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
相关专题:“提醒幸福教案”。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老师的工作离不开写教案。教案中要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如何完成一份完美的教案?经过整理,的编辑为你呈上提醒幸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提醒幸福教案【篇1】
一、教材简析
1、课文出处
《提醒幸福》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选自新教材(20xx人教版试用修订本)第二册第一单元。
2、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看看别人怎样生活,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3、课文特点
本文作者以自己对幸福的深刻理解和体验,给我们道出了“为什么提醒幸福”,“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和“怎样享受幸福”。文章语言清新,含义深刻,在娓娓道来中让人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4、《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变接受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优美而富丽的语言
2、感悟幸福、珍惜幸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本文优美而富丽的语言
2、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中感悟幸福、珍惜幸福
四、教法选择:
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时数安排:
本课为自读课文,拟安排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七、教学过程:
主要步骤
设计说明
(一)导入课文
1、新课导语:
同学们,幸福是人生最美好的滋味。在你十几年的生活历程中,给你印象最深,觉得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
贴近生活,引出话题,初步感悟幸福。
2、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
(1)作者对幸福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解,哪些地方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2)既然我们已经感受到幸福,为什么还要作者提醒幸福呢?
设疑激趣,引导阅读。
(二)内容研讨及语言品味
课文中有许多文字优美、意味隽永的句段,尤其是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研讨品味这两类修辞的句子。
1、品味文中有关幸福的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有关幸福的排比句,学会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3、品味语段,质疑讨论。
在以上语言品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段的品味,从中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
作者在文中提醒我们要重视身边的幸福,珍惜眼前的幸福,那么作为学生是否应该只停留在享受眼前的幸福当中呢?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幸福?如何创造幸福。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反复朗读使学生对幸福的体验得以升华。学生的朗读、评读、师生的研讨构成了教学活动全方位的互动,使教学形式的平等对话真正得以实现。
这样设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敢于质疑并在质疑中思想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布置作业:
举行一次亲子活动并写一篇有关对幸福体验的日记。
活动指导:
同学们,享受别人的关怀是一种幸福,给予别人一份温暖也是一种幸福,为了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体验第二种幸福,请同学们回家进行下面的活动:
1、给妈妈送一份有意义的礼物或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
2、观察妈妈是反应(表情、动作、语言等)并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运用本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出真情实感。
九、板书设计:
提醒幸福
感悟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幸福观,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理解比喻、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3.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幸福的独特体验。
[教学难点]
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讨论下面的笑话,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那个开染坊的女儿会晒不干布。后来有人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1)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2)老婆婆的忧虑有道理没有?她的快乐是不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3)总结:可见,生活中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享受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跑掉。
2.快速阅读,勾画要点。
(!)作者认为幸福是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全划出来。
(2)作者认为要怎样享受幸福?
(3)为什么要提醒幸福,提醒意思是什么?
(4)画出文中的使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地方。
3.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
4.讨论总结明确。
(1)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B.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C.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D.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E.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F.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
G.守侯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
H.有健康的身体。
I.有一颗健康的心。
J.曾经生活过。
作者是从幸福的时刻,幸福的事件,幸福的特点,幸福的条件,幸福是心灵的感觉来解说幸福的。
可见,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2)很多人会享受权势,享受财富,享受健康,享受自然风光,却不一定会享受幸福。因为这些都是实施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而幸福却捉摸不定:
○1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2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3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4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3)因此,这里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5.品味语言,完成课后练习二。
6.比较阅读。
《挖荠菜》中谈到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对比本文说说两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7.作业。
摘录词语(10个)和精彩语句(10句)
[板书设计]
提醒幸福
毕淑敏
一.提醒灾祸忘记幸福
二.认识幸福学会感受
提醒幸福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习排比句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难点:
(1)比喻句的用法及句子的含义。
(2)排比句的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姗姗(shan) 怅然(chang) 踌躇(chou chu) 惴惴不安(zhui)
谆谆告诫(zhun) 南辕北辙(yuan zhe) 瞻前顾后(zhan)
相湍以沫(mo) 熠熠夺目(y i) 袅袅婷婷(niao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l)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2)怅然:不如意的样子。
(3)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4)希冀:希望得到。
(5)踌躇:犹豫不决。
(6)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7)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8)谆谆告诫:形容恳切教导。
(9)无足挂齿:没有必要说起、提起。
(10)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这里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11)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2)相湍以沫:泉水干涸时,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湿润身体。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3)烟烟夺目:形容闪光发亮。
(14)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渴望幸福,但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更不会珍惜幸福。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对幸福一会有新的理解。
三、正课
1.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借口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说明我们已习惯了提醒灾祸,终日充满恐惧的期待而忽略了提醒幸福。
第二段:从“人生总是有灾难”到“没有人预报幸福。”
提醒幸福是什么。
第三段:从“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到“就看你是否珍惜。”
幸福的征兆(特点)。
第四段:从“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到完。
写如何对待幸福。
2.提问:课文第一段从哪些日常生活现象说明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灾祸?
