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直线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画直线教案”。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来巧妙地设计教案。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读本文希望你喜欢!
画直线教案(篇1)
直线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模块三第9课《直线与曲线》的知识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直线工具的用法,能熟练地运用直线工具画图。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用计算机画画的基础部分,操作性很强。学生在本课中要学会以下两个问题:
1.直线工具的用法 。
2.用直线工具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直线画图工具,并能运用直线工具画画。 (2)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自我评价。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投影仪进行直观演示,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和解决问题。 (3)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 3.情感过程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画图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画图,体验科学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直线工具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1.播放玉门航拍,激发学生学习性趣。
2.复习旧知,“如何保存自己的作品。”
(二)图片导入,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学习运用“直线工具”画直线。
1.说说哪个工具是画直线的,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指名学生来演示并提问怎样选择线宽,怎样画直线,画错了怎么办等,教师及时引导。
3. 方法展示:
(1)、鼠标左键单击选定直线工具。
(2)、选择线的宽度。
(3)、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画出一条直线。
4.教师演示。
(四)小知识:在画直线的同时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就可以画出水平线、垂线和角度是45度的斜直线等特殊角度的线条。
1.教师先出示课件,根据课件学生自己试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2.指名完成较好的同学为其他同学演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3.学生演示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4.教师演示画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操作实践,游戏闯关。
1.喊出闯关口号。 2.了解游戏规则。 3.出示任务:
第一关:请用直线工具画出下列的图形,时间为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后开始闯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2.请最先完成任务的两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3.学生评价。 4.教师评价。
第二关:任选一幅图来画,或自己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请最先完成任务的两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3.学生评价。 4.教师评价。
(六)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
(七)作品欣赏,结束语。
画直线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
(2)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4)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直线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直线方程的概念
如图1,对于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直线有下面关系:
(1)有序数对(0,1)满足函数,则直线上就有一点A,它的坐标是(0,1)
(2)反过来,直线上点B(1,3),则有序实数对(1,3)就满足
一般地,满足函数式的每一对,的值,都是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反之,直线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式,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是以满足的每一对x,y的值为坐标的点构成的
从方程的角度看,函数也可以看作是二元一次方程,这样满足一次函数的每一对,的值“变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和直线建立了联系
定义: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过来,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以上定义改用集合表述:,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集合,记作。若(1)(2),则
问:你能用充要条件叙述吗?
答:一条直线是一个方程的直线,或者说这个方程是这条直线的方程的充要条件是……
(二)直线的倾斜角
【问题1】
请画出以下三个方程所表示的直线,并观察它们的异同。
过定点,方向不同。
如何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还有其他方法吗?或者说如果只给出一点,要确定这条直线还应增加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回忆、回答:这条直线的方向,或者说倾斜程度。
【导入】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如何刻画直线的方向。
【问题2】
在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我们用怎样的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呢?讨论之前我们可以设想这个角应该是怎样的呢?它不仅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的。
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过程中会有错误和不严谨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通过讨论认为:应选择α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表明一个方向可以有无穷多个角,这里只需一个角即可(开始时可能有学生认为有四个角或两个角),当然用最小的正角。从而得到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板书】
定义: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教师强调三点:(1)直线向上的方向,(2)轴的正方向,(3)最小正角。)
特别地,当与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倾斜角为0°。
由此定义,角的范围如何?
0°≤α<180°或0≤α<π如图3
至此问题2已经解决了,回顾一下是怎么解决的
(三)直线的斜率
【问题3】
下面我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过原点倾斜角分别是30°、45°、135°的直线,并试着写出它们的直线方程。然后观察思考:
直线的倾斜角在直线方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直线,写出方程
30°——à=
45°——à=
135°——à=
(注:学生对于写出倾斜角是45°、135°的直线方程不会困难,但对于倾斜角是30°可能有困难,此时可启发学生借用三角函数中的30°角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来解决)
【演示动画】
观察直线变化,倾斜角变化,直线方程中系数变化的关系
(1)直线变化→α变化→中的系数变化(同时注意α的变化)
(2)中的x系数k变化→直线变化→α变化(同时注意α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出倾斜角与的系数的关系:倾斜角不同,方程中的系数不同,而且这个系数正是倾斜角的正切!
