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8篇。
文档写作是解决问题和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遇到写作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范文参考。有没有关于范文写作的好的途径?希望这份“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并带来帮助,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查阅本文愿能为您带来帮助!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1
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发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1-6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11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354台次,执法人员23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898户次,检查农资市场504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60件,案值32.4万元,没收查扣物质520530.97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50户,受理农资投诉2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77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辨别真假难。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二是监督管理难。当前伪劣农资销售市场都在农村,并且越是偏远的山区和小村落越有市场。部分假劣农资还打着“送货田头,服务农民”的旗号,运到村边地头进行抛售,且流动性强。由于农村地大面广,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原因,执法部门对这些“上山下乡”的农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三是打假罚劣难。农资经营主体杂乱无序,多为个人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宗族观念浓厚,造成执法环境差,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率低,查办的案件常常出现“办而不结”、“处而无罚”现象。四是深挖根除难。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伪劣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要跨区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而各地打假信息资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难以从源头治理。五是少数农资者“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不够理想,流于形式。
五、下一步农资监管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惩戒机制,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办法。
(二)、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要对农资经营户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可追溯管理,提高监管到位率。对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市场环节监管,向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延伸。对农资产品,以实施准入制度为重点,实现与行政许可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监管关口前移。同时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投入,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结合,开拓、净化城乡农资市场。帮助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三)、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积极查办农资案件,力争办大案、要案,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三门峡市商务局
2010年度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年终总结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日)
2010年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安委会的具体指导下,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目标,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狠抓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大力推进了商务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商务系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安全目标任务。为商务系统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市安委的文件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
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两名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专员。同时,局党组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了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主管领导做到了重大活动亲自部署安排,
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重大会议必讲安全生产,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做到了早发现、早研究、早落实,从而确保了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我局原属企业管理职能整体移交市商业总公司,我局不再负责市直商业流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负责局机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年初,我们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新的部署和安排,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了局机关的安全平稳运行,
二、健全机制,强化监管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监管理有章可循,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监管网络建设。一是坚持会议制度。局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不少于一次,分析、研究、总结、部署各个时段的安全工作。二是坚持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度。结合重大节日和季节,根据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重点,进行重点抽查和检查,坚持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日常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并监督隐患整改。三是坚持安全值班制度。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非常时期安排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落实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四是坚持安全生产告诫制度。对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不落实隐患整改的进行警告。
三、注重防范,加大宣传,强化意识
为了提高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我局始终把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演练作为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利用电子屏、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应急技能等业务宣传资料,在全市商务系统营造了一股浓热的安全生产氛围。二是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一年来,我局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4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4次,查处隐患7起,通过检查整改,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了局机关的安全运行。
四、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消除隐患
按照商务部的通知精神和市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局紧绷“安全生产责任重于天”这根弦,充分发挥商务稽查支队的行政职能,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一是加强酒类流通管理。当前酒类安全消费,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是大力宣传,通过媒体、横幅、标语,召开经营者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让经营者了解其重要性,掌握经营程序。二是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对全县所有经营酒类的经营户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建立了酒类经营户挡案。三是组织商务执法检查,根据《条例》和《办法》的要求,对于本地酒类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
清查,严格实行酒类商品溯源制度,严厉打击经销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行为,规定酒类经营户必须建立了购销台帐和悬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警示牌,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了酒类市场。 三是积极开展酒类执法检查工作。全年共查处假酒案件30余起,涉案金额6万余元。
二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管力度。为了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管,生猪定点屠宰办,坚持“内管外查”的工作方针,从生猪屠宰的源头抓起,严格“三证”、检疫、检验制度,对屠宰场内的检验、卫生消毒、运输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严厉打击了私屠滥宰、白板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同时,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工作重点,严格规范屠宰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生猪疫病标识追溯制度,统一的台帐和证章制度,对私屠滥宰等行为的进行投诉举报制度,对流通环节以制度形式进行程序监控,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现象,杜绝了“问题肉”的上市,私屠滥宰现象得到遏制。在重大节假日或其它地区有重大疫情发生时,我们坚持对生猪屠宰场实行“日报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及时掌握生猪的产地和数量,确保节假日、疫情控制期市民们吃上优质肉、放心肉、平价肉。全年共查扣不合格生猪16头,猪肉2240余斤
三是开展集中整治成品油市场的专项行动。依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有关法规,商务稽查支队联合市乙醇办对全市的
成品油市场进行了检查。重点对加油站(点)销售油品是否为乙醇汽油、进货是否正规、各类证照是否齐全等内容进行了执法检查。共检查 20 家加油站(点),对 4家违规经营的加油站(点)进行了立案查处,共处罚金 万元。
2010年市商务局安全生产工作在单位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但我们深感安全工作形势仍十分严峻,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在安全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思想上有些松懈,得过且过,不愿管得太细、太严的思想。二是专业知识欠缺,致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全面落实县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目标》,努力开创我市商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3
一、整合职能努力提升服务发展的效果