讨论并归纳:从天气的冷暖、交友、事业、情感风暴来归纳等。
3.提问:课文第二段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幸福是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灵魂的快意。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4.提问:课文第三段告诉我们幸福的征兆(特点)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①幸福常常是朦胧的。②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④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缍来。⑤幸福有时会很短暂。③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5.提问:课文第四段告诉我们要如何对待幸福?
讨论并归纳: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享受幸福。
6.提问:文章的标题是“提醒幸福”,“提醒”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就是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7.提问:品味下列比喻句,理解其中的含义。
(1)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这是暗喻。把“灾祸”比喻成“提醒的专利”“专利”原指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法律保护他独自享有的利益.用在这里比价‘灾祸”与“提醒”二者之间的专有的搭配关系,使“提醒”这个词含有贬意。因为提醒的东西总是于灾祸有关。)
(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这是借喻。把逝去的幸福比喻成“标本”,“标本”虽然可见,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只能回味而不能享受。把现有的幸福比拟成“披着露水散发着清香”的鲜花,是鲜活的充满生气的,给人以灵魂的快意。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喜爱回味已逝去的幸福,却忽略现有的幸福。)
(3)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这是借喻。把幸福比喻成梯形的切面,梯形的切面斜度越大,长度就越大;切面斜度越小,长度就越小。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你珍惜幸福,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如果你忽略了幸福,你就会失去它而追悔无限。)
(4)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着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这是明喻。把幸福比喻成寒冷的日子里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那么就会感受到自己有无限的幸福。)
8.提问: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排比段,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讨论并归纳:
1)排比句:“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这个排比句从生活的诸多现象,强调了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句式相同,语气一致,加强文章的气势。
(2)排比段:“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就看你是否珍惜。”分段写出幸福的征兆(特点)。这样各段中心句明确,语气一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9.提问:本文与《挖荠菜》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同: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异:本文借口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提醒人们怎样享受生活。《挖荠菜》写一位关心儿女成长的母亲,回忆她童年时代的苦难,向孩子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与孩子们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并希望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四、小结
这篇文章借口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提醒我们怎样享受幸福。本文语言富丽,运用比喻、排比、形象生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1.希冀( ) 2.踌躇( ) 3.圣洁( ) 4.祈盼( )
5.快意( ) 6.凄凉( ) 7.追悔( ) 8.真谛( )
(二)请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揣惴不安:
2.谆谆告诫:
3.无足挂齿:
4.瞻前顾后:
(三)找三句课后练习二以外的比喻句。
1.
2.
3.
5.白蝴蝶之恋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怜悯,对生命的关怀。
2.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细致人微的景物描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蔫(yan) 料峭(qiao ) 簌簌(su) 吓懵(meng)
蠕动(ru) 伶俐(lingli) 怅惆(chan wang)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簌簌:拟声词,形容翅膀颤动的声音。
(3)吓懵:吓呆了,吓糊涂了。潜:糊涂,不明事理。
(4)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5)伶俐:聪明、灵活。
(6)怅惆:惆怅迷相,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7)弃置不顾:扔在一旁不管。
(8)婆婆:本意是盘旋。这里形容树的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3.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刘白羽散文选集》作者刘白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龙烟村的故事民幸福》,散文集《红玛膨集》等。
2导语
同学们一定有跟小动物打过交道的经历,你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白蝴蝶之恋》,品味一下只受伤的小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情涟漪。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提问:作者看到一只受伤的白蝴蝶时气候是什么样?
讨论并归纳: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冷雨;
3.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当时蝴蝶的形态?
