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内容课件

[课件系列]高中物理教学设计_篇七_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1-23 10:00:32      关小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课件系列]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篇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

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能提高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体会假设推理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建立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前,给每个学生小组分发弹簧和尺子,让每个小组试着把玩这些物件,如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等。在操作过程中思考被拉或压的弹簧,弯动的尺子的有什么共同点是什么?大家可否试着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诸如这个弹簧和尺子的例子?

物体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入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是源于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弹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提问: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学生会产生疑惑分歧,但教师此时可以不用详解,而是做现场演示实验1,让学生观察用手挤压时XX形变(双手握住注满红墨水的烧瓶,用力挤压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也会用视频播放演示实验2:桌面微小形变的激光演示(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用力压桌面,观察刻度尺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思考: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那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分析得出:通过微观放大的方法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归纳: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提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能举出有时弹簧拉得过长就恢复不了原状。指出: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根据前面的铺垫,总结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例举蹦床的例子说明。

(二)几种弹力的方向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书与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学生一起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举出实例:给出吊灯图片,做出分析。以灯为研究受力对象,链子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吊住吊灯,链子发生形变。链子被拉长,就要企图恢复形变。这里施力物体——链子,受力物体——灯。这时候链子对灯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指向链子收缩的方向。

做出总结:弹力方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给出如下三个图片,要求学生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归纳总结:

三种接触情况下弹力的方向:

(1)面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点面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点点接触,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归纳弹力的相关知识点。

作业:预习后面胡克定律,了解弹力大小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课件系列]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其三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系列]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其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xx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最后一课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结构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称所起的作用;领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主要通过对课文本身的学习来体会,井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的前一项。

课型:练读课。

教学方法:通过复述、评议、讨论、品读等提高语言与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抗战时期沦陷故事导入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一)教师表情朗读全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二)分别请学生到台前复述。

1.请学生概括出小说的环境。(提示: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来考虑)

2.请一学生以第一人称复述“最后一课”,重点表现它与平时气氛的不一样;然后请一同学以第一人称复述韩麦尔先生上课的内容以及,“我”的心理活动。教师主持全班同学对两项复述的修正与评议活动。

(三)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部分。

(四)指导学生用色笔画出重点词。

宛转、诧异、懊悔、祈祷、气氛。

三、研读课文

1、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要以《最后一课》为题?

2、默读第一部分,找出交代社会环境的语句、激疑:不要这些语句效果怎样?(提示:通过简练的语句巧妙地安排社会背景,把小的事情置于大的背景之中。这样,为小说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现作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

3、学生讨论:不写镇上的人效果怎样?(提示: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镇上的人,并且在写法上做到了以点带面,似实衬虚,让读者从最后一课联想到法国人民广泛而深入的爱国义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吗?

五、作业

试着找出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

[课件系列]《三峡》教学设计之二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系列]《三峡》教学设计之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背诵课文第2、3、4节。

3、能仿照课文句子,写几句赞美一个地方的话。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长江三峡投影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去过三峡吗?长江三峡以她美丽、神奇吸引着成千上万是中外游客前去游览。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乘轮船一起来游览长江三峡,领略那美丽、神奇的三峡风光。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读后检查。

A、你学懂了哪些生字?有什么好方法?

B、出示小黑板

重庆

模样

崖缝

翻卷

好奇啊

好急啊

好险啊

啊,百里三峡,好一副百里山水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游览了长江三峡后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

四、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二、整体感知第2-4节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说说从段的结构上发现了什么。

三、教学第2节

1、自由读,用简笔画画出对词语的理解,并把词语写在画下面。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同时理解“刀砍剑劈”、“缠绕”等词语的意思。

3、出示三峡图片,用刚学会的词语来描绘。

4、感情朗读第2节。

5、尝试背诵,交流背诵的方法,互相启发。

6、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背诵的方法。

四、教学第3、4节

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上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小结学法:读流利——理解词语——感情朗读——正确背诵。

2、自选一段合作学习。多读几遍,交流读懂了什么。

3、用动作、拟声等手段表现对词语的理解。

4、教师展示画面,让学生理解词语,激发情感。

5、有感情地朗读第3、4节

6、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背诵,然后各自背诵。

7、连起来配乐读好第2、3、4节

五、教学第5节

1、通过句子比较,体会“啊”、“好一幅”所抒发的饱满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

3、仿照句子,赞美一个地方。

第3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的方法。

2、长江三峡的山、水、船分别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第6-9节。

1、导入:三峡山水不仅风光美丽,而且神奇,百里三峡有着许多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神女峰的神话传说。

2、听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描写神女峰的样子的句子。

4、理解词语。看图说故事。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课文写了三峡美丽神奇的风光,为什么还写神女峰的传说?