一是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有101项,实现比例为90.18%。有91项进驻区行政审批中心,进驻率达82.73%。96个事项开通了在线办理,实现率达所有事项的87.27%。截至目前,我局共办理最多跑一次业务6.61万件。二是精准对接助力小微企业。搭建政企互惠通平台,达成银企对接合作意向44项,企业意向金额2.28亿元,银行发放贷款6千万余元。评选出十家莲都区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三是主体增量持续提升。全区共有各类在册市场主体41285家,新增8589家,同比增长15.3%,其中企业800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45家,个体32431家,市场主体的总量及增量均居全市首位。
二、紧抓契机进一步夯实食药安全监管的基础
积极推进省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超额20%完成定量抽检任务。超额81%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农(林、水)产品标准化实施率均超60%基础标准。食品小作坊备案登记100%,持证小餐饮量化等级公示率达到98.5%,均超额完成创建任务;餐饮行业实现大提升,建成示范店500家、阳光厨房80家、提升小餐饮1233家。全区学校食堂持证率、AB等级、阳光食堂、统一配送率、品牌超市比例等安全链条持续完善。组织开展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共立案128件,刑事立案6件。其中,口水油、伪劣白兰地酒案被列为公安部20__年打假利剑行动督办案件。实施食安金融联合惩戒机制,累计向市人行报送不良信息111条。实施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公布食品安全信用红榜单位29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训从业人员2.8万余人次,推行食品安全责任险、搭建放心食用油采购平台等。在基层建立28个科普宣传站,在企业建立5个科普宣传基地,在天宁小学筹建科普宣传基地。
三、统筹兼顾不断增强科学监管的效能
立案查处各类案件共285件,办结276件(移送公安7件),罚没款共288.59万元。全区有效商标数7162只,同比增幅2%。目前共有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22件,市著名商标29件。
四、敢于担当持续强化服务民生的作为
一是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今年共改造15家市场,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放心农贸市场超额33%完成创建任务,全区已累计建设10家放心农贸市场,占比正式市场90.9%,城区农贸市场溯源系统安装覆盖率100%。全区18个市场中有17个建成快检室(其中包含6个非正式市场),建成率94.4%,均免费开放。二是开展放心消费在莲都工作。指导申报放心商店31家、放心网店20家、放心餐饮单位58家,完成既定任务的118%。受理了举报件726,投诉件91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400万元。三是提升维权组织社会公信力。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宣传活动、消费教育进大专院校活动、消费教育进社区活动等系列活动,共通过市级媒体发布微信购物、预付卡消费等各类消费案例、消费提示10篇。
20__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以突出政府工作为核心,在民生服务方面实现新的贡献。
一是争取创成浙江省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全力推进二十个创建行动计划和二十个创建重点攻坚项目,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示范点评比,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试点;开展多部门联合集中整治和打击、新一轮食品安全百日行动、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价,深入推进四个规范化建设。加大农村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按照七有八强化的乡镇(街道)食安办和十有的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增加农村食品安全知识供给,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健全食品安全新闻发布制度,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网络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联合惩戒,加大平台数据对接力度,加强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建立食品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
二是扎实推进为民惠民实事工程。推进城区农贸市场质量追溯及快速检测双体系建设;完成放心农贸市场、阳光厨房等建设任务;推进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新三年计划,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深化学校食品安全组织管理等8个方面规范化建设,推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档升级,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各项指标任务;探索建立莲都区农贸市场专业管理团队丽水市莲都区菜篮子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开展网上网下融合发展的示范市场建设,规范城区杀白家禽产品进入交易市场。
三是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的工作举措。继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手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减少办事群众的等候时间,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实现主体增量持续提升。根据个转企企业优惠政策,继续推进个转企各项服务措施。
四是继续开展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探索宽进严出的诚信监管体系。扶持优秀小微企业申报省、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从制度、考核、部门联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主体壮大工程,有效减少准入壁垒,着力实现无痛苦准入。
二、坚持以深化业务工作为基础,在行业规范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一是强化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拓宽查办手段,做好事关民生领域、社会关注度高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广告、虚假宣传、违法金融和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价和抽检监测工作,继续开展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动。制定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制度,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强化畜禽产品入市监管,严厉打击未经检验检疫上市等违法行为。通过执法监管+互联网+第三方监管体系,全面推行餐饮痕迹化监管,完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自查、量化分级自评、责任约谈等制度。继续开展网络订餐净网行动。实施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大型以上养老机构食堂、农家乐等食品安全保障。深化食品摊贩治理,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加强餐厨废弃物规范化收运管理。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及标准宣贯。
三是继续抓好药械安全风险防控。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信用体系建设,树立标杆引领示范等措施推进、深化全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药械风险管理,抓好日常监管各项工作和各项专项整治。
四是继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放心示范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商店、放心网店、放心餐饮的申报及创建工作,继续优化放心民宿、放心市场和放心景区的消费环境;开展百千万化妆品放心消费行动,开展保健食品会议营销综合治理。加大消费维权工作,通过进一步扩大社会维权体系、强化消费维权力量等,有效提升消费纠纷的解决率。
五是加大合同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监管力度。开展省AAA、AA、A级守合同重信用申报和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格式条款备案监管等工作强化合同监管职能;加大注册商标的培育力度,推进商标质押工作;加大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重点违法广告以及新媒体广告的查处力度,突出对互联网领域、食品广告、虚假广告的整治力度。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4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化市场监督法治宣传教育,加快市场监督法治建设,根据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全市市民开展第七项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市场监督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宪法维护权威中推进普法,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延伸普法,在法治实践中深化普法,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市的基础作用,为银川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目标。
市场监督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市场监督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法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推进,法治文化繁荣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应用更广泛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明显提高的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明显提高的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的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行政审查改革,加强事后监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改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稳定服务社会,为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年规划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人民大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接近基层、接近生活、接近大众、接近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使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掌握大众、遵守、运用。
-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将普法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行政执法、监督、服务各个环节,提高市场监督的法治管理化水平。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按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分类实施普法宣传教育。重点抓住食品安全、特殊设备安全、药械安全等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经营观念,促进全国人民尊重法学法的遵守法。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时效。立足市场情况,把握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四、组织领导人。
为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七五普法领导小组。
五、普法对象和要求。
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市场监督队伍和许多经营者。
(一)主张领导干部尊重法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是确立法治意识的关键。严格执行机构学法用法制度,将宪法、法律、党章和党内法规纳入必修课,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办公会、依法行政讲座、专题训练等形式,结合现场教育、行政事件旁听等法治实践,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日常培养,健全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发展,解决矛盾,维持稳定能力。
