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系列4篇)。
编辑给您搜集了一些和“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够成为你工作或学习的锦囊妙计。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1)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现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抽水机的原理,对大气压的利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教学工具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具、挂衣钩、弹簧测力计、气压计、鸡蛋、广口瓶、水位保持装置、火柴、棉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根据想想议议提问: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空气也具有流动性,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压强呢?
若有大气压强,能否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2.引导学生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提供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用具。
提问:
将里面的空气抽干后,里面还有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大气压的测量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它的大小如何,我们根据自己前面学过的压强知识能不能测量一下呢?
A.提供实验用具:弹簧测力计、挂衣钩、刻度尺。
B.实验原理?
2.选取某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在全班交流。
说明:这只是粗略地计算大气压值。
3.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大气压的精确数值:看实验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A. 为什么松开手指后,水银柱不完全下落?想一想吸汽水时,大气压为什么会托起液体?这个实验中,形成液柱的原因是否和吸汽水一个道理?
B.根据大气托起的液柱高度,怎样计算大气压值呢?
C.原理依据:
p=F/S
F=G
G=ρVg
V=Sh
如何利用这些公式?
D.从录像中可以看出,无论管子如何倾斜,只要管口不离开液面,水银柱总保持76 cm。
4.选择一组学生来介绍他们的计算过程。
5.引导学生应用:计算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上承受了多大的大气压力。
压强计
1. 讲述: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可作为测量气压的气压计,但是携带不方便。常用的是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通过书上的图,引导学生理解其原理。
在一些与气压有关的物品上,是不是有金属盒气压计?
抽水机
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们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课后小结
1.出示课堂练习题。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4.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课后习题
1.在海拔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2.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3.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4.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5.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3)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工具
滚摆、铁锁、细绳、溜溜球、铁架台、钢球、细线、带弹簧的斜面。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回答,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学生讨论回答
二、情景:操作乒乓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动手动脑搞探究:
1、老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学生自己探究: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2、学生实验
先将滚摆置于点,然后释放摆轮。分析: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加强巩固
1、单摆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蹦蹦床分析: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首先分析课本图15.5—2,加深学生对动能、势能转化的认识,再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动,势能转化的实例,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如下坡时自行车运动得越来越快、打夯等。
概括结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引出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之和
五、拓展知识
1、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
2、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
3、再次分析乒乓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六、温故而知新
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思考课后练习。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3)
A 一定是平行光B 一定会聚于一点 C 一定是发散光线 D 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
8、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9、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0、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3、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6题图 所给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12题图 14题图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17、(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 (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
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3、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______。
4、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5、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6、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8、“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10、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12、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靠近同学B.手机远离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13、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1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B.30° C.60° 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3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34、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3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34、答: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
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
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
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
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请几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一组数据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学生数据。
(4) 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四、实践活动 建议:“发展空间”中的“我的设计”。
五、板书
第二节 滑轮
一、 定滑轮
1. 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 不省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使用定滑轮不省功。
二、 动滑轮
1. 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
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 使用动滑轮工作,不省功。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2500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编辑特意为你呈上“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1】
1.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1.2过程与方法 :
① 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②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①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①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师】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啊,DV等摄影用具,那么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探究他们的原理。
【师】根据我们昨天学过的透镜,想必大家都会有各样的问题想去知道了解,
比如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上面的这些问题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我让你们收集的资料,看看能否得出结论。
【生】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像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师】大家准备的资料很全,也很好。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构造。要下面我们来模拟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动手操作]
方案一: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二: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也可行,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例题】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所以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故选B
投影仪成像。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生】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并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
【生】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
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
【生】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
反光镜是凹镜。
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
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
【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例题】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解析】因为这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而物体的光通过折射和反射映在屏幕上,只是光线少了一些,所以画面暗一点,但这又是一只小虫,遮住的光线很少,所以几乎没有影响。故选C
【例题】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解析】闪光灯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闪光灯照射到银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银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图象的亮度,相反,图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显减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银幕上的图象,而银幕上的污渍更加清晰了,银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纸条实际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体的影子,即黑暗区域.因此不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好。
【师】上述的两个例题,都是常考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多注意哦,要弄懂原理。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照相机能把像成在胶卷上——光屏。投影仪或者幻灯机能把像投在幕布上——光屏。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来判断是否是实像。
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是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其集合点叫作物体的虚像。
比如我们下面来介绍的放大镜成的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虚像。
【师】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
【生】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
【师】那么放大镜中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生】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故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师】想让“看到的字”变大些?怎么办?继续让凸透镜离字更远些,你有什么发现
【生】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
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
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使用放大镜观察字,字到放大镜的距离(物距)要小于焦距。
【例题】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A、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
B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C错误;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2】
A 一定是平行光B 一定会聚于一点 C 一定是发散光线 D 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
8、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9、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0、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3、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6题图 所给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12题图 14题图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17、(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 (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
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3、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______。
4、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5、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6、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8、“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10、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12、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靠近同学B.手机远离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13、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1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B.30° C.60° 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3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34、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3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34、答: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3】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3、理解“虚像”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解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能力目标:
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不但是一门实用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具有艺术性、很美的一门学科.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我们周围的两类声音:一类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一类是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声.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生活中有关实例的分析和概括,引入了乐音的三个基本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
由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多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材安排了用硬纸片划木梳和拨动橡皮筋的实验,教材在出现频率的概念和单位这一较深知识点的同时,又举出一个有趣的人、狗、猫听觉范围对照的实例,以有利于学生对频率的理解,同时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给出其关系后,教材利用插图介绍了一些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的方法,使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由于音色是三要素中较为复杂的概念,教材只是简单指出了声音有这个特征,而未进一步探讨.
教法建议
1)引入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引入没有一定的模式,要根据教材、学校实验设备、学生实际等条件,用不同的形式巧妙的引入,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跟该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
2)注重实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较低,而这节教材的知识点虽少,但感性东西较多,单纯靠讲是不行的,必须加进大量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活跃课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如可增加让直尺振动发声,演示振动快慢与音调的关系;在纸盆上放乒乓球,演示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等.
3)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不同.
4)本节课物理名词较多,对于刚上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是困难的,不要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课内教学也不要在这些名词上多费唇舌,否则将适得其反,要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的.这些名词在实际生活中和今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和难点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法:学生参与实验
教具:
录音机、磁带、旋转齿轮装置、木梳、硬纸片、硬塑料片、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演奏同学准备乐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 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 噪音
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二) 新课教学
一、 音调
方法1: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总结
[实验1]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分析:谁是发声体?拨动快慢对发声体有何影响?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实验1]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
分析: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系.
方法2: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得出结论
[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同学上前观察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转动齿轮,请同学注意听用硬塑料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
分析:硬塑料片的振动发声;齿数多,振动快;齿数少,振动慢.
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简介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 响度:
1. 响度的概念: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感觉声音大小不同.
方法1:教师提问: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主要与那些因素有关?你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进行说明?
(除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鼓、鼓锤和镲之外,其它仪器一律不限,现场没有的可用语言描述)
控制时间在5分钟左右,让学生充分发言.