【板书】
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这样我们定义了一个从“形”的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轴(正方向)倾斜程度的量——倾斜角,现在我们又定义一个从“数”的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轴(正方向)倾斜程度的量——斜率。
指出下列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tg60°(3)=tg(-30°)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一起订正:(1)120°;(2)60°;(3)150°(为什么不是-30°呢?)
画图,指出倾斜角和斜率。
结合图3(也可以演示动画),观察倾斜角变化时,斜率的变化情况。
注意:当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
α=0°——à=0
0°<α<90°——à>0
α=90°——à不存在
90°<α<180°——à<0
(四)直线过两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问题4】
如果给定直线的倾斜角,我们当然可以根据斜率的定义=tgα求出直线的斜率;
如果给定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是确定的,倾斜角也是确定的,斜率就是确定的,那么又怎么求出直线的斜率呢?
即已知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求直线P1P2的斜率。
思路分析:
首先由学生提出思路,教师启发、引导:
运用正切定义,解决问题。
(1)正切函数定义是什么?(终边上任一点的纵坐标比横坐标。)
(2)角α是“标准位置”吗?(不是。)
(3)如何把角α放在“标准位置”?(平移向量,使P1与原点重合,得到新向量。)
(4)P的坐标是多少?(x2-x1,y2-y1)
(5)直线的斜率是多少?=tgα=(x1≠x2)
(6)如果P1和P2的顺序不同,结果还一样吗?(一样)。
评价:注意公式中x1≠x2,即直线P1P2不垂直x轴。因此当直线P1P2不垂直x轴时,由已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得斜率,而不需要求出倾斜角。
【练习】
(1)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α?
(2)任意直线有倾斜角,则任意直线都有斜率?
(3)直线(-330°)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多少?
(4)求经过两点(0,0)、(-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5)课本第37页练习第2、4题。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情况,个别辅导,订正答案(答案略)。
【总结】
教师引导:首先回顾前边提出的问题是否都已解决。再看下边的问题:
(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要注意什么?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一一对应吗?
(3)已知两点坐标,如何求直线的斜率?斜率公式中脚标1和2有顺序吗?
学生边讨论边总结:
(1)向上的方向,正方向,最小,正角。
(2)不是,当α=90°时,α不存在。
【作业】
1.课本第37页习题7.1第3、4、5题.
2.思考题
(1)方程是单位圆的方程吗?
(2)你能说出过原点,倾斜角是45°的直线方程吗?
(3)你能说出过原点,斜率是2的直线方程吗?
(4)你能说出过(1,1)点,斜率是2的直线方程吗?
画直线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并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进一步认识线段和角。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基本的科研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以生活中的手电筒射出来的光作为现实模型,让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认识,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基础。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注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射线、直线。
五、教学方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纸、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
1.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
2.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
(二)教学射线、直线
1.认识射线
(1)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预设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回答)
(2)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要是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现在这条光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光线从灯泡射出,一直射向无穷远处,没有尽头。
是的,我们用这条线来表示光线,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在光线图上描绘出射线)
预设:它只有一个端点,在灯泡这里,并且向一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
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不能,因为无限延伸到远处,有无限长,所以不能测量。
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3)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进行讲评,注意射线的特点
刚才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现在你能画一条射线吗?(学生在本子上画)
(展示学生作品)画得对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4)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征
看老师是这样画的,(延伸线段的一个端点,画成了射线)你觉得这是一条射线吗?