(二)注重发挥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守法和执法的示范作用。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持证上岗培训的必学内容;实行任前考法制度;把行政执法过程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通过严格执法推动法治建设;加强廉政方面的法治教育,用典型案例教育干部廉洁从政。
(三)引导经营者树立依法诚信经营和信用意识。以“法律进企业”为载体和抓手,突出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倡导契约精神和守法诚信经营,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切实履行经营者主体责任,助推企业法治建设。指导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群众团体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四)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普及食品、药品器械、特种设备安全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消费权益的保护。
六、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明确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责任,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密结合银川市“十三五”规划,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干部和广大经营者的法治观念,增强参与共建法治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宣传宪法的实施,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提高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法尊严。
(三)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力宣传依法行政领域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宣传市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市场监管相关法律规章,宣传公司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保障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入学习宣传食品、药品器械、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学习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商标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平等交易、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意识,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为经营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学习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消费环境,创造和谐的市场环境。深入学习宣传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依法。
(四)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宣传党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尊崇党章,维护党章的权威。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机关党员干部做党章党规党纪的遵守者、捍卫者。
(五)坚持以改革推动法治,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用改革成效,推动法治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努力营造信用监管、诚信守法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市场监管法治文化建设。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积极推进市场监管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普法宣传手段和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契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初步形成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市场监管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寓法治文化建设于依法行政中,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营造依法行政良好氛围。
(七)大力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行政执法实践相结合,使法律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统筹机关律师资源和力量,建立公职律师机构,为法治市场监管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支持个体私营协会、消费者协会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和经营主体加强自我约束,遵守法律,诚信经营。
(八)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市场监管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市场监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坚持法德同宣同讲,坚持把道德教育融入法治创建全过程,列入法治创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各级干部自觉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
七、工作步骤
“七五”普法规划从202-年开始实施,到20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启动阶段。202-年10月底前,根据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施意见》完成方案制定,成立“七五”普法领导小组,健全普法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各分局根据市局方案,研究制定“七五”普法方案、明确工作细则和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启动工作的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年12月至202-年上半年,各分局依据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各地实际和年度及工作重点,部署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督促到位,检查到位。机关各科室根据本方案每年3月前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和具体措施。各分局和机关各科室每年6月15日和11月20日分别上报阶段半年总结和全年总结。
202-年开展中期督导检查,202-年上半年,根据督导检查情况查漏补缺、进行整改。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年下半年,按照“七五”普法验收标准,全面进行总结验收。考核验收普法规划的制订、落实情况;普法经费的落实情况;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其他重点学法对象的学法、考核情况;学用结合,依法治理工作等情况;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对法治宣传“十进”活动、重点时间节点法治宣传等活动进行考核。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建立健全普法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并负责检查和考核验收本部门的普法工作,确保普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确保普法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二)明确法治宣传责任,突出宣传重点。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形成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坚持把内部干部职工和经营主体作为普法重点对象,通过加强培训,下大力提升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工作能力。要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公职律师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的作用。要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普法宣传,按照法律进企业的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进行法律培训、法律咨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守法诚信意识。要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帮助、引导他们依法维权,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
(三)紧贴深化改革,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重点完善法律进企业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探索普法示范企业创建,通过公益普法、立法调研、以案释法、发布典型案例、公示行政处罚信息、12315维权服务网络、互联网+法治宣传等方式,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方式和时机开展普法宣传,运用法律服务热线及时解答法律咨询,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促进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合力。
(四)务求宣教实效,保障到位。要建立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评估、交流和激励监督机制,定期督促检查,认真开展规划实施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对普法工作成绩显著的,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统筹开展监督抽查、风险监测、事中事后监管和各类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起草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按照省局工作要求,起草2021年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开展坚守安全底线、锐意改革创新、推进监管一体化、加强党的建设等四项工作。(二)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一是制定2021年度全市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和市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计划,将日用及纺织品等8大类52个品种列入市级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安排699个批次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其中监督抽查674个批次、风险监测25个批次)。目前,已抽查280批次产品,其中生产领域96批次、流通领域184批次,出具报告178批次,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6%。二是完成4家国抽、1家省抽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现场审查,向市抽不合格产品所属县区(园区)市场监管部门推送不合格信息8条。向综合执法支队移送不合格案件线索8件。三是组织开展定配眼镜、食品相关产品和车用汽油三类产品质量省级联动监督抽查工作。目前,20批次定配眼镜和20批次车用汽油检测结果均合格,20批次食品相关产品有3批次不合格。四是配合开展国家、省级监督抽查。陪同完成3组岩棉板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和8组电缆桥架、钢筋、铝型材等产品省级产品质量调研工作。五是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试点工作,建立5个风险信息监测站,对相关产业强化风险管控。(三)开展工业产品事中事后监管。印发《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计划》,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实施分类分级监管。目前全市共有7个品种89家许可证企业,其中食品相关产品企业47家,危化品及其包装物企业22家,水泥企业9家,建筑用钢筋企业4家,化肥企业4家,电线电缆企业3家。按照《安徽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已将上述企业分为AA类1家、A类2家、B类82家、C类4家。所有企业已提交2020年自查报告,上半年完成对2家企业监督检查。