归纳总结出结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方法2:由演示实验和学生可操作实验得出结论.
[演示] 在纸盆上放乒乓球(或碎纸屑),调节音量观察球(或碎纸屑)的跳动幅度.
[实验感受]:手摸喉部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时的不同.
总结结论.
2. 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同学们在论述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时,都使用了"声音的高低"一词,而没有使用"声音的大小",可见,同学们是知道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是有区别的.
参考书37页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不同.
三、 音色:
小活动:请出几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其它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发言的先后顺序.
由学生讲述猜测的理由,教师给出音色的概念.
(三) 总结、扩展
由于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不高,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师只要使学生从实验角度理解并记忆大纲所要求内容即可;而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自由拓展.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某种乐器改变音调的方法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扩展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2)了解某种乐器的制作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通过了解乐器的制作过程,加深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尝试制作乐器;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尝试制作乐器要有完整的过程记录(不一定成功).
3.和其他成员交流.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5】
本节课围绕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仪器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对凸透镜的成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对学习下一节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起到铺垫作用。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望远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好这一学科的信心。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透镜》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将本节内容放在《5.1透镜》之后,《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意在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制作产品时的重要价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形成丰富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准备。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接触物理学习已有两个多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这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最后再由学生及老师用物理语言严谨的诠释出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教学用具:
1、教师演示器材:实物照相机、模型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
2、学生制作器材:模型照相机材料(两个直径相近的圆纸筒,一个焦距5—10c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胶带)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观察、探究法: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由透镜构成的实物和仪器,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并为学生提供感性资料。再通过对实物和仪器的操作演示,了解三种仪器的成像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看图,了解各种仪器的构成情况。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由凸透镜组成的实物和仪器。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它们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这样设计目的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照相机,你能说出照相机有哪几部分构成吗?
老师手拿实物照相机,照相机主要包括这几部分结构:(结合手中的相机,指出主要构造及功能)
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卷以透明塑料材料为基片,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在胶片上生成清晰的像。调焦环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
师:当用照相机照时相,我们是如何得到照片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经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阐述:摄影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有一层感光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师:实际的照相机结构复杂,但从成像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两部分结构:镜头(凸透镜)和胶片,你们想不想做个照相机?
(想)既然同学们愿望这么强烈,下面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想想做做,要想做成一部最简单的相机,都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看书。
师拿起一架组装好的相机。
师:这是老师已经做好的一架相机,老师在每一组的桌面上都放上了一些器材,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看一看,用它们能否组装一架相机?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组装,教师指导。
组装完毕。
师:拿起你们的相机,把镜头对着窗外观察,你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的可以适当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再看。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我们简称物距。这段距离呢?(手指镜头到半透明膜的距离)。
师:如果我们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光屏,此时能不能承接到这个像呢?
师:由于这个像是实际光线倒聚到光屏上形成的,所以我们把这个像叫实像。
我们把成像情况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师生讨论后,由老师画出照相机工作原理图:
师:这是一个投影仪,我们先找到它的镜头,不难发现,它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那么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教师演示: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调节,在天花板上得到像,观察像的倒正,大小
师:我们是短时间观察,如果长时间观察的话,你的脖子能受得了吗?那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
师把平面镜安上:这样观察就好多了,是不是?那平面镜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师:现在我想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投影片该如何放置呢?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画一下?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展示投影仪工作原过程。
师: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像是倒立,放大的,且物像在透镜的(两)侧,我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能不能接收到像呢?(能)这个像也是(实)像,这里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呢?物距像距关系如何?(教师从实物上引导学生找到物距和像距)。
教师画出透镜,主光轴,引导学生画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放大镜,观察下,它是什么类型的透镜?
(凸透镜)好,现在用它来观察书上的字或自己的指纹。
学生观察。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物像在透镜的(同)侧,类似于照相机、投影仪我们在像的位置放上一个光屏,能不能承接到像呢?(不能)因为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是通过透镜看到的,这个像叫做虚像。
师:现在保持书与眼的距离不变,使放大镜适当远离书,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画出透镜,主光轴,引导学生画出放大镜成像原理图:
师:请同学们结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及工作原理图,以及我们刚才的学习,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有何区别?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异侧,光屏能承接,倒立。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的,同侧,光屏不能承接,正立。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实像与虚像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涉及到过。例如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的虚像。
1、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成 、的 像。
2、在幻灯机的银幕上成 、的 像。
3、一瓶杨梅罐头从侧面看上去,每个杨梅都变大了,我们看到的是 、的 像,圆形的罐头和水共同组成了 镜。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拿一个凸透镜,用它来观察你手上的指纹和教室外的树木,你所看到的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评价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总结完成凸透镜成像特征,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实像与虚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经涉及到,本节复习提问时又回顾了该知识点,在三次观察探究过程中又进行了渗透点拨,所以本节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自学来处理,点到为止,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在处理预习疑难时时间较长,影响了授课进度。
2、预习教材时相关问题的设计还需揣摩,要有思维含量,不能太直白。例如,学习透镜时可以给学生列出生活中不同的透镜仪器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凸透镜或凹透镜。
3、问题要明确、具体,使学生一看就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4、适当加一些探究问题的细节,培养学生在探究中评估反思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不足:
1、小组合作学习仍需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中缺少便于操作的、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使得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一句空话。如何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共同努力。由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淡薄,需要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使学生的学习不够扎实,长期下去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根本无法完全的学会、学通、学懂,更难以灵活运用所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成绩。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放手,多一点指导。学生就会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透镜可广泛应用于安防、车载、数码相机、激光、光学仪器等各个领域,随着市场不断的发展,透镜技术也越来越应用广泛。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6】
2、过程与方法: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以及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问题1、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投影仪:
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了解其构造问题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镜:
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小结: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在胶片上,成___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镜 ,使屏幕上成 像。
3、放大镜成 像。
三、训练与检测: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9、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集锦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师需要在教案中注重教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我们希望您能阅读一下“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相信它会给您带来不少启示,烦请您花点时间阅读本文!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篇1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
例题:书本23页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习:20m/s=54km/h=
例题:书本24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平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五)教学后记
【§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
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
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
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
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请几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一组数据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学生数据。
(4) 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四、实践活动 建议:“发展空间”中的“我的设计”。
五、板书
第二节 滑轮
一、 定滑轮
1. 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 不省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使用定滑轮不省功。
二、 动滑轮
1. 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
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 使用动滑轮工作,不省功。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篇3
1.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1.2过程与方法 :
① 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②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①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①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师】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啊,DV等摄影用具,那么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探究他们的原理。
【师】根据我们昨天学过的透镜,想必大家都会有各样的问题想去知道了解,
比如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上面的这些问题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我让你们收集的资料,看看能否得出结论。
【生】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像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师】大家准备的资料很全,也很好。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构造。要下面我们来模拟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动手操作]
方案一: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二: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也可行,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例题】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所以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故选B
投影仪成像。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生】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并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
【生】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
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
【生】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
反光镜是凹镜。
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
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
【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例题】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解析】因为这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而物体的光通过折射和反射映在屏幕上,只是光线少了一些,所以画面暗一点,但这又是一只小虫,遮住的光线很少,所以几乎没有影响。故选C
【例题】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解析】闪光灯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闪光灯照射到银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银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图象的亮度,相反,图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显减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银幕上的图象,而银幕上的污渍更加清晰了,银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纸条实际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体的影子,即黑暗区域.因此不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好。
【师】上述的两个例题,都是常考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多注意哦,要弄懂原理。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照相机能把像成在胶卷上——光屏。投影仪或者幻灯机能把像投在幕布上——光屏。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来判断是否是实像。
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是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其集合点叫作物体的虚像。
比如我们下面来介绍的放大镜成的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虚像。
【师】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
【生】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
【师】那么放大镜中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生】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故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师】想让“看到的字”变大些?怎么办?继续让凸透镜离字更远些,你有什么发现
【生】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
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
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使用放大镜观察字,字到放大镜的距离(物距)要小于焦距。
【例题】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A、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
B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C错误;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篇4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现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抽水机的原理,对大气压的利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教学工具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具、挂衣钩、弹簧测力计、气压计、鸡蛋、广口瓶、水位保持装置、火柴、棉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根据想想议议提问: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空气也具有流动性,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压强呢?
