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点缀 漫步 迟钝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孤零零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2.请大家上网查阅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 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24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水平‛。

目标导学二 :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1.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示例: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2. 谁能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贯起来,写成一段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师小结: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 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目标导学三 :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1.教师举例。

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 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2. 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 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旁批法我们学过,今天我们继续使用旁批法来自读课文。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 吗?”

(2)“热,热得像——地狱。”是一处伏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是照应。

目标导学四 :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 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

小姑娘身陷绝境。

2.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平静。

3.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第44段。

3.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5、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4. 指名朗读第45、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6300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5.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 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 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我 攥紧了拳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小姑娘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到对地心世界的研究中。

【教学提示】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大屏幕展示。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要求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大屏幕展示。

【学法指导】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教学提示 】

批注完之后,邻座的同学互相观摩,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组长负责组织。

续写时,尽量做到与课文中的伏笔形成照应。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运用伏笔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人性伟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5、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设计特色:自主体悟想象创新

信息资料: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2、录音范读磁带和舒缓的乐曲。

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确定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信息技术,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嫦娥奔月视频,表明古人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展示图片重温登月时刻,开始神秘的登月之旅!

二、新授课。

1、抢答热身篇:?跳读课文,获取重要信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学习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登月的事件进展。同时明确为什么作者将时间精确到秒。展示并播放登月轨迹图,了解登月的科学知识。?登月过程的四个阶段。展示图片。?宇航员登月后做的几件事?播放登月视频。

3、重点研读篇:人类登月的意义。

4、美点寻踪篇:选文本中的两三美句,结合恰当的图片进行赏析,进而从中了解本文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特点。

例:“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

5、拓展延伸篇:通过图片、动画展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课外探讨篇:创设情境,布置作业——你对月球知多少?

四、结语。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3、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探究人物做法,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2、采用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

3、感悟人生哲理。

教材分析:

一、导入:

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二、阅读: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

(2)作者用哪句话结束了人生经历的讲述?

(3)在这种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2.复述故事情节。

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提出明确要求:①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②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③尽量用自己的话。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故事发生的时间?

爬崖的孩子有几个?有名字的是谁?

那座悬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

孩子们为什么去爬悬崖?

“我”为什么不下来?

“我”最后是怎样下来的?

(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们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注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同时也为复述课文作准备。)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是“冒险”,后一部分可谓是“脱险”,请一位同学复述“冒险”,一位同学复述“脱险”。

在复述过程中可以由多个学生重复复述,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体会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详略安排,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及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故事情节的前后铺垫、呼应。

(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如何改进。把经验记下来。

3、文章结构(提问)。

板书:

(一)“我”跟小伙伴去爬悬崖(1~6段)

(二)“我”爬到半途陷入困境。 (7~15段)

(三)“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 (16~22段)

(四)童年经历留给“我”的人生经验。 (23段)

4、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

5、主旨研讨

(1)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联系结尾的议论来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本环节是课文悟读,师生畅谈自己的理解:面对巨大的困难,往往心怯了。其实只要不要想着这巨大的困难,勇敢地脚踏实地迈出第一步,走了第一步继续走下一步,坚持不懈;当某天蓦然回首时,困难就已化为乌有。莫顿亨特先生从悬崖上习得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三、拓展延伸:

阅读文章,学会了很多,从中领悟了人生哲理。

送同学们一首小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每一步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及小诗,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提示:你在生活中曾遇到什么困难?当时你怎样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要失去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这堂课在与莫顿亨特先生心灵的对话中,我们结交了这位智者朋友,拾取了智慧。而我们只有把这份智慧化为下一刻的实际行动,才算真正汲取了这份营养。

五、布置作业

1、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至少三个造一段话。

2、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多角度理解文章。

一、导入: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谈自己画蛋的体会,他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也谈过类似的体会,他仔细观察过庐山,然后作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景,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景物的不同特点,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出新意。对一些意蕴丰富的文章也应如此,应从多个方面去想,读得有创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再读课文,赏析文中的精彩语言。

文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到精彩?为什么?

三、多角度阅读。

讨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最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3、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4、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5、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相关的分析:

父亲角度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是父爱的一种多么明智的体现,是真正的父爱。他在父亲的眼里,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比生命更重要,因为,父亲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样,被溺爱的孩子是经不起考验的。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师总结:哪一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这位“狠心”的用心良苦的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注入自信的琼浆,熔铸了“我”直立的腰杆。他给孩子的不只是一个健康的躯体,还给了孩子一个自信的灵魂。这对孩子的一生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在感受伟大母爱的同时,也要多理解这份严厉的深沉的父爱。

杰利角度

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四个孩子的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极。

师追问:患难见真情,好朋友应当有难同当。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四、总结感悟: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

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启示呢?

1.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

2.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

3.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

4.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

三、课堂小结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四、补充阅读:试着多角度阅读《信念的力量》。

附:信念的力量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学校,每一个年级一个班。以前的时候,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现在不同了,方圆十几个村,只要与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人们说,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于把孩子送进大学了。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呀?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音乐家;有的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又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不大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也都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恶习的孩子都是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家长们都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不会其他的。

这个教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还在给一级一级的孩子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村里的人们。

我的几个好朋友就是从姜村走出来的,他们说,他们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对于这个秘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们这些人又都自觉地坚守起了这个秘密。

听说完这个故事,我一直在被这位可敬的老师感动着。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信念的力量呢?他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啊!

阅读指导:

从“老教授”的角度看,昭示了一种成功的教育理念。

从“姜村”村_的角度看,提示了适宜的教子方略。

从姜村孩子的角度看,倡导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

五、作业:小作文:

由生活中的一个小事得到一个经验,感悟一条哲理,你有这样

经历吗?写一写你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纸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3、学习本诗后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土城学习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导游,请你把土城最美的东西介绍给我们,要求用两句话表达,第一句直说最美是什么,第二句描述特点。(学生介绍,老师附和评点)。

二、自读,把握本诗主要内容。学生放声地自读课文二遍。(询问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本诗有几节等问题),再齐读课文。按如下提示,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人物动作形为的词,概括出每节诗的内容。

完成如下板书:

第一节:(叠)纸船;第二节:(抛)纸船;第三节:(求)纸船。

托纸船寄思念(托物言志、卒章显志)

三、朗读探讨。诗贵在吟咏,如果你要表演朗读本诗,你觉得应该如何朗读(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等),表演性的朗读一般是要配乐的,你觉得可以配什么样乐曲?

四、范读(播放《纸船》朗诵带)。播放前的要求:学生自我比较,或评说自己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或评说范读中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也可指出其不足),要言之成理。再试读后,鼓励学生起来朗诵。

五、试一试,在活动中深化情感体验,并表达出来。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是本诗的写作特点。我们将课文提练一下,用一个比喻来表达,这一特点就非常明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是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满载了我的爱和悲哀。

六、送给父母一份礼物。

(老师提供统一规格的纸)请学生写出现在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如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报答、期望等等)。请学生交流。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设想: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玲珑剔透、蕴籍丰富的亲情散文。文章篇幅不长,写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却于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或许是久居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许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见全家老小外出时和谐相处的情形。因此,每每看到这篇散文,总觉得有些东西触动我的心灵,总会引起我们的向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厌倦,仍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于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教学《散步》,首先是朗读,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后是概括故事情节,欣赏人情美;难点在于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谐幸福的秘诀,学会创造美。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表达情感;

二、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

三、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过么?能否说说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几个人一起?在哪散步?开心么?)

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表达。

师:听了大家刚才说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们看来确实很有意思。那么,在成年人看来,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同当代作家莫怀戚一起散步去!

二、诵读

(一)自由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二)分角色读。

数名学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读1-8段。读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字音、停顿、语调等是否恰当地表达了情感。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了解到:

1一家人有哪几个?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散步?

明确:一家四口。母亲、我、妻子、儿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时怎样的心情?说说你是从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确:一家人散步很高兴,从“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以及描绘春景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兴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从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体会到。

景物描写如: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细节描写如: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忽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可见一家人和谐相处,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乐融融。

三、解读

(一)读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会有。这次散步有什么分歧?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决由谁决定?为什么?

明确:分歧的解决由我决定,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分歧最终怎样解决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办法?

明确:最后,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母亲又改变主意了,说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母亲改变主意,是因为关爱孙子,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孙子开心。

4通过这个分歧的解决,你发现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不,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着果断

妻子——贤惠

母亲——慈爱,疼爱孙子,信赖儿子

孩子——乖巧、聪明活泼

(二)鲜花送给谁

我们常把鲜花送给最可敬的人。这里只有一束鲜花,如果是你,你会把这束鲜花送给这家人里的哪一个?你送鲜花给他时,能否说出送她鲜花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师集中学生的意见。一般学生都集中在把鲜花送给母亲或“我”。因此教师适时把学生分为两组。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母亲?请你来说说送母亲鲜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我”?请你来说说送“我”鲜花的理由。

归纳学生的理由: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母亲能听从而子的劝告来散步等,可见母亲很善良,无私,关爱家人。而且培养出了这样懂事、负责任的儿子——“我”,所以把鲜花送给母亲。

“我”作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所以鲜花应当送给“我”。

其实,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处——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却是一位贤妻。

四、美读

(一)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有过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分歧顺利解决,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共同点?

明确:这个共同点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怀有对家人真诚的——关爱。

(二)你从哪些文字体会到他们之间真诚的关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如:第三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品析:

两个“太迟”,看似重复、啰嗦,其实是有用意的,正因为春天来得太迟,才会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会有春来后的庆幸“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又”字,包含了欣喜;一个“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药”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长的痛苦中挣扎才用“熬”字,可见母亲在冬天多么难受,终于盼到春天了,又多么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其实蕴含了儿子对母亲、对老年人很真挚很深沉的关爱之情。因此这四句话,前两句读春天太迟读得较为沉重、缓慢,最后两句读出春天来了,母亲熬过来了的欣喜,要读得轻快、昂扬。

(三)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像、思考: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明确: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都是尽力想让背上的母亲、儿子更稳当、更舒适。

2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问题分解:

(1)“我”背上的是谁?妻子背上的是谁?仅指这两个人么的躯体么?

明确: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不只是两个人的躯体,而是说我和妻子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

(2)为何说这两样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圣使命。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他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家,赡养好自己的老人,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年人的整个世界。这一点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就是中国人做得。有培根的名言为证: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

五、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亲情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责任?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一、内容梳理

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贵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异。

2、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句式特点:骈散相间,音韵私韵,顿挫有致。

二、重点字词

蕃:多独:仅,只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亭亭:挺立的样子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鲜:少宜:当然蔓: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枝: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益:更加

三、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中考试题

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6、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

示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正直的高贵品质。

7、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是贪慕富贵,随波逐流。予独爱莲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8、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有何意蕴?

表现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9、《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从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作君子。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玉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写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交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 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精选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促进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推手。小编在大量的阅读中看到了一篇超级有价值的“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请务必收藏此页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一 导课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 检查预习:

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 整体感知

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 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 细品课文

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 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 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 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 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 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 课后作业:

1 背诵最后一段

2 课外阅读《童年》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预习内容

1、解决生字生词

2、自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搜集与社戏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的生活是天真烂漫、多姿多彩的。提起童年,我们总会有无尽的回忆和向往。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不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充满怀恋,对他在农村的一段生活也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戏》这篇小说,相信你对文中的乐趣也会感同身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行家

絮叨

怠慢

凫水

家眷

皎洁

撺摄

凫水

歌吹

蕴藻

漂渺

纠葛

三、整体感悟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小说脉络,把握小说内容。

2.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并大声朗读。

提示:

小说描写我幼时的一段乡间生活,主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小说由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第14-ZI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五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分析研讨: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

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

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3

(一)本文地位、作用

《夸父逐日》是《山海经》里的经典神话故事,编者放在人教版以“探险求索”为话题的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中英雄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令人折服,这些古今中外的探奇故事,旨在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学习勇于探索精神。

(二)三维教学目标、重难点预设

本文是文言文,言简意赅。因此我把“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能当堂成诵”预设为知识目标;此文以叙事写人为主,结合新课标中“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与文本和人物对话”的理念要求,我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提高概括分析能力”预设为能力目标;把“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预设为情感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位于“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结构比较简单,说明对象特点突出。它充分地体现了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描绘,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体会其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教学目的:

1.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交流有关作者的信息,从认识作者引入新课。(可事先布置学生从网上搜集有关布丰的资料)

教师归纳:布丰(1707~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驯(xùn)良矫(jiǎo)健蛰(zhé)伏苔藓(táixiǎn)缨(yīng)

2.教师范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

(2)松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松鼠总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还要安排好顺序。课文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概括各部分具体内容,设计精练的板书。

2.各小组展示各自的板书,并说明设计理由。(此部分其实是交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培养其归纳能力,教师适时点评,不必过细分析)参考板书:

四、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语句,谈谈你的体会。

例如:

描写它的漂亮:“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

形容它的性格:“驯良”“乖巧”“机警”“警觉”

描写它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躲”

描述它的精明能干:“搬”“放”“编扎”“挤”“踏”

它的生活和居住情况:“又干净又暖和”“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它的心理和语言:“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五、作业

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完成一幅画,要体现松鼠的特点。(或漂亮、或驯良、或乖巧)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及作者的善良。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过程和方法:

1、在个人自主感悟后,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展开“对话”,在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实现能力训练与提高。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老王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体察善良,关爱不幸者。

2、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写人物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吸引我们的常常是那些散发光芒的人物,如: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等,他们的出现往往招来羡慕和赞扬的目光。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有的在平淡中咀嚼幸福,有的也许遭受了这样那样的不幸,如果我们能够去关注这些平凡的人,那么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今天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关注一个普通人“老王”,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认识老王:

1、请看课本P79页插图,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关注他人的习惯。同时为接触作者笔下的老王、理解老王打下形象基础。)

2、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心中有诸多疑惑和猜测,假如这个老王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如他的职业、他的生活、他的家人等。(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二)、了解老王:

1、走近老王: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圈点,可旁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或你感觉优美的字词句,意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评说老王:

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概括能力,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整体把握。)

如:孤苦伶仃 、生活艰苦 、淳朴善良、知恩图报 、关心别人等,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老王的“善”和“苦”。

三、重点研读:

(一)品味经典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意在体会作者安排详略的匠心。)

师侧重引导学生精读8——22段,“老王送香油、鸡蛋”,质疑探究。

提示:

1、为什么老王去世前还要给我送香油?文章中,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2、欣赏对老王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学习写人的方法)

3、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

4、老王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

(二)解读重点句

善良老实憨厚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为什么作者会这么想?

明确:照顾太少,关爱不够(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愧怍”)

换句话说,作者觉得她应该要更关心老王,更要照顾他,帮助他。由此我们能得知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善良(文中哪些地方还能表现作者的善良?)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

2、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里,还能有你们这样一群热心人,实在难得。我替老王感谢你们。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怎样关爱他们?

(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所做的)

五、小结(音乐《爱的奉献》)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不幸与幸运之分,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而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假如你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你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让我们用爱呼唤爱,用善点燃善!

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生活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而世界会因此变得如阳光般灿烂,如春意般盎然。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汇总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只有写好课堂教案课件,能让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汇总,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Learn the usage of “have/has”.

2. Learn the adjectives:

big, small, long, short, round, wide, right

3. Learn to describe people’s appearances:

head, hair, face, eye, nose, mouth, ear, neck

Main activities: 1a, 2a and 3a.

Teaching tools: a recorder, multimedia, a doll, flashcards, teaching pictures, pieces of color chalk, etc.

Teaching periods: 1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Review

Review the functional items in Unit 1 by us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teaching pictures (e.g some pictures of the famous men).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

Who is he/she?

Then change the personal pronouns in each sentence.

Step 2------Presentation

1). Use real objects to lead into the new lesson. Show the school things to the class and say,

I have a/an …

Write down the structures on the blackboard and teach them,

I/We/You/They have …

Use the same way to teach “has”,

He/She/It has …

2). Use a stick figure and multimedia to teach the parts of one’s body.

Add the right adjectives in front of these words, e.g a round face, a wide mouth, a long neck, two big eyes, two small ears, long/short hair

3). Ask a girl student to stand up and help her answer,

T: Do you have a round face?

S: Yes, I do.

T: Do you have short hair?

S: No, I don’t. I have long hair.

Ask different students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learn the sentences:

Do you have … ?

Yes, I do./No, I don’t. I have …

D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s:

He/She/It has …

4). Using flashcards and multimedia to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boy, girl, guess, know, You’re right.

Help two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A: I know the girl, but I don’t know that boy. Who is he?

B: Please guess. He has short hair. He has a round face and a wide mouth. He is on my right.

A: Oh, I guess he is Li Tao.

B: Yes, you’re right.

5). Listen to 1a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 Is the boy Michael?

b. What does Kangkang look like?(康康的相貌怎样?)

Practice in pairs. Finish 1a and 1b.

Step 3------Practice

1). Showing a doll to the class and point to one part of its body. Ask and answer like this,

T: Excuse me,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Ss:It’s a mouth.

T: Do you have a wide mouth?

Ss:Yes, I/we do.

T: How do you spell the word “mouth”?

Ss:M-O-U-T-H, mouth.

T: Yes, you’re right.

2). Listen to 2a and point out the relevant parts of your body.

3). Touching games---Listen to your partner and touch the parts of your body he/she says. Finish 2b.

Step 4------Consolidation

1). Ask students to read 3a by themselves and summarize the usage of “have/has”. Then teacher explain it.

I/We/You/They have …

Do you/they have … ?

Yes, I/we/they do. // No, I/we/they don’t.

He/She/It has …

2). Listen to 3a and follow it.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3). Work alone. Finish 3b,then check the answers.

Step 5------Project

Read 4A and draw the picture. Look at the picture in 4B and fill in the blanks. Finish 4.

Step 6------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of 40 words to describe yourself. You may begin like this:

Guess! Who am I? Oh, I …

Writing Planning(板书设计):

Topic 1 I have a small nose

Section A

head hair face ear eye nose mouth neck

big

small long

short round

long big

small big

small big

small wide

small long

short

have has boy girl know guess You’re right.

I/We/You/They have …

Do you/they have … ?

Yes, I/we/they do. // No, I/we/they don’t.

He/She/It has …

Notes after teaching(教后记):

我惊奇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思考,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加之教师之间积极的创造性协作教研备课,配以围绕新课程标准编撰的教科书,是刺激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进而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取得满意教学效果,为学生一生生命质量负责的科学之路。本节课正是着眼于“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和灵活扩展,实现各种教学手段的立体交叉实施”,把该学科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于学习的主体!这是成功的方面。不足之处:在有限的45分钟内,内容安排稍多,个别后进生的词语听写未能达标,生生互动评价后,教师评价略显匆忙,使得完美之中稍留缺憾。

二〇一二年十月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单元第一课时,通过观察多张照片,对其中人物所做事情的讨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游戏环节,拓展新的学习内容,体现了英语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现在进行时的运用和表达的意思,关注人称和动词的搭配。

2.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 doing sth..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doing sth..Is he/she doing sth.?Yes,he/she is.或No,he/she isn’t.3.掌握肯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的句型转换及其回答。

4.掌握各种描述动作的词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What are you doing?I’m doing sth..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doing sth..Is he/she doing sth.?Yes,he/she is.或No,he/she isn’t.教学难点:用be doing来表示说话的瞬间正在做某事。

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准备好以下相关的教具、学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笔、课堂练习本

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讨论,先利用欣赏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再利用观看照片来讨论某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场景,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抓住英语交际的机会,感知体验,大胆实践,使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warm-up

1.Greeting :

Teacher: Hello, everyone.How are you? Today is a nice day, isn’t it?S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And why?点一个举手的学生回答,再面向全班: I like watching TV at home.Because it’s relaxing.Do you want to watch TV?得到肯定回答后,T:Now let’s go to watch TV.进入幻3,点击右下角的铃铛播放电影《泰坦尼克》结尾片段。看完后,T:Do you know its name? Do you like it? Why?学生回答后,老师显示字幕:Don’t let your life.设计目的:通过观看著名的电影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向学生灌输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教育。

Step2.导入

1、T:I have some photos.展示幻4的照片:Look!This is my life.I’mdoing some things at home.用红外线灯照射每张照片,学生可以通过照片明白句子的意思。老师指着每张照片带读句子(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I’m watching TV/cleaning/reading/talking on the phone/playing computer games/teaching.认读完最后一张自己上课的照片后,T: what’s my job?...yes,I’m a teacher.然后老师设计打电话的场景:hello, thisisMiss is a nice day.I’m watching TV at home.What about you?进行师生间的对话,起示范作用,让学生能仿造使用幻灯片上的句子回答,并对能使用其他动作回答的同学予以奖励。每个be doing形式都用红色标注,提示学生注意。

设计目的:通过展示老师自己的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输出新知识,用带读和创设情境的对话形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并能表达自己正在做某事。

Step 3:教授新课

展示幻5,T:now,let’s look at other photos.Who is in these photos?老师问几个举手的学生:what are you doing?然后让学生仿照进行pairwork活动:Can you ask your friend ‘what are you doing’?并请几组进行演示,每组演示之后,老师问大家:what is…doing?借机转换人称。

设计目的:创情设景,用学生自己的schoollife照片让大家有话可说,并可借机转换人称,转入下一环节。

展示幻6,T:now,we are in a happy apartment.These people are doing some things.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Then tell me: What are these people doing?听完录音后,T ask S1:what is Jenny doing? S1: she is watching TV.T点击屏幕检验。T转向S2:Can you ask your friend about Dave and Mary?然后用以上问句依次请几组同学对图中人物内容进行问答。

设计目的:充分挖掘听力材料,利用其锻炼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并成功实现转换人称的问答,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如何询问其他人正在做什么及其回答。

Step 4:合作学习

展示幻7,T:now,let’s make a survey in your group.What are your friends doing now? I’ll give you 3 minutes.You can ask 4 friends, and write down on the chart, then make a report.3分钟之后,T: Can you make a report?请每组派一代表汇报,并进行奖励,T可以插入问句:what is … doing ?。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认真聆听他人的良好习惯。

Step 5:拓展新知

1、展示幻8,T:Look!Tom is doing something.Do you know, what is Tom doing?Oh, let me guess.Is Tom writing? S: No, he isn’t.T继续猜,直到S说Yes, he is.为止。点击可检验答案。再点击出现下一个人物。重复以上老师猜,学生答的活动。

设计目的:因为此片内容是书上有的,学生知道谜底,所以由老师做示范来猜,学生回答,锻炼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2、展示幻9,T:Now, It’our fun time.Do you know this cat? What’s his name? S:...T: yes, he’s Tom.Now,Let’s talk about these pictures.You can ask your friends in your group,what is Tom doing?3 students as a group.And One ask, the others answer.每组发一份图片进行组内讨论。份图片进行组内讨论。3分钟后请几组学生演示,T:You can ask 2 questions.3人一组,一人用红灯照射图片问,另两人答,奖励表现良好的小组。

设计目的:在重温对话what is he doing?的同时,了解各图的内容,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点击出现幻10和问句Is Tom sleeping?T: Now, What is Tom doing? Is Tom sleeping?(T做睡觉的动作)全班看着图片齐答:Yes, he is.或No, he isn’t.T:Who wants to guess the next picture?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背对屏幕玩猜谜游戏:示意全班问他:What is Tom doing?此学生边做动作边猜测:Is Tom drinking?全班齐答Yes,he is.或No,he isn’t.猜到者有奖。

设计目的:在游戏中学,在快乐中锻炼听说能力,避免了枯燥的教与学。

Step 6:语法总结

请一个学生对于此课所学进行总结,老师给予及时的评论,并点击进入幻11展示语法小结:现在进行时态。

设计目的:初一的内容是基础教学,语法在最后有必要呈现出来,让大家知道所学内容的专业术语。让学生自己总结更能加深印象。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3

Unit1 Topic 2

一、知识目标

【重要短语】

get lost 走失;迷路

hate to go shopping 讨厌去购物

hear from sb.=receive/ get a lette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

be abroad 在国外

at least 至少

take place = happen 发生

one-child policy 独生子女政策

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中国的人口

live longer 活得更长

medical care 医疗保健

control the population 控制人口

be known / famous as 以……而闻名

work well in doing sth.做某事方面很有功效

have a long way to go 有很长的路要走

be short of 缺乏……

on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最大问题之一

be in trouble 陷入麻烦中/ 在困境中

prefer boys to girls 重男轻女

offer sb. a good education

提供某人良好的教育

a couple of 一些 ;几个

even though = even if 即使

have a lot of pressure 有许多压力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A与B之间的区别

【重点句型】

1.We got lost and couldn’t find each other. 我们走失了,互相找不到对方。

2.It seems that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not very good. 似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

3.It is possible that Kangkang’s father was the only child in his family.