(四)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1、开展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回头看,全面掌握非医用口罩、熔喷布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状况,将一次性非医用口罩产品列入2021年市、县两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产品目录,对市抽2家不合格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上门开展帮扶指导,助力质量提升。2、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和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按照市市场监管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继续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危险化学品车载罐体生产企业是否持续保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进行排查。目前正在对和县、慈湖高新区等危化品集中区生产企业产品开展梳理,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许可产品的违法行为。3、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一是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检查158家经销企业,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10次,发现13家企业涉嫌销售三无商品,全部下架涉事商品。二是开展磁力珠等儿童玩具专项检查。5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313人次,排查学校周边、玩具批发市场的经营主体294家,发现问题企业6家,下架磁力珠商品12件、三无和安全隐患儿童玩具46件(套)。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组织专家走进校园开展讲座1次。三是组织开展校园纺织品抽查。对全市大、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幼儿园共计69家教育机构采购的军训服、校服、大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幼儿园园服及床品四大类纺织品进行抽查检测,截止目前,共抽检104组校园纺织品,不合格2组,合格率98.1%。四是启动学生用纤维制品公证检验和质量溯源工作。按照2020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学生用纤维制品管理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学生用纤维制品公证检验。在4所学校试点开展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溯源。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溯源机制的建立,将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4、开展预拌混凝土专项整治行动。与市住建部门联合发文,对全市28家预拌混凝土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对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检查表》,仔细检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情况、原材料和产品质量与控制情况及企业规范经营情况等32项内容。抽查27家企业27组产品,1家坍落度指标不合格,已转交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后处理。5、开展液化石油气等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充桩单位、销售企业进行检查和抽查,抽查22个批次送检,2个批次不合格;在城乡结合部抽查10个批次液化石油气调压阀、10个批次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检验结果待出。6、开展环保类重点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生产且对外销售产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排查全市11家许可证企业,对4家符合本次检查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存在问题企业已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整改。7、开展查处打击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生产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5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排查市场主体283个,包含婚庆公司、KTV、大型餐饮店(含婚庆服务)经营单位20余户,未发现生产、销售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的行为。(五)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牵头工作。成立了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和单位责任。按照清单要求,我们加大成品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长江马鞍山段4座加油站做到全覆盖检查,加大对边远地区和民营加油站的监督检查力度,抽查40个批次成品油送检全部合格。牵头开展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工作,向市环委办报送责任清单。(六)探索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借鉴长三角地区先进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对全市工业产品许可证企业、3C产品生产企业等开展分级分类分色监管试点工作。目前已制定试点监管工作草案,正在研究制定两个通则,下一步将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二、存在问题(一)经费保障不足。随着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抽查经费保障相对不足,抽查覆盖率和频次较低,产品质量监管有漏点、盲点,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专项整治行动和临时性整治任务没有经费支撑。(二)监管人员力量不足。截止目前,我们正在承担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达到21个品种,有22项工作要上报总结和报表,牵头本系统消防安全、生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等,涉及工作种类繁杂、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监管人员力量尚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监管需求。三、下半年工作安排(一)全力做好市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继续完成市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做好国抽、省抽、市抽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站的积极作用,完善风险监测工作,对风险隐患发出预警。(二)全面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继续开展食品相关产品、电线电缆、棉花等纤维制品、消防产品、化肥、水泥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生产经销企业全覆盖检查,加大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和执法检查力度,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三)开展2021年落后产能退出工作。重点打击违法生产地条钢行为。做好我局包保含山县、和县落后产能退出督察工作。(四)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动。对全市近5年来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帮扶。(五)部署开展非医用口罩助企护民保安康行动和儿童老年用品护苗助老关爱行动。(六)继续开展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在前期分类监管工作基础上,对《通则》广泛征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技术机构意见建议。出台地方标准,改造我局网格化监管平台,深入开展分类分级分色监管,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成效。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6
管委会:
上半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市场监管局围绕“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一个目标,确保“食品、特种设备”两项安全,立足岗位着力打造“创业高新、质量高新、秩序高新、食安高新、民生高新、效能高新”,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队伍执行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均取得可喜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推进商事制度配套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便利化,深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着力做大市场总量,在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中,高新区市场活力保持上扬态势,截止6月,新增市场主体4528户,增长率125.05%,完成了全年市场主体发展指标的75.47%,其中,新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376户,增长率达到282.33%。市场主体总数达到了22364户,同比增长40.29%。新发展股份公司12户,个转企103户,助企融资3.65亿元,为4266户市场主体免费刻章12530枚。
一是加快市场准入一体化进程,优化提升服务质效。及时跟进高新区打造全市国际化先行示范区发展战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重新梳理整合外资登记流程,将外资登记纳入了企业设立“一表制”审批范围,实现了审批与登记同步推进。作为全省简易注销试点单位,出台《**高新区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注销程序,建立宽松便捷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降低市场退出成本,缩短市场退出周期,消除创业创新顾虑。优化调整登记窗口设置,开设咨询窗口2个、“三证合一”窗口1个、规上企业改制和大项目绿色通道1个,合理分流审批办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助服务区软硬件配置,方便企业网上名称自主申报、食品经营许可网上申请、年报公示等业务办理。
二是探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履行“双告知”职责,在企业设立和经营范围变更时告知申请人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存档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承诺书,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即时在门户网站公开。研发建设综合监管平台,实时向其它监管部门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现审批许可对接,登记监管联动,解决“先照后证”实施后,信息传递滞后,后续监管缺位的现实问题。启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及监管平台建设,集成市场监管、国地税、公安、规划、国土等各部门信用信息,建成市场主体“全科”档案,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经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批,近期将进行招投标进入研发阶段。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公示工作,公示企业5688户,年报率69.89%;公示个体工商户9506户,年报率91.38%,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融通”三项重点工作,从市场监管职能出发,实施全方位优质高效精准服务,推动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实现数量扩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跟踪包靠重大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开通项目登记绿色通道,在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政策扶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前期指导,主动加强与项目立项、审批等有关部门和园区的联系,坚持“特事特办、难事商办”的原则,实行跟踪服务、全程帮扶。目前已为天恩能源公司、燕园立标环保科技公司等15个重点项目落户高新办理了登记手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市场主体提升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目前已完成个转企103.