(5)说说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手电筒射出光线的实验图片,给学生“线段”与“射线”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与“射线”的特征。
2.认识直线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黑板,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得到了射线。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伸开来,(师板画)你觉得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直直的,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
师总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
画直线教案(篇4)
高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模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解析几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点线、线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其中以点点距离、点线距离、线线位置关系为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解决其它解析几何问题的基础。本节是在研究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一个重要公式。推导此公式不仅完善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体系,而且也为将来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认真设计这一节教学,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利用化归思想和分类方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数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2、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怎样自然地想到利用坐标系中的x轴或y轴构造Rt△,从而推出公式”。对于这个问题,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没有说明原因直接作辅助线(呈现教材)。这样做,无法展现为什么会想到要构造Rt△这一最需要学生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公式的推导和掌握与之相应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照本宣科,则不能摆脱在客观上对学生进行灌注式教学。事实上,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起关键作用的是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因此,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作辅助线,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重组和铺垫,构建出在探索结论过程中侧重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教学环节,采用将一般转化到特殊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特殊的直观图形的观察、研究,自己发现隐藏其中的Rt△,从而解出|PQ|。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特殊问题还原到一般,学生便十分自然地想在坐标系中探寻含PQ的Rt△,找不到,自然想到构造,此时再过P点作x轴或y轴的平行线就显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本设计力求以启迪思维为核心,设计出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推导出公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并能用公式计算。
(2)领会渗透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掌握用化归思想来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挖掘其非智力因素资源,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点点距离、线线位置关系,初步掌握了“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并且学习了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这就为构造Rt△,利用三角形性质以及同角公式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做好了铺垫。并且,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能够从特殊的情况中发现规律,从而推广为一般情况,关键是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淡漠,所以本节课只要做好这种引导工作,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也是本节课要突出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课堂设计的原因,能够使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并不是难度很大,关键是推导公式的方法的选择,一旦找准推导方法、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接下来的推导过程就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所以
1、遵循“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再创造行为”的理论,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
2、根据“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的精神,开发学生的智能,形成其健全个性”的原则,力求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或显性(答问、板演等)或隐性(聆听,苦思等)地参与全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下,积极思考、动手演练、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导出公式。
3、采用投影、计算机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以反馈调控为手段,力求反馈的全面性(优、中、差生)与时效性(及时、中肯)。
画直线教案(篇5)
新课标四年级数学《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反思
《直线、射线和角》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及几何形体的起点。在听了同年级两位老师对本课的执教过程后,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分别在两个班分别尝试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并掌握三者区别与联系;
2.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学会用角的`符号来表示角;
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复习引入、以小见大
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存在着包含的关系,线段和射线都属于直线的一部分,而线段又是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所以从复习线段入手,让学生首先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中引入射线、和直线,并且借助线段的特点,体会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同时,我还让学生分别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各种不同方向的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意图:学生经历了回忆、动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后,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会比较深刻。
二、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射线、线段都是能够无限延长,让学生闭上眼,让脑海中的射线向一端延长、延长、在延长,让脑海中的直线也向两端无限延长,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让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知射线和直线,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在教学角的时候也是这样,知道了角的定义后,也让学生想象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找一找角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从而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意图:数学是一门想象的科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直线、射线和角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小朋友的坐姿、椅子的构造等。
意图: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四、思考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想象的需求,可能更耐人寻味!
2.在课后作业中发现,过两点画一条直线时,学生无意识地会画一条线段,说明他对直线和射线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他在画图时还没有主动地去区分直线和线段的区别。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提出内需,养成思考的主动性,是我后续课堂需要注意和培养的。
画直线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它们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1.引导学生利用观察和实践活动,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每天我们都在和学习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其实,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接下来就让我们睁大发现的眼睛,开启今天的发现之旅。(板书:发现)
1.复习线段特点
师:孩子们,回忆一下,在学习中、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
(预设:①我见过直直的线。②我见过弯弯的线。)
师:这样的线见过吗?这样的呢?(课件出示多种线)左边的线和右边的线有什么不一样地方?