3、布置作业

板书:

山——奇:笔直

高耸

像……像……像……

19

三峡

水——急:奔腾

吼叫

七弯八拐

东闯西撞

撕咬

拍打

风光

船——险:翻卷

漩涡

波浪

像……像……

(美丽)

神女峰的传说(动人)

[课件系列]《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系列]《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最新模板”,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表现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所配的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一株紫丁香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课文从简介紫丁香开始。本课语言流畅,富于情趣,教学时要通过指导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紫丁香,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树干,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成长在我国北方,可供人们观赏。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节朗读。

2、读本课生词,分别找出前鼻音(踮倦院)、后鼻音(梦浓盛)、翘舌音(眨沙枝)的字。

3、读了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

思考题: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要载?

4、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2、朗读第2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智多星栽在老师的窗前?

3、默读3——5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4、小结:第二小结总写紫丁香和老师做伴,第3——5小节分别写紫丁香的绿叶儿的响声,盛开的小花和飘出的花香与老师做伴。/article/这实际上是写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5、小朋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开始非常辛苦,小朋友们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

四、作业

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找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摘抄的赞美老师的语句

二、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小节要体现出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第2小节是小朋友栽紫丁香的目的,要读的亲切,重读“夜夜”,以充分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第3、4节中的“你听”“你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地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消除疲倦”“感谢挂牵”都要重读。

第5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三、指导背诵

(一)提问:这首诗一共5个小节,请你们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二)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板书。

(三)学生书熟读课文。学生试背课文。

四、写字指导

五、课外作业:

写赞美老师的诗

[课件范本]高中政治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本]高中政治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的: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的: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二.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贷款消费存在的背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常州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DV)导入(包括火爆的常州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新课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与消费息息相关,请同学们从身边的事看起,看看我们都有哪些消费行为,哪些消费现象。

生:围绕日常消费行为举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日常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现象,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些消费现象以及消费行为分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21—P22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我们刚刚所例举的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生:根据课文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在同学们分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行有选择的指导)

师:在我们的消费中,有两种比较时髦的消费方式,分别是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贷款消费。请看课文P21漫画,请问,在生活中,你会采用哪一种消费方式,并说明理由。

生:在已经课前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辩论。时间控制为8—10分钟。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贷款消费都有其使用的前提,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是我们采用不同消费方式的原则。

师:(课堂活动)消费现象纷繁复杂,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同学们的消费水平也是有高有低,我这里有一个你心仪已久的MP3,你会选择买还是不买?为什么?在买与不买中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根据这个课堂活动,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收入水平,包括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这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物价水平;(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消费中这些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师:在讲到消费水平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我们的消费存在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内容:

(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答:1857年,世界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答: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2)国际上关于恩格尔系数的统一规定:

答: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师:解放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估计可能要达到80%--90%。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杨白劳出外躲债七天(有歌词为证:“漫天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却把二斤白面总带在身上。杨白劳唱道:“卖豆腐挣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了二斤面,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怀里四五天。”如此珍惜二斤面,说明杨白劳家真是太穷了。解放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有所好转,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居高不下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只属于勉强温饱,农村居民则仍属于绝对贫困。然而到1995年,这个比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8.6%。更大的变化,出现在1995年以后的这短短的六七年。到20__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至47.8%,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则降至37.9%!到20__年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更下降至37.7%和47.2%。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能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这种巨变。谁谁家买新房了,谁谁家买汽车了,谁谁家孩子自费出国留学了,谁谁家两口子到哪儿旅游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十几年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新闻,如今在许多地方都已是身边的家常话题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__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那时,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不断提高。

3.课堂练习:

单项:1、近年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C、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2.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与江苏居民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抱有信心有关。2007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100元、无锡和常州约为14400元。材料说明,信贷消费在江苏火热()

A.主要由居民的消费信心决定B.主要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C.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D.主要由物价水平决定

不定项选择:3.居民生活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消费品价格D.过去和现实的收入、未来的收入与支出

论述题:材料一: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收入情况

表1

1:

表2: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比2003年高7个多百分点。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这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类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表1和表2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20__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为什么均有所上升?