家,新发展股份公司12家。高度关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深入企业调研,认真梳理企业在改制重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品牌创建、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整合发挥我们市场监管局在登记监管、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药品安全、商标广告等方面的职能,为企业做实事、解难题。指导**大耀新材料申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争取修改了相关奖励政策;指导**市投资公司企业改制,组建企业集团,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和商标权质押登记帮助特钢集团、紫鸢乳业、盛源热力集团等19家企业融资3.65亿元。牵头起草《**高新区企业注册地变更(迁出)管理办法》,建立注册地变更(迁出)联合会签、迁改互通机制,严控税源流失,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三)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质量品牌创建。按照“抓质量、创品牌、促发展”工作思路,大力推进“质量兴区”、“品牌强区”战略。围绕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潍柴工业园、软件园、光电园、生物园四大品牌发展集群,筛选圈定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建立起330户企业为主的品牌发展“梯队”,将符合条件且发展势头强劲、竞争力强的26家企业及产品列入重点培育名单,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创建帮扶,指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规划和发展计划,完善申报资料。同时储备一批转型成功、前景广阔的升级企业,增加品牌企业在全区市场主体中的比重。今年以来,新注册商标138件,海外商标50件;培育上报**省著名商标10件、**名牌产品及**服务名牌8个、国家级守重企业1家、省级11家,以上品牌将于年底前认定公布。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创建。全面启动标准化应用及研制,开展企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制订,指导潍柴、歌尔、北汽福田、凯信机械、大耀新材料等知名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发展较好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提高科技成果的标准实现率;指导高新区审批服务中心对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良好行为进行申报认定;指导**鹤翔安养中心进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培训。今年以来,已发布企业标准6项,现正指导潍柴、天瑞重工、北大青鸟、大耀新材料等4家公司制(修)订国家标准,争取下半年发布。
(四)强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安全
一是优化稽查体制提高执法效能。实行“一个拳头+科所联动”办案机制,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以投诉举报量大、关系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商品为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和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力度,重点查处假冒伪劣、无证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三无”标注、知识产权侵权、霸王条款、虚假广告、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组织抽检649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1批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17次,立案71起,结案22起,罚没款入库41万元。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组织开展电梯、涉危化品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和电梯、起重机械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学校、医院、商场、展览馆、气瓶充装单位等28家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排查出安全隐患8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5份,对超期未检的42台电梯逐台进行核实,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配合省级联合执法组开展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专项检查,抽取4家企业查阅200余台在用特种设备档案,发现安全隐患6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落实高标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对特种设备、文化娱乐场所、无证无照等重点领域开展排查整治,共检查企业1346家,发现隐患163处,143项已整改完毕。开展“平安行 你我他”专项行动,重点对机动车生产企业、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关。开展安全生产进社区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强化“红线“意识。现场指导**弘基燃气等3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完善特种设备应急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组织文化经营单位30余人开展安全生产和防范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四是积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继续完善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新增“消费维权服务点”6处,实现消费维权各领域全覆盖、无死角。围绕新型消费领域和消费者诉求热点,提高维权宣教力度,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3.31”食品安全日等重大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微信、微博等媒体,实现消费维权信息、警示、新闻、案例常见报、多上镜,形成全方位宣传、教育、维权合力。今年上半年,受理各类投诉举报404起,处结388起,满意率达98%。民生建设方面,对十甲、玄家、大庄家等农贸市场进行规范提升,建立市场管理制度14项,悬挂公示牌112个。指导十甲农贸市场建设市民放心的“菜篮子”,集中办理健康证36户,建立规范化专业管理机构、检测室、卫生间,规范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确保市场经营业户证照齐全、规范经营。联合公安、城管、街办取缔马路集市7处,有效解决了主城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等难题。
五是建立物价惠民长效机制。对24家行政事业单位**年收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上报,加强行政事业型收费事中事后监管;完成6家物业收费、3家商品房销售价格进行了备案;对5家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进行了收费公示审核;处理价格类投诉举报91件,约谈停车场负责人,规范停车费收费标准;对违反规定超标准收取物业费、水电费、停车费、医疗费等乱收费行为及价格欺诈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明码标价示范街”创建,发放提醒函2000余份,召开示范街现场培训会,邀请市物价局领导专家对餐饮、超市、药店、宾馆等各种业态的明码标价情况进行指导点评,重点解决不明码标价及不按规定内容和方式标价、货签不对位、标示模糊等不规范标价行为。完成东方大酒店、歌尔声学、佳益家政3家用工单位的劳动力市场价格监测以及3家超市和3处农贸市场50多种商品的价格监测,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情况,确保市场价格平稳。加强价格调研宣传工作,发布消费警示14条、维权信息40条,为省市工商局、物价局、管委会、消费者协会提供稿件40余篇,在城市周刊、市物价政务信息发表文章共计22篇。
六是发挥服务职能,做好价格认定工作。一是助力公安“打霸治痞”。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进一步创新服务、延伸服务、提升服务,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扎实做好价格认定工作。截止5月底,办理价格认定案件48起,涉案金额200多万元,打击了影响高新区发展的各类违法行为,涉及盗挖膨润土、损毁苗木、破坏基础设施、盗窃公私财物等案件,有效维护了辖区公共利益和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二是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租金标准定价工作。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和组织部的安排,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对区公租房锦程公寓和人才公寓市场平均租金进行调查测算,开展了价格认定工作,拟定了高新区公租房和人才公寓租金标准,为推进全区公租房和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全面推进三城同创工作,提升监管保障水平
围绕“食品安全保障整体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稳步加强、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三大目标,以网格联动为载体,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以风险监测为手段,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稳定向好。
一是扎实推进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实现联动监管。全局联动。将全区2474家食品经营单位,划分到34个执法监管网格,严格落实网格责任。打破局所界限,各个分管领导、科室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日常检查、示范街(店)创建、夜查等,全部实行联查联动。社区联动。加强基层协管员队伍建设,重新确定了90名食安协管员,社区书记为网格召集人,各执法部门网格员按照职责进行联合施制,每个社区公示食品安全责任网格图、投诉举报电话和协管员照片以及联系方式。社会联动。所有食品经营单位统一悬挂监管公示栏、食安名片,相关证照、管理制度、监管人员信息,以及本局微信二维码、投诉举报方式全部上墙公示,方便群众举报监督。今年以来接受食品类投诉47起,责令改正25起。
二是积极推进快检全覆盖工程,强化风险管控。严格按照“五有”和“五规范”标准规划筹建快检室,建成谷德佳乐家、金马佳乐家、**学院、畜牧职业学院等快检室6处;同时,在四个监管所建设高标准快检室4个,每日检测能力500次。农贸市场快检室实行第三方托管,拜尔检测公司派驻37名工作人员,24小时正常运转,日均检测量150批次,对新加入场的农产品实施全覆盖检测,并为市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统一为快检室安装监控摄像,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检测仪器实行定孔检测(即每个品种都固定检测通道),检测结果自动上传监管平台,每天在LED屏上滚动播出公示。同时,加大第三方监测机构抽检力度,上半年开展食品抽检420批次,完成全年计划的52%,检出不合格食品8批次,合格率达到98%,不合格食品全部立案查处。
三是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办力度,增强监管实效。深入开展“六小”、无证无照、学校食堂、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全过程执法监管,联合公安、经发等部门联动联治,形成了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500余人次,检查六小场所3800家次,学校食堂53家,小饭桌41家,农资业户56家,取缔露天烧烤51家,餐饮店8家,共提出整改建议257条,下达整改通知书268份,查处食品类案件12起。推进畜禽禁养工作,取缔养殖户60处。
四是积极开展示范街(店)创建,强化典型引领。制定了《高新区餐饮业整顿提升意见》,《示范街整治标准》等,修改了《百分制监管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在餐饮许可现场核查中增加了环保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7
纪检工作汇报材料
开展纪检工作,要注重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思想进步,具有牢固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坚定了反腐倡廉的立场和决心。下面是管理资源吧纪检工作报告总结范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纪检工作汇报材料
1今年,我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全区纪检监察工作要求,通过完善机制,加强教育,切实抓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做到廉洁自律工作常抓不懈
