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内容课件

[推荐]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_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1-22 18:01:00      怡宁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向导,教学时需要的教学设计需要制定好。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减轻教师们的负担,更加的轻松。一篇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

一、内 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教学过程概述

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习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 “计算天体质量”的学习,学会估算中数据的近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习,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 “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复习引入

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解决中心问题

情境创设: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航行在宇宙深处,突然,前方一美丽的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先关闭了宇宙的发动机,然后飞船刚好绕美丽天体做了完美的圆周运动,绕行一周后,飞船就平稳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得这一神秘天体的质量吗?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

思路一:测出宇宙飞船绕行一周的时间和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

从而得出星球(中心天体)的质量

思路二:根据宇航员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后,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即: 得出

在思路二完成之后,紧接着问题:如何测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学生讨论回答,现场教师展示借助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现代技术“传感器”现场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设计说明: 1.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围绕”如何测得星球的质量?”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学生的讨论活动,在让学生觉得有趣味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促使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2.多媒体和现代测量方法——传感器让学生感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三)、物理学史 展现人文魅力

启示: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G,那么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地球的质量了。

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许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而正是这段故事,让一个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四)、课堂延伸——如何得到这一天体的密度?

设计说明:在这一问题中,老师提示了球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半径的,而另一种则是把半径约分掉的 。“为什么半径可以约掉呢?”这一问题又再一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这也保证了课堂的开放性。

(五)、发现未知天体

视频:“海王星的发现”,——展现科学发现的足迹,注重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的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这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六)、课堂小结与反馈 简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 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二、 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三、 卡文迪许——人文魅力

四、 应用

1.测天体密度

2.发现未知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节中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脉络清晰。物理学家的人文魅力学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如何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磁场强弱及方向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分析完教材现在再来分析一下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探究分析、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内容和特点来进行讲解和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能加深对于磁感应强度的认识。

(根据本节课的结构和内容通过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磁感应强度的性质判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并且会运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2、体会通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提升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关注物理与生活相互联系,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难点是:利用磁感应强度来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是导入部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悬浮列车运行、吊车吸起铁板的场景以及各种不同的磁性物体,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磁性物体磁性的强弱,并提出问题:怎样来描述磁性物质磁场的强弱?提出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磁感应强度》

【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也能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导入新课后,就进入到新课讲授的环节首先是第一个模块,磁场的方向。)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磁场的方向

引导学生回想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确定,并将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联系起来。顺势提问电场有强弱和方向,磁场也有强弱和方向。请大家回顾一下,电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对研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你有何启发?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电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因此猜想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来规定。接下来学生通过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同样的利用小磁针去探测磁场的情况。

通过演示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中的不同位置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在不同位置,小磁针的N极或S极所指的方向不同的结论。接着我会归纳实验结果,并补充磁场的方向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顺势牵出磁感线的概念强调学生类比电场线的概念进行记忆。

模块二: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顾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性质来研究磁场强度的大小。

学生从书本的演示实验方案能够受到启发,思考分析得到可以通过导体棒的受力情况来研究磁场的强弱。此时我会安排小组探究组织学生猜想通电导棒的在磁场中的受力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适当的给予提示,学生将根据演示实验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记录各种情况下的电流值、通电导线长度以及通电导体的摆角。结束后,带领学生分析得到的数据,共同合作归纳其中体现的规律。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引申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比值F/IL是磁场中各点的位置函数,比值F/IL与IL的大小无关,进而引入电流元的概念。并由此设问,既然这个比值与电流源无关,是否代表着物体的某种属性?在此提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总结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意图:从直观的角度出发,更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话,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使学生知道地磁场及自然界中各种磁源磁场的.弱数量级。并简单介绍可以使用磁传感器探测周围的磁场强弱。

【意图:拓宽知识面,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构建学生的知识思路和框架,作业布置,比较E与B定义的异同,进行归纳总结。

【意图:设计这样的作业是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能够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3

一、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备课,我觉得因每个人的不同,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能达到高效就行。平时我是这样备课的:

1、先自己备课,用比较常长的时间,自己钻研,不参照任何参考书,自己独立深入钻研教材。刚毕业时,我们物理教研室友三位青年教师,我们都是自己备课到深夜12:00,很多次都是锁门的把我们赶走。

2、参照教科书,把握重点,修改不妥之处。

3、积极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风格,适当调整,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4、精心设计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对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反复推敲,怎样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避免课堂提问在问题设计上:问题太多,问题太滥,问题太浅,提问时机不好,没有启发学生质疑等。

