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计划篇 > 中学计划书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1000字

发表时间:2025-01-01 10:04:28      佚名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1000字。

你收集和整理了多少范文呢?处理文档是保持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必要途径之一,人们对范文的作用的认知正在逐渐提高,小编做了大量的努力为您带来这篇精心编辑的“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

专题一 地图(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a、比例尺的大小,如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P9 图1—16)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5个0

如1:5 000 000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千米

②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看指向标(P10 活动题图1—18)

③图例 :P10 图1—17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横着),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即0°纬线)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竖着);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West;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East。

口诀一:南纬S 北纬N,西经W 东经E

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P19图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160°E, 20°W ;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第四章第三节)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 21日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 22日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月 23日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5、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 (五带划分参考P70图4—22)

专题四 大洋和大洲(第二章第二节)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专题五 地形(第二章第三节)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3种——平原(海拔一般不高于200米)、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地表起伏较大的2种: 山地(海拔高>500米) 、丘陵(海拔较低)

3、海底地形:从岸边向远洋依次为——大陆架(较浅,200米以内)、大陆坡、海沟(较深, 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图:将等高线图涂上颜色,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棕、黄色表示高原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P32图2—45)

专题六 海陆变迁(第二章第四节)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如红海),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参考P35图2-48与P36图2-54)

两大山脉带/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2)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__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______拉丁美洲______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日内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

7、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我们河源市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般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可达甚至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首都北京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注意,温带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3)

当然了,有了答题步骤,没有答题方法也不能发挥出自己最理想的状态,下面就围绕着审题、思路、表达等方面做了阐述,请参考。

(一)读懂题意

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

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

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四)表达清晰

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考场上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地理的考试成绩,因此必要的步骤和恰当的方法是提高地理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逢考必过”。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4)

把握地理规律

这个层次,强调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我们要把地理当成物理来学习,从最根本的大气压力的知识开始,逐步来理解“气压梯度力”这个概念。

我们要相信初中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背诵知识点

初中地理是一门以背为主的课程。要想学好地理,就要用恒心和毅力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一些重要的图好好背在脑子中,经常翻翻书看看,并且有意识的往脑子里记。

其次。在地理考试中,往往会考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题。所以,我认为买一本好的资料书(譬如全解)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将资料书内的重点记在脑子中。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

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5)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P53_图3.17)(P56_图3.21)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和人类活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南昌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6)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2、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是一座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课上注意听讲。七年级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所以上课听讲是关键。有的人认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会成绩好。其实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积极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级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部分很多,大部分知识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即使背会知识点,在实际做题中也不会运用,所以必须多思考,注意理解。

注意总结归纳规律。初中地理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等,总结归纳了规律,学起来和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

相同、相似知识点对比记忆。地理事物有很多具有相似性,很多规律也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找出相同、相似点,进行对比来记忆学习,会使得学起来十分容易。

注意地图的重要性。地理学有很多知识单靠文字去学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看图,看图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这一点不要忘记。

持之以恒,每天看课本10——15分钟。地理知识纷繁复杂,很多知识点,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坚持每天看15分钟左右的课本,长期坚持就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7)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获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⑷主要地区:①亚马孙平原——世界上的平原;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④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近新西兰,西北邻近印度尼西亚,北边靠近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课上注意听讲。七年级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所以上课听讲是关键。有的人认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会成绩好。其实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积极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级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部分很多,大部分知识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即使背会知识点,在实际做题中也不会运用,所以必须多思考,注意理解。

注意总结归纳规律。初中地理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等,总结归纳了规律,学起来和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

相同、相似知识点对比记忆。地理事物有很多具有相似性,很多规律也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找出相同、相似点,进行对比来记忆学习,会使得学起来十分容易。

注意地图的重要性。地理学有很多知识单靠文字去学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看图,看图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这一点不要忘记。

持之以恒,每天看课本10——15分钟。地理知识纷繁复杂,很多知识点,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坚持每天看15分钟左右的课本,长期坚持就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竞赛法。收集当册地理课本知识,编成抢答题,判断题,确定每题的分值。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从班上选择一名主持人,负责读题,公布正确答案。另外确定一名学生统计分数。竞赛结束后,评选出获胜小组,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评出若干名地理百事通。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而且他们事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本身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复习到许多知识。

绘图法。通过绘制地理信息图,让学生主动去吃透相关知识,然后准确地绘出图。并且在集体交流展示。向同学介绍讲解你所画图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给讲解者本人会留下较为深刻的知识影像。也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知识脉络。

对比法。将不同国家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记忆。甚至也可以将对比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归纳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国家或者地区等归纳在一起,减少知识的重复理解记忆量。也有利于学生地理集中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更为有效的学习技巧。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8)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气温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好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P53_图)

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特征

纬度因素

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③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人为因素

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P53_图)(P56_图)

影响因素

降水分布特征

纬度因素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海陆因素

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和人类活动。

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P58_图)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气温温和

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温和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南昌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9)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五个积温带的区别】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四类干湿区的区别】

三、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冬、夏季风的区别】

【季风气候的特点】低纬地区气温高、温差小,降水多;高纬地区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期。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10)

1. 地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南北回归线_(纬线)线之间,地处_热带_带;位于_撒哈拉__ 沙漠以南,东临_印度洋_洋,西濒_大西_洋。

2. 地形以_高原_为主。

3. 气候:_热带草原_(类型)气候分布最广。茅草屋是非洲典型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是:__草原广布、原料丰富、气候干热、逐水草而居__。

1.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_金刚石_、_黄金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3. 经济落后的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掠夺,出口_初级农矿产品_,价格_低_,进口_工业制成品_,价格_高_。

4.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世界上人口_自然增长率_最高的地区,_旱灾_是这里常见的自然灾害。粮食不足成为本区普遍遇到的问题。

2.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_粮食_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_森林_、开垦_草原_,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_放牧_,导致_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_生态环境_逐步恶化。

3. 解决措施:控制_人口_;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_粮食_产量;保护_生态环境_。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_南回归线_(纬线)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和南温带;

②海陆位置:东濒_太平洋_洋,西临_印度洋_洋,西北与亚洲隔海相望,南与_南极大陆_大陆遥遥相望。

2. 特有生物:动物_袋鼠_、考拉、_鸸鹋_、琴鸟;植物:_桉树_、金合欢等。

二、“骑在_羊背_上的国家”:世界上放养_绵羊_数量最多和出口_羊毛_最多的国家。

1.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粗放牧羊带。

2.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①西部是宽广平坦,海拔较低的_高原_,中部是_平原__,有丰富的_地下水_,适宜牲畜饮用;②气候_热带草原、热带沙漠_气候为主,气温普遍较高,适宜四季露天放牧。

3.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四、“坐在_矿车 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大。

五、_服务业_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