我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五条禁令和十项措施》,在治理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专项治理工作中,局班子和成员分别作出廉政承诺,将该项工作延伸到直属单位和基层国土办。通过廉政谈话,上交区纪委未能拒收现金900元。未发现领导干部有拖欠公款行为;加强了公务接待管理,对公务接待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下乡镇一律在食堂就餐,不得接受下级机关宴请,上级机关来人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局领导带头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反对铺张浪费和大吃大喝,严格用车管理,有效制止了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坚持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完善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做到有事谈事,无事谈心,增强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
严格执行市政府6号令和我区征地拆迁实施细则,公开征地程序、补偿安置费用标准。结合土地和矿权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开展了一次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对99年以来依法批准征占土地51公顷7个批次的用地情况进行了清理,清理拖欠集体土地补偿费449万元,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化解镇(乡)建设占地欠款问题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对全区21宗367亩征而未用闲置土地拟定方案,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4宗,责令限期动工17宗;对16个无证开采的小煤洞全部实施了封堵。加强了对矿权规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资金管理的监察力度,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3万元,采矿权使用费7。5万元,严格按规定上缴。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1件,办结区长热线2件,接待上访群众45人次。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查找问题10个,制定整改措施11条,新建完善制度12项,通过落实“三个环节”,实行“三个结合”,扎实推进了行风评议工作的开展,从而使机关行业作风得到明显改观。
三是完善机制,加大预防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认真执行经营性土地和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出让的各项规定,健全了新增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制度、基准地价更新公布制度、统一收储统一供地办理程序。通过互联网、报刊、设立公告栏等方式,多渠道发布土地矿权信息,交易过程邀请监察、公证人员全程监督。招标拍卖成本价实行“三长会审”,纪检工作参与其中,确保了经营性用地100%实行招拍挂出让,商品住宅用地100%拍卖出让,全区经营性用地29宗44。4公顷,实现土地收益6050万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取消行政审批项目
个。加强财务监管,严格执行出让金“收支两条线”,实行政府采购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分配、管理,开展了国土资金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审批和备案制度。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把农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关,严格执行土地登记“五不准”。对土地征用、土地矿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矿产资源储量及采矿权价款等实行集体会审。严格按规划和权限审批用地,全年办理各类新增建设用地35宗70公顷,加强社会监督,在全区12个镇(乡)和局机关设立了举报箱,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聘请5名行风监督员,纪检组加大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力度,对出现的一些违纪苗头,及时予以制止,全区系统未发现干部职工违纪违法事件。
四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局党组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制定责任制,确定32个方面责任内容,强化责任制落实。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先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十六届四中全会、国土资源部《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组织观看《警钟》、《警鉴》、《禁越红线》等反腐专题片,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作用,强化干部职工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纪检工作汇报材料
2一、坚持学习,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良好的政治素养
多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新时期的理论武装头脑,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基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重大决定,自觉抵制不良倾向,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注重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思想进步,具有牢固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坚定了反腐倡廉的立场和决心。
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该同志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能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能够较好的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对群众热情周到、积极服务。在工作上既能坚持原则,又能主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三、工作扎实,业务过硬,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能坚持并深入学习、钻研纪检业务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严格执纪,公正执纪,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服务的本领。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积极响应县委“五加二、白加黑”的号召,经常加班加点。对于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总是能不折不扣,尽心尽责,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充分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在担任街道纪工委委员和纪检干事的工作岗位上,协助街道纪工委书记调查处理各类案件20余起,涉及违犯计划生育、赌博、工作失职和经济案件等方面,共处理违纪人员20多人,无一起申诉发生。
四、廉洁自律情况
该同志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言行一致,为人正直,坚持原则。在案件查办工作中,能秉着一颗公心依法依纪办案。
纪检工作汇报材料
3一年来,在驻省厅纪检组、市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根据局党委的工作部署,驻局纪检组、监察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龙头,以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检查为抓手,扎实推进系统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较好地保障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坚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保障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龙头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先后制定了《市交通运输局党委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和《20XX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双责”制度要求,明确市局党委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全年共分解工作任务24项、列出具体工作19项,并逐一明确了牵头领导,落实了责任部门和配合单位,做到反腐倡廉与具体业务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1月29日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文华同志与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局属单位的“一把手”分别签定了责任书,把反腐倡廉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安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一起部署、一起要求、一起考核。
同时,督促局属各单位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廉政教育和监督检查,认真履行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责任。10月份,驻局纪检组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听取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负责人和局属单位分管领导情况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年底将对各部门和局属各单位进行综合考核,以促进党风廉政责任制有效落实。一年来,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龙头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抓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我们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局属系统广泛开展了“六一个”反腐倡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新《党章》、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二是开展廉政集中教育。3月份召集各县(市、区)交通局局长、局属单位班子成员以及全体机关干部,召开全市系统廉政工作会议,单位“一把手”领导代表局党委亲自总结和部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组织观看廉政视频警示教育片,邀请秀洲区纪委副书记到市公路局给干部职工上廉政教育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是编印“廉洁交通”手册。针对工程建设、行政执法、审批服务等交通行业特点,编印了“廉洁交通”手册,通过设置10种情景教案,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的预防腐败方法和措施。同时,系统内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分层开展学习座谈研讨,根据各自岗位和工作实际,结合廉政风险防控和利益回避等要求,强化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四是组织廉政知识测试。5月份组织对局属系统20XX年以来新聘、新任的10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廉政知识测试,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局管副科以上干部、重点关键岗位以及新提任、新录用干部的教育,规范从政行为,促进廉洁自律。
五是普遍开展“道德讲堂”。每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讲故事、发善心、送吉祥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深入学习杨彬、田春良、吴建林等近几年来系统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强化干部职工忠诚履职、清正廉洁的良好职业操守。
六是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站所、进窗口活动,通过张贴名家名言、警言警句等,着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市直机关纪工委组织的廉政勤政演讲、征文和廉政文化PPT展评等活动。
三、抓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要求,着力构建有效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机制。