(预设:左边是弯的,右边是直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左边这种弯弯的线叫作曲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右边这样,直直的线。想象一下,这三种直直的线中,哪种是我们已经认识的?(线段)
师:回忆一下,线段有什么特征?
(预设: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不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线段、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2.明确端点
师:什么是线段的端点?
(预设:①端点就是线段两边的点。②端点就是线段两端的点。)
师:是这样的吗?(课件显示闪烁的端点)这样的点是端点吗?(课件显示线上一点)能说说理由吗?
(预设:它不是端点,因为它不在两端上。)
3.判断线段
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一根拉紧的线)
(预设:①我看到了一条直线。②我看到了一条线段。)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预设:因为它有两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师:很好,懂得用特征去判断。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认识射线
师:仔细观察,这条线段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动态演示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
(预设:①线段的一端变长了。②一端无限延伸了。)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延伸。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继续延伸,你想象到延伸到了哪里?
(预设:①出天津市了。②出国了。③延伸到宇宙了。)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没有尽头的延伸叫做无限延伸。
师:伸出你的小手比划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延伸的?除了向这个方向延伸,你还想到了什么?
(预设:这条线段还可以向另一端无限延伸。)
师:你能伸出小手比划一下吗?生比划。
师:动态演示将线段向另一端延伸的过程。
(1)射线定义
师:像这样的线,在数学上叫射线。
(2)射线特征
师: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条射线,你觉得射线有什么特征?把你的想法同桌说一说,看谁说的全面?
生交流,汇报。
(预设:①射线是直的。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射线无法度量。)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征?随着学生叙述师板书:射线、直的、一个端点、无法度量。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这么快就把射线的特征找全了?
(预设:通过观察比较线段的特征得出的。)
师:没错,观察和比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板书:观察、比较)
(3)画射线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射线的特点了,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条射线,你想到了吗?在练习纸上把它画下来吧。
生画射线。
师: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画法。
(预设:①我是先画一条线段,然后把它像一端延伸出来就得到一条射线。②我是先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条直直的线。)
师:(出示两种画法)比较这两种画法,它们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个点。)
师:观察的真仔细。虽然画法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射线。我们习惯下面这种画法。但是上面这种画法也可以,它能够让我们看出射线是由线段变化而来的。
(4)射线辨析
师:你们自己画的射线已经认识了,老师画的线你又认识吗?
下面的图形是射线吗?请说明理由?
生用射线特征去判断。
(5)射线举例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探索,我们发现了射线的特点,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射线?
(预设:①汽车大灯发出来的灯光。②手电筒发出来的灯光。③舞台灯光。④太阳光……)
师:想象一下,汽车大灯照出来的是怎样的一束光,这样的一束灯光,有多少条射线?
(预设:①有一条。②有很多条。③有无数条。)
师:再想象一下,太阳发出来的光,端点在哪里?(太阳)有多少条射线?(无数条)方向呢?(四面八方)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射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生活中射线的图片)。
2.认识直线
(1)直线定义
师: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这条线段,请你再仔细观察,这条线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向两端无限延伸了)
师:这样的线在数学上也有它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直线)
(2)直线特征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征了吗?
(预设: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无法度量。)
板书: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法度量。
3.自学线段、射线、直线命名
师:我们刚才通过探索,在已经学过的线段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出射线、直线的特征,真了不起。
师:其实线段、射线、直线也可以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怎样表示它们呢,请你打开数学书38页,自学一下,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
生自学。
师:谁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自学的收获?
(预设:①我知道线段可以用两端点的字母来表示。如果端点的字母是AB就是线段AB。②我知道怎么给射线起名字。就是用端点和线上一点的字母来表示。③我知道怎么给直线起名字。就是用直线上的两个字母来表示。④直线还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师:看来通过自学,大家都会给这三种线命名了。那我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这是什么?(课件演示多条线段、射线、直线)
(预设:线段CD、射线AB、射线BA、直线AB、直线m。)
师:请你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在给射线命名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预设:在给射线命名时要把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师:真棒,看来你们都是善于学习、乐于思考的孩子。
4.明确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
师: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请你思考,线段、射线、直线这三位线朋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想法了吗?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汇报。
(预设:①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直的。②不同点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度量,射线无法度量,直线无法度量。)
3、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学了这么半天,我们一直在研究什么呀?(板书课题)
出示一条直线。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直线AB)你能在这条直线中找到线段和射线吗?