若有大气压强,能否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2.引导学生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提供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用具。
提问:
将里面的空气抽干后,里面还有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大气压的测量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它的大小如何,我们根据自己前面学过的压强知识能不能测量一下呢?
A.提供实验用具:弹簧测力计、挂衣钩、刻度尺。
B.实验原理?
2.选取某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在全班交流。
说明:这只是粗略地计算大气压值。
3.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大气压的精确数值:看实验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A. 为什么松开手指后,水银柱不完全下落?想一想吸汽水时,大气压为什么会托起液体?这个实验中,形成液柱的原因是否和吸汽水一个道理?
B.根据大气托起的液柱高度,怎样计算大气压值呢?
C.原理依据:
p=F/S
F=G
G=ρVg
V=Sh
如何利用这些公式?
D.从录像中可以看出,无论管子如何倾斜,只要管口不离开液面,水银柱总保持76 cm。
4.选择一组学生来介绍他们的计算过程。
5.引导学生应用:计算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上承受了多大的大气压力。
压强计
1. 讲述: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可作为测量气压的气压计,但是携带不方便。常用的是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通过书上的图,引导学生理解其原理。
在一些与气压有关的物品上,是不是有金属盒气压计?
抽水机
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们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课后小结
1.出示课堂练习题。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4.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课后习题
1.在海拔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2.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3.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4.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5.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四、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引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在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哪些镜子?
生: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不同的镜子呢?
生: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
师: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有什么不同呢?生甲:形状不同
生乙:对光的作用不同。
……
教师演示:将光照分别射到平面镜和放大镜、近视眼镜上,观察现象。
师生总结:平面镜——会发射光;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会透光。
会透光的镜子叫透镜。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透镜的知识。
板书课题:3.1 透镜
方法意图:
由生活中的镜子引入,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从对比中了解什么是透镜。
新课教学:
探究一:认识透镜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两个任务:①将透镜分类;②说出出它们的特征。
提醒学生:我们桌子上是实验用的是透镜,可以用手摸。但实际光学仪器镜头一定不能用手直接去摸!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甲: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乙: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
师生总结:
1、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板书)
师: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①③⑤是凸透镜,②④⑥是凹透镜。
学生活动: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让学生鉴别它们是什么透镜?
学生鉴别后回答: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师:关于透镜,有两个名词必须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它们是进一步研究透镜的基础。
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师:透镜是会透光的镜子。那么,透镜对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探究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一: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自制的平行激光垂直射入烟室,然后在中间分别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的路径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让同学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画出来 。课件展示,师生总结:
1、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透镜的焦点
新课教学:
强调: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焦点。
师:我们研究了透镜对光的作用。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我们重点研究凸透镜,凹透镜只要知道它的会聚作用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就对凸透镜作进一步研究。
师: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程度是不是一样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演示实验:用烟室来展示出平行光分别通过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经迹,比较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大小。
师生总结,多媒体展示:
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越凸,焦距越小,会聚光的能力越强。
师:凸透镜的焦距非常重要,凸透镜的型号以及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都与焦距有光。下面我们就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师: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测量方法:将凸透镜上正对太阳光(或手电筒的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上面的光斑最亮、最小,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换另一各凸透镜,重做上面实验。
师:由于时间原因,这一实验请同学们带回家完成。事后大家交流。
方法意图:
动手,体验,观察,讨论,分析,概括,应用,巩固,过渡。借助多媒体教学。过渡。实验。
改进实验,使现象更加明显。
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过渡,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自然过渡。
把活动带下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小结: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些什么收获?
1、了解了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通过实验,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其次,我们更进一步体验了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知识反馈:
(一)完成光路图。(见课件)
强调:①会聚与发散的含义;②折射光路也具有可逆性;③3条特殊光线。
(二)物理、生活与社会
(1)为什么不能把剩有液体的饮料瓶扔在森林里?(2)是谁惹得祸?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后习题,并将3、4、5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2、收集你周围有哪些透镜;查阅资料,了解透镜的多种用途。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4篇)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精选4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篇1
【方案一】
教学角度:说读——多角度改“说”课文,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多向性。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全文,标示表方位的词句,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并完成练习一。
2.引导精读介绍太和殿的段落,把握立足点、说明顺序、对象特征及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学生分四组活动,自选角度口头介绍故宫。提示:
①假如从神武门出发,沿中轴线由北而南行至午门,你将这样介绍沿途的建筑……;
②假如以三大殿为中心,介绍它们前后的建筑,你可分别介绍……;
③假如站在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介绍以南以北的主要建筑,你将这样介绍“前朝”和“内廷”……;
④假如按不同功用将故宫的建筑分组,你可以逐次介绍……
4.各组推荐代表介绍,全班评议。
5.教师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6.布置写话:按空间顺序介绍自己的学习小天地。
【方案二】
教学角度:写读——对课文材料进行定向式组合,训练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或欣赏故宫图片,导入课文。
2.速读,根据课后练习一,理清行文思路。
3.寻读,画出集中说明故宫建筑群特征的语句,把握故宫的三大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教师出题,根据课文内容作文:
①《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
②《建筑精美的故宫博物院》;
③《布局统一的故宫博物院》。
5.同桌讨论写法,教师点拨:
①题一: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宏大壮丽”的例证,如紫禁城的城墙、宫城占地面积、宫殿和房屋数量、太和殿外观等,精心组合相关语句;
②题二: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建筑精美”的例证,如河上的汉白玉石桥、朱漆方台两旁的蟠龙金柱、梁枋间彩绘、太和殿殿顶等,精心组合相关语句;
③题三:找出文中说明故宫“布局统一”的例证,如四座城门、城墙四角角楼、三大殿与后三宫的呼应对称等,概括整理相关内容。
6.宣读交流,教师点评。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篇2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及优美的描写日出的句子。
2、积累古代诗人留下的描写“日”的诗句。
相关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3、揣摩语句,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板书课题)
《云海》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落日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沌( )( )鬼蜮( )什物( )汩汩( )纤纤( )酝酿( )( )颤抖( )模糊( )自省( )
3、选字填空。
惊___(赅骇) (震振)___撼(弧孤)___线
懊___(诲悔)辉___(皇煌)山___(颠巅)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独处自省:
适逢其时:
回光返照: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bì( )日,浩瀚无yín(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dǔ( )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语言表达训练】
6、《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文章写了哪两个地点的不同落日?作者分别有怎样的反应?