5、课后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长期坚持这样的备课,自己深钻教材,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才能真正领会名人专家的教学精髓所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很多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都是在走形式,甚至不能备下去,老师凑在一起,集体说说话而已,这种认识是万万要不得的,我认为集体备课应该注重实效,注重过程,注重老师的提高,“高师必有好徒”。

1、集体备课应该所有老师都参与。我们也经常集体备课,一般每周有固定的一下午或者一上午的时间,所有老师都没有课,专心参加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所有老师都要发言。我们的做法是设定一个主讲人,其他人都要参与。主要做法:

(1)先由上周的主讲人很反馈人(都有专门老师负责课后学生的反馈)对上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讨论是否进行一些必要的强化训练或者即时的反馈练习,讨论学生在上周这部分知识中是否有掌握不当的地方,然 后每位 老师谈谈自己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怎么处理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包括习题也是这样处理的)

(2)评论上 周中 老师的听课情况,每位老师都参加评论。我们一般一周至少共同听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对这节课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探讨,讲课中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怎样讲学生能接受等,主要找不足之处,下次改正。这样老师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利于 老师的专业成长。

(3)由主讲人讲下周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及如何讲授,还有讲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有遗漏,其他老师可以补充。主讲人还要将进度安排好!

(4)集中备一部分习题。这一部分习题一般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作为讲课中的实例和例题,所有老师讨论讲授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

3、认真备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步到位;同时,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这一部分掌握的好,而另一部分掌握的差,老师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必须了如指掌,那就需要认真备学生,我们也是通过讨论完成。

4、集体备课 后所有 老师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一般都指定年老的、有经验的老师讲授,稍微年轻一点的,负责反馈和查漏补缺,中等的老师负责找课后作业题型等,做到每位老师都有事情可做,并且能完成的比较好,老师自己也是一种成就感。

5、集体备课还不限时间和空间。刚才说的这些大部分是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体备课完成的,其实集体备课完全没有必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讲完一节课,在休息的课间,几个老师凑在一起,就这一节课中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探讨一下,在下一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在上完一节课后,回到办公室,就问题很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6、确定下周的主讲人,及时轮换。

三、设计、安排好学生上课的活动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要想有效安排好活动,我经常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都知道什么?

2、学生都能做些什么?

3、学生需要什么?

4、学生的活动时间怎样安排?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很简单的活动,学生却觉得很复杂,我们觉得很复杂的活动,学生又反而觉得很简单。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估计学生可能达到的思维发展空间,预想活动可能达到的效果,从而选择教学策略。有时,我们也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做各种维度的预设,这样我们可以确定哪些活动学生能独立完成,哪些活动学生需要互助,哪些活动需要教师指导,这样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已深入我们思想的深处,因而我们常常期望让活动都进行得充分些,可是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结果造成时间不够。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把时间安排也考虑进去,那么在备课时我们就会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活动的组织上,学习方式的指引上多思考,课堂上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四、有效准备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具制作途径日益增多,CAI课件图象、文字、声音、动画兼备,给学生多方位的视听感受,自制教具富于创意,能较直接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比如,讲解万有引力定律一章,学生手中的篮球,就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在复习课中,我们每节课都准备讲学案,讲学案包括了很多栏目,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己推导、老师学生互动、即时反馈练习、课后小结、课后反思等。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备课形式,也是有效备课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们都能根据自身的素质、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条件,选择备课的方式,我想这样不仅保证了备课的质量,又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深入地探寻、实践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和专业的发展。

有效备课,我感觉这四个字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备课,二是有效。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学的准备过程非常重要,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作为班主任,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很多时候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

在课改的今天,我的备课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训了很多次,对于”有效备课”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自由落体”,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纽带。

《自由落体》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节,本章是在之前运动基础上的补充,自由落体是一种特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公式,为接下来研究特殊的运动打下铺垫,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

我所面对的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中以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在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并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难点则是:

重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和规律。

难点: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无关。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师生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课堂练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我将它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4个部分。

1.引入新课

为了使学生更好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将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质量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故事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设计了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可以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2.新课教学

上课之初,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一张纸和一个石块同一高度释放谁落得快?探究落地时间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比较快,有的 也会认为两者下落是一样快的。