康康的父亲有可能是他家中的独生子。

4.One answer is known as the one-child policy. 其中一项众所周知的措施是独生子女政策.

5.And even though we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we have big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city.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

【重要语法】

现在完成时常与下列表不明确的状语连用

1.already 和 yet

already “已经”(多用于肯定陈述句)。

如:He has already gone home. 他已经回家了。

yet “已经; 还”(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如:Have you found him yet? 你已经找到他了吗?

I haven’t finished my homework yet. 我还没完成作业。

※ already 也可用于疑问句,表“出乎意料或惊奇”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already? 难道你已经完成作业了?

2.ever 和 never

ever “曾经”(多用于疑问句,问初次经历)。

如:I have ever been abroad. 我曾出过国。

never“从未;从来不”(多用于否定陈述句),常回答ever的句型。

如:I have never seen him before.

----Has he ever been abroad? 他曾出过国吗?

----No, never. 不,从来不。

3.just

just “刚刚”(多用于肯定句,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如: I have just tried to call you. 我刚刚打电话给你。

4.before

before “之前”(一般位于句末;常与never呼应)。

如:He says he has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scenery before.

他说他以前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风景。

【词形转换】

possible (反义词)--impossible

rise (过去分词)--rose

conclude (名词)--conclusion

medicine (形容词)--medical

difficult(名词)--difficulty

less (反义词)--more

excellent (近义词)--great/good

different (名词)--difference

come (过去式)-came (过去分词)-come

see (过去式)-saw (过去分词)-seen

peace (形容词)--peaceful

二、要点讲评

1.---- I really hate to go shopping. 我真讨厌去购物。

---- So do I . 我也是。

So do I .为倒装句,表示前面提到的肯定情况也同样适合另外一个主体,表“某某也一样”,结构为“so + be /情态动词/ 助动词 + 主语”。

如:Jim is a student, so is Tom. 吉姆是一名学生,汤姆也是。

Jim can swim, so can Tom. 吉姆会游泳,汤姆也会。

Jim likes sports, so does Tom. 吉姆喜欢运动,汤姆也喜欢。

如表前面不怎样,后面“也不”怎样时,其结构为“ neither/ nor + be /情态动词/ 助动词 + 主语”。

如:Jim wasn’t Chinese, neither/ nor were they. 吉姆不中国人,他们也不是。

Jim can’t speak Japanese, neither can I . 吉姆不会说日语,我也不会。

Jim didn’t go there, neither did I . 吉姆没去那儿,我也没去。

如前后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主体,则不能倒装,表“的确如此”。

如:Jim is a good student. So he is. 吉姆是一名好学生,的确如此。

Jim swims well. So he does. 吉姆游泳很好,的确如此。

2.At that time, China was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那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population为不可数名词,表示人口的多少只能用 “large”或 “small”修饰,提问人口用“what”.

如: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larger than that of Beijing. 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China?

中国的人口有多少?

3.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take place 指必然性的“发生”或有计划、安排之内的“举行”。

如:The meeting will take place next Friday. 会议将在下周五举行。

happen 指偶然的、没有预料的“发生“,其结果往往给人带来不幸或麻烦。

如:The accident happened yesterday. 事故发生在昨天。

※两者都不用于被动语态。

如:Th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a lot. 人口增长发很多。

4.increase 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其含义是“增长,增加,加强”等。

increase by… 指“增加了……”; increase to…指 “增加到……”

5. and about one fifth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live in China.

而且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国。

one fifth 是分数表达法。英文分数表达法:分子为基数词,分母为序数词,先读分子后读分母。当分子大于1时,分母的序数词则变为复数,直接在词尾加“s”。

如:one fourth四分之一three fourths 四分之三one second二分之一two thirds三分之二

6.It has worked well in controlling China’s population.

它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功效。

work well in doing sth. 表“在……方面很有功效”, 如:

如:Doing eye exercises works well in protecting our eyesight.

做眼保健操在保护视力方面很有功效。

7. Because of our large population, we are short of energy and water.

be short of… 表 “缺乏……”

如:She is always short of money at the end of every month. 每个月底她总是缺钱。

be short for… 表“是……的缩写”.

如:TV is short for television. TV是television的缩写形式.

8. Can all Chinese families offer their children a good education?

所有的中国家庭都能给他们的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吗?

offer 表“(主动)给予, 提供”

offer sb. sth. “提供某人某物”.

如:I offered him a glass of wine. 我敬了他一杯酒。

offer to do sth. “(主动)提出做某事”

如:She offered to cook for her mother. 她提出帮她妈妈煮饭。

I can’t go shopping in big stores unless I travel for a couple of hours.

我得花几个小时,才能到大的商场购物。

9. unless = if not 表“除非…; 如果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如:I won’t go unless I hear from you. = I won’t go if I don’t hear from you.

如果你不通知我,我就不去。

Unless Bill studies hard, he’ll fail in the exam. 如果比尔不努力, 他不会通过考试的.

10. a couple of… 表 “几个人或几件事”.

如:a couple of years ago 几年前; a couple of students 几个学生

couple 指任何两件同类的东西

如: a couple of watches 两只手表; five couples of cats 五对猫

11.pair 指两件不可分开使用的东西,它们可指两件互不相连的东西(鞋子、袜子等),也可指

两部分构成的一件东西(裤子、剪刀等)。

如:a pair of shoes 一双鞋子a pair of pants 一条裤子

三、典型例解

( )1.-They have been to Australia.

-So _____ I.

A. do B. have been C. did D. have

分析:D 此句为so引导的完全倒装句。其含义为“A如此,B也如此。”其结构是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本句为完成时态,其助动词是have。故选D。

( )2.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larger than _____ of Shenyang.

A. that B .it C. one D. this

分析:A 此句要用相同成分即上海的人口和沈阳的人口做比较。因为population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用that代替。如果是复数名词则要用those来代替。

( )3.-_____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A. in ?

-It _____ about 296 million.

A. What is; is B. What was; was

C. How many is; was D. How many was; is

分析:B 问人口的多少用what而不用how many。本题问的是的人口, 故为过去时态。

( )4._____ of the teachers are women in our school.

A. Two third B. Two threes C. Two thirds D. Second three

分析:C分数的表达法是基数词在前表示分子,序数词在后表示分母;当分子大于1时,表示分母的序数词要加s。

( )5.He’s read this book before, _____?

A. hasn’t he B. doesn’t he C .isn’t he D. wasn’t he

分析:A 本题考查反义疑问句反问部分的时态与人称的单复数要与陈述部分一致的用法。

( )6.The _____ population may b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the world today.

A. increase B. increased C. increasing D. increases

分析:C 本题考查increase的现在分词作定语的情况,表示“正在增长的”。increased是它的过去分词也可作定语,但表示的是“已增长过的”。

( )7.The little girl has _____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you lent her.

A .already B. yet C. still D. once

分析:A already“已经”,常用覨t now.

分析:C 上句为否定情况,应用neither/nor+助动词+主语,表示“我也未参观过造纸厂”。

四、评价作业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o one likes “Little Emperors.” ---N___________ do my parents.

2. The cars in the cities are i____________ rapidly these days, so traffic jam comes into being.

3. People couldn’t live long because of poor medical t________________.

4. In China, some peopl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p__________ boys to girls.DA被动语态。根据题中changes是复数,答句用完成时态。故选B。

( )9.Students today have a lot of pressure(压力) _____ they have to learn too much knowledge at school.

A. in order to B .unless C. because D .because of

分析:C in order to和because of后面不能接从句,unless不符合题意。故选C,用because。

( )10.-I have never visited a paper factory.

-_____

A. So have I. B. So I have. C. Neither have I. D.I haven’t now.

分析:C 上句为否定情况,应用neither/nor+助动词+主语,表示“我也未参观过造纸厂”。

四、评价作业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o one likes “Little Emperors.” ---N___________ do my parents.

2. The cars in the cities are i____________ rapidly these days, so traffic jam comes into being.

3. People couldn’t live long because of poor medical t________________.

4. In China, some peopl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p__________ boys to girls.

5. His mother told him that the sun r__________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II. 翻译词组,补全句子

1.We must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采取措施)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2. Doing eye exercise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起明显作用) in protecting our eyesight.

3. In 1960s, we were ________ _________ (缺乏) food and money .

4. He wouldn’t leave the TV set,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既使) he was going to have an important exam the next day.

5.Her daughter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迷路) in the shopping center yesterday.

III. 完成下列句子的汉译英(每空1分,满分30分)

1.中国人口有多少? 中国有大约13亿人口。

_______ the _________ _______ China ? China ______ a population of ______1.3 billion.

2. 为什么中国要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虽然跟以前比,中国人口增长放慢了,但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Why does China _________ __________ with its __________ policy ?

---___________ its population is __________ _________ slowly than before, its population problem _________ ___________ quite ___________.

3. 这所学校里老师的数量是300人,其中四分之一是女教师。

_________ ___________ of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__________ 300, _________ ___________ of them ___________ women teachers.

4. 上周石油的价格增长了百分之二。 的确如些。

The price of oil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last week.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你生活在哪种家庭,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

_________ _________ of family are you ________, ________ family or _______ family ?

IV. 选择题

( ) 1. Two thirds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____ covered with water.

A. is B. are C. has

( ) 2.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 this factory _____ increasing.

A. are B. is C. will

( ) 3. ---It seems to me that you are very hard-working, Maria.

---I have to. I have a lot of _____ from my family and society.

A. time B. efforts C. pressure

( ) 4. ---______ have you done with the waste ?

---I have thrown it away.

A. How B. What C. Where

( ) 5. ---Which country has a ____ population, England or Germany ?

A. smaller B. less C. few

( ) 6. About one fifth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_____ in China.

A. live B. is living C. has lived

( ) 7. ---Excuse me, is Joan in ?

---Sorry, she isn’t here. She ___ to the airport to see her parents off half an hour ago.

A. went B. has gone C. has been

( ) 8. ---Who will go to the airport to meet Jenny ?

---I will. I _____ her several times. I can find her easily.

A. met B. have met C. will meet

( ) 9. We are tired. We have studies for ____ hours.

A. a couple B. couple C. a couple of

( ) 10. The more excellent our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_____ our life will be.

A. the happier B. the more happy C. the more happily

( ) 11. ---What did Jeff say about the lost girl ?

---He said that he had seen her _______.

A. three days agoB. three days before C. for three days

( ) 12. ---Dad, my teacher said I had made a lot of progress recently.

---I’m glad to hear that. But I think you still _______.

A. have a long way to go B. have a rest C. live in the present

( ) 13. ---I went swimming last Sunday.

---_________. I like it very much.

A. So I do B. So I did C. So did I

( ) 14. ---We haven’t been to the Great Wall. ---_________.

A. So has she B. Nor she has C. Neither has she

( ) 15. ---Did you know _______?

---They had a quarrel abou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 what did they happen B. what happened to them C. what they happened

参考答案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either 2. increasing 3. treatment 4.prefer 5. rises

II. 翻译词组,补全句子

1. take measures 2. works well 3. short of 4. even though 5. got lost

III. 完成下列句子的汉译英

1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has, about / around

2. carry on, one-child, Though, growing more, still seems , serious

3. The number, is, a quarter, are

4.increased by, So it did

5. What kind/ sort / type, in, extended, nuclear

IV. 选择题

1----5 ABCBA 6----10 AABCA 11----15 BACCB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

2、学习句型:What’s your name?和Where is/are sb .from?(特殊疑问句)

二、教学重点:

短语:1.Excuse me 请原谅

2.be from 来自

3.my name 我的名字

三、教学难点:

1、一般疑问句:Are you from…?

2、特殊疑问句:What’s your name?/ Where is/are sb .from?

四、自主学习(一):

1、阅读对话并且翻译;

五、新课导入:

1、阅读9-10页单词表:excuse me what your name please where from Canade America Japan England they who Cuba he she ;

2、对话题2对话进行词句翻译;

3、回顾上一节课内容,be动词:is am are

六、自主学习(二):

1、找出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

七、讲授新课:

1、找出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Are you from Canada?

(be动词提前,句末加问号;be动词跟随前面的主语变化而变化.肯定回答:Yes.I am/she is /he is they are.否定回答:No.I’m not/she isn’t/they aren’t)

1、找出特殊疑问句: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

(以What/ Where+be动词+sb 开头的疑问句,be动词跟随前面主语的变化而变化.)

2、找出be...from短语:表示某人来自某地(be动词跟随前面主语的变化而变化.)

八、板书设计:

一般疑问句:be+主语…

回答:Yes.主语+be/No.主语+not

F:Are you from Canada?

Yes.I am/No.I am not.

特殊疑问句:Where+be+主语+from

F:Where is she from?

What+be+主语

F:What’s your name?

短语:be…from:表示某人来自某地

九、课堂小结: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5

七年级英语(仁爱版)下册复习教案

Unit 5 Our School Life

任务形学习目标: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表达交通方式的句型。

掌握频度副词的表达方式。

掌握一般现在是的用法。

Topic 1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

二.重点短语:

1. on foot go …on foot = walk ( to )…

2. by + 交通工具 “乘坐…” by bus / bike / plane / train / subway / ship / boat / car

3.take the bus = go …by bus ride a bike = go …by bike take the subway = go …by subway

4. on weekdays 在平日5. after school 放学后after class 下课后 after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早餐 / 午餐 / 晚餐后 6. in their free time 在空闲时间 7. have a rest 休息一下8. read books 读书11. go swimming 去游泳 12. 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 12. watch TV 看电视 13. do(one’s) homework 做作业 14. go to the zoo / park 去动物园 / 公园 15. once a week 一周一次16. every day 每天 17. have classes 上课18. for a little while 一会儿 19. go to bed 上床睡觉 20. have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dinner)吃早餐 / 午餐 / 晚餐 22. at the school gate 在校门口 23. come on 快点 、加油24. get up 起床 25. talk with / to sb.与某人谈话 26. at school 在学校、在上课 27. go to school 去上学 28. and so on ……等等

三.语法:表时间频率的副词:never 从来不 seldom 极少 sometimes 有时 often 经常 usually 常常 always 总是

1. I never go to school by subway. 2. I seldom walk to school.

3. Maria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4. Li Xiang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5. W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on foot. 6. They always go to the zoo by bus.

7. How often do you come to the library ? Very often / Twice a week / Once a week / Every day.

四. 重要句型1. Happy New Year! The same to you.

2. Your new bike looks very nice. Thank you.

3.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 By bus / car / bike. On foot.

4. It’s time for class. = It’s time to have class. 该是上课的时候了。

5.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笨鸟先飞。/ 捷足先登。

6. We have no more time. 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7. 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two in the afternoon.我早上上四节课,下午上两节。

8. She goes to bed at about a quarter to ten. 她九点四十五分睡觉。

Topic 2 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

二.重点短语:1. make cards 制作卡片 2. on the playground 在操场上 3. in the library 在图书馆

4. in the gym在体育馆 5. on the shelf在书架上(shelves 复数) 6. at the Lost and Found 在失物招领处 7.clean the room打扫房间 8.have a soccer game 举行足球比赛 9. have an English class 上英语课 10. write a letter 写信 11. some of his photos= some photos of his 他的一些照片 12. on time 准时/in time及时 14. do better in sth 在某方面做得较好 15.put on 穿、戴上、上演(代词it / them放在中间,名词中间或后面,put it / them on ) 16. show sb. around… 令某人参观……

三.语法:

现在进行时态 主语+ be(is / am / are )+ 动词ing + 其他 。表示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与now = at the moment 现在 、look看 、listen听 等连用。

1. I’m looking for my purse. 2. They aren’t sleeping at the moment.

3.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 Yes, I am. No, I’m not.

4. Is he / she singing now ? Yes, he / she is. No, he / she isn’t.

5. What is your brother doing ? He is running in the gym.

四. 重要句型

1.Excuse me, may I borrow your story book ? Of course. = Sure. (borrow sth from…从……借回某物……)

2. How Long may I keep the book ? Two weeks. ( keep 借用,后面常跟一段时间连用)

3.You must return them on time. ( return 归还,return sth to …把……归还给……)

4. Thank you. It’s a pleasure. = A pleasure = My pleasure. 别客气。

5. Sorry, I don’t have any.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仍然感谢你。

6. See you soon. 回头见. 7. What else ? 还有别的什么?( else 其他的、别的,常放在疑问词what/ where / who…和不定代词something/ somebody等的后面)

Topic 3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重点短语:1. outdoor activity 课外活动 2. easy and interesting 容易又有趣3. difficult and boring 又难又乏味 4. be friendly to sb. =be kind to sb. 对某人友好 5.between…and… 在……之间… 6. learn…from… 向……学习……/ 从…中学…… 7. from…to… 从……到…… 8. 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在早上/ 下午/ 晚上9.on Monday 在星期一 on Monday morning在星期一的早上 11. tell sb. about sth告诉某人关于某事

三.语法:

一般现在时 主语+ 动词原形/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s/es + 其他。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频率副词:never 从来不 seldom 极少 sometimes 有时 often 经常 usually 常常 always 总是或every day 每天、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在早上/ 下午/ 晚上 等连用。例如:

I often do my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I don’t often go shopping on Sunday.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car? Yes, I do. No, I don’t.

Sometimes sh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She doesn’t like Chinese.

Does she often take a bus to school ?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四. 重要句型

1.What day is it today?It’s Sunday /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在英语国家每周的第一天是星期天而不是星期一)

2.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 ? They are having a music class.

3.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 At ten o’clock.

4. What do you think of math? = How do you like math ? 你认为数学怎么样?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

5. Why (为什么)do you like English ? Because(因为)it’s easy and interesting.

7.What subject (学科)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history best.

8. At school,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re very friendly to me.

9. I study Chinese, English, politics, geography and some other subjects.(other泛指其他的,别的+ 名词复数)

10.English is my favorite (最喜欢的)subject. I also like P.E and music.= I like P.E and music , too. (也)

11.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

五.词语辨析

a few 几个,一些 + 名词复数 a little 一点儿 +不可数名词 many 许多+名词复数 few几乎没有 little 几乎没有 much许多、大量的+不可数名词

other泛指其他的,别的+ 名词复数 another 泛指又一个、再一个、另一个+ 名词单数 the other 两者中的另一个

Unit 6 Our Local Area

Topic1 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单词和重点词组

2、掌握there be的各种形式及用法

3、能熟练用英语描写房间、家庭、学校等建筑

4、熟练掌握方位介词in, on, behind, under, near, next to, in front of

二、重点词组

On the first floor 美式英语一楼floor地板,此处指“楼房的层”。英式英语用the ground floor 表示一楼

Why not =Why don’t you 复习其他提建议的方式

Go upstairs上楼 Go downstairs 下楼

A moment later 一会以后

You have a nice study。 study名词:书房 动词:学习与learn的区别

In the front of the house 在屋子(里面的)前面 In front of the house在屋子(外面的)前面

Talk about谈论 talk with sb.和某人谈论

Put them away 把他们收拾好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看管

In the tree(非树本身的东西)在树上 On the tree(树本身的东西)

On the river浮在水面上 over the river 在河上(悬空)

On the wall在墙上 in the wall 在墙里

Get a letter from sb= hear from sb 注意hear from宾语是人不是信,her of听说某人(物),hear听到,听见,侧重听的结果。常用 hear sb doing sth/do sth

Tell sb about sth Tell sb to do sth Tell sb sth

want sb to do sth/want to do sth

三、语法知识: There be 句型的用法

There be句型是英语中常见的特殊句型,用以表示某物某事存在或不存在。句中的there只起引导作用,并无实际意义,句子的真正主语是谓语动词be后面的名词。

1、在there be 句型中,谓语动词be要与主语(某人或某物)的数保持一致。当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时,谓语动词要与跟它最近的那个名词一致。

eg. ① 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② There is a teacher and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③ There are two boys and a girl under the tree.

2、There be句型与have的区别:

There be 句型和have都表示“有”的含义。区别如下:There be表示“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have表示“某人拥有某物/某人”,它表示所有、拥有关系。 eg.①He has two sons.

②There are two men in the office.

当have表示“包括”、“存在”的含义时,There be 句型与其可互换。

eg. A week has seven days.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3、否定句

There be句型的否定式的构成和含有be动词的其它句型一样,在be后加上not或no即可。注意not和no的不同:not是副词,no为形容词,not a/an/any + n. 相当于no+ n.。例如: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n't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 no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is a bike behind the tree. → There isn't a bike behind the tree. =There is no bike behind the tree.

4、特殊疑问句

There be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形式有以下三种变化:

① 对主语提问:当主语是人时,用\“Who\'s+介词短语?\”;当主语是物时,用\“What\'s + 介词短语?\”。注意:无论原句的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对之提问时一般都用be的单数形式(回答时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

There are many things over there. →What's over there?

There is a little girl in the room.→Who is in the room?

② 对地点状语提问:提问地点当然用“Where is / are+主语?\”啦!例如:

There is a computer on the desk. → Where is the computer?

There are four children on the playground. →Where are the four children?

③ 对数量提问:一般有两种句型结构:

How many+复数名词+are there+介词短语?

How much+不可数名词+is there+介词短语?

used to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

例句: I used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过去我常常在放学后踢球.

be used to do的意思是被用来做某事;be used to doing的意思是习惯于做某事.

used to + do:“过去常常”表示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但如今已不存在。

Mother used not to be so forgetful.

Scarf used to take a walk. (过去常常散步)

be used to + doing: 对……已感到习惯,或“习惯于”,to是介词,后需加名词或动名词。

He is used to a vegetarian diet.

Scarf is used to taking a walk.(现在习惯于散步)

Topic 2 What’s your home like?

重点语法:There be 句型

There be句型的否定句

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

③ There be句型的就近原则

④ There be句型的反意疑问句

⑤There be句型与have/has的区分

重点短语:

be like / an apartment building/ a town house /in the surburbs/

on the street corner/ rent a house with furniture to others / keep money

重点句型 :

①What’s your home like?

②What’s the matter ……?

③I hear you playing the piano.

④I can’t hear you ,the line is bad.

⑤I’ll get someone to check it right now .

⑥The traffic is heavy and the cost of living is high.

⑦There are many old people and many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living there .

点拨:

㈠What’s your home like?