一是推行“阳光交通”建设。今年3月,为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根据市纪委《关于进一步深化“阳光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局属系统开展审批、收费、执法、党务、政务、信访和工程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阳光交通”建设,专门制定印发了“阳光交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落实了牵头处室、配合单位的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设想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局机关和局属单位所有职权公开透明全覆盖、运行监督全方位,不发生大的因权力不规范、工作不透明引起的投诉和违规违纪案件,提高行业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实践中,我们注重把握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合理确权。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厘清权力的边界。二是公开晒权。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等,将行政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办事指南、执法信息等向社会公开,实现权力要素、运行程序及执法过程、执法结果等信息的公开透明。三是规范用权。制定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明确行使条件、承办岗位、程序接口、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相对人权利等要素,增强权力运行程序的严密性。四是公众督权。积极引入第三方评议、监督,扩大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的知情权、参与权,在方便群众监督中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二是规范证书管理。今年6月,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各类职称和执业资格证书使用管理的通知》,实行登记备案、分级管理,明确要求局属系统干部职工不得私自将证书出借给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职能相关联的企业(组织)开展营利性活动,不得通过出借证书或提供技术服务向与交通运输管理职能相关联的企业(组织)收取或变相收取报酬,同时对已经对外出借证书或提供有偿服务的,要求在8月1日前与借予单位解除借用关系、中止有偿服务,着力从源头上有效防范系统干部职工履职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截止目前,局机关、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共有各类职称证书共有300本,其中:高级职称证书75本,中级职称证书114本,初级职称证书111本。持有各类执业资格证书共有110本。通过清理,共有108证书出借在交通运输系统下属单位或国有企业,均按规定办理了审批手续,没有发现证书出借外系统单位的现象,也未发现有收取报酬现象。
三是严肃财务管理。根据上级关于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局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管的工作要求,市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监管并重”的原则,结合历年各类审计、专项检查的问题意见,对局属系统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规范资金、资产以及预算收支管理等14条具体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制度建设、自觉接受监督,不断规范各单位的资金管理、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行为,较好地发挥了财务、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促进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四、抓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三走进三服务”走访服务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双千双百”进村入企业走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上级文件要求,我局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走访计划,市局领导广泛开展走村入企的“三走进三服务”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结对村(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对走访服务活动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监督限期办结,强化走访服务成效。据统计,累计走访和调研企业120家,召开专题座谈会35场次,企业发展和碰到的问题和困难58项,计划帮助解决31个,实际已协调解决22个,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09次,帮助落实融资4700万元,争取各类财政资金1464万元,出台了10项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帮助政策和措施。
二是培育“惠民交通”服务品牌。大力弘扬“惠民、服务、奉献”的浙江交通精神和“攻坚克难先行官,一心为民孺子牛”的嘉兴交通精神,联系行业实际,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民生、让人民满意”为目标,积极打造“惠民交通”服务品牌。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创新品牌标识等,在局属系统中组建成了杨彬分队、港航先锋、爱心的士、桥梁卫士等7支志愿服务队,实行统一编队建册、统一标识形象、统一服务标准。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文明劝导、结对帮扶92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深化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系统行业特点,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群众满意基层站点(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及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部署开展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的标准化建设。围绕质量管理、公开透明、形象建设、质量评价、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等六个方面,制定了24项创建标准,实行量化赋分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各基层站所(服务窗口)通过开展结对共建、志愿帮扶、争创文明示范窗口、发放“便民联系卡”、赠阅报刊、免费提供生活用水等服务举措,不断延伸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工作领域,积极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发展环境。市本级系统建成28个标准化建设样本,思古桥港航管理检查站已上报为浙江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先进单位,7个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申报复评,3个站所(服务窗口)申报嘉兴市服务民生满意站所(服务窗口)。
五、抓监督检查,努力树立交通系统良好形象
一是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系统实际,专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规定的实施办法》,出台了17项具体规定,严格财经纪律、严控招待支出,开短会、说短话,茶话会、表彰会等活动明显减少,会议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转变作风、增强服务的氛围不断增强。据统计,到10月,开展宣传教育47次,出台配套制度13个,会议减少7个,评比活动减少4次,公务接待减少57万元,文件简报减少112个。同时在市本级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公务卡的专项清理工作,先后有348名干部职工按规定向组织作出了会员卡的“零报告”、“零持有”承诺。
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驻在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重一大”事项、民生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组织定期对局机关、局属单位的作风效能纪律、办事服务工作开展检查,对全市28家基层执法站所的行政执法、窗口服务等进行暗访。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各类监督检查12次,发现并整改了一批问题,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的严格执行到位。认真受理群众信访反映,采取交办、转办、督办等方式,加大信访调查、信访监督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已调查报结6起群众信访投诉。积极开展党纪政纪执行情况检查,确保各项纪律严格执行到位。加大民主评议,通过召开特约监督员会议、公布投诉监督电话、设立举报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虚心开门纳谏,主动收集民意。今年以来,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市农工党等先后走访局属系统的部分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督促指导开展工作。
三是认真开展治乱减负。根据嘉兴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把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公路征费管理、港航事业费征收管理等实际工作有机结合,重点加强了对公路“绿色通道”政策执行、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执行,以及公交、出租车、港航事业费减免等民生重点工作的督查和推进工作,全力做好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着力减轻农民负担。
四是深化行风政风建设。组织开展“强作风、攻难点、优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精气神、执行力、攻坚力和软环境”四大提升行动,着力破解阻碍交通运输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保障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今年4月、5月,市局“一把手”先后走进交通之声《行风热线》直播间、“美丽城市、幸福生活”民生热点面对面电视问政,现场接受主持人、媒体和群众的询问,就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治理拥堵等民生热点问题与市民群众进行交流互动,传递交通行业“惠民、服务、奉献”的价值理念。
市场监管局个人工作总结 篇8
20XX年以来,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局、市局的工作要求,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努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注重固本强基,队伍综合素质有新提升。
1.筑牢筑强思想根基。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争当合格党员”征文及演讲比赛和重走小平小道等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同时突出“党建+”理念,引领市场监管工作新发展,积极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凝聚了团结奋进、务实担当的正能量,进一步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2.提升队伍业务水平。以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通过日常培训、网络培训、选派培训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做到干部教育全员覆盖、重点培养。通过领导干部在线学习、每月一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网络培训等网络培训平台,拓展培训模式,提高远程教育效果,队伍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有新的提升。全年参训率100%。参加省局、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30余期。在《江西日报》《中国文明网》《南昌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稿40多篇,进一步展示了新建市场监管人的新风采。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区局始终将廉政教育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区局积极开辟廉政文化走廊和微信平台,扎实开展“廉洁文明家风、党员干部示范”活动,着力构建廉政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特色化、制度化的新模式。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局长、党委书记与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签字背书”形式明确监管责任。认真开展廉政谈话,推行“五提醒”超前教育,约谈告诫党员干部14人次。10月27日,我局荣获全区“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知识竞赛二等奖。