7、“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加点的词语什么表达作用?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巧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
2、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平。
3、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正课
(一)文学常识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教师适当补充。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2、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清丽流畅,扑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
3、感读。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四)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1、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五)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六)展读评价
找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师生评价。
评价参照:
①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②读出诗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三、小结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所以同学们课下加强朗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第二课时
一、文本探究
(一)内容、语言
1、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
(2)接写雪的质地、颜色。
(3)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江南雪独具的风格。
(4)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
语言:提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
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
2、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作者用一个“但是”巧妙转折,先交待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如粉、如砂,决不粘连”写出塑方雪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在“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二)情感和主旨
1、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明确:
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
2、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1)提供本文的背景材料(多媒体)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2)生结合背景材料计论,回答问题归纳主旨。
明确: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二、关键词语的品味
(研讨课后练习二)学生结组交流,畅所欲言。
明确:
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
三、迁移拓展
1、江南的雪那平和恬静的美让作者欣喜,寄托他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而作者更由衷地赞美北方雪的孤独与刚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精神。好,让我们闭上眼来倾听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走进雪的世界,去领略它那独特美韵。(放录音)
2、学了这篇文章,听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
四、小结
同学们,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着纯洁,雪象征着刚毅,雪是奉献者的化身,雪是挑战冷酷的斗士。心灵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会纯洁滋润,你的心音定会铿锵悦耳,你的心房定会宽阔坦荡。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地培养对语文文字的感悟能力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读出情感,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6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文的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骨所收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1、导入
我国有优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壮丽山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注音
2、生自读,点人读,齐读。
3、四人一组,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4、师生互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解决
三、析
1、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句来写的?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
3、边读、边找、边背、边完成板书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异水急(激湍甚箭、急浪若奔)
山色之奇
奇山山音之奇
4、学生总结写景方法:抓景物特征
5、出示幅图画,让学生用课文的句子概括
6、联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与课文的句子一样的诗文
四:结
1、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方法
2、积累文言实词
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教案参考]八年级物理说课稿优秀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参考]八年级物理说课稿优秀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3、理解“虚像”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八年级地理教案4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教案是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体现,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一下“八年级地理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请现在就把此页收藏起来方便下次访问!
八年级地理教案(篇1)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
(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1、 原因和危害
2、 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2)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3)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板书)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2)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
(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板书)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寒潮 台风和水旱灾害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
活动一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政府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
活动二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
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
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八年级地理教案(篇2)
《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合作探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互动一:读第11页《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师生交流。
教师: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互动二: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然后小组间交流。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互动三:结合活动一,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二、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互动四: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教师小结:
造成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
a、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粮食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b、人文原因:东部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交通不便,工商业欠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总结全课:请同学们谈收获。
拓展探究:进行家乡人口状况调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人口特点 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 人口地理界线
八年级地理教案(篇3)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八年级地理教案(篇4)
“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1第一部分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
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②、技术要求高。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中国的工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
⑴、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要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4、钢铁工业的分布
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分析武钢和宝钢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略)
5、机械工业的分布: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全国大型的工业基地)6、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7、高技术产业
⑴、形成高技术产业的条件: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
⑵、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⑶、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见教材P18—19面的说明)
三、中国的交通
1、现代运输方式的种类、特点及其运输方输的选择
⑴、现代运办方式: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空运、管道等。
⑵、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分析。
⑶、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实际,师生共同讨论。
2、公路运输
⑴、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⑵、识记: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干线的起止点。(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91页活动题)
⑶、公路的编号。(国道)首都放射线第一位数是“1”、南北纵线第一位数是“2”、东西横线第一位数是“3”。
3、铁路运输
⑴、识记: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
①、南北向: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②、东西向: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南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⑵、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
⑶、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
4、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⑴、沿海航线:①、北方航线:以上海、大连为中心。
②、南方航线: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⑵、沿海主要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湛江、海口等。
5、航空运输
⑴、特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⑵、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⑶、主要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等。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2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1、秦岭与淮河
⑴、秦岭—淮河的走向:秦岭—东西向,淮河—由南向东注入长江—黄海。
⑵、秦岭—淮河流经的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⑶、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⑷、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77 下面的表格题。
2、四大区域:
⑴、划分及分布: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⑵、四大区域划分图: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与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我国四大区域地理的差异:
地区
内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地形
特征高原、平原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高原高原、盆地
气候
特征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
河流黄河、海河、
黑龙江、松花江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湟水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主要
矿产石油、煤、铁有色金属、铁、
水能钾盐、石油、
天然气、水能石油、煤、
有色金属
主要
农业区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渭河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花生水稻、棉花、
甘蔗、油菜青稞、小麦、豌豆小麦、棉花、瓜果
主要环境问题黑土流失、水土流失、旱涝、盐碱化旱、涝严重沙化、草地退化沙化、干旱、草地退化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3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度位置: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存在时差,南北跨纬度近50度导致温度差异;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黑龙江省);最南:曾母暗沙(海南省)
最西: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省)。
3.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4.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5.陆界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日、菲、马、印尼、莱
6.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乡三级
7.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8.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简称和行政中心:P8,P9
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滇)、桂、粤、台)四省,海南省全部属于热带。
10.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邻国最多和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是广东省,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11、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最多:广东省
人口最少:澳门1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上升趋势。
1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14、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15、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55个。17、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
18、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9、民族分布地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20、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 ——火把节 藏族——晒佛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汉族——赛龙舟 朝鲜族——跳跳板
八年级优秀教案9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那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优秀教案9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1
1.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1.2过程与方法 :
① 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②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①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①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师】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啊,DV等摄影用具,那么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探究他们的原理。
【师】根据我们昨天学过的透镜,想必大家都会有各样的问题想去知道了解,
比如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上面的这些问题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我让你们收集的资料,看看能否得出结论。
【生】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像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师】大家准备的资料很全,也很好。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构造。要下面我们来模拟下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动手操作]
方案一: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二: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也可行,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例题】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所以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故选B
投影仪成像。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生】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并说出使用投影仪的优点。
【生】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投影仪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
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它叫幻灯机,观察实物和挂图了解它的构造和能成的像。
【生】幻灯机由镜头、画片框、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机箱等构成。
反光镜是凹镜。
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光镜和聚光镜作用后集中射向幻灯片。
幻灯片倒插,在屏幕上才有正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幻灯机成的像与投影仪一致,都是倒立、放大的像。
【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例题】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解析】因为这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而物体的光通过折射和反射映在屏幕上,只是光线少了一些,所以画面暗一点,但这又是一只小虫,遮住的光线很少,所以几乎没有影响。故选C
【例题】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解析】闪光灯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闪光灯照射到银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银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图象的亮度,相反,图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显减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银幕上的图象,而银幕上的污渍更加清晰了,银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纸条实际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体的影子,即黑暗区域.因此不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好。
【师】上述的两个例题,都是常考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多注意哦,要弄懂原理。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照相机能把像成在胶卷上——光屏。投影仪或者幻灯机能把像投在幕布上——光屏。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来判断是否是实像。
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是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其集合点叫作物体的虚像。
比如我们下面来介绍的放大镜成的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虚像。
【师】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
【生】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
【师】那么放大镜中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呢?