课件范文: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篇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范文: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篇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

挂图(示桃花、果实)。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

二、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受精过程

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

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看图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完成上述讲述后,教师演示双受精过程影片,并让学生复习巩固双受精过程,总结双受精的概念。最后结合课本上的图解提一下多胚珠受精问题。再结合前几节的内容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几个步骤交待一下。

当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开始发育,这时花又发生什么变化呢?(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花萼、花冠、雄蕊、花柱都逐渐萎缩凋落(也有的存留),只有胚珠和子房逐渐发育,最后形成了果实和种子,最后归纳如下:(幻灯片展示)

花萼凋落(如桃)或存留(如茄子)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最后指出,为什么有的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里无胚乳,原因是胚乳中的有机物被胚吸收,贮存在子叶里。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种植农作物、栽培果树,都是为了获得果实和种子,供人类需要。你能举出几种食用的农产品中,哪些是属于果实,哪些属于种子。(实例略)详细记忆课本上的列举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

1.花粉落到_____上后,就开始了___过程。以后,_____和_____就逐渐形成。

2.受精是_____,双受精是指_____,双受精现象是_____。

3.子房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胚珠的外层是______,它的一端有个开口叫做________。

4.伸长的花粉管中具有()

A一个受精卵B两个精子C受精极核D卵细胞和极核

5.受精卵将来会发育成为()

A果实中的果皮B果实中的种子

C种子中的种皮和胚D种子中的胚

6.下列结构中,受精后一般会存留的是()

A花萼B花冠C雄蕊D子房

7.一朵桃花在传粉、受精,发育成桃子的过程中,不会凋落的是()

A.花瓣B.雄蕊的花药C.萼片D.雌蕊的子房

8.果皮指的是()

A.果实中最外面的一层皮B.果实中包在种子外的部分

C.果实中有子房壁发育而成的部分D.果实中容易剥开的部分

9.桃的可食部分是桃的______。

10.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胚珠的____发育而成的。

A卵细胞B受精卵C极核D受精极核

11.能发育成玉米种子胚乳的结构

A受精卵B子房C受精极核D胚珠

12.下列食物和农产品:杏、葡萄蚕豆、苹果、绿豆、芝麻、梨、向日葵、小麦、豆角、花生仁、西瓜籽、玉米、番茄。其中属于果实的是(),属于种子的是()。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填空题1-5、判断题、简答题)

课件范文:高中网络安全信息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范文:高中网络安全信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背景】

当今信息技术社会,人们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严峻的问题,如计算机病毒日益泛滥、网络安全日益受到严重的威胁等。常见的有:个人计算机被病毒感染、QQ号码被盗、个人电子银行安全性受到侵扰、智能手机也开始受到病毒的攻击等等,更为严重的是计算机病毒发展方向转向整个网络的攻击等,这些都使人们应用网络受到严重的干扰。尤其是病毒木马已经参与到战争、网络间谍开始利用病毒木马攻击控制国家网络安全等已经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信息战的硝烟已经早就开始了。这些现实的事例都给我们很多警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青少年要树立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了解病毒、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知道保护网络信息的措施,并提高防范意识,养成安全从事信息活动习惯。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五章第一小节节选内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计算机病毒、防火墙等相关知识,课本理论性质比较重,实践性的欠缺,需要我们教师转换教学设计思路,变直接理论学习为“实践出真知”,这样不仅学生理解的深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本书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定的信息获取、加工、表达、集成的能力。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但是,学生可能对信息安全知道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学习一些网络安全知识,使得其早日树立起安全应用因特网的好习惯,从我做起,做国家网络安全的守护神。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从古到今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历史事件再现,让学生感受到了安全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影响深远,从而有助于日后让学生自己去独立的迫切的去探索网络安全问题,时刻护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病毒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

(2)知道非法制造、传播、使用计算机病毒是犯罪行为

(3)知道保护网络安全的常见措施,并提高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尝试利用因特网尤其是搜索引擎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途径方法。

(2)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获得查杀病毒及木马的方法,利用所学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3)体验杀毒软件安装及使用,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以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探究兴趣,树立起网络应用中安全意识,知道保护网络信息的措施,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做国家未来网络安全的守护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传播途径、防治措施

2、杀毒软件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杀毒软件的安装使用,理解信息技术应用应该遵守法律道德规范。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任务驱动、讲解演练

【教学准备】

1、引入部分:古代特洛伊木马故事资料;

2、计算机病毒部分:几个影响重大的计算机网络病毒资料、试用版杀毒软件;

3、教学演示文稿课件、学生活动表单、相关教学资料;

4、网络微机室、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

课前引言:利用生物病毒引出计算机病毒

设计意图:通过十分普遍的冬季流感病毒的扩散引出计算机病毒,使学生能将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形成对比,更容易理解。

教师提问:

1、 大家了解古代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吗?