(二)紧抓改革契机,助力经济发展有新作为。
1.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方式。一是继续推进简易注销登记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完善延时服务、网上登记等便民措施,持续降低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门槛,使简政放权进一步提速,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目前,已通过网上企业注册服务平台为企业核准名称1666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1113户,网上注册登记率超过90%。完成简易注销116户,新增企业2014户,同比增长25.02 %;新增注册资金53.27 亿元,同比下降44.41%;新增个体工商户8019 户,同比增长61.64% ;二是扎实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服务专线、上门入户指导等方式,切实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申报难点。截至目前,全区20XX年度年报工作已圆满完成,企业年报率达87.09%,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达87.41%,个体年报率达86.82%。
2.创新举措,助推品牌战略。综合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知识产权出质等多种融资手段,为企业实现融资53.5亿元。积极引导新建区油茶协会已申报“新建山茶”地理商标标志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江西汪氏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特纳江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超林实业有限公司、南昌江南女儿红酒厂等4家企业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牌匾及南昌市政府给予的每户10万元的奖励。
(三)严守安全底线,监管执法工作有新成果。
今年以来,我局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项监管职能履行到位,切实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和谐,确保了全区农资市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方面无责任事故。截至10月31日止,全局共立案128起,结案89起,罚没款共计180.57万余元。其中有2起案件(1起食品案件、1起成品油案件)涉嫌犯罪已移送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也无不良反映,做到了件件是铁案。20XX年我局获20XX年南昌市新建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全力以赴保障食药安全。一是强化敏感节点食品安全监管。先后制定了元旦、春节、元宵、“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两会”、“花博会”、“中、高考”、“十九大”等敏感节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专人落实,做到事前检查、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确保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同时,扎实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保健食品、井冈山红米、生产企业清洗消毒、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工作,全方位保障全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
18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户)150余家次,排查幼儿园食堂82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立案查处5家,下架问题食品25千克;排查辖区9家食品小作坊,整改规范3家办理小作坊登记证,立案42起,结案27起,罚没41.39万余元。二是加强“三品一械”日常监管。今年开展了药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符合GMP规范专项检查工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等20余次专项检查工作,对3家药品生产企业、12家批发企业、120家药品零售企业、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家医疗器械专营企业、28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完成了全年的监管任务。同时,加强了化妆品连锁专营商超、大型商场超市的监督管理,结合日常巡查和投诉举报处置,加大对问题化妆品的核查协查力度。立案8 起,结案6起,罚没9.6万余元。
2.主动作为抓好特种设备安全。深入开展日常监察和专项整治,结合“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和特殊社会活动日,针对重点单位、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九大期特种设备安全等专项监察工作。全年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监察使用单位126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0份,对存在严重隐患的特种设备限期落实整改;联合区城建、安监、消防、公安、燃气等部门对位于乐化镇053县道旁的黑气站进行联合整治,取缔黑气站3家,当场扣押气瓶22个;配合区工信委、环保局对开发一区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进行了强力整治。
3. 重拳出击强化专项整治。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积极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和名牌专用权、云剑联盟、保文保卫、城乡户外广告清理、成品油、超标电动车和文化路集贸市场整治等30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各类商店、超市、专营专卖店、药店、农资经营户1370户次,抽检农资近60批次,立案查处不合格农资案件9起,结案8起,罚没款15.43万元;立案查处商标案件9起,结案7起,罚没款6.9万元;查处虚假宣传等广告案件5起,结案4起,罚没款12万元;查处不合格商品案件6起,结案5起,罚没款9.3万元;查处不合格成品油案件7起,结案5起,罚没金额21.56万余元。
4.打击传销保持高压势态。继续保持对打传扫黑工作的高压势态,集中开展“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教育宣传活动和打击传销集中行动。积极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和打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组织活动,建立健全治理传销的长效机制。20XX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联合相关部门捣毁传销窝点39个,查获涉传人员137人。
(四)把握民生“指南针”,市场消费环境得到新改善
1.多措并举强化消费维权。秉承“一切为了消费者、一切服务消费者”的宗旨,始终关注民生,贴近民生,呵护民生。以综治宣传月、法制宣传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为契机,多形式、多方式开展科普宣教,普及消费维权知识,不断提升市民安全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受理投诉647件、举报147件、调处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7.33万元。
2.紧盯目标落实抽检任务。截至目前,完成省市食品抽检任务870批次,其中完成省抽344批次,完成市抽526批次;已全部完成药品省、市抽验任务261批次;完成省抽农产品240批次;利用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点节日,自行完成节日食品抽检40批次。严格按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求,自行组织抽检食品600批次。
3.齐心协力助力“保文保卫”。全面对标任务清单,主动认领,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建立健全了“五级责任制”,划分15个网格,由局领导带队上门入户开展全面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问题清单和台账制度,全部实行销号管理。同时,积极开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紧扣主线,多措并举。先后投入50余万元制作餐饮制度公示栏2000多块,购置1000套防鼠防蝇及垃圾处理设施、消杀记录、控烟牌等;投入经费6万多元,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动员宣传经营户500余户,已宣传布置LED屏400多家,其中大型LED屏有3块。目前,共排查“六小行业”相关经营户1267户,食品经营户2502户,其中食杂店1360户,餐饮店1162户。加大综合整治“五车”非法生产销售源头管控工作力度,对全区58家电动车销售店进行检查,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并且签订承诺书,张贴店堂告示,悬挂了电动车公示栏,目前查缴未录入名录电动车9辆。
4.稳步推进创建“食安南昌”。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目标细则,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集中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分阶段、分步骤扎实推进。二是队伍建设到位。在全区19个乡镇(工业园区)聘请了4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321名村级信息员,10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全力打造新型“协管员”监管体系,做到了全区所有镇、村(社区)全覆盖。区政府已投入300万元用于保障协管员补助及队伍建设等工作,并将食品安全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保障。同时,注重加强与农业、财政、综
治、卫计委等食安办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适时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加大对食品领域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市场、超市、餐饮食品经营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发放以“创建国家食品
安全示范城市”为主题的宣传资料,努力构建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共悬挂条幅、标语200余条,布置宣传LED屏400余户,在新建二中门口开辟3块宣传专栏,并印制创建宣传扇子2万余把,纸巾3万余盒,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资料5万余份。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以食品安全宣传周、综治宣传月、“3.15消费维权日”、12331投诉举报宣传等为契机,多形式、多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已在西山镇和厚田乡三洲村及新建五中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同时及时向市局报送相关信息。目前已《江西日报》《中国江西网》《南昌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上稿15篇,积极宣传并全面展示了我局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5.从严从实抓好精准扶贫。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狠抓扶贫工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社会扶贫APP,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局领导多次深入精准扶贫挂点的石埠镇筛岗村和上莘村,对20户结对帮扶贫困户进行“一对一”走访慰问,并建立了贫困户“一户一档”,实现贫困户管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精准。共投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经费15.6万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监管力量相对缺乏。新建区的农村地域面积广,经营主体呈现多、小、散、乱的特点,导致乡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及集贸市场监管成为一大难题,也升级为今后市场监管的重要领域。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是监管手段相对滞后。从现有的基层检测设备条件来看,我们的监管手段远远不足以对付日益隐蔽的违法犯罪行为。仅仅依靠专项整治、观察表面,缺乏科学、现代、信息化的手段,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承担日益增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