(预设:AB和中间的那段是线段AB。)
师:是它吗?让我们把它取下来。你能找到射线吗?
(预设:①射线BA。②射线AB……)课件动态演示取射线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请你认真思考,射线、线段与直线,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①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②直线包含着射线和线段)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现。的确,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师:到此为止,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位朋友,你觉得你对他了解了吗?你觉得你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从知识技能和学法方面尝试小结收获。
师:孩子们,这节课,通过观察、比较,我们认识了射线、直线,并且发现了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真了不起。最后,老师想用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发现之旅:我们正处在线段的这一端,我们的理想就在线段的那一端;让我们向射线一样,勇往直前;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明天。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射线
没有端点两个端点一个端点
无法度量可以度量无法度量
比较
观察
发现
画直线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能力训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空间观念。
素质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关键: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正确表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备
学具准备:
活动角、三角板2块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1.出示谜语,一条线儿直又直,士兵两头来站岗,不许前伸和后延,若是前伸又后延,变了模样又换名。(打一数学名词)
2.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线段有几个端点?它能测量长度吗?
3.课件出示射线。大家看看老师画的这条线与线段一样吗?它有什么特征。在学生明确射线的概念后师指出:象手电筒、投影仪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你能试着画出一条射线吗?它有几个端点?(师同步画出射线)
4、研究射线(课件出示)。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
5、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出几条射线?(学生先在纸上画,之后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6、现实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射线?
7、认识直线。课件出示直线,让学生在与射线、线段对比中直观感知: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直线有没有端点。它的长度不可以测量。(师示范画直线)
8、请你画一条直线。
二、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好学生活动记录卡。
2、各组展示交流讨论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动画演示
1、这是一条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
2、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3、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它是无限长的。有一个端点。
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2、经过任意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3、通过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4、想想看,生活中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例子吗?
四、角的标记与读法。
1、我们已初步认识过角,(课件动画演示角的形成)那什么是角呢?其实,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角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请你画出一个角。(师同步画)
3、角的标记和读法。
记作:1,读作:角1说一说:角的符号像什么?
1、请标记一下你刚才画的角,并读出来。
2、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实物投影仪出示)名称图像相同点不同点端点长度直线射线线段
五、综合实践(课件)
1、火眼金睛: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
2、明辨是非
(1)、一条射线长5米。()
(2)、直线是线段的一部分。()
(3)、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4)、有一个端点的线是射线。()
3、数一数:(出示图)
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课堂小结:
用打电话的形式进行,教师与学生各拿话筒,互相对话。
画直线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也就是信息窗3让学生观察火车过隧道图,谁来题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修隧道呢引入这节课的新知。
二、新授:
1.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我们先确定两个点代表大山两侧的两地,自己动手画一画这两点的连线,看能发现什么?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得出结论。概括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2)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间的距离的例子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1)出示课件:王奶奶病了,她到哪个医院更近一些?让学生画出几条不同的线段,在通过观察测量,你得到什么结论?交流结果是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2)你能自己画一下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注意标上垂足。
3.谁来说说生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
4、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1、2、3、4题
第一题是寻找测量方法的问题。
第二题是联系实际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中的路线,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两点间的距离。
第三题是结合游戏加深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7
课后反思:
画直线教案(篇9)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甘泉小学 徐长凤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及理性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师:毛线几根、彩纸一张、课件。
生:每人一根毛线(颜色、长短各不相同)、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出示上海世博会各国展览馆)师生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上海世博会的部分含有线段的场馆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博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本节课中引出数学博览会埋下伏笔。】
一、曲直对比,引入线段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上海世博会,可是你们知道数学博览会吗?博览会上也有很多馆呢!我们一起先去“生活馆”看看。
1.考眼力。比较两根毛线的长短。 (1)两根直的毛线。
(2)一直一弯的两根毛线,哪根毛线更长些呢?