讨论并归纳: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籁滚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
4.提问: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觉得它“多么可怜呀”。
5.提问:“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句中“圣洁的水”比喻什么?“柔软而又强烈的光”又是比喻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圣洁的水”比喻同情心。“柔软而又强烈的光”比喻对生命的关怀。全句话的意思是我痴呆地望着受伤的白蝴蝶,心里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关心弱小者的命运。
6.提问: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采取了什么措施?
讨论并归纳:“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我哈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
7提问:这时的白蝴蝶怎么样了?
讨论并归纳:蝴蝶渐渐苏醒过来了。
8.提问:这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讨论并归纳:“我感到无限的喜悦。”
9.提问:这时作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讨论并归纳: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满阳光的嫩叶上,漫步而去。
10.提问:“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一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声为什么“很遥远”,“后来”才感觉到?
讨论并归纳:“很遥远”是因为心里感受不很强烈。“后来”心里矛盾越来越尖锐,觉得自己不能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而是要关心到底。
11.提问:“我又折转身走回去”时看到白蝴蝶怎么样了?
讨论并归纳:看到那只白蝴蝶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
12.提问:“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白蝴蝶的“美丽”“勇敢”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 l)美丽:“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2)勇敢:在这阴晴不定,春寒料峭的天气里飞出来寻觅,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13.提问:这时的白蝴蝶怎么了?
讨论并归纳: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14.提问:课文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感到“失落、怅惆’’?“我”的感叹里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我感到“失落”、“张惆”是因为白蝴蝶离我而去,它今后是否还会遭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或者遇到大自然强敌的攻击?或者受到人类的残害……如此美丽的勇敢的弱小者如果遇到不幸又有谁去同情、怜悯它呢?又有谁去关怀这样的小生灵呢?但美丽而又勇敢的小生灵并不依赖于人类的庇护,一恢复身体就自由翱翔而去,真令人羡慕,感动。作者感叹的是人却缺乏蝴蝶这样的勇气。
四、小结
本文通过一只在的风雨中受伤的白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情的涟漪,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的同情、怜悯和关怀,并受到自然的感动和启迪。文章细致地描绘了白蝴蝶被雨打蔫,苏醒过来,冉冉飞去的形态以及自己的心理随着蝴蝶的命运变化的过程,写得深刻细腻。本文的景色描写生动形象,细致人微,语言清新简洁,应细加品味。
五、板书
打落地面一跃而起 簌簌自动展翅飞翔 张不开来 奄奄一息
白蝴蝶 渐渐苏醒 一活过来了——缓缓蠕动——
翩翩飞舞 冉冉飞去 消失不见 即将逝去
我的心理 多么可怜——无限喜悦——赞美——失落、怅惆
我的行动 捏起来——放在嫩叶上一折转身又走回.默默伫望
放在手心弃置不顾静好地看着转身走去
对小生灵的同情、怜悯对生命的关怀为自然所感动受自然的启迪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仿写下面的语句。
例句: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蜜蜂:例句: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提醒幸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未来应当怎样享受幸福?渗透人文教育。
2、着重训练语言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初步训练思维的辩证性。
教学重点:
讨论怎样享受幸福,训练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教学难点:
唤醒生命意识,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担心开染坊的女儿布晒不干。整天在忧虑中过着一种不快乐不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精神上开始愉悦了,天天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了。(板书)
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不同了,你们说说老婆婆变得快乐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于别人的提醒(板书)
看来幸福有时确实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凑巧的是,在我们学习的这本书中有个叫毕淑敏(板书)的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提醒幸福”,旱读时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读过这篇课文,在文中,她大声疾呼:“请从此注意幸福”(板书)
二、研习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第138面倒数第四段。
“请从此注意幸福!”一个感叹号强调我们要对幸福引起注意,去感受品味幸福。那我们不禁要问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急切的呼唤人们注意幸福呢?找一找,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我们太多注重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换句话说我们太注意提醒苦难(板书),以致于我们忽视了幸福(板书)
(二)以前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幸福吗?(没有)生活中先哲们是怎么提醒我们的?(第138面倒数第二段)就是没有提醒幸福。看来毕淑敏就成了提醒幸福的第一人了,她可以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权了(笑)。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回到正题。
1、①既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幸福,那她是怎么看待、认识幸福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幸福是……”(板书)的肯定判断句式,改造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看看课文中有多少个句子可以被改造。
(1)幸福是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相依相伴。
(2)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3)是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是朦胧的、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的甘霖。
(5)是披着本色外衣的亲切温暖。
(6)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7)是守候在年迈父母膝下的时光。
(8)是生命中的黄金。
(9)是现在的每一分钟。
(10)是曾经生活过。
……
(学生发言并不要求以教师预拟的为准)
②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幸福感觉呢?