【生】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故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师】想让“看到的字”变大些?怎么办?继续让凸透镜离字更远些,你有什么发现
【生】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
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
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使用放大镜观察字,字到放大镜的距离(物距)要小于焦距。
【例题】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A、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
B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C错误;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2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重点)
3、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重、难点)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
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
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学生听歌曲回答
骑自行车、步行、乘车
火车、轮船、飞机
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
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认识了铁路干线,就能认识全国的铁路网,进而认识全国的交通运输网。自学完成现代交通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总结出铁路运输是我国各种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观看中国铁路线图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分析判断能力,最终提高学生阅读图文内容的能力。
承转过渡目前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是铁路运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很快,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下面我们认识我国的主要铁路网。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3)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工具
滚摆、铁锁、细绳、溜溜球、铁架台、钢球、细线、带弹簧的斜面。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回答,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学生讨论回答
二、情景:操作乒乓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动手动脑搞探究:
1、老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学生自己探究: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2、学生实验
先将滚摆置于点,然后释放摆轮。分析: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加强巩固
1、单摆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蹦蹦床分析: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首先分析课本图15.5—2,加深学生对动能、势能转化的认识,再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动,势能转化的实例,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如下坡时自行车运动得越来越快、打夯等。
概括结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引出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之和
五、拓展知识
1、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
2、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
3、再次分析乒乓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六、温故而知新
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思考课后练习。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4
本节课围绕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仪器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对凸透镜的成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对学习下一节课《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起到铺垫作用。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望远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好这一学科的信心。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透镜》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将本节内容放在《5.1透镜》之后,《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意在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制作产品时的重要价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形成丰富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准备。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接触物理学习已有两个多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这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最后再由学生及老师用物理语言严谨的诠释出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教学用具:
1、教师演示器材:实物照相机、模型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
2、学生制作器材:模型照相机材料(两个直径相近的圆纸筒,一个焦距5—10c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胶带)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观察、探究法: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由透镜构成的实物和仪器,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并为学生提供感性资料。再通过对实物和仪器的操作演示,了解三种仪器的成像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看图,了解各种仪器的构成情况。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由凸透镜组成的实物和仪器。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它们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这样设计目的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照相机,你能说出照相机有哪几部分构成吗?
老师手拿实物照相机,照相机主要包括这几部分结构:(结合手中的相机,指出主要构造及功能)
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卷以透明塑料材料为基片,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在胶片上生成清晰的像。调焦环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
师:当用照相机照时相,我们是如何得到照片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经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阐述:摄影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有一层感光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师:实际的照相机结构复杂,但从成像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两部分结构:镜头(凸透镜)和胶片,你们想不想做个照相机?
(想)既然同学们愿望这么强烈,下面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想想做做,要想做成一部最简单的相机,都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看书。
师拿起一架组装好的相机。
师:这是老师已经做好的一架相机,老师在每一组的桌面上都放上了一些器材,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看一看,用它们能否组装一架相机?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组装,教师指导。
组装完毕。
师:拿起你们的相机,把镜头对着窗外观察,你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的可以适当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再看。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我们简称物距。这段距离呢?(手指镜头到半透明膜的距离)。
师:如果我们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光屏,此时能不能承接到这个像呢?
师:由于这个像是实际光线倒聚到光屏上形成的,所以我们把这个像叫实像。
我们把成像情况以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师生讨论后,由老师画出照相机工作原理图:
师:这是一个投影仪,我们先找到它的镜头,不难发现,它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那么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教师演示: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调节,在天花板上得到像,观察像的倒正,大小
师:我们是短时间观察,如果长时间观察的话,你的脖子能受得了吗?那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
师把平面镜安上:这样观察就好多了,是不是?那平面镜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师:现在我想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投影片该如何放置呢?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画一下?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展示投影仪工作原过程。
师: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像是倒立,放大的,且物像在透镜的(两)侧,我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能不能接收到像呢?(能)这个像也是(实)像,这里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呢?物距像距关系如何?(教师从实物上引导学生找到物距和像距)。
教师画出透镜,主光轴,引导学生画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放大镜,观察下,它是什么类型的透镜?
(凸透镜)好,现在用它来观察书上的字或自己的指纹。
学生观察。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物像在透镜的(同)侧,类似于照相机、投影仪我们在像的位置放上一个光屏,能不能承接到像呢?(不能)因为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是通过透镜看到的,这个像叫做虚像。
师:现在保持书与眼的距离不变,使放大镜适当远离书,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画出透镜,主光轴,引导学生画出放大镜成像原理图:
师:请同学们结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及工作原理图,以及我们刚才的学习,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有何区别?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异侧,光屏能承接,倒立。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的,同侧,光屏不能承接,正立。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实像与虚像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涉及到过。例如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的虚像。
1、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成 、的 像。
2、在幻灯机的银幕上成 、的 像。
3、一瓶杨梅罐头从侧面看上去,每个杨梅都变大了,我们看到的是 、的 像,圆形的罐头和水共同组成了 镜。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拿一个凸透镜,用它来观察你手上的指纹和教室外的树木,你所看到的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评价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总结完成凸透镜成像特征,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实像与虚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经涉及到,本节复习提问时又回顾了该知识点,在三次观察探究过程中又进行了渗透点拨,所以本节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自学来处理,点到为止,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在处理预习疑难时时间较长,影响了授课进度。
2、预习教材时相关问题的设计还需揣摩,要有思维含量,不能太直白。例如,学习透镜时可以给学生列出生活中不同的透镜仪器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凸透镜或凹透镜。
3、问题要明确、具体,使学生一看就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4、适当加一些探究问题的细节,培养学生在探究中评估反思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不足:
1、小组合作学习仍需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中缺少便于操作的、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使得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一句空话。如何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共同努力。由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淡薄,需要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的知识不能及时复习,使学生的学习不够扎实,长期下去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根本无法完全的学会、学通、学懂,更难以灵活运用所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成绩。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放手,多一点指导。学生就会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透镜可广泛应用于安防、车载、数码相机、激光、光学仪器等各个领域,随着市场不断的发展,透镜技术也越来越应用广泛。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5
7.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
处。
的焦距是_______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图1 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
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
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
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6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400ml烧杯,200 ml烧杯,50 ml烧杯,盐,水,酒精,鸡蛋,量筒,铅笔,铅丝
2、密度计,潜水艇模型,自制热气球(教师演示用)
3、制作POWERPOINT,利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插件插入flash.exe。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进行个数估测,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以十作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会数100以内的数,并初步能正确读写。
3、初步学习10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会在位值表中正确地填写。
4、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同时感悟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十个十个地数100以内的数,并在位值表上表示。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十个十个地数》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拓展,要让学生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它们的读写法。同时是整个单元学习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需要让学生通过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使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教材内容孕伏了“束”这一个数学概念,在这里就是“十个一捆”,在位值上就是“逢十进一”。十个一束的捆扎原则为较大的数目进行计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几十的基础上逐个添上几个一,就是几十几,从而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计数过程中,结合教具与学具分析数的组成,从而使学生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使他们知道,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概念学习对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设计了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的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得更深刻,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在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拓展,这样也进一步地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学生实际
学生在第一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数由于数字较小,学生感知起来比较容易,并在生活中用到这些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100以内的数较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并不常用到。部分学生已经会数100以内的数,但相当学生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不同起点的学生。
一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入门阶段,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根据一年级学生模仿力、求知欲、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感知,学得更深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介绍刻痕记数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羊群图
①估一估羊群的只数
②数一数羊的只数。
③比较哪种数法最方便,为什么?