Like 动词“喜欢”,介词“像”。be like像和look like看起来像。be like 主要用来询问人的性格、外貌和事物特征。Look like 主要用来询问外貌。

㈡for rent 出租。wanted求租.rent sth to sb把某物租给某人rent sth from sb 从某人处租某物。

㈢call sb at + 号码。请打......电话与某人联系。

㈣I hear you playing the piano.

hear sb doing sth听见某人正在做某事(强调动作进行)

hear sb do sth (强调全过程)

㈤Many shops and restaurants are close to my home .

be close to 离……近。close 与near 都有“靠近”的意思,但close 比near 更近。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重点语法:

祈使句

①肯定、否定形式。

②特例。

重点短语:

a ticket for speeding 超速罚单 at the end of the road在路的尽头 go across走过 turn left/right向左转/向右转 on the corner of 在。。。转角/拐弯处 across from 在。。。对面 between……and 在。。。之间 take the No. 718 bus乘坐718路公共汽车 change to变成no parking禁止停车 get hurt受伤 obey the traffic rules 遵守交通规则 keep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保持在路的右边 at the foot of 在。。。的脚下 hold sth in one’s hand抓住某人的手

重点句型:

一.问路语

Where is ……?

Is there a……near here?

Which is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二.指路

①Go along/down this road until……

②Turn left at the first turning﹦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

③Go straight ahead and you will see……

④It’s about 15 kilometres away from here.

三.Thank you all the same .﹦Thanks anyway.

四.You can’t miss it.

五.You need to take bus No.718……

六.How far is it from here?

七.Everybody must be careful and obey the traffic.

八.We must stop and look both ways before we cross the road.

语法讲解: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禁止、劝告或建议的句子,特点是省略了主语。

祈使句无主语, 主语you常省去;

动词原形谓语当, 句首加don't否定变;

朗读应当用降调, 句末常标感叹号。

●肯定结构:

1. Do型(即:动词原形(+宾语)+其它成分)。如:Please have a seat here. 请这边坐。

有的祈使句在意思明确的情况下,动词可省略。如:This way, please. = Go this way, please. 请这边走。

2. Be型(即:Be + 表语(名词或形容词)+其它成分)。如:Be a good boy! 要做一个好孩子!

3. Let型(即:Let + 宾语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如:Let me help you. 让我来帮你。

●否定结构:

1. Do型和Be型的否定式都是在句首加don't构成。如:Don't forget me! 不要忘记我!

Don't be late for school! 上学不要迟到!

2. Let型的否定式有两种:“Don't + let + 宾语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和“Let + 宾语 + not + 动词原形 + 其它成分”。如:Don't let him go. / Let him not go. 别让他走。

3. 有些可用no开头,用来表示禁止性的祈使句。如:No smoking! 禁止吸烟!No fishing! 禁止钓鱼!

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

Topic1 When were you born ?

任务型学习目标:掌握序数词的表达法

掌握系动词be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掌握日期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词组:

Plan to do sth have a birthday party be born be like

use sth to do sth must be buy sb sth=buy sth for sb

重点句型

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June,1970

Were you born in He bei? Yes,I was, No,I wasn’t.

3. Where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Henan.

4. When was your daughter born? She was born on october 22 .

5. What’s the date today? It’s may 8.

6. What’s the shape of your present? It’s round.

7. What shape is it? It’s rectangle.

8. How long/wide/tall/high/deep+is it?

9. What do we use it for? We use it to study English.

10.It must be an English learning machine.

11.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

重点语法:系动词be的一般过去时

1. I was born in June,1970. 2. I was not born in He bei.

3. Were you born in Hebei? Yes,I was, No,Iwasn’t.

When was you daughter born? She was born on October 22nd,1996.

Where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Hebei.

Was it like a flower just now? Yes,it was, No,it wasn’t.

重要知识点:

时间介词in/on/at用法

介词in/on/at可以用于表示时间的名词前,有“在”的意思,用法如下:

1)at用于钟点时刻前,意思为“在--- 时(刻)”,如at three O’clock

at a quarter to six at noon at night

at midnight at this time of day

2)in 用于泛指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等,也用于某个较长的时间,如年,月,季节等,如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in , in the day/daytime.

In还可以表示“从现在起一段时间以后”in a week

3)on用于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以及某天的某段时间,如on Sunday

on Children’s day , on the night of new year,on the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 of , on Sunday morning

中考链结:

( )1.My uncle was born____June,1960.

A in B on C at D for

( )2.(08河南)We will never forget what happened___the afternoon of May 12. A in B by C at D on

( )3. (08苏州)Chinese climbers carried the Olympic Flame(奥运圣火)to the top of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___8th May,2008

A on B at C in D from

( )4.Mike will go to the town____December28

Unit7 Top2复习教案

知识网络梳理

1.重点词组:at the birthday party在生日聚会上 perform ballet跳芭蕾舞 dance to disco 跳迪斯科 take these flowers to 把这些花带去。。。 work out math problems 解出数学题 read books 读书fly a klite放风筝 be good at / do well in doing擅长做。。。 have a good time /enjoy oneself玩得开心with one’s help / with the help of 在某人的帮助下

2.重点句型:

Can you dance ?

Yes,I can /Yes ,a little /Yes,very well

No,Ican’t /No,not at all。

She can fly kites very well now. But one year ago , she couldn’t do it at all

Kangkang is good at playing soccer ,while Michael does well in basketball

Six years ago,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eyes

With her mother’s help ,Jenny could write many words

3.易混点点拨:

1>play the guilar(piano /violin……)

Play football (soccer /basket……)

Play with the basketball (football /soccer…… )

球类运动前不用 the ,乐器名称前用 the

2>Take ,bring ,fetch 和 carry

Bring“带来,拿来”表示 “拿到靠近说话着的地方”;take “拿走,带走”表示“拿到远离说话着的地方”:carry“拉,搬”表示“用力移动,没有方向”;fetch“去取,去拿”,表示“往返拿物”。

Please take th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Remember to your homework to school tomorrow

The bag is too heavy,please it to my office。

Don’t worry ,I can the key.

3>Read, see ,look and watch

See 看见,表结果;look看,表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需加介词at才能跟宾语;watch看比赛、电视;read看书、报,表示阅读

I can an apple on the table

I want to the film with you

,there is a kite flying in the sky

Please the blackboard carefully

Tv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health

He’s on tonight

4>work和job work可以作动词work out / at / on / for / as计算出/在……方面工作/致力于/为……而工作/作为……而工作,It doesn’t work .The pills that the doctor gave me aren’t working.可以作不可数名词:工作at work / out o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6

Topic 3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a.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activities of entertainment:

recite a Chinese poem, perform magic tricks, perform kung fu, rock, recitation, yesterday

2. Learn simple past:

Verbs in simple past: played the piano, danced, recited poems, performed magic tricks, sang a song

3. Talk about past events:

A: Did you sing a song?

B: Yes, I did.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卡片/挂图等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 10分钟)

(图片呈现和复习。)

(教师手拿图片背对学生,叫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把看到的图片做动作,让其它学生猜出其动作,写出目标语言。)

T: Look at this one, do the action.

S1: (手拿话筒做唱歌状。)

T: Guess like this. Did you...?

S2: Did you sing a song?

S1: Yes, I did.

S3: (做跳舞状。)

S4: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S3: No, I didn’t.

S5: Did you dance?

S3: Yes, I did.

(练习四个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did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同桌对话,互相问答。)

T: OK.Now 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Ben and Jane. What did they do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过渡到下一步。)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 5分钟)

(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激发听录音的兴趣。)

How was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Did Ben sing a song?

Did Jane recite a Chinese poem at the party?

What did Sally do?

What did Tom do?

How was Kangkang at the party?

T: Listen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老师放录音1a,听一遍,回答问题,板书呈现关键词。)

birthday party - sing a song - recite a Chinese poem - dance

-performed magic tricks - enjoy the party

T: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follow each sentence. Fill in the form.

(清晰每个主人公在晚会上所做的事情并完成表格。)

Whose birthday party Who sang a song Who recited

a Chinese poem Who danced Who performed magic tricks

Kangkang Jane Helen Sally Tom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 10分钟)

1.(再放一次录音,学生跟读标出(用铅笔)重读与语调。)

T: Now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raw“up or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

Example:

How was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例子写在黑板上。)

2.(先自读一遍对话,然后跟录音机一起读。)

T: First,I ‘ll give you one minute to read the dialog.

Ss: (大声朗读并根据黑板上的关键词理解整个对话。)

T: Follow the tape.

(目的是纠正发音。)

3.(人机对话,放一句问题,学生回答一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T: OK. Now let’s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ape.The tape is Ben and you are Jane.

Example:

The tape: How was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Ss: It was very nice.

The tape: Did you sing a song?

Ss: Yes. I did. I sang an English song.

The tape: 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 Did you recite a Chinese poem at the party?

Ss: No, I didn’t. Helen did.

The tape: What did Sally do?

...

4.(再转换一遍角色把the tape与Ss对调。)

T: Now you are Ben and the tape is Jane. Let’s drill.

5.(看黑板上的关键词,两人一组进行表演1a,不能看书忘记的话可用自己的话去组织,学会说英语,学以致用,对话的主人公可换自己身边的人。)

T: Work in pairs, close your book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act out the dialog. Boys, girls, please.

Boys: How was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Girls: It was very nice.

...

S1: How was Taochang’s birthday party?

S2: Very nice.

...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 10分钟)

1.(让学生独立做2,自主学习。)

T: Now work alone, do it by yourselves.

(I)... Have you finished?

Ss: Yes.

T: Let’s check the answers....

2.(1)(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同学猜,并用陈述句板书在黑板上,句子呈现动词过去时的一般规律瞖d。)

T: Now I’ll call two of you, one does action, the other guesses what he did. And speak it out.

S1: (做打排球的动作)

S2: Did you play volleyball?

S1: Yes. You are right.

T: We can say: He played volleyball.

...

He played volleyball.sang a song

He performed magic tricks.read a book

He enjoyed the party.

(从上述三个句子让学生总结出动词过去式变化的一般规律,动词+ed。)

T: Who can tell me the rules of verbs?

(2)(老师呈现几个图片,体现动词过去式的第二种变化形式以e结尾+d。)

T: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find out the rules of verbs.

(3)(呈现以辅音+y结尾的动词,让学生了解其过去式的变化,把y变i+ed。)

T: Look at these sentences and see how to change them.

She flies a kite→She flied a kite.

He tries his best to do his homework.→He tried his best to do his homework.

(4)(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出动作的动词短语,用动词过去式表现特殊变化。)

T: This time I do action, you guess, the first one.

S1: Sang a song.

T: The second one.

S2: Read a book.

(让学生猜对后,板书在黑板上面。)

(5)(总结一般过去式的动词变化规律,学生通过上述活动自己归纳总结。)

T: Sum up the changes of verb.

(一般过去时,动词变化有规律。①词尾+ed;②以e结尾,直接+d;③辅音+y,把y变 i, 再+ed,不规则变化特殊记。)

(同时板书①②③。)

3.(让学生看2a的节目单,给两分钟时间,了解节目出演情况并填空。)

T: Look at the program list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form.

4.(让四名学生回答填空的答案,每人一句。)

T: Check the answers.

S1: ...didn’t play...

S2: ...played...sang...

S3: ...recited...danced...

S4: ...performed...was...

T: Very good!(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5.(让学生看2a的节目单,两人一组做对话。)

T: Now let’s do oral work in pairs, Look at the program list and make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like this:

A: Hi, Maria, did you go to Kangkang’s party?

B: Yes, I did.

A: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B: No, I didn’t. I played the piano.

T: Ready?You two. Use your own name.

S1: ×× ,did you perform kung fu?

S2: No, I didn’t. I performed magic tricks.

...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 10分钟)

1.(做游戏。)

T: Make an action and let your partners guess what you did at ×× party.

A: Did you play the piano?

B: No. I didn’t.

A: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B: Yes, I did. It’s your turn.

...

2.(根据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做一个report,可结合1a/2a填空部分复述。)

T: Stop here! Let’s do a report like this:

At my friend Xiao Hua’s birthday party, I played the guitar and Li sang a pop song “Qilixiang”.Some girls danced with music... Xiao Hua was very happy. And we had a good time.

S1: ...

3.(弹性课堂,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父母是如何过生日的,写一篇父母亲的生日的作文。运用自己学过的所有知识。)

4.(家庭作业,预习下一个Section B 的生词。)

Section B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a.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fall, dirty, happen, himself, night, daddy, lie, tell a lie

2. Talk about past events:

I fell down.

I didn’t hear you.

Did you hurt yourself?Yes, I did.

No, I didn’t.

What time did you come back last night?

Why did you come back so late?

3. Talk about blame and complaint:

Why did you come back so late?

How could you lie to me?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简笔画/卡片/挂图等

Ⅲ. Five瞗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 10分钟)

1. 方案a(用section A部分1a复习Kangkang生日晚会的情况,写出Kangkang生日的另一项活动。)

T: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老师手拿图片,正面人物,背面动词短语,和同学一同回忆在康康的生日晚会上他们都做了哪些活动。)

Ss: Helen recited a Chinese poem,

Jane sang a song,

Sally danced,

Tom performed magic tricks.

T: After that, Kangkang played a game “musical chair” with his classmates.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Michael?Now 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mong Michael,Jane, Kangkang and Maria.

方案b(以musical chair游戏写出1a对话。)

T: Today we’ll play a game named “musical chair”.

Listen to the music, run around the chairs. When music stops, sit down on the chair beside you.

(事先组织好学生在教室的空地,放好五把椅子,让六个学生来做游戏,看谁最后获胜。)

T: OK. Now stop! ×× is the winner. Clap your hands for him/her. Go back to your seat.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Kangkang also played this game with Michael, Maria and Jane. Do you want to know who was the winner? And what happened to Michael?Who lost the game? Now let’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mong them. Listen carefully. Begin.

(过渡到下一步。)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 5分钟)

(设置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激发听录音的兴趣。)

Who missed the chair?

Did he hurt himself?

Can he stand up?

Who let him wash his hands?

T: Listen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老师放录音1a,回答问题,板书呈现关键词。)

missed the chair-fell down-hurt yourself-stand up-dirty-washroom

T: Please open your book,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age 71 for one minute, then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gain, try to follow the conversation.

(第二遍清楚对话者所说话语,为下面复述或对话作准备。)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 10分钟)

1.(再放一次录音,看黑板上的重点词组并跟读。)

T: Look at the main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follow.

2.(打开书给一分钟自己读对话。)

T: Now read the conversation by yourselves on Page 71.I’ll give you one minute.

3.(纠正发音。)

T: Follow the tape again.

4.(看黑板上的关键词,四人一组进行表演1a,不看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表演,也可加入自己的语言、情感,在学中用,为了用而学。)

(1)T: Work in groups,close your books. Look at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ct out the dialog.

S1: ...

S2: ...

S3: ...

S4: ...

(2)T: Look at the pictures, get the key sentences, then make conversation in groups.(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学习。)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 10分钟)

1.(听录音让学生独立做1b,自主学习的培养。)

T: Now work alone, do 1b by yourselves, check the statements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Michael at the party.

Ss: √ missed the chair √ fell down

couldn’t stand up √ washed his hands

√ was OK hurt himself

2.(复述对话,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T: Make a report to retell the story,you can begin like this: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they played a game...

3. 我们知道了Michael在康康生日会musical chair游戏中的遭遇,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Judy昨晚做些什么,又遭遇了什么。看图,或自做一幅图片让学生猜究竟发生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T: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we know Michael missed the chair and fell down, but what happened to Judy last night? Look at the picture,can you guess?

4.(由图片上的目标语言猜出了Judy晚归,从而导出blame and complain。)

(1)(设置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集中注意力。)

Did Judy go to a movie with Alice and Lisa?

If no, what did she do?

(2)(听录音,回答问题,板书关键词。)

T: Listen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F J

What time half past ten

Why late video games

How lie went to a movie

(3)(再听一遍录音,看板书关键词。)

T: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follow the conversation.

(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并掌握责备和报怨的句型。)

What time did she come back?

Half past ten.

Midnight.

What did Judy do last night?

She went to play video games.

She went to a movie with Alice and Lisa.

Why did you come back so late?

How could you lie to me?

(4)(根据对话改写一篇短文填空,目的是练习过去时否定式。)

T: Last night Judy came back home late. She get home at half past ten, so her father hear her. Judy said she went to a movie with Alice and Lisa, but she go to a movie. She told a lie.In fact, she went to play video games.

(5)(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合作学习。)

T: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dialog.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 10分钟)

1.(做一项调查并填表,练习对话。)

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Judy

(首先,让学生分四人组做一个调查报告 Did you ever come home so late at night? Did you ever tell a lie?完成上表,然后全体集体调查,让学生问How many students never/seldom/sometimes...?最后任意抽查学生向大家汇报。)

In our class 20 students tell a lie once, 5 students never.

2.(教师鼓励学生说实话,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以自己为例告诉学生,不要说谎,要做诚实的孩子,培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T: Did you ever tell a lie?Why?

3.(让学生根据自己撒过的谎进行反思,并写出危害,回到家里及时和父母沟通,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T: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lie and read it to your parents.

4.(介绍一些有关撒谎的习惯说法。)

It’s good to tell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Telling lie is bad.

Cheating others is cheating ourselves.

5.(家庭作业,预习下一课单词和动词的过去式。)

T: Here is your homework, preview the new words and the past form of verbs.

Section C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1b.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1b。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silent, blow, blow out,breath, lose

2. Learn the irregular past form of verbs:

is→was are→were have→had give→gave make→made sit→sat blow→blew send→sent come→came do→did sing→sang lose→lost buy→bought

3. Talk about birthday party celebration.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图片/挂图/彩色粉笔等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 10分钟)

(老师询问学生们是怎样过自己的生日的,活跃课堂气氛。)

1.(复习Section A、B中Kangkang的生日庆祝方式及做了哪些游戏,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用卡片/图画协助回顾。)(图略)

(展现Section B中1a的“musical chair”的游戏图。)

T: Have you remembered what they did at Kangkang’s birthday party?

Ss: Jane sang a song,Helen recited a Chinese poem, Sally danced, Tom performed magic

tricks, and Kangkang also played a game “Musical Chair” with his classmates.(帮助学

生用正确的动词过去式。)

T: What happened to Michael in the game?

Ss: Michael missed the chair and fell down, he lost the game.

T: Good!

2.(教师把73页的图片(围坐在桌旁吃蛋糕的画面)挂在黑板上,让学生看Kangkang过生日时的一幅场景,激发兴趣。)

T: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 How did Kangkang celebrate his birthday party? How old was Kangkang?

(过渡到下一步。)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 5分钟)

1.(学生讨论后,教师把过生日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为学生复述作准备。)

last Saturday→At Kangkang’s home→his friends

(when) (where) (who)

gave birthday cards→sang songs, danced and played games

sat around the cake→made a silent wish

blew the candles out→had a good time

(what) (how)

2.(让学生听录音1a,设置板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并回答问题。)

What did his parents buy for us?

What did the children send to Kangkang?

Did Kangkang like the birthday cards?

How many candles were there?

Who blew out the candles?

T: Now I’ll give you 3 minute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passag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3.(老师检查问题答案。)

T: Have you finished? Let’s check the answers.

S1: Foods, drinks and fruits.

S2: Many presents...birthday cards.

...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 5分钟)

1.(根据黑板上的关键词让学生不看书复述课文,用自己组织的语言。体现了学以致用。)

T: Use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S1: Last Saturday, Kangkang celebrated his birthday at his home, and his friends sent presents to him.

(学生不会表达的词汇,老师给予帮助,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2.(再让学生阅读一遍短文,边读边圈出文章中的动词,为做1b准备。)

T: Read the passage again, circle the verb in it.

Example:

It was Kangkang’s birthday last Saturday. His parents bought lots of food and drinks for us...

3.(让学生独自做 1b,自主学习。)

T: Now do 1b by yourselves, two minutes.

4.(教师检查1b的答案,并对错的给予更正。)

T: Let’s check the answers.

Is are have give make sit blow send

Was were had gave made sat blew sent

Come do like dance play sing lose buy

Came did liked danced played sang lost bought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 10分钟)

1.(把不规则变化的动词制成卡片,强化练习,看到原形说出过去式,看到过去式说出原形,以快速抢答的形式进行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正面

sing

反面

sang

T: Now let’s flash cards, answer quickly.

2.(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做2填空题。)

T: Now work alone 2 by yourselves.

3.(核对答案。)

T: Let’s check the answers.

4.(根据阅读填表,迁移能力培养。)

Whose Where Who What How

Birthday (在哪儿) (都有谁) (干了什么) (最后怎样)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 15分钟)

1.(结合1a和2的短文,写一篇关于自己过生日的短文,使用一般过去时。)

T: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birthday party, at least 50 words.

2.(老师问学生今天有没有过生日的同学,如有,大家共唱生日快乐歌送给他/她。)

T: Is today anybody’s birthday?Hands up.

Let’s sing songs for her.“Happy Birthday.”

3.(弹性课堂brain storming,把所有关于过生日的词汇快速说出,最后列出链图,两分钟时间说出最多的词汇。)

Example:

S: birthday-presents-cake-candle-...

4. Home work:

(预习Section D的内容。

(1)找出在Kangkang生日晚会上他们所做活动的一切动词短语。

①庆祝活动;②游戏活动;③生日庆祝过程

(2)动词的规则变化与不规则变化。

(3)布置一分钟对话,work in pairs,用上本topic的主要句型。

Section D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2 and 5.本课重点活动是1,2和5。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Review the words and phrases of topic 3:

recite poems, perform magic tricks, perform kung fu, rock song, fall down, dirty,happen, hurt himself/yourself, night, lie,play video games, silent,in one breath, lose,blow out

2. Review the simple past(行为动词):

Jane played the guitar.

I missed the chair.

I didn’t hear you.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Yes, I did.

Did you recite a Chinese poem at the party?

No, I didn’t.

What did Sally do?

She danced.

3. Review birthday party celebration.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卡片/录音机/简笔画等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 10分钟)

1.(头脑风暴: 教师根据Topic 3 birthday party的庆祝活动游戏和生日庆祝过程,运用卡片、图画提示,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运用集体智慧,全部说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T: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ies of celebration, entertainment and the processes of a birthday party,let’s do a brain torming. First speak out the sentences of how to celebrate Kangkang’s birthday as many as possible. Only one minute, begin.(结合Section A 1a和2a。)

S1: Jane played the guitar and sang a song,er...

S2: Helen recited a Chinese poem.

S3: Kangkang performed kung fu and enjoyed the party.

S4: Tom performed magic tricks.

S5: Maria performed ballet and played the piano...

S6: ...

T: Time is up! Well done! Let’s review together.

Ss: Jane played the guitar and sang a song.

Maria played the piano and performed ballet.

...

T: Second, speak out the verbs or verb phrases of “musical chairs”.(分两组进行,看哪组说的多。)

Group A S1: Missed the chair, fell down er...

Group B S1: Hurt yourself, stand up, walk and wash hands.

T: Good job!

T: Find out the verbs of how to celebrate Kangkang’s birthday in turns, all together,one minute.(设置板书。)

was...bought...sent...gave...made...liked...sang...danced...

played...was...were...sat...made...blew...had

2.(由上面板书过渡到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T: Now distingwish which are regular,which are irregular.Who would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SA: Liked, danced, played are regular.

Was, were, sent, bought, gave, made, sang, sat, blew, had are irregular.

(过渡到下一步。)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 5分钟)

1.(看Section D的1并听录音,跟读。)

T: What else are regular? Think it over.

S1: Missed.

S2: Performed,I don’t know the others.

T: OK. Now let’s look at Page 75,1. Listen and follow.

S3: Oh, so many.