明确: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的安慰;幸福是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是朋友一双温暖的手;幸福是战胜困难的兴奋,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2、幸福的确是美好的妙不可言的,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大量的比喻。请同学们用“幸福像……”(板书)的比喻句式,找出课文中使用过的喻体,并说说作者选用这些喻体的表达作用。
(1)幸福像皎洁如银的月光。
(2)幸福像令心灵震颤的音乐。
(3)幸福有时像散发清香的露水。
(4)幸福像水龙头慢慢流出的水。
(5)幸福像披着本色的外衣。
(6)幸福有时像小小的矿石。
(7)幸福像黄金。
(8)幸福像可大可小的梯形的切面。
(9)幸福像春天泛起的茸茸的绿意。
(10)幸福像纯净的酒精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11)幸福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太阳。
明确:这些喻体既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又是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反映。很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幸福的真诚告诫。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感性,有创意。
(三)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幸福是如此美好,可她又是那么隐蔽,让我们不能轻易发觉,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和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她的征兆和特点是:
明确:朦胧朴素暗淡中降临乔装打扮稍纵即逝可以扩大可以缩小
(四)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感知幸福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0面最后一段至141面1—3段,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三个幸福的时候。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幸福来源于丰收的喜悦、离别前的相聚、家庭温情的守候。原来幸福不是锦衣玉食、不是腰缠万贯、不是权力至尊,幸福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毕淑敏告诉我们“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学生齐声读出课本中的一个小段落,板书:心灵感觉)。
说到心灵感觉,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作者说的两句话:“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你们说说我们要学习,要训练的其实是什么?(要学习的是对幸福的一种感悟能力,要训练的也是一种敏锐感受幸福的能力)
(五)拓展对幸福内涵的进一步认识。
明确: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从小的方面的说,是一道难题的攻克,是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别人的一句表扬;从中的方面说,给予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看到同学身处困境时,伸出你热情的援助之手;看到同学灰心丧气时,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看到同学迟到旷课无心学习时,多一句提醒,当你的付出获得同学的一份微笑时,你的精神会为之愉悦,你会快乐开心无比,正如一首歌中唱道: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其实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一个时时能替集体和他人着想的人,一个时时想着要对社会作奉献的人,就能时时体验到幸福;从大的方面说,有一种用牺牲生命去追求的幸福,鲁讯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裴多芬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甚至为此不惜献出生命。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却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奉献。总之,幸福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个自觉感受幸福的人,生活便是享受;一个时时关注不幸的人,生活便成了无可奈何的负担,甚至是一种苦难。就如课文倒数第二段中所说:——————(齐读)
是的,无论我们是身体不再健康,还是连生命都已逝去,只要我们拥有一种幸福的心态,我们就能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幸福。如果人们能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那又会怎样呢?(学生齐答: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是的,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只要你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你就会感受到无限的幸福。
(六)再思考一下,从这几个段落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感知和享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明确:“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放得下、丢得开的自信与豁达(板书)
“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不容半点杂念干扰的全身心投入(板书)
“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膒;“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鬂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于平淡中捕捉幸福的敏锐(板书:捕捉力敏锐)
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我们就能创造幸福,尽情的享受幸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要板书),幸福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降临在你身上。
三、讨论:
古人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无不都在提醒我们时时考虑将来,而毕淑敏却要我们及时把握现在,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是否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明确:这需要从作者的写作原因出发去研究,作家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而并非讲的只是要眼前的欢乐。其实,我们旱就知道天凉了就应该多加一件衣服;下雨了就应该注意路滑——————我们明白应对一些灾难的方法,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过于提醒苦难而忽视了幸福,所以作者才呼吁提醒幸福、感受幸福(板书)。提醒幸福,在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幸福来自于别人的指点;
二是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