2、揭题
3、用十个一圈的方法来数,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和6个一是26。
4、写数、认识位值表
5、读数
6、知道十位和个位上数的意义和两位数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会10个一捆数小棒,会在位值表上写数,并联系实物说出两位数的组成。
2、圈一圈,数一数,写一写。
四、拓展新知
说出25、37、48等数的组成和每一位上数的意义。
五、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8
用摄像机将现场的学生的活动画面投入到大屏幕上。
教师指出摄像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透镜,生活中有很多透镜,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的透镜的例子。——引出课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的生活中的透镜,加上教师补充的用图片呈现生活中的透镜的例子,范围涉及到尽量多的方面,生活、军事、科技、自然等。
师:这些透镜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像,我们根据成像的不同特点选择三典型的代表学习。我们将共同探究他们成像的特点,分析成像的原理。(简单介绍加上板书,勾勒出本课的学习的框架结构,让学生清晰的知道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填补,完善板书)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从内容上看三者是并列关系,内容上都包括成像的特点和成像的原理,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可以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照相机是学生做熟悉的,教学素材的来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从照相机进入比较容易。通过照相机的学习,打开学习思路,形成实验、观察、描述、质疑的方法,那么后面的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学习就顺利了。
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于“成像的特点”的理解可能仅仅局限于“像的特点”,因此在照相机的教学中,需要迁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框架。既要探究出像和物的关系,又要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需要教师在此处有学法的指导。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布置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自然而的形成学习思路方法。为后续两个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直到磨砂玻璃上出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比较像和物有什么不同?此时像距和物距有什么关系?(有明确的操作指示和观察的内容,学生能写出来,回答语言不会偏离太多)
将凸透镜从对着远景改到对着近景(窗台上花盆,明天弄两盆摆上),纸筒不动,观察磨砂玻璃有什么现象?如果想在磨砂玻璃上看到近景清晰的像向哪个方向调节纸筒?
多做几次实验,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有什么特点?(像和物比较,相距和物距比较,学生能否从上面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出去出来?不知道的话需要提示迁移平面镜)
设计说明:
1、2是有指向的实验操作——培养有目的的观察,且1和2是有梯度的。
1是为了完成教学规定的知识内容“像的特点”“相机和物距”的关系,在具体的实物上熟悉像距和物距,明确其确切含义。明白像的特点是和物体的比较的结果。
2是扩展实验操作,重点突出在过程。这一步的操作不需要得出“往哪儿移”的结果,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物距变化,光屏不移动想就不清晰,知道像距的确定是由清晰的像的位置而确定的,体验物距变化时,像和像距都会变化。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操作,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具体的实物说出实验中是怎样调节的即可。
3、是总结概括——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形成教学内容结论,板书。
教学操作说明:
分段完成。防止活动时间太长学生的目的性不强,贻误教师教学指导的时机。
先完成1大约用2-3分钟,将本课主要内容完成。明确像、物、像距、物距,通过描述像和物不同这个实验事实,回归结论得出的过程是依据实验事实。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指导。
在完成2、3,大约是2-3分钟。
此活动环节设计学生小组研究汇报展示,将尽量多的小组到台前展示,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投影仪的教学采用教师和学生共演示的形式。用实物投影仪,将幻灯片投影到天花板上,观察像,容易得出像的特点和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清晰的指导“倒立”的含义,指的是像与物比较方向颠倒,演示的时候通过纵向的横向的颠倒让学生体会加深对“倒立”的理解。
改变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位置、调节透镜等操作,体会投影仪中透镜成像与物距有关。
仿照照相机教学环节,再次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教学重点突出“虚像”,这是与前面两种成像不同的地方,是新的教学点。
前面对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为什会成像?成像的原理是什么?这就上升到理性思考,学生的学习的程序体现出来了。通过光路图显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通过成像原理光路图,自然的得出实像和虚像的成因。对于三种典型的成像像与物居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也就自然的生成了。
板书完善知识框架,在画出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图。
本课的知识点的学习,只要学生经历了上面学习的过程,对于三种典型的成像的特点恐怕想忘都很困难,所以布置实践操作的,巩固学生实验观察,持续学习兴趣。
八年级优秀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欣赏力。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王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雄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诗作《野望》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常识,美读诗歌。
1、唐代诗人创造的两种新诗体——律诗和绝句。这首诗是律诗,五律。
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诗,每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2、美读。
美读,把诗歌描绘的画面美美的展示出来。让人能通过听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示范读。
(3)学生再读。(个人读、齐读)
(4)齐声美读。
(二)参考注释,描绘画面。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教师对部分词语做补充批注。
2、译读诗歌,交互分享。
教师要有示范。
(三)深入解读,学会品析。
教师示范,明确三个层次的要求。
(1)诗句描写的似乎什么。
(2)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内外、动静、远近、正面侧面等。)
(3)对诗中的某一个字或一个词进行赏析。
(词性、修辞、情感等)
(四)再读诗歌,小结本课。
《野望》全诗通过写山野中萧瑟广阔的秋色,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和避世归隐的愿望。
(五)作业。
自主学习《黄鹤楼》。
八年级优秀教案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老师在写了教案课件后,也能让老师很好去总结和反思。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八年级优秀教案12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1】
2、过程与方法: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以及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问题1、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投影仪:
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了解其构造问题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镜:
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小结: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在胶片上,成___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镜 ,使屏幕上成 像。
3、放大镜成 像。
三、训练与检测: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9、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2】
7.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
处。
的焦距是_______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图1 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
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
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
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3】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杆秤
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杠杆的原理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置疑:
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
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画力臂的步骤为:第一: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延长;第二: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第三:要用虚线画力臂,支点到垂足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系。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步骤如下:
(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课堂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
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三、杠杆的分类
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L2 L1
力的大小关系 F1 F2 F1 = F2
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 s1 > s 2
费距离 s1
省距离 s1 = s2
分析中提出相关问题:省力、费力是谁相对谁而言?省距离、费距离的含义是什么?