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2.(引导学生总结动词+ed的读音规则。)

T: Look at the words, please find out the rules of pronunciation.

S1: 轻辅音结尾+ed读成/t/。

S2: 元音和浊辅音结尾+ed读成/d/。

S3: 以t或d结尾+ed读成/id/。

T: Great!We can say “轻/t/浊/d/,t、d读/id/”。

3.(独立做3听力部分。)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ear.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 5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用过去时表述昨天做了什么事,巩固动词过去式,可以是1部分的,也可是扩展的动词。)

T: Use you own words to express one thing that you did yesterday.

(分四人小组进行,然后每组找学生出一个学生代表对全班进行汇报,时间为两分钟。)

Group A: S1: I read the book.

She played the guitar.

Li Ping played the piano.

Xiaoxiao watched TV.

Group B: S1: ...

...

...

2. T: OK. Now write down one thing that you didn’t do last week.

(分四人小组,然后找出一组的另外一人汇报,给两分钟时间。)

T: Time is up.

Group A: S2: I didn’t listen to music.

She didn’t play football.

Li Ping didn’t draw pictures.

Wang Yi didn’t watch TV.

Group B: S2: Xiao Hua didn’t play video games.

Lingling didn’t go to a movie.

Ivan didn’t tell a lie.

I didn’t listen to the tape.

Group C: S2: ...

...

...

T: Wonderful! Each group does well. Whose speaking is the best?whose handwriting is the best?

(学生评出最佳演讲者,书法最佳以及在合作学习中表现最好的小组。)

S1: I think our group is the best.

S2: I think Ivan’s speaking is the best.

S3: I think Group C’s handwriting is the best.

S4: ...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 10分钟)

1.(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疑问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T: Work in pairs, make a conversation like this:

SA: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SB: Yes, I did.

SA: Did you recite a Chinese poem at the party?

SB: No, I didn’t.

T: Practice for two minutes... stop here! You two!

S1: Did you play video games?

S2: No, I didn’t.

S1: Did you watch TV?

S2: Yes, I did.

(两者角色相互转换,对调练习。)

2.(接龙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形,练习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

T: Let’s play a game, begin like this:

S1: I played football 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S2: I watched TV. What did you do?

S3: I listened to the tape. What did you do?

...

T: You are wonderful!

3.(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个小组所写的肯否形式,以及通过对话和游戏所感受的疑问句及答语,归纳总结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设置板书,根据提示总结,用红笔突出重点部分。)

T: Let’s sum up the simple past. Giving an example is OK.

S: Volunteers?

肯/ 否 问 答

I played the guitar.I didn’t play the guitar. Did you play the guitar?

Yes, I did.

No, I didn’t. What did you do?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15分钟)

1.(根据第四步的2的活动设计一个调查表,做报告。)

watched TV played football played basketball sang a song read the books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T: Make a survey of the whole class, then do a report, begin as the following:

In our class, fifteen students watched TV...

2.(根据复习的内容,让学生完成2,使学生了解写信的格式。)

T: Suppose you are Kangkang. Please write a letter back to your friend Lulu.

230 Xisi Lane

Xisi Street

Beijing 100090

May 19th

Dear Lulu,

How are you?

Thank you for your birthday card.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 in my home yesterday...

Best wishes,

Kangkang

3.(举行班级生日晚会,让学生根据班级举行的生日晚会实况写一篇短文,不少于60词。包括when, where, who, what, how这几个方面。)

T: 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After that,please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 class birthday party.Your writing should include who, what, when, where, how.

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7

前言

《教学案例设计》一书是在仔细研究《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以学生,教师和教学的实际为出发点,解读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教学素材,节省老师备课时间,易于操作。其活动设计注重交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案例的课堂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

● 整体特色

本书严格按照《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的流程编写,一课一例。每节课设计为45分钟,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我们以行之有效的五指教学方案为编写模式。其中台词用英语;场景、活动说明、补充材料、文化意识、注意事项等放在括号内用汉语表达。五指教学方案分为五步,标注时间建议。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分钟)

导入本课新词句。可以用课本上的图片、教具、chant、歌曲、游戏、直观表演等复习导入本课新词句,既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又体现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找好最近发展区打基础,引出本课新词句。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 (时间:-分钟)

呈现对话或短文等本section重点活动的情景。找出关键词句,目标语言,为交际积累材料。理顺思路,为下一步在用中学打基础。下面步骤中的交际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在用中学。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 (时间:-分钟)

语音、语调练习。看第二步中找出的关键词,不看课本,模仿原文对话。所有学生分组互相检查。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分钟)

呈现书上其他活动,在不同情景中练习目标语言,展开任务型活动。在用中巩固和学会使用目标语言。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 (时间:-分钟)

让学生用本课所学词句展开活动,锻炼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学了就用的原则。有活动产品。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具体。

● 编写特点

本书各单元列出了教学目标。各案例以section为编写单位。每个section包含如下内容:

首先指出了各section的重点活动,即本课呈现的重点内容。然后是

一、教学目标:用英语分类呈现本section教学目标。

二、教具:考虑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可以有多种选择。

三、五指教学方案

另外, 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统一了格式,现说明如下:

S-Student,

Ss-Students

T -Teacher

S1-Student 1

S2-Student 2

最后,我们诚挚地感谢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我们的广大师生们。本书是设计者和撰稿人的精心奉献,意在给您提供一份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激发您的灵感。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漏与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期待着您的关心,也期待着您的批评和指正。

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

Unit 5

教学目标

识 类别 内 容 课次 要求

语音 // // /t/ /d/ /ts/ /dz/ /tr/ /dr/ /l/ /m/ /n/ //

汇 wake,early, first,day, term,must, still, by,on foot, the same to, usually, always,Ms., boat,ship,sea,train,by plane/air/airplane 1A 掌

weekday,around,bird,catch,walk,never,sometimes,ride,park, game, late, weekend 1B

guest,life,almost,bicycle,break, finish,spare,basketball,football,read,story,clean, dance,piano,library, once,twice, week, listen,music, write,supermarket 1C

pleasure,volleyball,while 1D

playground,lab,room,gym,classroom,building,pool,thing, card,motorcycle,road, physics 2A

most, better, minute, shelf, great, dear, borrow, course, keep, return, post, newspaper, purse, money,anything,else, nothing, meal, umbrella 2B

plan, next to, near, upstairs, news, attention, between, movie, show, hall, program, gone, wind, activity, stamp, world 2C

traffic, child, exercise,Japanese,the Great wall, wonderful 2D

Wednesday,end, period,Monday,Tuesday,Thursday,Friday,history, art, math, noon, geography, P.E, meeting, how many, lesson, subject, draw, learn 3A

question,Australia,easy,interesting,difficult,boring 3B

answer, joke,funny,interest,everyday,science,useful,hard,wish 3C

wash, restaurant 3D

subway 1A 理

worm 1B

reporter,Net Bar, roller skating 1C

measure 1D

dining hall,dormitory 2A

bookstore,workbook,project, certainly, lost and found 2B

poster, collection 2C

partner, happily 2D

timetable, biology, politics, outdoor 3A

editor, column, writer 3C

novel 3D

识 类别 内 容

法 1. 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

2. 频度副词(Adverbs of frequency)

never,seldom,sometimes,often,usually,always,once,twice

3. 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

I’m looking for a book.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Yes, I am./No, I’m not.

Is he/she...?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功能和话题 1. 论交通方式(Talking about means of transport)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2. 采访(Interviews)

Our guest today is Michael from Class 2, Grade 1.

3. 谈论日常生活(Talking about routines)

4. 学校建筑(School buildings)

swimming pool, playground, library, dormitory, lab, canteen, gym

5. 谈论兴趣喜好(Talking about interests, likes and dislikes)

I like the swimming pool best.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and

easy.

6. 借物(Borrowing things)

How long can I keep it? Two weeks.

7. 新闻(News)、海报(Poster)

Attention, please! Here is the news.

8. 谈论学校活动、科目和时间表(Talking about school activities, subjects and timetable)

9. 谈论学校生活(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Topic 1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 and 3a. 本课重点活动是1 and 3a。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1)Talk about means of transport:

on foot, 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plane/air/airplane, by train, by subway, by boat/ship/sea

(2)Learn adverbs of frequency:

usually, always

2. Learn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3.Talk about how to go to school:

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

Yes, I do.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I always come to school by bus.

Ⅱ.Teaching aids 教具

关于交通工具的玩具/教学图片/简笔画/课件(任老师挑选)

Ⅲ.Five瞗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师生互动复习旧问候语。)

T: Good morning, class.

Ss:Good morning, Miss.../Mr. ...

T: Welcome back to school, boys and girls. I’m very glad to see you again.

Ss:Me, too.

(找一学生协助呈现新问候语“新年好”的答语。)

T: Happy New Year! 新年好!

S: The same to you! 新年好!

(板书如下:)

Happy New Year! 新年好!

The same to you! 新年好!

(全班分两大组,先按左右分组,然后男女分组互相用上面的对话打招呼。)

T: Boys and girls. Happy New Year!

Ss: The same to you!

Group A: Happy New Year!

Group B: The Same to you!

Boys: Happy New Year, girls!

Girls: The same to you!

(重新分两大组。)

Group A: Happy New Year!

Group B: The same to you!

2.(复习上学期的时间表达法,导入本课重点:交通工具的使用。)

T: What time is it? What’s the time?

Oh, 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bus/subway...

(板书所有的交通工具的名词,把玩具拿出来或把教学图片挂在黑板上,或用简笔画画出几种交通工具来。)

by bus by car on foot

by bike by boat by plane/air/airplane

其它的:by train/subway/underground/ship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bus/car.

(从而引出本课重点句型,并板书在黑板上。)

A: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过渡到下一步。)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1. (教师指导两人一组表演,复习原来对话,从而引出对话1。)

A: What time do you wake up?

B: I wake up at six.

A: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 By bike.

T: Do you know what time Kangkang gets up? Let’s learn 1.

2.(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

What’s the time?

Is it time to get up?

Who wakes Kangkang up?

How does Kangkang go to school today?

(听录音,回答问题。)

T: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ake up--6∶50--get up--early--first day--by bike

(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呈现出1。)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老师放录音1,示范让学生跟读,用铅笔标重读与语调。)

T:Follow the tape and draw “up and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2.(老师让学生擦去所标重读与语调,先自读,然后跟录音一起读,逐句核对语音语调。)

T:Rub them clean and read and check your pronunciation sentence by sentence.Go!

3.(人机对话,即学生和录音机对话。)

T: You are mother, listen to Kangkang and make a dialog with him.

4.(看第二步呈现在黑板上的关键词,学生两人一组表演,不能看书,只能看关键词对话。)

T: Work in pairs. Close your book,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act the dialog out.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5分钟)

1.(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教交通工具,学生学习2。)

(方案a。)

T: Look at the pictures. Say the phrases.

(老师指导学生说。)

S: on foot/by bus/by car/by bike/by plane...

T: What time is it? It’s six o’clock. It’s time to wake up.

(然后两人一组练习下表方框内容和巩固新句型:一人做使用交通工具的动作,另一人猜并看黑板造句。然后交换角色。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人人课堂机会均等,提高课堂效率。完成2。)

by bike by bus by plane on foot

Kangkang

Maria

Michael

Jane

A: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

B:Kangkang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A:Today is...

B:Maria...

(方案b。)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声音,猜交通工具。)

T: Listen to the sounds, please guess.

Ss: ...

T: OK!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2, read and match.

2.(让学生完成3a。)

T: Jane meets Kangkang and Sally. Listen and answer, how do Kangkang and Sally come to

school?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看关键词分角色对话。板书如下。)

Kangkang-by bike Sally-by subway Jane-by bus

3.(让学生听,做4。)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4.(两人一组表演对话。)

T: Work in pairs. Talk about how to go to school with your partner.

Step 5 Project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老师再次引用多媒体课件,这次只放flash动画,让学生自己展开想像的翅膀,任意造

句子,要用上交通工具的名词。)

T: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se lovely pictures? Yes, I know you do.

Please make some sentences as you like, and don’t forget to use these means of transport.

Are you ready? Go!

2.(做5。首先,让学生分四人组做一个调查报告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完成5。

然后全班集体调查,让几人问How many friends come to school on foot?/...每人问一种交通工具,每个学生按人数从多到少列成表格,最后随便抽向大家汇报。)

T: Please report your answer to your classmates.

S1: In our class, fifteen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ike.

S2: In our class, twenty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us.

S3: ...

3.(弹性课堂,让学生互相猜测对方上学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T: Let’s guess. How does your partner go to school? Write it down and then report your answer

to your classmates. Who wants to say first?

S1: Li Ming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I am right.

S2: I am wrong. Liu Li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I guess 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4. Homework:

(1)(到社会上做调查,看有多少人使用何种交通工具,从多到少一一列表出来。)

(2) Write a passage: My Morning (不少于5个句子。)

(3) Preview Section B. Write down adverbs of frequency.

Section B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2 and 3a.本课重点活动是1,2和3a。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how to use adverbs of frequency:

never, sometimes

2. Learn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 always get up at around six o’clock.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

3. Talk about frequency:

(1)How does Maria go home?

She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2)I seldom walk to school.

I never go to school on foot.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挂图/单词卡片/调查表

Ⅲ. Five瞗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 Words competition.

(1)A require answer.(必答题。)

T: Boys and girls. Let’s have words competition as usual. First require answer. Each student

two words. I’ll give you Chinese meaning, please say them in English. Row 1, begin!

boat, ship, sea, train, plane, air, usually, always, first,

term, early, wake, on foot, by plane, the same to, by subway

(2)A quick response.(抢答题。)

T:Good! Go on our quick response. If you know, you can stand up quickly. OK? Begin!

sometimes, never, seldom, weekday, around, bird, catch, walk, ride, park

(3)T:Well done, please read them together.

2.(利用头脑风暴法,在1分钟内,每组每位同学依次说出一种乘坐的交通工具,看哪组

同学说的最多,就获胜。)

T: Now I ‘ll give you one minute. Each of you says one kind of transportation. The group that

has the most will win.

3.(利用链条式发问即每竖排同学一个问,一个回答,接着转身问后面的同学,给每组2

分钟,看哪组在规定的时间说的最多,就获胜,问题是: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Example:

S1: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2: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3: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4: ...

4.(老师根据第3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导出1部分的语言功能目标,为下一步过渡做铺垫。)

T: Yeah. Now I know some of you go to school by bike, some of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But

you know I always get up at around six o’clock. I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 But

sometimes I go to school by bike. I never go to school by bus.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设置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可以降低难度。)

T: Listen to the tape of 1 and find out some key words.

(再听一遍,找出关键词,为下一步的巩固做铺垫。)

around, weekday, bird, catch, worm, seldom, walk, never

(板书并英汉对照。)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10分钟)

1.(1)(老师放录音1,示范让学生跟读,用铅笔标重读与语调。)

T: Follow the tape and draw “up or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2)(老师让学生擦去所标重读与语调,先自读,然后跟录音一起读,逐句核对语音语调,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效率更高。)

T: Rub them clean and now read and check your pronunciation sentence by sentence. Go!

(3)(人机对话,即学生和录音机对话。这样能提高学生兴趣。)

T: You are Michael. Listen to Kangkang and make a dialog with Kangkang.

(4)(看第二步,呈现黑板上的关键词,学生两人一问一答,只看黑板上关键词对话。)

T: Work in pairs, close your book.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act the dialog out.

(5)(利用关键词进行造句。)

Example:

Seldom: I seldom go to school on foot.

...

2.(呈现2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意思,给每个频度副词造句。)

T: Look at the table, please make sentences by using these adverbs of frequency.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0分钟)

1.(呈现3a的图片,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

(1)T: 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 What does Maria do?

S: Maria goes home by subway.

(通过谈论第2、3、4幅图,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句子。)

Example:

Li Xiang goes to school by bike.

We go to the park on foot.

They go to the zoo by bus.

(2)(听录音,要求学生写句子。)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down on the notebook.

Example:

Maria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Li Xiang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

W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on foot.

They always go to the zoo by bus.

(3)(核对答案。)

T: Now let’s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4)(根据以上句子,进行回答。)

T: Then please ask and answer. You can do it like this:

A: How does Maria go home?

B: Maria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Are you clear? Begin!

(5)(呈现句子的同义替换,加深对乘坐交通工具方法的灵活运用。)

T: Look at this sentence again. Maria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We also say: Maria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But what about...

Ask students to do exercises and check the answers.

Keys to answers:

Li Xiang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We usually walk to the park.

They always take the bus to the zoo.

(6)(总结归纳乘坐交通工具的用法。)

Example:

by bike:ride a bike by plane:fly to...

by bus:take a bus on foot:walk to...

by car: take a car by subway:take the subway

Step 5 Project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 Finish 4.

T:Make a survey of your partners and fill in the chart. Then report it to your class.

get up walk to school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do your

homework play computer

game shelp your

parents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never

A: Do you often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B: No,I don’t. I sometimes watch TV. Sometimes I read books.

2.(呈现调查表,根据表格内容,写一段话,然后汇报。)

go shopping watch TV walk after supper get up early

I

Grandma

Grandpa

Father

Mother

T: Look at the table, please make a survey. You ca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adverbs of

frequency. For example: seldom, always, sometimes, often...

3.(弹性课堂,要求学生背一句谚语。板书。)

Proverb.

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a way.

4. Let’s chant 5.

T: At last let’s relax. Let’s chant together.

(在轻松活泼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

You go to work by bike.

He walks to school with Mike.

She comes here by plane.

They go there by train.

We are busy on weekdays.

Let’s be early as always.

5. Homework:

(1)(让学生写一篇有关自己的小短文,用上Section A和 Section B中学过的重点句型。

五句话左右。有兴趣,学生们可以课外收集中外古谚语,名人名言。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构建能力。)

(2)(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美学生学习生活的资料,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预习1a on page

5。)

SectionC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2 and 3.本课重点活动是1a, 2和3。

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1)Learn adverbs of frequency:

once, twice

(2)Learn other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uest, life, almost, bicycle, break, finish, spare, basketball, football,read, story,

clean, dance, piano, library, week, listen, music, write, supermarket

2.(1)Learn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 usually play computer games.

He usually reads story books.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2)-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Very often/Every day/Seldom...

3. Talk about the school activities:

play computer games, read story books, clean the house, play soccer, go dancing, 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piano, sing songs

Ⅱ.Teaching aids教具

话筒/图片/录音机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复习Section B 5 Let’s chant,活跃课堂气氛。)

T: The whole class, let’s chant again.

(全班同学边唱边用双手打节拍。)

2.(复习上节课的交通工具。)

T: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1: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T: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2: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T: ...

3.(学生在小组里进行链式对话,继续复习交通工具。)

S1: How do you often go to school?

S2: I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 What about you?

S3: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S4: ...

4.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频度副词seldom, often, always,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词组how often和另几个频度副词once, twice...)

T: I always go to library after school.

Mr. Zhang doesn’t go to library every day, he goes there once a week.

(板书划线部分,学习新词once,用同样的方法讲解twice。)

T:How often do you go to library?(学习how often)

S:...

(板书划线部分,重点讲解how often的用法。)

T: Now, let’s use them to make dialogs.(指着黑板上的新词。)

5.(邀请一位同学扮演贵宾,老师扮演采访者进行采访,尽可能帮助学生。)

T: Now, I am an interviewer. Good morning, everyone! Our guest today is

Kangkang from Class 5, Grade 1. Hello, Kangkang!

Kangkang: Hello.

T: We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Kangkang: I usually walk to school. But sometimes I go to school by bike.

T: Where do you have lunch?

Kangkang: I usually have lunch at school.

T: Do you sometimes eat out in school days?

Kangkang: No, I don’t.

T: Do you have a short break after lunch?

Kangkang: Yes, I do./No, I don’t.

T: What time do the classes finish in the afternoon?

Kangkang: At about half past four.

T: 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spare time?

Kangkang: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老师板书新单词、短语。)

interviewer, guest, school life, eat out, have a short sleep, finish, in your spare time,

basketball

6.(让学生扮演采访者,向Kangkang提问题。)

T: Now, the other students. Do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You can ask Kangkang.

S1: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

Kangkang: I usually get to school at about seven o’clock.

S2: What time do the classes begin in the morning?

Kangkang: At about twenty to eight.

S3: 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day?

Kangkang: I have 7 lessons every day.

S4: ...

7.(采访结束。)

T: OK. The interview is over. Thank you, Kangkang. Now,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chool life of American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 American students usually get to school?

Where do they eat lunch?

Do they have a short break after lunch?

What time do the classes finish in the afternoon?

What do they often do in their spare time?

(听录音,回答问题。)

walk or take a yellow school bus...eat out...have a short break...finish

classes...in their spare time

(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呈现1a,向学生讲解中、美学生学校生活的异同。)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老师放录音1a,示范让学生跟读,用铅笔标重读与语调。)

T: Follow the tape and draw “up or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2.(老师让学生擦去所标重读与语调,先自读,然后跟录音一起读。)

T: Rub them clean and now read and check your pronunciation sentence by sentence.Go!

3.(人机对话,即学生和录音机对话。)

T: You are Michael. Listen to interviewer and make a dialog with her.

4.(看第二步呈现黑板上的关键词,学生两人一组表演1a。)

T: Work in pairs. Close your book,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act the dialog out.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5分钟)

1.(学生做1b Pair work。)

T: Practice the dialogs in 1b in pairs.

2.(学生两人之间互相采访。)

T: Work in pairs. Suppose one of you is an interviewer. Do an interview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tner.

3.(老师出示一张Wang Junfeng打游戏机的图片。)

T: I usually play soccer after school. What does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1?

S1: I usually read books.

T: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does Wang Junfeng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1: He usually plays computer games.

T: Do you often play computer games?

S1: No, I don’t.

T: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Net Bar?

S1: Seldom.

T: That’s very good.

T: Do you often play computer games, S2?

S2: Yes, I do.

T: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Net Bar?

S2: Very often.

T: That’s too bad! Work must come first!

(板书)

play soccer踢足球play computer games打电脑游戏

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

4.(老师出示一张Yu Jing在看图书的图片。)

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3?

S3: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T: Now,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does Yu Jing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3:He usually reads story books.

T: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library?

S3:Yes, I do./No, I don’t.

T: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老师引出并教学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然后让学生回答。)

S3:Once a week.

T: That’s good. We must study hard.

(老师板书关键词。)

read story books看故事书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一周一次/两次/三次

(用同样方法教学clean, dance, roller skating板书)

clean the house打扫房子go dancing去跳舞go roller skating去滑旱冰

5.(让学生练习2 Pair work。)

T: Look at the pictures. Work in pairs. One asks and the other answers. Then change the roles.

6.(学生做3 Listen, ask and answer,进行链式对话。)

T: Now,let’s use the phrases in the box of 3 to do a chain work like this.

S1:Do you often...?

S2:Yes, I do./No, I don’t.

S1:How often do you...?

S2: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Very often./Every day./Seldom... Do you often...?

S3:...

Step 5 Project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学生做调查报告,并向全班汇报。)

T: Make a survey of your classmates and fill in the chart. Then report it to your class.

A: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B: Once a week…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Walk to school play computer games help your parents play basketball

Li Ming Once a week

Report: Li Ming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once a week...

2.(让学生就中外学生学校生活的异同做比较。)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小组在一起讨论关于中美学生不同学习生活的资料,由一人

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个小记者,向全班同学汇报,所有同学要求记录下来。

需用纸制话筒,椅子等。)

T: The whole class talk about something about the different school lives between American

students and Chinese students. Then write them down.