2.由第(2)小题学生的意见不一,引出将毛线拉直,并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比较熟悉的比较毛线长短入手,在比较一直一弯的两根毛线时,引起学生的冲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自然想到将毛线拉直这一策略,并作动画演示。通过交流,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也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解决了生活馆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再到“体验馆”去游览游览吧。
1.拉线段
(1) 初步感知
(课件回放拉直的毛线的过程,并配音,)把线拉直,两手间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师:同学们,我们在体验馆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就是——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题:线段)
a.教师示范、指名学生、师生合作指线段。(从左手捏住的这一端开始,到右手捏住的这一端结束,这两手间的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b.同桌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长短、颜色不一的毛线,拉出一条线段后,再指一指。
(2) 认识特征之一“直”.师拉一根短毛线,可以看成线段吗?(横拉,斜拉,竖拉) (松开一只手),还是线段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应该是直的。(板贴:直的)
【设计意图:通过拉直各种色彩、长短、粗细都不一样的毛线,意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引导他们对所观察的进行抽象概括,消除毛线的色彩、长短、粗细等对学生的干扰,帮助学生将线段的本质属性从非本质属性中剥离出来。】
(3) 认识特征之二“端点”.师拿出另一根长毛线,从中找线段。
a.(拉毛线的一半)你能从中找出线段吗?指名指一指。 b.(拉毛线的另一半)还能找到线段吗?指名说一说。
c.(拉毛线的中间的一部分)这回的线段又在哪呢?全班学生边说边指。
师结:看来,要在这根毛线上找准线段,关键是要看清楚老师拉直毛线时两手捏住的两端。
这两端可重要了,在数学上,我们将它们叫做端点。(板书:端点)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2个)
【设计意图:“端点”这一知识,抽象,这里,摒弃老师轻轻告诉的方式,采用两手捏住一根毛线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自己主动认识和理解线段的端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理性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给课堂带来了浓浓的数学味。】
2 .画线段.(1)脑中想象
师:刚才我们用毛线创造了很多线段。虽然它们颜色不同,长短不一,方向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线段,因为它们都是(直的),而且还有„„(两个端点)(指黑板)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子的?拿出小手比划比划。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尝试初画
思考:用什么工具来画?(直尺、书、橡皮)
怎样画才能让人一眼看出线段是直的,还有两个端点呢? (3)对比完善
依次出示学生的三种画法 1号
2号 3号
a.1号和2号3号对比。
b.2号和3号比较,他们表示端点的方法有不同(2号是用小圆点,3号同学用的是小竖线) 。 师:2号和3号同学表示端点的方法都可以。在数学上,人们习惯用3号同学的这种方法来完整地表示出一条线段。
c.师:现在我们就用3号同学的方法和电脑老师一起来画一画,好吗?(电脑示范后学生再画)同桌看一看,画的直不直,两个端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数学课,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在这里,没有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直接模仿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用大量感性材料丰富学生认识后,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创造线段模型的环节,让学生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对线段的理解。这里学生不再只是操作工,一个简单的创造线段环节,既能让学生将积极的思考伴随着整个过程,同时,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每人都能做一个发现者、创造者,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4)判断辨析
3 找线段
(1)找尺子上的一条线段。摸一摸,再指一指端点。
(2)找身边物体上的线段。学生自由找,说给同桌听听,指一指端点。 师:交流后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段的踪影。
4.折线段:
师出示一张彩色纸。
(1)师折,告诉学生,这道折痕也可看成一条线段。
(2)生拿出和老师一样大的白纸,只折一次,折出一条比老师折的长的线段。 师生相比,生生相比,看谁折出的线段最长。 (3)生再折一条比老师刚才折的短的线段。 先师生比,再同桌比,谁折得更短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喜欢的折纸游戏,让学生了解到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找最长的线段,让学生突破对折的思维定势,想到斜着折,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感受到数学好玩。】
三、变式练习,加深认识
同学们,你们在体验馆里玩得开心吗?还想玩吗?那我们再到“图形馆”里去转转。 1 数线段
(1)出示三角形,学生数。
师述:在数学上,我们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统称为三边形。(演示,用红线划一周)
(2)将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梯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师:数学上把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统称为四边形。梯形也可以叫做四边形。
(3)再将四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什么形?(五边形)几条线段围成?(数一数) 师:如果剪成6边形,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结: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 (4)再剪成和。
【设计意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穿插在数线段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向学生渗透多过形的有关知识,最后出示的反例,通过学生上当,更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线段的理解。】
2 .连线段
(1)出示两个点,学生连。两点之间能连成几条线段? (2)再加一个点。学生连。
师:3个点,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画出了3条线段?跟刚才相比,只多了一个点,就多连了几条线段?