举例分析:从撬棒撬石头分析费距离的含义。
所谓省距离或费距离指的是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1 ,相对于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2 而言的。杠杆平衡条件说明,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如图所示,当动力作用点移动 s1 距离时,阻力作用点移动s2 距离,且s1 >s2 ,因此使用撬棒撬石头省力而费距离。
要求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五、实践活动
1. 通过探究,你能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吗?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
2. 用杠杆知识分析、理解天平的原理和调整过程。
六、板书
第一节 杠杆(一)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文章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
一、恰当导入
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
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
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2、教师导读:
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难句标出,精读分析。
感情朗读,弄懂其义,省略补出,圈点画批。
(对以上方法稍加解释指导,引导学生在诵读直至背诵时,展开联想与想像)
三、合作学习
1、学生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然后,展开小组竞赛;竞读后每组参与朗读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2、学生同位合作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清句子大意。
3、学生直译后,各组进行质疑,互相解答,教师随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四、研读赏析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归结: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
2、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
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后教师帮助明确:
1、要求学生学会复述文章内容,进一步熟悉课文,特别是二、三段: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进一步领略文中的美景,同时可以参照课文后的补白。引导学生用重复性和改造性复述两种方法,对课文进行重点赏析。
2、本文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
3、总结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五、体验
1、反馈巩固:
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背诵,可运用“联想记忆”法和“画面记忆”法进行背诵。(先讲方法,后背诵)
2、探究想像:
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发出了“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叹。思考一下,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后可达成共识: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也表现了鄙弃名利的思想。这种寄情山水的写法在本册的《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中可以再次学到。
六、拓展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
2、查询搜集有关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人文背景的资料或有关诗文。
3、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请你以“我说美丽富春江”为题,写一篇解说词。可以模仿
《话说长江》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总叙:景色奇特秀丽、爱慕自然。
分叙:奇山异水独绝、志趣高洁。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6】
一. 指导思想
注重素养教育,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体会和认知水平动身,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进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进程成为学生形成踊跃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斗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进程。为学生的充分进展制造条件,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教材分析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共有十二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分为两个部份:A部份和B部份。新课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育学生全面进展的能力。配以适量练习,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巩固。
教材突出几个方面:
1. 语言功能项目(Functions):
Talk about how often you do things; Your health, give advice; Future plans; How to get to places;
Make,accept and decline invitations; obligations;
Personal traits; compare people; Describe a process; follow instructions; Events in the past; Famous people;
Future intentions; Make polite requests; ask for permission; Discuss preferences; make comparisons. 2. 语法项目: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动词种类:情态动词can、could、must、have to、should;动词用此刻进行时来表示按打算或安排将要进行的动作;用“be going to +动词原形”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或打算;句子成份、句子的类型、简单句的五种大体句型。 3.教学进度安排 三.学生大体情形分析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要紧方法 五.教学方式呵学习方式的大体假想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2.精讲多练,着重培育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时期有所偏重; 4.尽可能利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踊跃性; 6.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7.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踊跃开展课外活动,培育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8.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优化教学手腕,尽力制造英语学习环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六.渗透德育的整体构思
Unit 1 My name is Gina!
I. Teaching article(课题): Unit One
I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的和要求):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 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Every day.
Most of the students do homework every day. III.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cult(教学重难点): Talk about how often you do things. IV. Teaching ways(教学方式):
Revision, Learning, Practice and Reading. V. Teaching tools(教学工具): Tape-recorder and Lattern. V. Teaching time(教学时刻): Six periods
VI. Teaching procedure(教学进程):
The first period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Name of activities. Aderbs of frequenc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 2. Ability object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并画出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新课引入
教师先举一个滑轮的实例,再要求学生举滑轮的例子,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即按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类)。
提问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由此给出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给出滑轮的分类。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再举些滑轮实例,可连接录像。
1、定滑轮
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2)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
① 称量钩码的重力;
② 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
2、动滑轮
(1)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和做功情况怎样?(3) 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
由于研究定滑轮时教师已演示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
说明:重物用 2 个钩码表示,有利于分析数据。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请几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一组数据填到教材中的表格中,分析学生数据。
(4) 总结:
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两根绳子吊着重物和滑轮,这两根绳子的力之和约等于钩码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四、实践活动 建议:“发展空间”中的“我的设计”。
五、板书
第二节 滑轮
一、 定滑轮
1. 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 不省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使用定滑轮不省功。
二、 动滑轮
1. 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
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 使用动滑轮工作,不省功。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欣赏力。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王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雄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诗作《野望》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常识,美读诗歌。
1、唐代诗人创造的两种新诗体——律诗和绝句。这首诗是律诗,五律。
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诗,每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2、美读。
美读,把诗歌描绘的画面美美的展示出来。让人能通过听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示范读。
(3)学生再读。(个人读、齐读)
(4)齐声美读。
(二)参考注释,描绘画面。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教师对部分词语做补充批注。
2、译读诗歌,交互分享。
教师要有示范。
(三)深入解读,学会品析。
教师示范,明确三个层次的要求。
(1)诗句描写的似乎什么。
(2)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内外、动静、远近、正面侧面等。)
(3)对诗中的某一个字或一个词进行赏析。
(词性、修辞、情感等)
(四)再读诗歌,小结本课。
《野望》全诗通过写山野中萧瑟广阔的秋色,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和避世归隐的愿望。
(五)作业。
自主学习《黄鹤楼》。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与环境两个个单元,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实验过程,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135”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两个班有一百多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较高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八年级全学科排名较好,但高分少,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能力目标:鉴赏老人的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背景知识]
一、写作背景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二、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解题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识记要点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三、重点字词
攮 颚 啐
鲭鲨 脊鳍 蚕噬 舵柄 船梢 蹂躏
拽掉 榫头 掌舵 桅杆 皮开肉绽
与鲭鲨斗→(人物心理)→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犁头鲨斗→(人物心理)→再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群鲨斗→(人物心理)→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字词巩固
注意“梢”“绽”等字的写法;“榫”“拽”等字的读音。
[教材优化全析] 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老人与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游得迅速无比,但却非常漂亮,高耸的脊鳍,紧闭的嘴唇,向内倾斜的牙齿,灵敏的嗅觉,使读者读到这里真是为老人桑地亚哥捏了一把汗,他能战胜这样大的鲨鱼吗?