Example:

In America, students walk or take a yellow school bus. In China, students...

3. Homework:

(1)Write a passage about what you usually do or seldom do in a week.

Example: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I seldom...

(2)回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的信息。

(3)归纳所有的频度副词。

Section D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2 and 5. 本课重点活动是1,2和5。

Ⅰ. Teaching aids and demands 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phonetics:

|溃,|茫,|t溃,|d茫

2. Talk about daily grammars:

(1)Talk about adverbs of frequency:

seldom, never,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2)Talk about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①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②How does Michael often go to school?

He often walks to school.

③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Three times a week.

3. Talk about daily routines.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音标卡片/录音机/人体钟/课件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用“Happy New Year!”来导入复习并做4b。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T: Let’s sing the song “Happy New Year!” together.

2.(呈现“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并译成汉语,勉励学生勤奋学习。板书如下:)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3.(检查上节课到社会上做调查表的作业,找几位同学读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公布于全班

同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社会责任感。)

T: Take out your surveys.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your answers to the class.

4.(听录音,做3。第一遍,学生只听,第二遍,边听边写下答案,第三遍,边听边连线。)

T: First, just listen.

Second, listen and write.

Third, listen and match.

5.(听完录音,核对答案。叫学生把句子写在黑板上,也许在学生重抄句子的过程中能发

现自己的错误。培养自我发现、自我总结能力。)

T: 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to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If your answers are wrong,

correct them. Now, check your answers.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1.(全班学生人手各执一卡片,卡片上只有教学目标中列出的4个音标,做1。老师读其中

的一个音标,所有执那个音标卡片的学生全站起来,依次类推,做完4个音标的训练。

全班动员,人人参与。)

T: Everyone has a card. If I read ||, raise your card ||. If I read |t|,

please raise your card |t|. Do you understand?

2.(一学生读卡片上的音标,其所在小组其它成员均举起他/她读的音标卡片。)

T: Practice in groups. One reads the phonetics, others raise your cards.

3.(接龙游戏。第一个学生读一个音标,全班其余的有这个音标卡片的同学都边举卡片边

读。)

T: Let’s have a new game. Example: S1 reads ||, if you have the card ||, please

raise your card and read it out.

4.(预习2,划出交通工具的名词和一般现在时的句子。)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10分钟)

1.(听录音1,模仿原文语音语调。)

T: Listen to 1, read after the tape.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

2.(检查学生们是否已划出2中全文的一般现在时及交通工具。)

T: Look at 2. Where ar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Who wants to say: please!

Well done. Clap your hands for him/her!

Who wants to talk about the means of transport?

Wonderful! Today I’m very glad. Why? Do you know?

3.(两人一组,全班合作,接龙游戏,做2。找学生读一句英语,他的下一位同学要翻译此句,依次类推。)

T: Would you love to play a game again?

Ss: ...

T: These are rules.

Example:

S1: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in English.

S2: Say the same sentence in Chinese.

S3: Read the second sentence in English.

S4: Say the same sentence in Chinese.

S5: Read the third sentence in English.

S6: Say the same sentence in Chinese.

Work in pairs and do 2. Can you catch me now?

OK, begin!

4.(分组活动,全班分三大组,一组读译一段课文。)

T: Now,work in groups. We have three groups. One group read the first par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other group read the second par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the last

group read the third par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Go!

5.(男女生互相监督。男生用英语读全文,女生翻译出全文,其余的男、女生监督他俩是

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0分钟)

1.(不看课文填表。培养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T: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and fill in the chart on page 8.

2.(人体钟游戏。某学生用肢体当时钟,其余同学复述2中的内容。)

T: Do you want to play a new game? A body clock. One student is a clock like this,all the rest retell the story on page 7. Example:

(让一同学用手臂表示时针和分针。游戏方法:主持人发令:Ready. Go!作“钟”的同

学摆出姿势,摆出page 7短文中出现的时间,其他同学根据姿势猜时刻后,再复述出这个时间点里Jane所做的事情及活动。)

3.(制作表格,介绍自己一天的活动。)

T: Make a new chart about your daily activities.

4.(利用课件,全班学生一起做1。)

5.(利用课件,简单归纳一般现在时,设计如下:)

(1)A: What time is it?

B: It’s seven o’clock.

(2)We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chool life of American students.

(3)A: Do they have a short break after lunch?

B: No, they don’t.

(4)A: 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

(5)A: How does Michael often go to school?

B: He often walks to school.

(6)A: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B: Three times a week.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分组活动。做1。一组负责一个音标,总结所有学过单词中发这个音的单词。)

T: Do 1 on Page 7 in groups. First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You’ll collect the words which pronounces the same phonetic in your brain.

2.(四人活动,使用音标图片一起学习这4个音标的正确发音。)

T: Let’s practice the four phonetics in groups.

Every group has four members.

3.(找几位学生把总结出来的所有单词向大家汇报。)

T: Have you finished your collection?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your answers to the class.

4.(独立学习,做1和 2。)

T: Work alone 1 and 2.

5.(制表格做5,复习这一个话题学过的句型及重难点。)

T: Make a survey, just do 5 on page 8.

Use the sentenc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6.(分组讨论,做2,为下步布置作业作准备。)

T: Talk about 2 on page 7 in groups.

7.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daily activities.

Topic 2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2a and 3.本课重点活动是1,2a和3。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names of school buildings:

playground, lab, room, gym, classroom, road, building, pool

2. Learn the names of other things: thing, card

3. Lear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reading in the library.

What is he doing?

He is watching TV in the bedroom.

4. Learn likes and dislikes:

Do you like our school?

Yes,I do./No, I don’t.

I like the computer room best.

I don’t like the library.

Ⅱ. 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做一个调查,调查学生是否喜欢校园生活,在课余经常做什么活动,为校园场所名称

的学习埋下伏笔,也为现在进行时的学习提供动词词组。)

S1: =Yuan Hong

T: Today I want to make a survey. Yuan Hong,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Do you like

our school life?

S1: Yes, I like our school life.

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spare time?

S1: 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T: Thank you.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spare time?

S2: I often read books.

T: What about you, ××?

S3: I often go swimming.

...

2.(询问学生通常在哪里做上述活动,呈现校园场所名称。)

T: I know you can have happy school life. Yuan Hong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S2)

often reads books.××(S3)often goes swimming...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now.

Where do we play basketball?

S1: Playground.

T: Where do we read story books?

S2: Library.

T: Where do we swim?

S3: Swimming pool.

...

(让学生根据预习,说出校园内场所的名称。)

T: Can you name the school buildings?

S1: Library,dining hall...

S2: Gym,lab...

...

3.(让学生跟读1的录音,并把词与图正确搭配。)

T: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hen write the letters in the right place on the picture.

4.(引导学生观察1的图画,呈现现在进行时态。)

T: Look at the picture. We can see a student in the library. 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 a

book.

(板书句型。)

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 a book.

(让学生听图中的对话,并板书。)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What’re you doing?

I’m reading Harry Potter.

(让学生试着判断上面两个句型是用来表述什么时间下的动作。)

T:(用汉语)黑板上两个句型中的动作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

Ss: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T: That’s right. When we express something is happening, we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让学生跟读句子,总结现在进行时的结构特点。)

T: Please read after me. And find the rules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He’s reading a book.

Ss: He’s reading a book.

T: I’m reading Harry Potter.

Ss: I’m reading Harry Potter.

T: Do you find the rules?

Ss: Yes. be + doing.

be+doing

be动词+动词ing形式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让学生听、读2a对话,完成2b表格。)

T: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read it again. Fill in the chart in 2b.

Name Kangkang Maria Wang Wei

Favorite place

Things he/she is doing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让学生跟读对话。)

T: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T:Please work in pairs, read the dialog.

3.(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回答问题。)

T: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Which place does Michael like best?

S1: Computer room.

T: Which place does Jane like best?

S2: She likes the swimming pool best.

T: Which place does Kangkang like best?

S3: ...

...

4.(让学生合上书本,根据对话内容说出Michael等5位同学分别喜欢的地点。)

T: They like different places. Please tell me which place they like best.

S1: Michael likes computer room best. Jane likes...

S2: ..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12分钟)

1.(问学生Kangkang等人正在做什么。)

T: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2a. Answer my questions.

What’s Kangkang doing?

S1: Kang is playing soccer.

T: What’s Maria doing?

S2: She is reading a story book.

T: What’s Wang Wei doing?

S3: He is sleeping.

2.(让学生跟读3中的对话。)

T: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根据对话内容提问,让学生回答,呈现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T: Is Jane doing her homework?

Ss: No, she isn’t.

T: Is Jane watching TV?

Ss: Yes, she is.

T: Is Michael playing basketball?

Ss: No, he isn’t.

T: What’s he doing?

Ss: He’s making cards.

3.(让学生根据4的图画进行两人对话。)

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4.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1: Where is she?

S2: She is in the gym.

S1: Is she singing?

S2: No, she isn’t.

S1: What’s she doing?

S2: She’s dancing.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3分钟)

1.(让学生调查班级的同学喜欢校园的哪里及原因。)

T: Please make a survey. And fill in the chart.

Name Favorite place Why

Wei Wei playground likes playing soccer

(让学生根据调查内容做报告。)

T: Please report what you surveyed.

S1: Wei Wei likes playground. He likes playing soccer.

...

2.(让学生根据chant的内容做动作。)

T: I’ll chant. Please perform the action when I chant.

What’re you doing now?

I am swimming now.

(学生做游泳动作。)

What’re you doing now?

I am running now.

(学生做跑步动作。)

...

3.(请一个学生到台上做动作,其它同学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问答。)

T: Li Juan, come here.(出示一个dance的动词卡片给她看。)Please perform the action.

(学生表演跳舞动作。)

T: What is she doing?

S: She’s dancing.

...

4.(作业,要求学生调查班级同学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校园的什么场所。)

T: Please make a survey. What does your friend often do in spare time? Which place does

he/she like best and why?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SectionB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2 and 3a.本课重点活动是1a, 2和3a。

Ⅰ. Teaching aid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other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st, better, minute, shelf, great, dear, borrow, of course, keep, return, post, newspaper, purse, money, anything, else, nothing, meal, umbrella

2. Talk about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What are you doing?

I’m looking for my purse.

Are you playing basketball?

No, I’m not.

3. Talk about how to buy and borrow things.

4. Talk about Lost and Found.

Ⅱ.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图片/报纸/书/课件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1.(检查上次作业。)

T: Now, let’s check homework. S1, S2, S3 and S4, please report your answers to the class. S1, you, first. Go!

2.(两人对话。复习现在进行时。)

T: Work in pairs. Look at Page 10, 4, and make dialogs like these sentences. Attention!

Present continuous. I’ll give you two minutes to prepare. Then I’ll ask two students to act

out your dialogs.

3.(三人搭档活动。一位学生手拿任意一张图片或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另两位学生一问一

答,继续复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或一般现在时的句子。)

T: Work in groups. This time I’ll ask three students to act the picture out. How to do it?

(老师随即叫出三位学生,吩咐他们各自要做的任务。)

4.(老师与学生两人一起表演在书店买书的过程。导入1a。老师参与表演,学生会更加积

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T: Let’s play a game.

(老师手拿一本仁爱版的英语教辅书。)

T: Boys and girls. I want to buy a book like this. Who is the boss of a bookstore? Who loves to act with me?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1.(利用课件或图片呈现1a。若用图片,老师课前应该已要求学生将有关书店买书活动的

新单词制成卡片,卡片上尽量显示图画和单词两部分。老师现在手拿一张书店的图片,

图片的下面写着“bookstore”。)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ere is it?

Ss: “书店”。

T: What is this in English? Read after me, please.

(老师拿着一张一学生正在买书的图片)

T: What is he doing now? S1, do you know?

S1: I think he is buying books.

2. (老师假设一种情景:假如你买不到想要的图书,那该怎么办吗?对,应该很有礼貌地向别人借一下。)

T: Let’s learn 1b. Learn how to borrow books from others.

T: Excuse me, may I borrow this book?

S1: Sure! Here you are!

T: How long can I keep it?

S2: Two weeks.

(同时把重、难点板书在黑板上。)

May I borrow...?

Sure!/Certainly!/Of course.

You must .../Thank you anyway.

You’re welcome.

Step 3 Consolidation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听录音,做1a。)

T: Look at 1a. Just listen, please.

2.(表演竞赛。教室前面一书架上摆满仁爱版和其他版本图书,然后找三组学生表演1a,

最后学生们自己评出哪组表演的最优秀。老师对胜出者给予仁爱版图书以奖励。)

T: Work in groups. Three groups will 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to act. Do you love

Ren’ai books? If you win, I will give two Ren’ai books to the winners. Which group will

win? Ready, please. (Two minutes later.) Let’s begin to act the dialogs out.

3.(双人对话。找两位学生表演1b,一学生买不到书,然后找好朋友借。)

T: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Now, I will ask two students to act 1b out. S1 and S2, you,

please.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5分钟)

1.(老师又拿出一学生像在路上寻找东西的图片。)

T: Well done. S2, look at the picture.Guess, what is he doing?

S2: I think he is looking for something.

T: You are right. He lost something.

(板书上句中划线单词lost,导入3a。板书如下:)

Lost: Found:

I lost a book. A book.

(一人正在寻找东西的图片。) Please call:

Please call: 8856309 8821437

寻物启示 失物招领

(老师解释板书的内容,叫学生预习3a一分钟。)

2.(让学生人手三张卡片,分别写上数字号码1、2、3,以备胜出者用。)

T: Are you ready? The first group, please.

(第一组表演结束后。)

T: Well done! Let’s clap for them. The second group, are you ready? Please.

(三组都表演结束后。)

T: Now, let’s choose the best group.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Raise the number card. Go!

3.(听录音,做2和3a。)

T: Be quiet, please.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Just listen, please.

(放完录音后。)

T: Now, look at your books, 2 and 3a on Page 12. Read after the tape.

(老师开始重放2的录音。)

4.(双人对话,做1b。)

T: Work in pairs. Do 1b on the Page 11.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老师强调重、难点。)

May I borrow...?

Sure!/Certainly!/Of course.

You must do...

Thank you./Thank you anyway.

You’re welcome.

5.(分组表演。做2,全班分四组表演,每一组中每次抽出三人分别扮演Michael, Maria

和Girl。)

T: Work in groups and do 2. Now we have four groups. Every group sends three members to

be as Michael, Maria and Girl.

6.(表演竞赛。用表演1a的竞赛规则或方式来做2。)

T: Would you love to be winners? Do you want to get the red flag? Let’s do 2. How to do it?...

Step 5 Project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听录音,复述或复习1a, 2和3a的内容。)

(1)(先找一学生回忆1a的内容,然后听录音1a,再让其复述1a的内容。)

T: Boys and girls. Have you remebered the story of 1a? S1, you want to try? Retell the story,

please. Let’s clap for him/her!

(2)(鼓励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复述2课文内容。)

T: S2, do you want to try?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of 2. Who else? Raise your hand. Wow, so many!

(3)(分组表演竞赛,做3a。表演即复习3a的内容。)

2. Homework:

(1)写一篇有关买书过程的小短文,大约10句话。

(2)写一则失物招领启示,不少于两个句子。

(3)预习13页的1a。

(4)如有兴趣,画一张本校的建筑物分布图。

Section C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a.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other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plan, next to,near, upstairs, news, attention, between, movie, show, hall, program, gone,

wind, activity,stamp, world

2. Talk about news and poster.

Ⅱ.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图片/挂图/单词卡片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5分钟)

1.(对话表演,全班分为四组,每组各表演一个对话,其他学生认真听,找错误。对话时

间以一分钟为限,老师数句子,称为一分钟对话。第一组学生借东西,可以在教室内走

动。第二组东西丢了,去失物招领处找回来。第三组去书店买书。第四组请一个学生表

演动作,另两个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对话。通过这个活动来热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复

习现在进行时并复习前面的对话。)

T: Group 1, please!

S1: ...

S2: ...

T: Very good! 20 sentences! Can you find any mistakes in the dialog?...Yeah, you’re right.

Let’s go on, Group 2, please!

...

2.(贴一张本校的图片在黑板上,先把左边的学校场所名称用纸张遮起来。)

CLASSROOM BUILDING(教学楼。)

(1、2、3、4、5、6、7、8八间教室,9、10老师办公室,11、12、13、14、15、16学生宿舍。)

T: Look at the picture, answer my questions:

(指着电脑室。)

T: What are they doing?

Ss: They are playing on the computer.

T: What’s the name of the room? Can you guess?

Ss: Yes, computer room.

T: Where’s the computer room?

S1: It’s in the classroom building.

S2:It’s next to the lab.

T: Good. We can also say,“It’s upstairs.”它在楼上。

(板书划线部分,英汉对照,导入新词upstairs。)

T:Which room is upstairs next to the computer room?

S3: I think it’s a lab. Is it right?

T: Right.

(指着图书馆。)

T: What are they doing?

S4: They are reading books.

T: hat’s the name of the room?

S5: Library. Is it a library?

T: You are right. Where is the library?

S6: It’s next to the room. I think it’s next to the gym. It’s a gym near(在……附近)the library.Because many students are dancing in the room. So I guess it’s a gym.

T: Well done! What’s the meaning of “near”? You know, yes, 在……附近。Who can

tell me, where is the dormitory building?

S7: It’s near the classroom building.它在教学楼附近。

(板书划线部分。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导入新词near, upstairs,而且复习了学校场所

名称和现在进行时。)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1.(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ere is my classroom?

(2)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3)What are near my classroom?

(4)Where is the computer room?

(听录音,回答问题。)

next to-near-upstairs-play soccer

(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呈现出1。)

2.(在平面图上填写学校场所。)

T: Read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places of the school.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老师放录音1a。学生跟读。)

T: Follow the tape and repeat loudly.

2.(看图和黑板上的关键词复述短文。)

3.(完成1b和1c)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15分钟)

1.(听2a的录音,回答问题。板书问题。)

(1)When does the game begin?

(2)Where is the game?

(3)When does the movie Gone with the Wind begin?

(4)When does the movie The sound of Music begin?

(5)Where can we watch the movies?

2.(学生跟读2a。)

3.(学生听做2b。)

4.(做3。)

T: Read Poster 1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of Poster 2.

5.(用单词卡片再现本课新词,并造句。)

Examples: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please?

Ss: Attention, please.

(出示“新闻”卡片。)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please?

Ss: News. It’s a piece of news.它是一则新闻。

(出示“在……之间”卡片。)

Ss: Between, he sits between you and me.

(出示“邮票”卡片。)

T: How to say“邮票,邮展”in English?

S1: Stamp, stamp collection show.

(出示“世界”卡片。)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How to say “在世界上”in English?

S2: World. In the world.

(出示“礼堂”卡片。)

S3: Hall. Come and see the stamp collection show in the school hall.

T: Wonderful, you are good boys and girls.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5分钟)

1.(描述理想的学校,把它画下来,每组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

2. (假设星期六晚上学校要在礼堂举行一个歌舞晚会,请一起制作一个海报。)

3. Homework:

(1)(复习本单元单词,以便下节课单词竞赛。)

(2)(准备一分钟对话。)

Section D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3a and 5.本课重点活动是1,3a和5。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phonetics:

||, ||, ||, ||

2. Learn other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traffic, child, exercise, Japanese, the Great Wall, wonderful

3. Review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I’m looking for a book.

He isn’t cleaning the dormitory.

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Yes, I am./No, I’m not.

Is he/she...?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4. Talk about news.

Ⅱ. 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单词卡片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15分钟)

1.(单词竞赛,老师抽查三排学生,被抽到的排,从左到右往下轮,每个学生读并拼出一

个单词,造一个句子。用上现在进行时态,单词一分,句子两分。全班同学一起找错误,

找到一个错误加两分。)

Example:

T: Please read the names of the school building, and make a sentence. One by one.

S1:Library. In the library. I’m reading in the library.

S2:Playground. On the playground. I’m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

S3:Pool. The swimming pool. He’s swimming in the swimming pool.

(复习前面三课的单词,板书如下:)

library, playground, lab, room, gym, building, pool, motorcycle, road,

shelf, physics, keep, return, borrow

(通过竞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2.(一分钟对话,复习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比赛规则:老师抽一排,全班4组8对学生,编一个对话进行比赛,时间为一分钟。请

一个同学计时,老师数句子。一句一分,全班同学找错误,找到一个错误加两分,鼓励

学生,并能提高听力能力。)

3.(老师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日本女孩在健身房跳健美操。)

T: She is my pen pal, do you like her?

Ss: Yes, she is a beautiful girl, I like her a lot.

T: Is she running?

Ss: No, she isn’t.

T: What’s she doing?

Ss: She is dancing.

T: Yeah, right. She is taking exercise in the gym. 她在健身房做锻炼。Do you like taking

exercise?

Ss: Yes, we do.

T: Where is she from? Do you know?

Ss: She is from Japanese.

T: No, you are wrong. She is from Japan. She is Japanese. She is a Japanese girl.她是日本人,她是一个日本女孩。

(板书划线部分,英汉对照。导入exercise, Japanese。)

S1: I know, Kamiko is from Japan, she is Japanese.

S2: Xiaodingdang is from Japan, Kangfu is a Japanese boy.

S3: Yingtaoxiaowangzi is a Japanese girl, too.

T:You are all clever, you love cartoons. Who likes taking exercise in the cartoons? Can you

tell me?

S4: Daxiong likes taking exercise, so he is very strong.

S5: Kangfu doesn’t like taking exercise, so he is short and weak.

T:Good, you are wonderful.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10分钟)

1.(呈现含/ts/、/dz/、/tr/、/dr/的单词卡片,让学生熟悉这些发音,为下面的操练做准

备。)

T: What’s this?

S: It’s “boats”.

T: What’s that?

S: It’s “shirts”.

(板书boats, shirts,要求学生找规律。)

T: Look at these two words. What can you find out?

S1: ...

S2: ...

T: Good! Shirts “ts” makes /ts/,boats “ts” , too.

You are clever! Read after me...

(再举个/dz/的例子,步骤同上;然后呈现/tr/音标,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学生尽可能多

地说出发这个音的单词,再进行归纳,讲授/dr/的方法同|tr|。并给出答案,谁能说出

1个单词就加1分。)

Example:

playgrounds/dz/, roads/dz/ , Australia /tr/,interest /tr/, restaurant /tr/, draw /dr/, drink

/dr/, hundred /dr/

T: Look at /tr/. What words have the sound /tr/ in them?

S: ...

T: Clever! I think “interest, Australia” have the sound /tr/.

Let’s go on another phonetics /dr/. Who knows...?

2.(听录音,跟读1。)

T: Read after the tape, please.

3.(全班大声齐读,巩固所学单标。)

4.(看3a图,听录音,判断正误。)

T: Look and listen carefully, fill in the blanks.

(板书。)

(1)He is ________ ________ in the gym in Picture 1.

(2)In picture 2, he is swimming in the ________ ________ .

(3)In picture 3, he is talking t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on the Great Wall.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再放一遍录音,并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准备,看图问答。每组请一对同学,一句加两分。)

T: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s possible as you can.

Example:

A: Where is Wen Wei in Picture 1/...?

B: He is...

A: What is he doing?

B: He is...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10分钟)

1.(听录音,跟读4a, 4b。让学生再复习一遍本话题的重难点。)

2.(学生做2。)

T: Listen carefully and match.

3.(连线后,再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并回答。)

Example:

S1: Which place does Jane like best?

S2: I think she likes her bedroom best.

S3: Is Maria sing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S4: Yes, she is.

S5: Kangkang is playing soccer in the gym. Is it right or wrong?