接着我将进行两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实验:将揉成团的纸和石头同时同一高度扔下,发现二者几乎同时落地。学生观察得出不同质量的物体,落地时间相同。第二组实验:将相同大小的纸,一张揉成团,一张平摊,同时下落。发现纸团下落得快。学生观察得出相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间不同。以上两组对比试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以上实验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让学生体会到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为了验证空气阻力的影响,我将采用牛顿管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将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直接将玻璃管倒置,观察下落情况。第二次利用抽气机抽取部分空气,倒置观察下落情况。第三次抽取全部空气,变成真空状态,观察下落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小羽毛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所有物体同时下落。接着引导学生总结自由落体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以及自由落体运动条件:静止只受到重力

3.巩固(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在多媒体展示习题,让学生区分哪种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习题的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接下来的作业布置。

知识归纳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再章节最后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作业布置

对于课后作业,我将布置太空测量质量的方法,让学生结合书上材料对本节课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重点突出,可以很好的帮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5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属Ⅰ级要求,本节和前一节波的衍射共同讲解波的特有现象,为后面电磁波及光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材设计流程

波的干涉是波的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所以对波的叠加现象的理解是认识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教材首先讲了波的叠加现象,即两列波相遇而发生叠加时,对某一质点而言,它每一时刻振动的总位移,都等于该时刻两列波在该质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在学生理解波的叠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即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叠加的结果就会出现稳定的特殊图样,即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加强点与减弱点相互间隔,这就是干涉现象。

由于对干涉现象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借助图片、计算机模拟,尽可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干涉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理解干涉现象的形成原理。

(4)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空间想象能力。

(2)学习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学习在动态变化中抓住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干涉条件和干涉图样

五、教学难点

干涉现象形成的原理

B.教法分析

一、理论依据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备采用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论证。

二、主要目的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问题中激发兴趣,在问题的争论中辨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

三、主要设想

1、为了形象直观,打算在课堂中采用播放录相、实验演示、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

2、在引导学生分析清楚不连续的脉冲波的叠加情形之后,顺势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连续波的叠加情况。引入波的干涉现象。

3、通过对波的干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分析波的干涉形成的原理,得出波的干涉条件。

四、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波的干涉形成原理,可以采取变“静”为“动”,“动”中取“静”的分析方法。

波的干涉现象是一种动态中的稳态,要分析这种现象,应该采用对某一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并且将立体转化为平面进行形象的分析,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化动为静、化快为慢的特点,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叙述实验现象,然后将水波的干涉图样用三维动画模拟在计算机上,让学生先看三维图的俯视图,再看三维图侧视剖视图,在边缘上放上质点,与上面讲到的波的叠加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感观上和知识上清楚的意识到,波的干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得到提高.

2、在讨论波的干涉图样和干涉条件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4和5,请学生看课本上的干涉图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大面积提问,最后,由教师在黑坂上画图分析总结。在师生的互动中,将重点难点一一化解

C.学法分析

一、问题展示

1.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在同一界质中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3.为什么在波的干涉现象中,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4.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5.干涉的形成是否还需要条件呢?

回到教材图10-23分析——如果波源S1和S2所激发的波的波长不同

a、某时刻是否会形成规则的强弱

b、半个周期后,强弱点的分布是否还在原处?

6.波的干涉现象是不是很普遍?譬如声音叠加后,会经常出现干涉现象吗?

二、过程推进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结果预测

采用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教学过程设想

一、复习&引入(约5分钟)

1.复习提问: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然后请学生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3.引入提问:在同一界质若有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4.实验

由实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培养观察能力

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

(一)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1.设问: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的水中,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上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都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呢?(约1分钟)

2.学生实验:水波的相向传播[改进课本传统实验](约2分钟)

3.引导让学生叙述实验现象。(1分钟)

5.总结:(约2分钟)

(二)波的叠加原理

1.计算机模拟绳波的传播。请同学叙述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质点的位移的发生了什么变化。(约2分钟)

2.原理(约2分钟)

3.画图分析

4.讲解三种典型情况:峰-峰叠加、峰-谷叠加、谷-谷叠加。(约3分钟)

5.总结(这部分知识涉及矢量运算,对学生来说是困难,教师应该画图直观,仔细讲解,同时配以计算机模拟)(约1分钟)

(三)波的干涉

1.实验:背投式发波水槽演示水波的干涉[改进实验仪器](约1分钟)

1.计算机模拟:请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约2分钟)

2.设问:为什么在两列波相遇后,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3.引导学生讨论课本图10-23分析a,b这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约6分钟)

(设问: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4.分析,归纳,总结.(约2分钟)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分析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二)教学目标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弹簧、钢丝、激光笔、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10个、长20cm的细铁丝。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