但老人不愧为捕鱼的好手,他用鱼叉十分准确的“攮”中了鲸鱼的最软弱的部位――脑子。鲨鱼“肚皮朝天”“慢慢地沉了下去”。
这一部分,以鲨鱼的巨大勇猛来衬托老人的勇敢,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刻画出来了。
第二部分(“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
当马林鱼被鲨鱼咬去大约四十磅肉时老人还不曾沮丧,甚至很英雄地想着:“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就这样借主人公桑提亚哥的话表达了他自己认为在当时人们应有的生存信念。
在这一情节中,老人又插入了棒球好手狄马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都是老人的内心表白,一个是与大海与大鱼的对话,一个是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一个是自己心里的想法。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走,那就是不能放弃信心,按老人说法就是“不抱希望才蠢哪”。
在与鲨鱼的搏斗之后,又是老人内心的激烈斗争,是自己信心与毅力的较量。
第三部分(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钟头-也许结果会很好的),写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
一条鲨鱼被我们打死了,又来了两条鲨鱼,而且是贪婪残暴的星鲨,气氛又紧张起来,我们不禁又为老人担心起来:老人还能战胜这两条凶猛的鲨鱼吗?
你看那老人,身手多么矫健啊!眼光多么敏锐啊!头脑又是多么清醒啊!两条鲨鱼很快地杀完了,可是马林鱼的肉也被它们吃掉了好多。老头又是多么的心疼!
在与两头鲨鱼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老人的智慧与勇敢。
这一部分的描写与第一部分一样都是详写,从鲨鱼出现写起,写了与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也写了搏斗之后的老人的心理状态。我们注意到老人还是个乐观主义者: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鲨鱼来到吧。
进入了下一个部分。
第四部分(“下一个来到的鲨鱼是一条犁头鲨”-“鲨鱼才又向他扑来”),与犁头鲨的战斗。
这一部分是略写,重点不是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而是写杀死那头犁头鲨之后的老人的自言自语。经过了两番与鲨鱼的搏斗,老人称手的刀子没有了,读者已经注意到,老人在筋疲力尽之后,又失去了刀子,可以说在以后的搏斗中很难再取胜了,可老人不这样想:“我还有鱼钩呢”“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你看,这样一个老头儿,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也正是他战胜鲨鱼的法宝。
第五部分(“老头儿看见两上褐色的鳍”-“即使现在也能行”),老人又与另两条星鲨搏斗。
这是与鲨鱼的第三场搏斗,是斗智和斗力的决战。老头儿的刀子没有了,有用的兵器只剩下棍了。两击把两头星鲨打跑了或打死了。在这里也插入了老人的一些幻觉:当年青力壮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打死。如果有棍球棒,现在也行。多么豪迈的老人!
这一部分写得较详细,整个过程写得跌宕起状,但我们也明显的感到,老头儿与鲨鱼的搏斗似乎不那么激烈了!这是作者写法上的变化,在激烈对阵之后,老人并没有休息,看来作者是有意的让读者的神经稍微松懈一下,好看下一场更加激烈的好戏。
第六部分(“他不愿再朝那条死鱼看一眼”-“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写筋疲力尽的老人的心理活动。
浑身是痛的老人的自言自语,一方面老人希望快快回到家里,“我会看见从新海滩上射出来的灯光”;一方面想起了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可能为自己担心,尤其是那个小孩;一方面又鼓足勇气,“我要跟它们斗到死”;一方面它又不希望和鲨鱼斗。这些心理活动与第二部分相似,但更侧重于写老人的希望。
第七部分(“可是到了半夜时候”-“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与群鲨的搏斗。
这一次更加惨烈,这是一群大鲨鱼啊!用棍子打,棍子丢掉了;又换下舵,用舵向鲨鱼的头打去。群鲨吃完了剩下的一半马林鱼,走了。
这一部分写得相当精彩,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过程刻画的细致入微,有心理,有语言,有动作;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有思想。一个可爱的老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老人想,“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但又谁相信老人是失败了?
第八部分(“船还是好好的”-结尾),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一切都平静下来了,老人终于回到了港口。但奋战了一夜的老人(加上与大马林鱼的搏斗实际是三天三夜)失掉了所有的力气,歇了五次才走进了他的茅草棚。
小结:在归航的途中,面对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一直战斗到手无寸铁,赤手空拳为止。尽管失掉了那条费尽千辛万苦才捕到的大鱼,但是,他却是一位英雄和胜利者。其实,当他的鱼刀被折断的时候,我们谁都明白:完了,再也无法击退鲨鱼的袭击了。往后,无论怎样的努力,终将归于失败。不知你怎么看,要是我,一定举起双手向鲨鱼投降。但是,那个倔强的老头根本没有屈服和妥协的念头——不管能不能赢,他决不低头。不论你是多么凶恶的鲨鱼,只要你敢于咬我的鱼,我就要向你举起木棍——只要有东西可举,我就要举,然后重重地敲下来。实在无物可举时,我还会举起赤空的拳头——尽管这于事无补。那么,是什么支撑起这位勇士的不屈的灵魂的呢?那就是是自信,那就是毅力!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这位老渔夫一样,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
故事的叙述是多角度的。在直叙中有插叙,在插叙中交织着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见过的非洲海滩、海峡和大山;第二天又想起曾与一个码头上大力土比手劲的胜利情景;后来在同鲨鱼搏斗时记起垒球名将老狄马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他常梦见狮子,思念马诺林,在茫茫大海上自言自语,这也给他带来了力量和勇气。他有时也议论“杀鱼是不是罪过”,对受伤的左右手感慨一番。这些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往往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叙述者的人称不断改变——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采,引人入胜。结构网络
小说通过人与自然的斗争,表达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桑提亚哥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厄运面前屈服,认为人虽可以暂时战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11】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 。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后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七年级的音乐学习,学生在歌曲演唱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些,在歌曲教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并带着感情地去演唱歌曲;通过七年级的竖笛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竖笛的演奏方法、F调的指法,并能吹奏一些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用竖笛吹吹奏《摇篮曲》,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
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他(她)是谁啊?
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
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回忆起小时侯,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同时为后面的器乐教学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演唱歌谱,学习效果较好。
师:老师已经指导大家如何演唱歌谱了,现在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演唱一遍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老师刚刚强调的地方。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熟悉歌词,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演唱歌词做了准备。
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学会演唱《摇篮曲》,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装饰音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采用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去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能独立演唱〈〈摇篮曲〉〉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采用“摇篮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带着情感去演唱。
师:很好,老师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学会这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现在老师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老师再把这首歌播放一遍,大家可以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检查一下自己哪里还唱得不够好,把它改正过来,另外,利用这段时间,大家准备一下,可以自己来唱,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唱。
师:老师看到,大家刚才都在认真地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老师可以给给你伴奏。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之美,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为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展示争取了时间。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设计意图:将唱歌教学与器乐教学结合起来,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1)复习C调音阶。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竖笛演奏知识,指导学生熟习音阶,为后面的吹奏《摇篮曲》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音乐表演活动来体验《摇篮曲》的歌曲内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乐器演奏水平。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安排部分没有带竖笛上课的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大家学到什么东西?(采访式回答)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但能有感情地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而且大部分同学能用竖笛吹奏《摇篮曲》。总而言之,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柔美的声音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八年级优秀教案【篇12】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课文《枣核》 (2课时)
课文《最后一课》 (2课时)
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课时)
课文《古诗四首》 (1课时)
课文《晏子使楚》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