S6: It’s wrong. He is playing soccer on the playground.

S7: What are their teachers doing?

S8: They are working in the office.

...

(通过双人活动,学生充分地掌握了本话题的4a和4b。)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5分钟)

1.(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海报。)

2.(展示学生的海报并在班上读出来。)

Example:

Found: A yellow purse is in the Lost and Found Room. Please come to get it at 3∶00 p.m.

today.

(假设海报贴出来后,有几个同学前来认领钱包。写海报的同学当即采访他们。)

Questions:

(1)What color is the purse?

(2)What’s in the purse?

(3)Where’s the purse?

(4)What time can I get the purse?

Topic 3

Section A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 and 2a.本课重点活动是1和2a。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1)Learn days of the week: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2)Learn subjects:

history, math, art, geography, P.E.

2. Review present continuous Wh-questions: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

-They’re having a music class.

3. Talk about subjects and timetable: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At ten o’clock.

-What time does it finish?

-At twenty to eleven.

Ⅱ. 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图片/小黑板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15分钟)

1.(师生共同说唱,复习现在进行时。)

T: Let’s chant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m singing now.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m dancing now.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m walking now.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m playing now.

(老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全班同学跟着唱,一起做动作,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复习,导入科目。)

T: What are you doing now?

Ss: We are singing a song.

T: What are we doing now? We can also say “We are having a class now.” What class are

we having?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我们正在上什么课?我们正在上英语课。)

(板书划线部分,英汉对照,导出新的词组have an English class。)

T: Do you have an English class every day?

Ss: Yes, we do.

T: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Ss: At ten to eight.

T: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finish?

Ss: At twenty-five to nine.

(板书划线部分,引出生词begin, finish。)

(挂出小黑板,开始呈现科目,练习问科目,上、下课时间单词。)

Subject Time

(begin-finish) What day

English 7∶50-8∶35 every day

Math 8∶45-9∶30 every day

Geography 9∶50-10∶35 Monday

History 10∶45-11∶30 Tuesday

Biology 14∶00-14∶45 Wednesday

Art 14∶55-15∶40 Thursday

P.E. 15∶50-16∶35 Friday

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swer my questions. Do you have a math class every day?

Ss: Yes, we do.

T: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Ss: At...

T: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finish?

Ss: At...

T: Now I give you two minutes to practice these sentences. You work in pairs.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练习,同桌对话。一个同学问,一个同学答,然后交换角色。)

3.(引出表示星期的单词。)

T: Do you have a Chinese class today?

Ss: Yes, we do.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 is Monday.

(板书呈现生词Monday,学习询问今天星期几及其回答。)

T: What class do we have on Tuesday? 在星期二,我们上什么课?

Ss: History.历史课。

(帮助学生回答,并再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练习星期的表达法。)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5分钟)

(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可以降低难度。)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What time does it finish?

(听录音,回答问题。)

Wednesday-have a music class-begin-finish

(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呈现出1,为下一步学生不看课本自由表演打下基础。)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5分钟)

1.(老师放录音1,示范让学生跟读,用铅笔标重读与语调。)

T: Follow the tape and draw “up or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2.(老师让学生擦去所标重读与语调,先自读,然后跟录音一起读,逐句核对语音语调。

这样做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效率。)

T: Rub them clean and now read and check your pronunciation sentence by sentence. Go!

3.(人机对话,提高学生兴趣。)

T: You are Jane. Listen to Helen and make a dialog with her.

4.(学生两人一组表演1。)

T: Work in pair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act the dialog out.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 练习(时间:10分钟)

1.(老师把一张漂亮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上面是一张英语课程表,下面是六个问题。)

T: Look at the timetab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day?

(2)How many English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week?

(3)What time do morning classes begin?

(4)What time is school over?

(5)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6)How often do you do outdoor activities?

2.(使用动作复习有关科目和星期的单词。)

T: Now, look at me and guess, what am I doing? Which class am I in?

(老师做出唱歌跳舞的动作。)

Ss: You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in music class.

T: What day do you have a music class?

Ss: On Wednesday.

(让一个同学做动作,另外两个同学一问一答。)

Example:

S1: 做画画动作。

S2: What is he doing? And which class is he in?

S3: He is drawing pictures in art class.

(小组活动进行替换操练,完成2b。)

3.(呈现P183的两幅图片,双人活动,进行对话练习。)

T: Let’s read 3 and work in pairs like this:

Examples:

A: What day is it today?

B: It’s...

A: What class are they having?

B: They’re...

A: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B: At...

A: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finish?

B: At...

4.(让学生做4。)

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综合探究活动(时间:10分钟)

1.(做一个调查,采访班上的同学,了解他们一周中每一天喜欢的科目及原因。)

T: Please design your favorite timetable for a week and fill in the chart.

Time Favorite subject Like/Dislike Reasons What day

8∶00-9∶00 Art Like very much Like drawing pictures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2.(学生完成调查表格后,把调查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T: You can report it to your class like this:

On Monday, my favorite subject is art. It begins at eight and finishes at nine. I like it very

much. Because I like drawing pictures.

3. Homework:

(做英语课程表。)

Section B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2.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2。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question, Australia, easy, interesting, difficult, boring

2.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Why do/don’t you like English?

Because it’s easy and interesting./Because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

Ⅱ. Teaching aids教具

录音机/小黑板/卡片/图片/照片/投影仪

Ⅲ. Five瞗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第一步 复习(时间:15分钟)

1.(师生互动复习旧问候语。)

T: Good morning, class.

Ss: Good morning, Miss.../Mr....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 is...

T: What class are we having?

Ss: We’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提问全班男生。)

T: What time does the class begin?

Boys: At...

(提问全班女生。)

T: What time does it finish?

Girls: At...

2.(分组讨论问题,复习有关科目、星期的特殊疑问句。)

T: OK, very good! Now take out your schedule, look at it and ask and answer in groups.

取出一个小黑板,呈现以下问题:

Questions:

(1)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day?

(2)How many English/Chinese...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week?

(3)What time is school over?

(4)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5)How often do you do outdoor activities?

3.(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进行连锁问答,第一个人问,第二个人答,第二个人接着问,第

三个人答。)

4. ①(使用单词卡片教学生词question, Australia, easy, difficult, interesting,boring。)

②(把生词先变成词组,再变成句子,进行扩充操练。)

(出示question的单词卡。)

Example:

T: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es or no?

Ss: No, we have no questions.

(出示Australia单词卡。)

T: Australia. I come from Australia.

(出示first单词卡,指着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

T: You are the first in row one. May I ask you the first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chool life?

S1: I like the school life.

(出示last单词卡,指着这一排的最后一个同学。)

T: Well done, you are the last one. May I ask you the last question? Do you like the school life?

S2: Yes, I like it, too.

(出示easy和difficult的单词卡。)

T: Do you like math? Is it easy or difficult?

S3: Yes, I do. It’s easy.

S4: No, I don’t think so. I think it’s difficult.

(出示interesting和boring的单词卡。)

T: 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Why?

S5: Yes, I do.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T: Wonderful, then do you like learning about the past?

S6: No, I don’t. It’s boring.

③(用情景对话来复习巩固本课的生词。假设班上来了一个教师Mr.White,请一个同学扮演这个角色,大家来采访他,一个同学问一个问题,尽量用上新词。)

Example:

S1: Where do you come from?

Mr.White: I come from Australia.

S2: Are you a teacher?

Mr.White: Yes, I am.

S3: Do you like English?

Mr.White: Yes, I do.

S4: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Mr.White: Because it’s easy and interesting.

S5: Do you like Chinese?

Mr.White: No, I don’t.

S6: Why don’t you like it?

Mr.White: Because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

Step 2 Presentation第二步 呈现(时间:10分钟)

1.(设置并板书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听录音。)

T: Listen to the tape, make True(T)or False(F) for these sentences and correct them.

(1)Ms. Jones comes from America.

(2)She teaches English.

(3)She teaches Grade 2.

(4)She has twelve lessons every week.

(5)She likes the school life.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10分钟)

1.(老师放录音1a,示范让学生跟读,用铅笔标重读与语调。)

T: Follow the tape and draw “up or down” with your pencil like this.

2.(老师让学生擦去所标重读与语调,先自读,然后跟录音一起读,逐句核对语音语调。)

T: Rub them clean and read and check your pronunciation sentence by sentence. Let’s begin.

3.(全班分成两组操练分别扮演新闻记?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汇总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汇总,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当代著名作家莫怀戚写的`一篇文章《散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3)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②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难点:

③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4.语文活动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2.朗读感悟3、情感体验法4、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

观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由此导入新课:洗脚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这平凡的小事,却蕴含了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散步》。

【设计意图:观看妈妈洗脚这个视频,给学生营造一个浓浓的亲情氛围,唤起学生的亲情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

(二)、朗读课文,感受亲情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文本,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散步过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检查阅读效果: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嫩芽分歧霎时拆撒熬过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思考问题:

①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

②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③从散步这一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三)精读课文,探究美点

1、语言美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2)采用“我最喜欢的是,因为它美在―――”的句式,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人性美

课堂活动设计: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你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献花的理由。

3、景物美

默读课文,请画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在课本上做标注)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人物情感,从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四)理解主题,升华亲情

一个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于是他们共同走向了那条开着金色菜花、长着整齐桑树、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一段,感受一家人的温馨幸福。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五)拓展迁移,表露亲情

诗意表达(仿写句子)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让我们向往。

家,是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家,是

(六)真诚行动,亲情延伸

1、将本文朗诵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请他说说听读文章的感受。

2、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揉揉肩、帮助父母做点家务,陪父母散散步……

【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七)总结全文,表达祝福。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老师把下面这副对联送给大家,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2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揣摩语词含义,品味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富含的浓浓深情。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其社会性,或曰伦理性质,也暗暗渗透了出来。

而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而且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

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

所以说,如果从未既背过小,也背过老,也难想到背负这一幕。

所以综观此文之作,也不过暗合了一条文艺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是而已,也无甚特别的技法。

1.给加点字注音,给划线词释义。

嫩芽( ) 霎( )时 拆( )散 熬( )过 分歧( ) 水波粼粼( )

= 1 GB3 ① 母亲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 2 GB3 ②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 3 GB3 ③ 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

= 4 GB3 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有的浓,有的淡;

= 5 GB3 ⑤ 小家伙突然 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6 GB3 ⑥ 我的母亲 高大, 很瘦, 不算重;儿子 很胖, 幼小, 也轻。但我和都是 ,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a散步的季节?b散步的地点?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

1.体会加点字的含义。

= 1 GB3 ①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3、复述内容。

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孝顺奶奶,奶奶慈爱亲切,妈妈温柔贤惠,“我”聪明乖巧。)

(“我”家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我”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听“我”的,妈妈听爸爸的,大家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互亲互爱。)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晚辈来说,是“尊老”;对长辈来说,是“爱幼”。

(2)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我”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中说“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表明爸爸不爱儿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较来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见,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奶奶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会怎样想?

(5)第七段描写奶奶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写出了春的气息,是春天在召唤我们,生命在呼唤我们,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学生集体朗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它实际含蓄地写出了在一个家庭中我们父母的责任,他们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突出了我们父母那种深沉、庄严的感觉,生活的使命感,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教师小结。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优美的语言?为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自由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教师特别提示)课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对称美。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师生共同品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你能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吗?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3、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你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

学生交流、讨论,相互评判,鼓励创意。如责任、深沉的爱、和美的一家等。

教师小结:

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拟定标题。只要标题符合文章内容,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本文用“散步”作标题很好,一是朴实,二是题目不太大,三是不过于直白地点明中心。

1、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的故事(某个细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谈。

2、假如有这样的分歧也同样出现在你的家里,想一想,你该怎么办?

吃完晚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剧,父亲想看新闻,母亲想看连续剧,而你想看动画片,此时,如果遥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听你的。

世间有爱,家中有情。亲情是人间第一情。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成为避风的港湾;家,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成为幸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用心灵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三代做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散步,他们一家使我们懂得了,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媒体显示)一幅对联:

A、本文与《羚羊木雕》有相似性,又有区别,试比较阅读。

B、读《三代》这篇短文,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3)搜集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5)请以“感恩父母”为主题,拟写一段6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你的父母。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4

课题:《散步》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范蓉 单位: 翼城县里砦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体现浓浓亲情的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单元以“人生体验”为主题,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品含蓄隽永、富有哲理的语句,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学会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选材能力。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老师启发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感情的写法;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欣赏本文具有素雅美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散文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首先要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领会主题。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散文,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三代人互敬互爱深沉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设置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积极读书,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

3.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五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小结;五拓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

难点: 领会本文表现至善至美的亲情美的主题以及对文章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等的欣赏与感悟。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括号内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 ( )地笑了(生自由答)。

?2.师: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 作者)

3. 展示学习目标,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明确本课目标,结合教师介绍初步了解课文。

通过有图有声的直观视频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 配乐范读,感知全文

1.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讲清听读要求2.出示问题组:a.本文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板书)3.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

4.教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教师解答疑难问题,或者引导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归纳: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板书)? 1.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考课下注释等方法解决。

b.“分歧”。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找出难理解或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

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

明确: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围绕文章主题,确立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并感受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并通过口头练习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重点研读,感受美点

1.文中简单而明晰的事件体味深沉的亲情美。

思考:①如此简单的事件,作者何以把它写得饶有兴味呢?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解决这一问题呢?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综观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显中见哲理。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来证明老师的观点呢?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明白如话,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1.学生再读课文,简述事件,讨论交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

2.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惜。

3.让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反复诵读,欣赏体味。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找句子,进行相互交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拨。

1.《散步》把一家三代人的感情浓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片断,反映的却是家庭生活的整体。事件本身并不大,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溶进了深深的思想内容;大中取小,却又小中见大。

2.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通过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营造爱的氛围。 (五)拓展延伸

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

学生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

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 ?

培养学生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5

课题:《散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

(1)积累重要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能力培养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4)夹叙夹议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朗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字的读音,找出课下注释中没有,自己又不理解的字词,整理在笔记本上,小组同学之间交流字词整理情况。

2.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和暖。用一句话说说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记得周国平说过,家,是一只船,是避风的港湾,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岸。家庭中,正因为有了父母坚强的臂湾,有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我们才感受到无尽的温情与和暖。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再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天,去共享亲情的无限。

1、配乐朗读。

阅读提示:(1)播放乐曲《致爱丽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的亲和力。

(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暖洋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1、展示题目:

(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什么?(小组口头表达)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班上书面交流)

2、研读要求:

(1)小组内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先学后教”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我采用的是“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美感,体悟文章意旨。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音乐铺垫,深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并深情导入,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明确学习目标,,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文本,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出示):

a散步的季节?b散步的地点?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学生读后抢答

〖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快速抢答”的设计使学生快速抓住了文章主干。〗

2.据抢答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研读入境,把握主旨

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让我们跟着莫怀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灵旅行。

【师】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我想文章一定拨动了大家的心弦。那么,你能否说说是什么如此打动你的心呢?

学生回答集锦: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啊!

一家人相亲相爱、理解谦让,他们在阳光下、田野间的散步是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的赞歌!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是啊,此情此景,人间大美!

2.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过渡】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投影出示)

学生各抒己见,各赞所爱:

“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板书:“我”---孝顺温和)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

…………

母亲——温和慈爱(板书:母亲——温和慈爱)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母亲对我的信任。

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动词“摸摸”足以看出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为了孙子,母亲放弃了走大路的想法。“还是走小路吧”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子的心愿,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真谛——对幼小生命的保护,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板书:儿子----聪明伶俐)

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妻子——温柔贤惠(板书: 妻子——温柔贤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师小结】: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写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情感:母子情、 夫妻情、祖孙情、婆媳情……。归纳为一个词就是“相亲相爱”或“互敬互爱”(板书:相亲相爱)。

3.水到渠成,把握主旨

【过渡】感知了文章内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现在,你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了吗?

学生概括: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板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美点寻踪,品味语言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7

《散步》

第一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阅读部分有8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丰富多样的亲情。解决问题的途径有: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味亲情。

写作的要求是“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写作导引”讲解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作生活的方法。“写作实践”要求观察并写作秋天的景物、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散步》的解读

“阅读提示”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四件小事:“我”劝母亲去散步,儿子发现有趣的散步队形,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我”背母亲、“我”的妻子背“我”的儿子,表达了丰富多样的亲情——“孝敬”“慈爱”以及中年人的“家庭责任”。

“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是教学的重点。第二题是理解文章关键句的含义,这一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深刻性。第三题是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第四题是品味对称式句子的表达作用。第二、三、四题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简短,语言质朴亲切,但意蕴丰富。初一学生朗读和初步感知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多大难度。但结合“研讨与练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基本读准节奏,积累“信服”等词语。(重点)

二、学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重点)

三、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文章关键句的意蕴,理解文章主题的深刻性。(难点)

四、了解景物描写及作用,积累文中对称式的句子。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基础,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相互发问和探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丰富性。“研讨和练习”的第三、四题,可采用积累的方法摘抄在笔记本上,让学生今后逐步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家是温柔的港湾》

家是温柔港湾/你我停泊的港湾/风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爱是温柔港湾/你我渴望拥有它/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多少年以后/所有的温暖/哪怕只剩一句话/亲爱的你好吗……

家为什么如此令人魂牵梦绕?因为家里有亲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重庆著名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温馨。

2、我们一起来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故乡为什么令漂泊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因为故乡有家,家里有亲人,家里有亲情的温暖。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重庆著名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温馨和幸福。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分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试读课文,订正学生朗读的字音和节奏。

(1)易读错的字 熬áo过 嫩nèn芽 分歧qí 霎shà时(刹那) 拆chā散 委屈qū 水波粼粼lín(嶙峋、鱼鳞)

2、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问题: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参考:“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儿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我”的儿子和“我”的母亲为走大路和小路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说走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3、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况本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家四口人在田野里散步)

(2)题目有什么特点?(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

(3)文章第一段简洁的内容交代了哪些内容?(此次可讲解记叙的要素和文章开头的特点)

散步的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身体不好,经过——发生了分歧,结果——走小路,“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和儿子走过不好走的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温暖的亲情。

1、根据“阅读提示”回答: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哪些?

2、齐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孝敬”“慈爱”?除了这些?你还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哪些情感?(尊重、信赖、中年人的家庭责任感)

3、采用个人读、分组读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质朴的语言品味其丰富细腻的情感。

参考:(1)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就去拿外套。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我的母亲有熬过了一个严冬。

(4)“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6)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7)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四、问题探究,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本文重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关键性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分歧、走小路、背、妈妈和儿子;孝敬、尊重、关爱、信赖、疼爱、慈爱、责任。

2、请学生把黑板的词语分成两组,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最后归纳出给文章拟题目的两个角度:内容和角度。同时也教给学生整体感知的方法: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3、自由发言:在这些题目中,你认为哪些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五、课后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案汇总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七年级语文教案汇总,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花妙笔

落雁沉鱼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180页《古人笔下的“莲”》。指名读: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2.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习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们“备课”(即预习),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 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 可远观二不可亵玩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 噫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本文主题是什么?

5,提出你的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

三,请“老师”们“讲课”——采用“师生倒置法”疏通语言文字,口译课文。

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注意:把难句交给优秀生,容易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最后投影以下两项内容,给学生以明确答案:

1. “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答案:

爱莲说:一种文体 可爱者甚蕃 :多

自李唐 来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 :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长蔓;长枝

香远益清 :更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 :树立 不可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 :隐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鲜有闻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众矣: 应当

2.《爱莲说》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四,齐读课文,正音。同时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教师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然后用他的诗《饮酒》第五首印证(投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为名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1)他自己说“独爱莲……”。(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4.“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答案:不可。“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6. .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7.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

8.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答案: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六,说话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莲,(2)菊,(3)牡丹。理由,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准备的理由是: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注意:教师要鼓励发言积极,有思想、有文采的学生。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 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教师准备以下材料相机使用(或投影,或写在教室黑板报上,作为“语文环境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笔记、背诵,以扩大积累):

1.黄巢的两首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正是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白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2. 南宋志士郑思肖的诗《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此外,还有郑燮《竹石》、陈毅《青松》、《红梅》、《幽兰》、《秋菊》、《含羞草》等。

还可以当场打开班级电脑中同学们的文件夹,欣赏其中关于花木的内容(本班有几个同学有这种积累)。

七,朗读,背诵。

八,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爱莲说》解说

《爱莲说》中的重要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寄托了作者周敦颐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不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品质的志向。此句值得慢慢品析,仔细解说。下面谈谈我的浅见——

一、字词解说

1、 字的意义。

〔1〕“之”字:“之”字有很多中解释。这里的“之”字没有实义,它用在主语“莲”和谓语“出”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一个舒缓语气的作用。

(2)“而”字:句子中的第一个“而”字解释为“却,可是”因为“出淤泥”和“不染”语意上前后发生了转折。第二个“而”字,教师参考书上的解释为“却”,很明显,它认为“濯清涟”和“不妖”语意上发生了转折。我认为这里的“濯清涟”和“不妖”语意上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含有递进意思,而不是转折。第二个“而”字解释为“就”或者“而且”较为恰当。

(3)“妖”字:本来是形容词,释义为“妖媚”这里当着动词用,释义为“显得妖媚”。这里的“妖”字和前一句中的“染”字处在句子相同的位置,“染”字是动词,“妖”字也应是动词。这是根据对称性句子理解词的意思的方法。

2、字的妙处

“独”字极妙。一是它直截了当地,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喜爱莲花什么,借以表明自己的志向。二是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为什么只喜爱莲花?莲花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作者喜爱?这种悬念写法能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二、内容、写法解说

“出淤泥而不染”是说莲花从淤泥里出来却没有受到淤泥的污染,它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的环境却不同流合污,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是说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濯而且不显得妖艳,它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这里看似在写莲花,实际上是在写君子。莲花的这些美好品质和君子的美好品质有相似之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句是用不畏严寒的、独自开放的梅花来写人不怕困难,默默奋斗。

三、辩证解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意是说君子志行高洁。可是有的人却认为:在污浊的环境中人不会变坏,偶尔作恶也成不了恶人。我们看看当代作家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出淤泥必染之》的话——古往今来,有几个人出淤泥而不染?隋炀帝、、贾宝玉、李自成以及吸食毒品的人,谁没染?除了荷花的花瓣之外,谁都要染。这样的话怎么能励志呢?如同说抽大烟而不瘾,与狗熊肉搏而不伤,用硫磺洗澡而不留疤痕,全是谎言。荷花是花,人是人,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人的脸上为什么不结瓜子呢?∕就人类而言,就世上每天都发生的战争、恐怖活动、犯罪和不公正行为而言,人心远没有进化到从善如流的程度。一些大恶常由小恶积蓄(增殖、裂变)而成。无论什么人,都没有到达“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远离污泥,比研究怎么钻污泥又开放一朵圣洁的话更重要。以上原野作家的话说明两点——出淤泥必染之和最好远离淤泥。

那么如果人无法逃避地处在淤泥中,该怎么办呢?课文句子“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不染、不妖。如何才能办到呢?大家都注意到了靠莲花的洁身自好的品质,这是不全面的。它忽略了环境(淤泥)、过程(濯清涟)、结果(不染、不妖)的内在联系。这启发我们:如果人不小心触到了淤泥,一是内心要想不染,要洁身自好。二是要用清水洗濯,这样最终人才不会被污染。

《爱莲说》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资料如下:

写作背景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经过酝酿、构思、推敲,终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爱莲说》。

(四)教学流程

(1)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

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积累诗句获得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多媒体展示)

①什么是“说”?