(3)再加一个点为四个点。 学生连。
师:4个点,每两点相连,一共画出了6条线段,跟刚才相比,多了一个点,又多连出了几条线段?
(4)师:如果再加一个点,又会多连出几条线段呢?也就是能连出10条线段喽?是不是这样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一试。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最后三道习题,依次出示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让学生连线段,将这三道题孤立地给学生做,很多学生对前两题没问题,可是,最后一题,正确率却很低。主要因为学生不能沟通三题之间的联系,将做前两题的方法有效地迁移到后一题来,采用有序的方法去正确连接。因此,我们通过在第一题两个点基础上不断加点的方式,将三道题整合起来,再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简单对话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伴随着点的增加,所能连的线段也在增加。在向学生渗透着有序、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同时,还将课堂向课后延伸。】
四、小结拓展。
(1)师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不仅知道了线段的特征,还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线段。学到这,你有什么收获吗?
(2)拓展:你们知道吗?在世博会的很多场馆建筑中也藏着线段呢,赶紧去拓展馆看看吧?课件再次出示世博会场馆,学生从中找线段。
最后,课件出示葡萄牙馆,由找出线段后,比较两根差不多长的红色的线段,到底那根线段更长些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课尾,再次回归生活,通过寻找世博场馆中的线段,既与课首呼应,让整节课浑然一体,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期待下节课的学习。】
《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共3篇)
直线射线角教学心得体会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线段、直线和射线,︳西师大版
直线方程教学设计
光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画直线教案(篇10)
下面是关于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元素,直线是几何中最简单的曲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从距离的角度定量来刻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等整个解析几何奠定基础。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对以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并且该公式在以后的解析几何学习和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这节教材对学生学习解析几何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对象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直线的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和相交,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算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都已相当的熟悉。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来讲,他们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空间概念较容易理解,所以这节课的概念的理解不是难点,但是公式的推导是个难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求法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引入,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从简单的例子出发,让学生了解到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实际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由点和直线的关系入手,从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缜密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观点——联系的观点、辨证的观点、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精神,坚韧的意志力和个性品质。通过对证明思路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
4、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上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实际应用性及研究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从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归纳类比出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征和思维规律,也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和社会生活及生产的联系,也可以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如下:
重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推导
突破难点的关键 从实际问题出发,以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从特殊到一般,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教学策略是“创设情景,启发引导,论证推理,发展能力”,具体地说,首先从实际问题引入,创设情景,从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启发引导、推理,以例题和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思想
以情景启发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提供知识的直观素材和背景材料,又为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教学的整个过程均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索中展开学生的思路,把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真正做到让数学结论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探究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画直线教案(篇11)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P38-P39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开始时出示了直观图,借助直观图引入了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出示了两个实物图,借助直观图引入了线段,在学生感知了线段后,引入了线段的特征和表示方法。第二部分在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引入了直线,这部分教材呈现了直线的特点和表示方法。第三部分呈现了3张生活图引入了射线,然后呈现了射线的特征以及表示方法。最后教材提出一个问题: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呈现了本课时的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她们的空间观念在四年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生活中的各种线也为本课时的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直线,什么是射线,什么是线段,能够在不同的图形中判断出哪条是直线,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独立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画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的方法,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线段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直线、线段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2、学生准备:直尺,草稿本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画一条线段
师:孩子们,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线段,现在刘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表扬用直尺画线段的小朋友,提醒小朋友直尺是我们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好帮手)
2、提问导入新课
师:刚才你们都又快又准地画出了线段,那关于线段你们都已经有哪些认识了?