2、 大家知道计算机病毒与木马吗?古代特洛伊木马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下面请大家

欣赏经典故事

特洛伊木马与特洛伊木马战争

学生回答并说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特洛伊木马与今天计算机病毒木马的原理是一致的,隐藏到计算机内运行,条件适合时,进行破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古代经典故事,同时由古代的特洛伊木马联系到今天的计算机病毒木马。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经典故事,又反思到今天的计算机病毒、木马。它们对安全性影响是一致的

现场调查:“你”的网络安全吗?

1、你的QQ号码被盗过吗?

2、个人计算机被感染过病毒吗?

3、你的机器感染过“熊猫烧香”和“auto病毒”吗?

4、你的家庭计算机是否有过经常掉线、上不去外网的经历呢?

……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木马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网络安全。

接着,趁着同学们兴致正高时,顺势转入本课的学习内容——网络信息安全。

二、新课讲解(14分钟)

(一)提出问题,自学理解

自学材料:

材料1: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病毒

材料2: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

材料3:最危险的后门程序“灰鸽子”病毒

材料4:“卧底”病毒“导致电脑被黑客远程控制,更为严重的是窃取用户的私密信息

材料5:病毒与伊拉克战争

材料6:病毒与中国国家网络安全——网络间谍李芳荣利用网络刺探军事情报

问题设置: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该病毒特点?与生物病毒有什么区别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被病毒感染后的症状?

3、 如何防治或减少病毒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带着问题阅读几个重大影响的计算机病毒资料。通过自学、阅读归纳、合作探究得到初步答案。

(二)新课讲解,解决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该病毒特点?与生物病毒有什么区别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简言之,即人为编写的程序。

寄生性、潜伏性、传染性、爆发性、攻击性、破坏性等特点

一个是生物病菌,一个是程序代码;作用对象不同,一个作用于人,一个作用于计算机等等。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被病毒感染后的症状?

途径:网络和U盘

症状: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运行速度明显变慢;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大小发生变化;磁盘空间迅速减少;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屏幕上出现一些异常的文字或图片;计算机不识别磁盘设备;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部分文档丢失或被破坏;网络瘫痪。

3、如何防治或减少病毒的影响?

基本技术防范方法:密码学技术、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安全审计、安全监控、安全漏洞检测、网络监听等。

个人防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安装、使用保护软件,设置密吗,做好备份工作等。

(三)边讲边练

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

①计算机病毒泛滥②信息真伪难辩③网上不健康信息④信息共享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网络的空前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使用网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网络道德。以下行为中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是

A 在网络上,言论是自由的,所以你想说什么都可以

B 未征得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资源

C 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及网络游戏

D 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

3、“灰鸽子”是一个集多种可能告知方法于一体的木马,一旦用户电脑感染,可以说用户的一举一动都在黑客的监控之下。要窃取账号、密码、照片、重要文件都显得轻而易举。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可以监控被控电脑上的摄像头,自动开机(不开显示器)并利用摄像头进行偷偷录像,让人防不胜防。

上述材料中画线部分主要反映了木马的( )

A 破坏性 B 寄生性 C 爆发性 D 自我复制性

设计意图:迅速巩固理论知识。

三、科学实践(10分钟)

(一)密码设置

实践活动1:对下发的学生素材文件进行加密。

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操作

(二)软件安装

教师下发相关软件驱动程序。

实践活动2:

探索杀毒软件(试用版)安装、使用。

侧重点:安装、设置、杀毒

学生活动:

1、 根据学习材料、操作步骤向导材料,分组合作探究安全软件的安装、使用

2、 各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分别派代表示范讲解自己的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安全防护,学以致用”。学会保护自己的文件,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来解决自己身边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实践操作到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改变纯知识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时并重学习。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请同学归纳本课的有关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心得、感受感想等等。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引导。

[设计意图]完成本课知识的总结升华。

五、随堂演讲(10分钟)

学习完本课后,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维护信息安全,保护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

学生相互讨论,并进行简短演讲(1-3分钟)

学生积极参与演讲

教师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树立起安全应用因特网的好习惯,努力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从我做起,做国家网络安全的守护神!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设计意图:小型简短演讲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范本]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范本]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预习内容

1、解决生字生词

2、自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搜集与社戏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的生活是天真烂漫、多姿多彩的。提起童年,我们总会有无尽的回忆和向往。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不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充满怀恋,对他在农村的一段生活也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戏》这篇小说,相信你对文中的乐趣也会感同身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行家

絮叨

怠慢

凫水

家眷

皎洁

撺摄

凫水

歌吹

蕴藻

漂渺

纠葛

三、整体感悟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小说脉络,把握小说内容。

2.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并大声朗读。

提示:

小说描写我幼时的一段乡间生活,主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小说由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第14-ZI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五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分析研讨: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

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

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