②关于作者的情况。

③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④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以上几个问题没必要过多讲解,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①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②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③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

④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⑤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复习已经学过的写法。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意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加深课文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时整理。)

(5)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这个教学环节用3分钟,目的是通过探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指导背诵: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 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

(7)、课文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从体现梯度。)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课下检测(附答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二、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四、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__(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__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_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__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7、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8、.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9、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六、开放性试题

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__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2、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__略

3、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2)

看戏,原初的意义,也许是街头、村镇的娱乐之谓。戏又从露天进剧场,从下里巴人上阳春白雪,从地方而省会而京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终至于演进成名噪世界的京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看戏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看戏》教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材料的详略取决于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

2、 揣摩描写声音的技巧。

3、 理解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4、 培养热爱京剧和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1、 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2、 对声音的描写。

3、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教学难点:

对“歌词像珠子似的……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句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教师点拨启发适时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个小片段,看时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个片段属于什么剧种?这里面的主人公是谁?片段中讲述了什么故事?

(观看视频并思考)

(生答)

这个片段属于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本片段就讲述了穆桂英惦念国家安危,受印出征的故事。

《看戏》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简单的了解点京剧的常识,培养欣赏京剧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描写事物时善于发挥想象,巧用比喻,用词丰富的特点。

3、了解本文巧设悬念,详略得当,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你了解京剧吗,完成下面的小知识填空,让自己多些对京剧的了解吧!

①人们常说中国有“四大国粹”,分别是: ____、 ____ 、 ____ 、 ____ 。

②京剧以及其他戏曲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 、 、 。

③我国戏曲讲究用“  ____、 ____ 、 ____ 、 ”四种艺术手段和“  ____、 ____ 、 ____ 、 ____ 、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看戏》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人们对文明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有时会焕发出无限的热情和浑身的力量。今天,在我们的“课前五分钟听说训练”中,请同学们来描述一番你的父辈或自己看戏、看电影的有关经历或场面,欢迎踊跃发言。

生1:我常听我妈妈讲她小时候看电影的事儿,那时候,没电视,年轻人只要听说方圆一二十里内有电影、有戏,就会像传播“南京解放了”的消息一样,很快把村子热闹得沸腾起来。于是“喊我”“一路儿”的声音就在满村子里东奔西走。师:好,“东奔西走”,生动极了。

生2:我妈妈讲她年轻的时候,最爱跟着舅舅们跋山涉水看电影。尤其是半夜回家时,满山路上、峡江中的火把交相辉映,蜿蜒游动,简直就是一条游龙。晚了找不到路回家的小孩子,也不要紧,就跟着火把走,火把就是路。岔道口那些道别的话,你一听就知道自己是哪部分的,赶快跟上大部队。看一次电影,光是这段经历,就能让人兴奋好几天,回味好一阵的。

师:很好。“游龙”“火把路”“哪部分”“大部队”,让人历历在目。

生3:我爸爸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他说在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队上一年一度的电影或戏班的到来,就更加巩固了他的地位。他扛上两条长板凳,早早地来到目的地,“一字儿”摆开,为父母兄弟的会师,开辟好一块牢固的根据地……

师:(忍俊不禁)好!好!三个同学绘声绘色,精彩纷呈,愿很多人的练笔本中有这么精彩的一段。

师:看戏曾是人们向往无比的一项群众性文娱活动。京剧是我国戏曲中的精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更是我们的国粹。《看戏》就是曾给大家讲述过众多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翻译家叶君健先生的一篇作品,它描绘了首都人民观看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面。有多少同学提前读过这篇文章?

师:很好,有十几位同学养成了主动学习、勤于读书的好习惯,读过的同学,谁能起来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生4:我们也很喜欢看戏,不管是街头剧院,还是露天剧场,只要哪里有演出,就会一传十,十传百,踊跃前往。一读《看戏》的题目,就觉得像想看戏一样,有急于看下去的愿望。

师:嗯,题材激起了读者的兴趣。谁说说读过之后的感受?

生5:我觉得作家很会写声音,我们作文写到声音时,往往只能用一些拟声词来描摹,不知怎么来细写、详写。本文写声音时,就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得很具体。

生6:文中用了“滚”“滴”“溅”“落”等几个形象、贴切的动词,把声音写得有形有态了。

师:很好。读到书中去了,读到心里来了,能抓住关键词语揣摩、理解,长期这样坚持读书,会收效很大。

生7:我们写作文时,往往顾此失彼,我觉得《看戏》很好,写观众时,也是在写演员,写艺术家时也是在写观众。

师:有意思,说具体点看看。

生8:写大热天人山人海,却又都很安静,这是梅兰芳大师高超的技艺深深吸引着观众;写梅兰芳技艺精湛,字正腔圆,这也是在写观众静心欣赏,心领神会。

师:很好。体会相当深刻,而且用了“精湛”等一些精确的词语来贴切地表达。下边我们就来细读这篇文章,仔细领会这些奥妙所在,先请朗读组的同学范读,再齐读一遍。

[生朗读略]

师:通过朗读,我们了解、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我们写看戏时,一般都把看到的内容详细地写出来,本文是不是这样?

生2:不是,有关《穆桂英挂帅》的剧情只是几笔带过,观众和演员则是详写。师:归纳得准确。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生2:主要是写热情的观众、热情的艺术家。这样写,中心集中、突出。

师:作者紧扣观众的热情观看、艺术家的热情表演,歌颂我国良好的艺术氛围。好,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来品读、分析。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有同学说本文描写声音特别独到、细腻,究竟是如何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写得栩栩如生的呢?

[生读、找、画记号]

师:相互交流一下,作者为什么写得活?[生讨论、交流]

师:(归纳、总结)运用了形象的打比方的方法,把无形的声音变成了———

生:有形的物体。

师:(边引导归纳,边板书)作者以形写声,以形衬声,通过绝妙的比喻,形象生动的描写,把京剧大师梅兰芳精湛的技艺完美地再现出来,让我们读起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倾听、欣赏《穆桂英挂帅》京剧选段录音,体会文中描绘声音的句段的精妙之处。

[录音选段略]

师:除了本文写声音极具形态、新颖独到之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描绘更是美妙绝伦。著名的游记小说《老残游记》中写王小玉的高超歌唱艺术历来为人称诵,请同学们参照文后材料一起朗读一遍,揣摩、学习描写声音的技巧。

[生朗读略]

师:下边我们做一次课外延伸练习,听一支名叫《百鸟朝凤》的民间乐曲,把你听到的百鸟合鸣的声音,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进行联想、想象,描摹一个百鸟朝凤的场面,或描摹几种你熟悉的鸟儿的鸣叫声音,300—500字,明天课前交流。[录音、练习略]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幅美好的图画、秋天是一首动人的情歌、秋天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境。秋天是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杜甫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牧有云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难以琢磨的善变女人:时而萧瑟凄清时而丰收富足。秋天是个调皮捣蛋的淘气孩子,需要你睁大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何其芳先生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吧。【导入时PPT播放秋天的图片】板书课题:秋天

何其芳【PPT展示课题和作者】

二、作者介绍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这首诗,相信对于作者大家并不陌生吧,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PPT上展示何其芳资料】

三、朗读感知【PPT展示“吟咏秋天”】

1复习朗诵方法:这首诗歌写得很美,需要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和体会。在朗读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朗诵的方法:读准字音、语言流利、停顿得当、富有感情(学生回答)。

2一读:读准。(全班齐读)首先要读准字音,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丁丁zhēng 背篓 beilŏu 肥硕shuò

栖息qī归泊 bo 寂寥liáo 枯涸hé 清冽liè梦寐mèi 乌桕jiù

鳊鱼biān解决了生字词,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朗诵下这首诗歌。去感受何其芳给我们带来的秋之美。

2二读:读顺。注意断句和节奏。(请一位同学读)如此美好的诗歌,如此美好的秋天,你们觉得自己读出了它本有的美感吗?(没有)其实,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而乐曲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高低起伏的音调,才会让人感到悦耳动听。老师把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划了出来,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请注意听。【PPT展示出本首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提示】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3三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听朗诵)

(请一到两个同学来点评刚才同学的朗读,然后老师总结点评)XX同学注意了节奏和重音,较之同学们第一遍的齐读当然是有很大的进步的,但是如果感情再更投入一些就更加完美了。那接下来让我们听一段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用心聆听,用心体会。【PPT播放配乐诗歌朗诵《秋天》,朗诵同时播放秋天景色的幻灯片】四、整体感知,体会意境【PPT展示“品味秋天”】听这样的朗诵是不是一种享受?仿佛你自己就是那个诗人,徜徉于无尽的秋色中。1、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a.那诗中所描述的秋天属于什么地方呢?(乡村)b.那你们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景物)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也亦诗亦画。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他给我们呈现的画面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而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为它取上一个好听而又美丽的名字吗?【PPT上展示文字如下:】景物:第一节:露珠、幽谷、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装满瓜果的背篓

农家丰收图第二节:雾气、网、乌桕叶、芦蓬、白霜、小浆 渔人晨归图第三节:草野、溪水、放牛娃 牧女思恋图

农家丰收图是绚丽多彩的,渔夫晨归图是淡雅朦胧的,牧女思恋图是辽阔空远的。2、联系想象,体会意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

那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乘着想象的翅膀,把这一切景物幻化成形象的画面,在你的“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想象后,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用语言描述出来。(放音乐并想象)(请同学们描述其中一幅画面,老师点评)描述内容参考:

农家丰收图

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散发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顺着他喜悦的脸庞悄悄落下,被汗湿透了的衣衫随着他一起舞动在田野间;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渔夫晨归图。

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层的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牧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点评语言参考:)你通过想象感受到了秋的美好,也嗅到了秋的气息。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你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你的描述也情深意切。同样作者也是饱含深情而写下此诗的。那具体来说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对秋天的爱)。

五、品味语言、情感体验也正是因为这无尽的爱,深沉的爱。让他用清新质朴又丰富多姿的语言将这一切描述了出来。接下来我们又一起来品味一下其中的经典语言。【PPT上展示问题】大家的疑难问题:1.“满披”、“满载”、“满流”三个词用得好吗?请你说说他好在哪里?2.品味文中的“栖息”、“游戏”、“梦寐”三词,并分别说说其表达作用?(小组讨论后,分别请同学来回答,然后教师引导点评。)参考答案:1.这三个词用得好。从形式上看他们都是以“满”开头的词语,并且分布各诗节中,前后照应。从内容上看他们都含有充满之意,“满披”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清晨晶莹的露珠披满大地的景象。“满载”则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朦胧的白霜充满天地的景象。而“满流”和“香与热”“笛孔”相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意盎然。

2.

“栖息”一词妙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天人化了,写出了农家因秋收的丰收而兴奋的感情。营造一种喜悦、松弛、闲静的氛围。“游戏”一词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游戏本身带给人的是高兴、喜悦的心情。这一节描述的是渔夫清晨归渔的景象,“游戏”一词表现了渔夫打渔的心情也跟做游戏一样是喜悦的。所以他无所谓收获的鱼的多少,在乎的是捕鱼的愉悦心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游戏”二字也无不透露着美好和闲适。“梦寐”的本思是睡梦。这里梦寐一词不仅表现出秋天的农家和渔船在牧羊女的眼中是梦幻般的美,同时也恰如其分地展示出牧羊女对吹笛子人的思恋和她心中的那份甜甜的喜悦,那也是一种如痴如醉的微妙感觉。六、美点寻踪、总结归纳【PPT展示“欣赏秋天”】这是一首很美的秋之韵律,是一曲让人心动的秋之赞歌。它的美让我们从各个角度都能体验感受。它是美在声音的:(直接说就能带出下面的部分了)美在声音:露珠震落的“滴答”声,伐木飘出的“丁丁”声,开心、爽朗的笑语声,婉转悠扬的木笛声……交织成一曲“秋之歌”。

美在动作:撒网的干脆,收网的利索,摇船的轻快……挥洒着一支“秋之舞”。

美在神态:欣然的笑脸,忘我的陶醉,热切的痴迷……溢动着一段“秋之情”。

美在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凝练的语句……编织成绮丽的“秋之梦”。

你来 试一试

美在颜色……

美在形状……

美在味道……

最后,就让我们化身为诗人,带着这份对秋天的浓浓爱意再来朗诵一遍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4)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安塞腰鼓》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 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一)知内容。

1、放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边看录像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谈观感。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3、读课文,作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结构。

师生联读课文。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三)寻美点。

分组朗读,进行分组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听) ”的句式叙述出来。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一)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1、学生齐诵第6段。

2、教师示范。教师将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幻灯出示所改之诗)教师范读。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学生反复朗读。

3、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内容。如: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4、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其他段。

(二)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1、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2、分学习小组交流。

3、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4、教师整理学生评点。

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三)自由式美读

1、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

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安塞腰鼓》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选编了《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竹影》《口技》等几篇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因为她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怎样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我启发他们道:这是有前提的,我们先一起来看前面的语段所写“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我说这里运用了“此时无声更胜有声”的艺术手法,我们来看句中的俩字“它”和“她”分别指代什么?学生们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个“它”指安塞腰鼓,后一个“她”指出奇寂静的世界。我进一步启发道:你们的回答很正确,我们可以尝试想象一下曾经喧闹的腰鼓一旦安静了,确实会留给观众格外寂静的感觉,但是倘若我们认为“鸡啼”是实写呢?在黄土高原上是有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延安就坐落在陕西,那么传来一声意外的“鸡啼”也属正常;但是倘若这是虚写呢,作用何在!一同学解释说:人们当时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鸡啼”反衬这份寂静。我继续发问:还有其他理解吗?另一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人们沉浸在激情的回响中,被一声“鸡啼”唤醒。我问全班同学:大家觉得他们俩的回答怎么样?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的。我评价道:两个同学的理解都非常合理。

上述例子只是在《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闪现的小浪花,其实在两课时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也让老师感到震撼的“灵感火花”比比皆是,随处可以采撷,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采用了自读、自疑、教学相长的思路进行“非预设性”教学的方式。因为在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人格完全平等,老师时刻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意识到老师仅仅是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已;而教学活动又是在师生、生生之间从语言到知识结构到思想、心灵世界的对话中展开,所以这种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在完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心灵世界完全敞开,思维的火花闪现得更加灿烂;同时授课的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虽然有些教学意外里超出教学设计,但真知灼见也往往在其中闪光。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

教学难点:张开想像的翅膀,在诗一般的语言中读出画、读出情。

教法设计:诵读、品味

教学过程:

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吗?

(春草3、春花4、春风5、春雨6、迎春7)板书

这些春天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可是春天还没有到来,作者是多么盼望春天。

三、盼望春天

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第1自然段

你为什么这么读?急切的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呢?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请你把这种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评价一: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仿佛也看到了作者迫切盼望春天的样子。

评价二:柔和的语调、亲切的口吻,把作者盼望春天的心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来,让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感悟,一起来读一读。在大家急切的盼望中,春天终于来了。周围的一切都变样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自己轻声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影片

朗润的山是什么样的?(山草变绿,林木抽芽,色彩变得非常鲜明,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树木由枯萎转为润泽。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明朗,润泽的山就是朗润)

引读:这就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引读:这就是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四、春草图

刚刚睡醒的大自然,一切都变了样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让我们赶忙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春天吧!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笔下的小草有什么特点?请你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谈谈你的感受。

嫩绿:交流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钻),这种钻不是一下子钻上来的,而且是“偷偷地”钻,透过这个“偷偷地”、“钻”,你看到了什么?小草破土时的样子和挤劲;小草的旺盛生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蓬勃的活力

多:交流二: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你读懂了什么?春草长势的旺盛。

“满是的”指的是?(到处都是)

园子里,田野里,( )。。。。。。。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到小草的影子?

软:交流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写人在草上的感受。

明明是写小草,怎么还写到了人呢?从侧面展示春草的生机和可爱

在古诗中也有许多描写小草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有白居易的《草》?(《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确,这就是生生不息的小草,这就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草

(让我们一起来再来美美地读一遍)

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让老师很高兴,你们的回答是那么的有创造性。可见大家在朗读课文时是多么的认真、仔细,你们的朗读既读出了感情,也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见解,这让老师很欣慰!大家能用学习“春草”的方法来学习“春花”吗?五、春花图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笔下的春花具有怎样的特点,把你最欣赏的句子划下来,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下自己疑问。

多、艳:交流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用拟人化的方法写出了春花的竞相开放。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

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可以换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吗?(竞相开放、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不甘示弱、争奇斗艳)它们互相比美,谁都不甘落后,我们也来凑凑热闹,一起来读一读。

作者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天的硕果累累,这是很自然的。春华秋实,虚实结合,画面更丰富。除了写这些果树的花,作者还写到了哪些花呢?野花作者又是怎样描写野花的呢?

交流二: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

多么贴切的比喻啊,从中你感受到了野花的什么特点?可爱、调皮。

(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

把这种感情带到你的朗读中,美美地来读一读吧!交流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从这蜜蜂和蝴蝶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春花图

都说春天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你还知道有哪些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吗?(迎春花、白玉兰、风信子、郁金香、丁香、杜鹃、君子兰、海棠、牡丹 )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百花齐放的“春之境”。(课件)

课件出示其他的花,选其中几种花说说春天的花吗?

练笔:

百花齐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笔下的“春草”和“春花”,相信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春》第三课时

背诵课文的第一二段。

“东风来了”来了,东分指的是“春风”

是春风扫却余寒,带来了醉人的春色,所以这“东风”对春回大地功劳最大。但是春风是无形无色的,朱自清又是怎样描绘它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春风图。一、春风图

交流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确,这 “杨柳风”不就是早春的风吗?谁知道这句诗的前面一句是什么?(评价:你的古诗积累真丰富)(出示)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是南宋的志南和尚写的,这两句也是其中的名句,流传千古。自己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他写风的特点吗?暖暖的 温暖 和煦、轻柔

不错的,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人倍感(亲切、自然、温暖)。再读读文中的这段话,除了那暖暖的触觉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交流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感受到了春风的味道,这是嗅觉。什么样的味道?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各种花的香 清新

你真厉害啊,连春风的气味都被你都闻到了,要是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就更了不起了。试一试吧。(生读)还有谁找到也是这句,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也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读)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潮湿的空气里酝啊酿啊、酝啊酿啊……现在明白“酝酿”的意思了吗?(各种不同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到处都弥漫着这醉人的春意。

交流三: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评价: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

这里是听觉,作者在春天里听到的声音。你也让大家欣赏一下春天的声音吧!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配乐)

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同学们,都说“雁过无痕,风吹无形”,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色。春风拂面,绿柳如丝,面对美景,我们不禁脱口吟道:读!二、春雨图

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这股暖暖的杨柳风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风和雨似乎总是如影随形,请大家读读第六自然段,你能从描写春风的句子中找到春风的影子吗?

①多、密的特点:

交流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对啊雨斜了那也是风吹的。读到这一句,老师不禁想到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谁来读一读?

真好,仿佛带给大家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朱自清先生写的春雨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划

写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

这一句中有个词用得尤其传神,“可别恼!”,你读懂了什么?(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

②春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儿: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③春雨的轻的特点,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

轻轻地读,我们一起融入到这斜风细雨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

大家的朗读给了我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把我带到了远离尘世喧闹的世外桃源!三、迎春图

在如此美妙的春天,人们又在干什么呢?

交流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一说到风筝,你马上会想到哪句古诗?(板书: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东风就是指春风。

孩子们喜欢玩耍,尤其喜欢风筝;他们被美妙的春光吸引了……

是啊,这么美妙的春光怎能不吸引人呢?读一读这首诗,感受一下春光的美妙吧。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呢?看看,把老老小小都吹出来了,指名读文中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春光醉人,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对。不是有一句谚语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

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准备有个良好的开端,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赞赏春天

如此美妙的春天,难道你不想赞叹一番吗?

预设评价:这就是万紫千红的春天。

这就是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就是人们眼中真实而自然的美景,让人如痴如醉。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在描绘了美妙的春天后,作者又赶忙来歌颂春天。朗读8、9、10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春的“新生”、“娇美”、“无穷活力”都无处不在。

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带着对春天的无限憧憬,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6)

《旅鼠之谜》的 作者是位梦华,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于1995年5月6日顺利到达北极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旅鼠之谜》教案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二)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

(四)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苔藓( )前赴后继( )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七)拓展迁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八)布置作业

1.模仿本文课下写一篇〈〈-----------之谜〉〉

2.学会用下列成语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继——

相辅相成——

道听途说——

结语:谢谢同学们的极积极参与!

感谢各位老师的广临指导!

《旅鼠之谜》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 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

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 教学方法

1、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据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解读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课文内容,我的教学设想是: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又能使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探索自然奥秘,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思考,激发想像,发展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概括;言说;启迪)

(一)、激趣导课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乡——北极入手,让学生根据预先查找的资料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学习本文,我认为首先要抓住题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难解之迷,可以让学生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虽然是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这个奥秘时可以思考: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着可以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回答,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从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内容上重要设置两个问题:

1、 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中国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忧患,美国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预见。

为什么设置这两个问题呢,一是对文章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仅仅在写旅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二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师: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 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3、了解写法。因为这篇课文的写法很特殊,应该了解一下。

可以先问学生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用了许多说明性的语言。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

2、“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对此,你怎么看的?

五、领悟创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之谜”

《旅鼠之谜》教学反思

人与自然环境怎样和谐相处,是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的主要问题。为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警示人类,我选择了义务教程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3课《旅鼠之谜》。进行讲解。

结合课标,明确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要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行为必将造成公害。

在授课时,结合大纲与课标,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与启示,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价值观:激发好奇心,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懂得考虑后果,注意从自身坐起,保护生态环境。

从课堂情况来看,知识掌握了,且较准确,注意了文体特点的简介与学习。但学生合作他探究时,关于文章语言特点方面谈的不多,如果能在出示旅鼠三大奥秘的片,让同学读后,及时针对性的分析其语言特点就好了。

为了让学生从形象和视觉上明确北极鼠的样子,出示了电教片,增强了直观性,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目光,加上简介,让学生带着趣味研习课文。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时,采用了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几个问题都由集体智慧来归纳总结了。

本节教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迁移训练时,让同学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人类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的严重后果。有一名女同学,在黑板上运用拟人夸张的方法画了一幅漫画,揭示了主题。这样的训练,使同学动手与动脑,知识与兴趣,理性与特长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发言机会不很多,没能让绝大多数同学得到口头表达的锻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说,设置问题时分层次,并让学生多探究问题。逐步学习逐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反思和向别人学习过程中,力争尽快达到讲课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既解学生疑惑,又发人深思,让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具有艺术的效果。

《旅鼠之谜》教学反思

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四中王文吉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可以通过用读故事的方法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那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理解了本文带给我们的只有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的新的探究科学和思想。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第一课时(总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过了秋天、冬天和春天,我们该来经历火热的夏季了。大家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呢?

(学生七嘴八舌)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夏梁衡)

二、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②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2.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①比较:

A.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

B.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比较写夏之热烈。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A.(例如第二段)描写夏景——选择细草成厚发绿烟成黛色长墙蝉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

B.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C.用“五月人倍忙”体现夏于紧张、急促的旋律用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打等来具体表现。

D.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三、作业: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第二课时(总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体味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习,你有哪一些收获?