学生交流汇报说出关于线段的认识。
师:看来我们的班的孩子都和线段这位朋友很熟悉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些新的线,它们是线段的兄弟姐妹,也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她们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进一步认识线段
师:在认识新朋友之前,刘老师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出示课件中一条线段)
师: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2个
师:那现在我们用我们的英文字母A和B来给这两个端点坐上记号。在数学上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可以用端点的字母来表示这条线段。例如:线段AB。(板书:线段AB)
师:如果我把字母AB换成其它字母,能不能表示我们的线段呢?
生:可以/不可以
师:为什么可以呢?
生:因为那个只是线段的名字。
师:孩子,你的联想力非常棒,AB是我们为它取的名字,就像你们一样都可以有不同的名字,在学校你有全名,家里爸爸妈妈都是叫的小名,虽然叫的不一样,是不是都是你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仅仅A、B才能表示两个端点,所有的字母都可以表示两个端点。)
2、认识直线
课件演示把线段两端无限延伸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子?
师: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直线)
师:你们能画出一条直线吗?(适当提醒:直线是没有端点的)
师:如果我们所画的直线变化位置,你们认为它们是否还是直线?
师:结合刚才我们表示线段的方法,你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你们想怎么表示直线?
总结:只要具备了直线的特点,不管位置,角度怎么变动,都是直线。直线可以像线段一样表示,例如:直线AB(板书:直线AB)也可以用小写字母l来表示(板书:直线l)
(备注:直线AB中的AB不是表示端点,而是直线上任意两点。)
3、认识射线
出示课件中的三幅图片(电筒的灯光,汽车的灯光,)
师:你们用过电筒吗?当我们把电筒打开的时候是不是会从电筒里射出许多的光线?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电筒射出光线的特点吗?
学生描述: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没有尽头。
师:大家闭上眼睛听我口令,我从我的电筒里射出了一束光线,它足够强大,它射出了我们三小,射出了我们整个三台县,射出了我们的绵阳市,它一直无限延伸,没有尽头。
师:你们是否想象出这样的线了?
师:像这种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笔直地无限延伸的线,我们就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师:你们能够画出一条射线吗?
比较同学所画的射线。
问:她们画的都不一样,那她们画的是不是都是射线?
总结:只要具备了射线的特点,那这样的线就是射线。
师:射线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齐答)
4、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⑴文字总结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的兄弟姐妹了,她们长得很相似,但是我们的小眼睛是不是很亮呀?要找到它们的不同来区分它们,不然认错了,那我们就尴尬了。
师:你们能填出下面表格吗?
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
直线0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1一段不限延长
线段2不可延长,可测量
(备注:学生要知道只有线段可以测量,直线和射线都不可以测量)
(2)小游戏(有时间就进行5次)
师:根据刚才我们所总结的特征,刘老师来跟你们玩个小游戏!我说你来做。
(示范:三条线段用身体表示的动作)
(三)习题练习,新知巩固
1、完成教材上P39上方的“做一做”
2、加深难度:完成教材上P44练习7的第一题
总结: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收获了什么?
八、教学板书
直线、射线和线段
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
直线(直线AB)0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1一段不限延长
线段(线段AB)2不可延长,可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