1.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2.学习到抓住特征写景。

二、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动词的运用。(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三、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2.体味作者感情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8)

公输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记述了墨子出使楚国,用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输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公输》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等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品味赏析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句式用法,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的句段。

2.把握文章思路: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鉴赏并学习墨子在说理中运用排句式加强语势,增强说服力的劝说技巧。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精选的古今中外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影像资料)

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尤其是那些非正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多媒体显示,强化文言知识)

(1)生字。

(2)多音字。

请说(shuō)之长(zhàng)木公输盘(bān)见(xiàn)我于王

禽滑(gǔ)厘

(3)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解说。

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一边播放范读磁带,一边用多媒体展示准备好的下列语句)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义,并加以明确。再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一边朗读,一边纠正。)

3.理清思路,感知大意。(课件展示问题)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明确:

①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②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4.研读分析,突出重难点。

首先要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而后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特点,理解墨子反侵略的思想。(师生共同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1)研读第5—12段。

问题: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问题: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问题: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问题: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问题:“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问题:“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问题: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点拨: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解说:设置以上7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紧逼,公输节节退守,最终服输的过程。)

(2)读第13~16段。

问题: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什么?

点拨:“今有人于此…邻有糠糟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问题: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点拨: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问题: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点拨: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解说: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

(解说:梳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公输》学习要点

《公输》是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关于作者:

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脱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大约在公元前444年,楚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学习课文。高声朗读课文,做到速度适当,停顿合理,不丢字、不错字。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正音、注释。

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

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墨子依据公输盘怎样的性格特点,采取什么方法从道理上取胜公输盘的?

第一段主要写: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要用道理说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绍了矛盾的双方, 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而且通过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不辞劳苦的品质。这样写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气氛,设下了伏笔。

3、文中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攻宋。请找出相应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墨子为天下排危解难的迫切心情。

“闻之”、“起”、“行十日十夜”、“见”

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

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公输》练习汇编

一、词语解释:

1、起于齐( )

2、 夫子何命焉为( )( )

3、愿借子杀之( )

4、公输盘不说( )

5、请献千金( )

6、吾义固不杀人( )

7、再拜曰( )

8、请说之( )

9、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10、争而不得( )

11、不可谓强( )

12、不可谓知类( )( )

13、 公输盘服( )

二、句子解释

1、夫子何命焉为?

2、吾义固不杀人。

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三、内容理解

1、墨子认为楚国不应该攻打宋国的理由是什么?

(1) ;(2) 。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墨子的善于论辩?试作简要分析。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作者和背景。

今天我们学的《理想》的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今年61岁了,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草木篇》。现在任《星星》诗刊的编辑。他1985年起专职写作。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

三、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2、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基本做到有感情。

3、问: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四、质疑释疑,合作探究。

同学们已经能熟读这首诗了,那你还有什

么问题要问吗?

老师准备:

(1)第六节,为什么“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是矛盾的吗?(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2)第八节,为什么有理想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有理想的人能为集体、为社会作贡献,相比平庸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

(3)第八节,为什么“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4)第十一节,为何“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英雄由于骄傲,失去理想,没了目标,不再努力,就变成平庸的人。就拿我们班说吧,大家都各有特长,小学阶段在一定范内也算个小小的“英雄”了,但升入了初中,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如果不迅速设立新目标,树立理想,也会蜕作庸人。

(5)为何“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因为每个人只要有理想,就有了方向,就可以通过努力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理想。

(6)第九节,“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怎样理解?

理想是一个跑道,即使人跑岔了道或跑偏了,理想会召唤人走上正道。

(7)第十二节,为何“理想开花,桃李会结甜果;理想抽芽,揄扬会有浓阴”?

五、感受品味诗文(以读为主要方式)

1通过质疑,大家理解了诗意。现在,请找出你最喜欢的'、感受深的诗句,如果能简单说出理由,不架空,最好!架空是我们说话作文尤其要摒弃的。

若有学生提到比喻修辞,补充:

那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这个“理想是__,____”的句式造句?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如:(1)理想是钥匙,打开成功的大门。(2)理想是太阳,给我们阳光。

(3)理想是翅膀,让我们飞翔在成功的蓝天。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说得这么快,如何边听边快速做笔记呢?对,记关键词如“钥匙、太阳、翅膀”)

(4)理想是水分,灌溉我枯干的心灵。(5)理想是种子,让我们收获成功。

师:说得好,种子需要浇水施肥才能成长,理想,需要努力付出才能实现,这个比喻很妙啊!

(6)理想是汽车,载我们通向成功。

师:如果没有汽油怎么办?众生笑,所以需要不断加油才能实现理想!

(7)理想是路标,指引我们前进。

2自由组合,自己选喜欢的诗节,自己分组并设计表演朗诵。

六、勾划积累好词语句

七、课堂小结。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领悟其崇高的品质。

2.学习人物传记及小标题式写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文

二、速读课文,把握内容

小标题是本文结构的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第六个小标题为形式,给课文重拟一组小标题。

1.提出要求:

小标题拟题原则

①要提示内容,体现文章脉络

②要围绕中心,体现独特个性

③要格式相仿,体现整齐优美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邓稼先

(一)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崛起的中国

(二)“两弹”元勋英雄的一生

(三)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纯朴的为人

(四)民族感情?友情?民族的自豪

(五)“我不能走”无我的奉献

(六)永恒的骄傲永恒的骄傲

三、精读文段,领悟崇高

1.快速找出并朗读对邓稼先评价性语言,感受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示例:我朗读的是第一个小标题中的语句“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我从中读到一个有巨大贡献却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设计缘由:人物传记一大特色就是评价性语言,通过对评价性语言的寻找与朗读,进一步感受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但对于朗读的设计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

2.人物传记——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人物传记:多件事迹(真实典型)

多处评价(真挚自然)

为何本文并未过多提及邓稼先的工作与生活场景(事迹)

四、聚焦细节,走进内心

镜头一:“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谈谈理由。(第一组)

镜头二:“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你觉得邓稼先的手会不会颤抖?为什么?(第二组)

镜头三:“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如何朗读“我不能走”?谈谈理由。(第三组)

资料助读:在一次实验中,原子 弹爆炸失败,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 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他坚持回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坚持自己去装雷 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人下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后来当邓稼先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七年级语文教学个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进行整体把握。

4、通过观看我国航天科技的影像资料以及创写人物颁奖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1、让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解决字词难点;把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记下来;围绕课文查找作者杨振宁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2、教师准备中国第一枚原子 弹、氢弹实验的照片或影像资料,加上神舟六号或神舟七号升空的影像片段。

3、教学中,针对文章六个部分内容的不同,采用速读、跳读、精读、朗读等手段,进行教学,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 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或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扼要介绍作者与邓稼先的关系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圈划作者评价邓稼先的词句。

2、教师提问:这些评价可归纳为几个方面来说的?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明确:两个方面,第一巨大的贡献,第二崇高的人格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的?

2、为了表现邓稼先崇高的人格,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了哪些事情?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者概括叙述了近一百年来中国近代屈辱史。这里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将人物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的贡献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突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2)对比。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写了两件事:①、说服两派不对打对吵,突出表现邓稼先没有私心。

②、“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得气概。

四、总结拓展

1、课文小结(见板书设计)

2、笑遨文海:根据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邓稼先不愧为“两弹元勋”的称号,现在,请你书写100字左右的颁奖文,概述邓稼先的品质和历史功绩,隆重地为他颁奖……(机动设计)

教师示范:

(邓稼先)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五、结束教学

播放神六升空录像,激情结课。(背景音乐:《超越梦想》)

3.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的录相,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在班上交流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三、速读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 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四、思考: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总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六、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第二课时

一、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二、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三、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四、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深刻含义:

(见课后练习3)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②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你还能从文中找到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语句吗?

朗读课文片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请举例证明。

七年级语文教学个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找出文中的悬念和伏笔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从中汲取养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学重点: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教学难点: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据意写成语。

(1)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这里要特别注意,该词语不带有主观感情 色彩。

(2)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

(3)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二、趣味导入、作者作品简介

1、趣味导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24,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荣获“雨果奖”的《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文章《带上她的眼睛》。

2、刘慈欣作品

刘慈欣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摘下了长篇小说奖的桂冠“雨果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3、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四、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一)整体把握

小说的视角独特,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我”带上了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二)结构内容

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船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尾声,“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七年级语文教学个人教案 篇4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环境

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

——与世隔绝,环境险恶;孤独一人,度过余生。

4、结构特色

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比如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小姑娘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决定的艰难,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以及没看到日出的遗憾,等等,这些都为下文谜底的揭开做了铺垫。而在叙事上,则表现出张弛有度的风格,美丽的草原、浪漫的旅店月夜与地航船惊心动魄的危急事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不禁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昧与反思。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伏笔的地方,并找出文中照应的文字。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5、文章主旨

文章记叙了一位地心领航员姑娘与“我”度假时的种种表现及所受的不幸遭遇,赞美了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赞美了那位地心领航员姑娘的勇敢、坚强、乐观、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

6、总结

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构思巧妙,引人入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无穷魅力。希望本文的学习能够为大家打开一扇阅读科幻作品的大门,领略科幻的神奇。

愿同学们课外读更多的佳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能学上一招。

五、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平时我们接触过不少科幻小说,请展示一下这些科幻小说。

【交流点拨】推荐刘慈欣的《2024》。《2024》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包含了《2024》、《鲸歌》、《诗云》等很多优秀的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鲸歌》,讲的是一个海盗训练鲸鱼来运送毒品的故事,可是鲸鱼在最后返航的时候却被捕鲸船捕杀了。这部作品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抨击了人类对动物、对同类犯下的累累罪行。虽是科幻作品,锋芒指向的却是社会现实。

六、课后作业

1、仿照《带上她的眼睛》写法,写一篇科幻小说,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至少在一处运用伏笔,语言简明。

2、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三体》《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等。

补充短语

我们前边学过结构助词“得”,“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例如: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气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阅读时需要仔细辨别。例如:

吓/跑了升/起来了放松/下来

热/死了湿/透了漂亮/极了

七年级语文教学个人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带上她的眼睛》是本单元的自读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的想象奇妙又合理。全文通过对小姑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精神。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制造了“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是学生在初中学段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科幻小说。七年级的学生富于好奇心和想象力,利于对科幻小说的阅读与理解。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应基本掌握了“浏览”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课文,回答问题,了解科幻小说奇妙而合理的特点;并通过感受作者的奇思妙想,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浏览课文,完成任务单,理解作者通过设置悬念和伏笔,使小说达到“出乎意料,情理之中”效果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浏览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小说文本,使学生体会科幻小说奇妙而合理的特点。

2.设计“游踪图”任务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设置悬念和伏笔的巧妙构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论虚拟现实技术引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迅速过渡到主要环节。

(二)、整体感知,把握科幻小说特点

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结合旁批浏览课文。浏览后说说小说中哪些科学幻想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围绕学生所得,教师引导讨论,抓住科幻小说的特点深入交流。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浏览成果,使学生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三)、结合任务单,体会作者构思

要求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浏览后完成“游踪图”任务单,小组交流,说说作者是如何在后文揭示真相时让读者不感突兀的。围绕学生所得,明确作者设置悬念和伏笔的巧妙构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作者设置伏笔、悬念的巧妙构思。

(四)、大胆想象,合理表达

作者的想象合理而又富于新意。请学生也尝试想象,以《带上_____的眼睛》或《带上他的______》为题,创作一个故事。课上可以口头交流,课下形成文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科幻小说

奇妙 合理

出人意料 情理之中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感谢大家帮助分享这份资料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硝云散,……些许残存的断垣颓璧,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②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璜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璧辉煌,豪华非凡。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豪华的凡尔赛宫,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上的“自由钟”,从空中往下看,真是栩栩如生。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爬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层。

D.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应当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设计成果。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思路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B.《巍巍中山陵》一文从内容看,“巍巍”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可以说,这两个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全文或明或暗地扣住了“巍巍”这个显著特征来进行说明、描写。新 课 标 第 一 网

C.《凡尔赛宫》一文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的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D.《黄鹤楼》和《于园》两文在语言上的相同点是句式多变,多用对隅。

5.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③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⑥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瓜洲步五里铺 _________ (2)非显者刺 _________

(3)以实奇 _________ (4)缘坡植牡丹 _________

(1)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2)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8.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2分)

9.第②③④⑤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10.有人说文中第⑥句,不是说的于园,与文章内容没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认为第⑥句应该删去吗?为什么?(2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11.第1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数字说明,有确数,也有概数,请举例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段文字写大平台上近观远眺,运用了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下面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有两层大的比喻:一是“当阳光灿烂时”,眼前景色仿佛“工笔长卷”;二是“当日出日没之际”,又像“泼墨山水”。

B.两层中又有比喻:“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C.这四个比喻又构成两组对偶句。“城犹潜蛇,山若伏鳖”是比喻兼拟人。

D.“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等由四字短语构成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

E.骈句间以散句,既有整齐之美,又有错综之美。在说明文中运用描述性文字,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感。

13.第2自然段中的加点字分别说明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

明珠。

②凡尔赛官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已有222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l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

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4.凡尔赛宫外部建筑的特征是什么?内部陈设的特征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挥想像,说一说,除了瓷器外,凡尔赛宫中还可能放有哪些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写出两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一句中的“对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全宫占地11l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2)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3)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19.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21.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以“家,建在我想像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想像大胆、合理;

②运用说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5.(1)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少,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越来越多[或: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而高中生被动回答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或:小学生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例)大大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2)建议在校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8.特点是假山奇特。三个方面“以实奇”、“以空奇” 、“以幽阴深邃奇”。

9.不能。根据游园顺序来安排顺序。由前而后的顺序。

10.不能。瓜洲众多园林和于园一样,凭借假山而有名。这一层不仅写了假山建筑的过程,而且也赞颂了能工巧匠和主人的艺术构思。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1.“宽135米,深30米”是确数,确切地说明了大平台的宽度和深度。“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是概数(约数),说明了每段石阶大致的步数。

12.E(“有所感”应改做“有所知”。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使读者“有所知”。而记叙文中的描写,才是使读者“有所感”。)

13.“重檐歇山”说明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或四坡的屋顶,叫重檐歇山)“花岗石”说明圆柱砌成的材料。“黑色”说明大理石的颜色。“中央偏北处”是说明中山石像的位置,“端坐平视”是说明中山石像的姿势和眼神,“栩栩如生”是说明中山石像的高度艺术性。

15.比如书法、绘画、丝绸等等。

16.南宫与北宫相对称。

17.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19. 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

21.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2.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思对即可。

23.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

24.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2)

1.文体(人物传记)。

2.把握各小标题的意思。

3.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 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 。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4、写法:A、大处落笔,立体凸现形象。B、对比的手法。C、句式多变,排列整齐。

1、文体(散文)、作者臧克家。

2、线索:A、叙事线索——说和做。B、感情线索——表敬仰赞美之情。

4.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和形象。

5.掌握文中的 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6、写法:A、夹叙夹议。B、结构严谨。C、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

1、文体(人物传记)。

2、理清记事顺序及内容。

3、掌握肖像描写。

4、认识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5、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1.文体(记叙文)。

2.识记各作家的简历(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与子》。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3、掌握不同人物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的写法。

4、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人物哪 些性格特点。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 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 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2.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 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 性格和为人。

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 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宣传单!

在李公 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 他走到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 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3.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

4.在文中用直线划出与“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5.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6.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2、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3、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4、比 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

4、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5、你们站出来!你们 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

6、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ün)、州(zhōu)、争(zhy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4)

《卖油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文言文虽然不多,但对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掌握较熟,老师基本能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翻译,老师只需强调重点字词即可,不用逐字逐句翻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2.掌握重要实词“善”、“矜”、“睨”、“颔”、“忿”“尝”等的含义。积累文言虚词“而”、“以”、“之”等。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课文,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孰能生巧”这个道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苦练。

2.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第一 学时)

一、导入新课:

1、道具:(因为找不到铜钱)一个小瓶子,口与铜钱,的方孔大小差不多、一个水瓢、一瓢水。

2.一名学生上台,把瓢里的水倒进小瓶子。

3.师:要求其他同学观察他倒的水有没有洒出来(有),谁能把他滴水不漏的倒入瓶子?

4.引入课题《卖油翁》

5.解题:卖油翁,卖油的老头,没有具体的名字。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类能工巧匠多的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被湮没,连名字也不可靠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6.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要地位,他积极培养后进。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成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手中的笔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根据自己听到的读音及停顿,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师巡视,检查学生注音及节奏划分情况。

4.大屏幕展示拼音及节奏划分,要求学生订正。

Ppt:读准字音。

矜jīn    圃pǔ      矢shǐ

忿fèn    酌zhuó     杓sháo

遣qiǎn    颔hàn     睨nì

Ppt:把握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齐读课文,把握节奏。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成果展示。(学生主动翻译课文,每桌一人,要求指出自己翻译的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

(板书)

通假字: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折。

古:善于,擅长。

2.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 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但手熟尔。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2.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释担而立 连词   表顺承

2.久而不去连词    表修饰

3.而钱不湿  连词 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    表修饰

以:

1.公亦以 此自衿   介词    凭、靠

2.以 我酌油知之    介词    凭、靠

3.以 钱覆其口      介词    用、拿

4.徐以 杓酌油沥之    介词    用、拿

之:

1.睨之(代词)代  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代 射箭也是                             凭手熟的道理

4.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 葫芦

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  卖油翁

四.再读课文,准备复述。

1.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复述要求:1.用自己语言把故事讲给大家听。2.尽量不要看课。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关键词进行复述。

让自愿上台的学生进行倒水实验。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认真观察,看他们实验的效果,并作点评。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学生读课文,并进行圈点批注。

老师强点重点及考点

老师巡视学生给课文划分的节奏,并给予指导。

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几类分别板书。

老师提示,并用多媒体展示。

复习虚词及常用虚词“而”“以”、’之”等的用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疏通了文意,积累了文言实词、虚词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夯实了基础,为我们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相信下一节课的学习会容易的多。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编课本剧

板书设计

通假字:

1.尔--耳,罢。

2.杓-勺,勺子。

古今异义:

古:只是。

1.但:

今:但是,连词,表转.善

今:善良。

古:夸耀

3.矜

今:庄重,严肃。

古:场地(这里是将原来的意思扩大了。

4.圃

今: 菜园、果园。

古:慢慢地

5.徐

今:姓氏

一词多义: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动词,射箭)

1.射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技)

2.尔

尔安敢轻吾射!

词类活用:

1.汝亦知射乎?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技”.2.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虚词:

而:

1.释担而立 连词   表顺承

2.久而不去连词    表修饰

3.而钱不湿  连词 表转折可译为“可是”

4.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    表修饰

以:

1.公亦以 此自衿   介词    凭、靠

2.以 我酌油知之    介词    凭、靠

3.以 钱覆其口      介词    用、拿

4.徐以 杓酌油沥之    介词    用、拿

之:

1.睨之(代词)代  陈康肃射箭

2.但微颔之(代词)代陈康肃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代 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 葫芦

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  卖油翁

教学反思

亮点

《卖油翁》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文字意思比较浅显,学生通过第一遍朗读便能知道文章大意。为了夯实考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放手给学生,着不仅夯实了基础,而且还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感觉上课轻松了许多。

不足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归纳板书,且有的知识对学生不放心,讲得过细,有点画蛇添足。

再教设计

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给学生,留点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去补白。

教学过程(第 二学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表演课本剧,还原现场。

2.点评:哪一组表演的好?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1.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提示:○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交流点拨: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动作、神态)

○2.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交流点拨:“无他,但/手熟尔。”

○3.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交流点拨:以我/酌油知之。

○4.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是怎么刻画陈尧咨的交流点拨:(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微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是的武夫来说,显然是受到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不但不加赞赏,而且还出乎意料的贬低他:“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妄的康肃公自然是要“忿然”的了。

(3)最后看到卖油翁的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2.从文中可以看出卖油翁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尧咨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交流点拨:卖油翁:稳重、谦虚

陈尧咨:骄傲、自负

3.这个故事发生在康肃公陈尧咨年轻时候还是年老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点拨:年轻时候。因为从叙事中可看出他年轻气盛。但从课文的注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康肃公是他死后朝廷给他封的号“谥号”,以示尊敬。

4.文中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但标题却叫《卖油翁》,干脆把标题改成《陈尧咨与卖油翁》好不好,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好。因为事端是由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睨之”“微颔”,陈尧咨就不会发问;问题又是由他解决的-----以他酌油技术的精湛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以此自矜”。对比效果明显,作者很显然要突出的是卖油翁,因此,标题不能改。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让看待自己的长处?名言警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水满自缢。

2.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孰能生巧?

圈点、批注

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写在黑板上

从自己经历,谈孰能生巧的体会。

提示:表演者有没有把握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

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老师作适当点拨。

课堂小结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买油的老头,能在买油这个行业中流芳千古,这与他的功多历熟十分不开的。生活中,你看到或亲自经历的“熟能生巧”的例子?他给你的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希望你能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复实践,争做本行业中的“状元”。

作业布置

1.片段作文,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你生活中所熟悉的人

2.预习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抓住细节》

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

汝亦知射乎

语言        自负          略

尔安敢轻吾射

陈尧咨

神态:忿然-----暴躁

对比           睨之

人物           神态              稳重

微颔之

卖油翁  语言:无他,但手熟尔。-------谦虚                详

动作:“取”、“置”、“覆”、“酌”、沥----动作熟练

教学反思

亮点 本节课课本剧的表演,看似有点浪费时间,其实不然。“磨刀不费砍柴工。”课本剧的表演,不单单看表面的结果,关键的是学生下去准备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文,而且还要把人物象形展现出来,因此,功夫是做足了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那还用老师再讲吗?所以,这堂课,学生学得高兴,老师教的轻松。下课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不足 如果课前能对学生的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指导,课堂表演效果更好,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容易。

再教设计

如果在教一遍课文,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而不是课堂上,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的去让学生学有所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5)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培养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的能力,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3.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 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根据环节2的写作要求,做出修改。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 00字。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 ,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细节吧。

1.修改时,可 根据需要添加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注意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恶某个人,可以在用语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出自己的评价。建议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2.在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仔细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 感受。

3.行文时,叙述故事应条理清楚。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环境描写:人在不同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精 神状态。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状态下语言行动就会扭曲,与平时不同。写作时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的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描写: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细节描写很重要。营造环境(正衬、反衬),渲染人物的处境;运用联想(相似、修辞),活化人物的性情;化虚为实(心理 、幻觉),张显人物的心境;借助想象(动作、语言),揭示人物的体验。

真实可信。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如《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些描写可能会令人觉得害怕,不过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典型精致。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是为了表现父亲的勤劳能干。

生动细腻。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练,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 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的思绪。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 馥郁的香气。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吧!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我跟了上去。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

“啊欠!”猛然间,妈妈打了个喷嚏。爸爸紧张起来,一把脱下身上的外套,赶紧给妈妈披上。

“哎呀,怎么着凉了!”爸爸紧了紧妈妈身 上的衣服,又细心地把她额前轻扬的发丝顺到脑后。

“没事,没事。对了,这么凉,孩子也会着凉的!”妈妈有些焦急。

“孩子长大了,该知道冷暖了,还是把自己照顾好吧!”爸爸像责怪一个孩子那样柔声说道。

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过妈妈呢?

他们继续踱着,突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的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地把那朵栀子花小心地插到妈妈的发间,那纯洁的白花盛开在乌黑的头发上,妈妈像个18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刹那间终于明白“执子之手,与 子偕老”的温馨,明白了父母在为儿女操劳时,也有自己的世界;我更懂得了珍惜幸福,付出爱意。

栀子花飘香的季节里,重温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也在深思:长大以后,我是否能左挽妈妈,右扶爸爸,在栀子树下,让那栀子花在生命中长开不败呢?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通过习作实例的反复演练,让同学们了解到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要学会抓住细节,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去描摹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细节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