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制定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必要手段之一。今天向您介绍的是有关“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话题,对于某些人群来说以下资讯和经验可以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个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根据要求,通过这些文章要学习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并学习文章的写景方法。《满井游记》作为一篇自读的记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而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呢?根据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
②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教学重点: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
3、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文风与性情。
4、教法与学法:
由于这是一篇自读篇目,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⑴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听朗读,让学生自己想象文章画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学重点;
⑵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同类篇目的比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个性化的写景特点,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学法上,力求让学生掌握通过画面想象,再现艺术形象,学习赏析写景文章的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
【过程描述】
一、新课导入
师: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喜欢寄情于山水。我们曾学过哪些古代文人的作品呢?
(生纷纷举例作者及作品)
师: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位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看他又是寄寓山水怎样的情感?(引出课题)
二、感知课文
(说明:这是一篇自读的文言文,因此文言字词的疏通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在本课时可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主要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在疏通字词后,教师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
师:文章记叙何时的景色?请找出你判断的依据。
生1:春天的景色,根据文中描写景色的语句。
生2:我认为是早春的景色,根据文中“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知道这时候正是早春季节。
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这是一篇描写北国早春的游记散文,如此美的文章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其魅力。朗读课文要注意课文的整体感情基调,谁能说说课文各段的感情基调呢?
生1:应是“欢快”的感情,因为文中表现作者热爱自然景色。
生2:我觉得本文三段话的感情不一样,根据内容第①段应用无奈的语气读,第②的感情比较热烈,欢快;第③段要读出作者寄情山水闲情逸致。
师:请你给全班同学示范朗读,好吗?请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完成以下表格的填空。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媒体播放配乐)
(听读结束,学生举手发言。)
满井
所见
景物
景色描写语句
三、品读课文
师:美文需要用心感受,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课文第2段中你喜欢的语句,可从景物特征或作者情感等角度品析,并以“我读习习习习习习习习,读出了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与全班同学交流。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品读,然后组织班内交流互动)
生1:我喜欢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我读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样子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师:同学们还认为这句中哪个词用的特别妙?
生2:“微润”,这个词语表达了早春时肥沃的土地开始复苏。
师:一个“润”字与“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微”字更四凸现了“早春”的季节特征。
生3:我喜欢读“于时冰皮始解,,……冷光乍出于匣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感到欣欣然。
生4:我也喜欢这句话,但我从“波色乍明”中读出了早春河水的明亮清澈,而且后面还运用比喻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师:你能从文中关键词语和修辞的角度品味语言值得同学们学习。你在朗读这句话时觉得那个字词应该读重音?
生4:(轻读)我觉得应该是“解”“明”“清澈”,因为这些词语都写出了波色的特征。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提示学生放声朗读品味)
生5:我在读“乍”这个字时声音比较响亮。
师:从这个“乍”字中你能品出作者的感情吗?
(生感到疑惑,师提示:理解“乍”字的含义。)
生5:“乍”这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在文中表现了作者对眼前所看到的景色感到意外,精神感到振奋。
师:品得太妙了,一个看似无义的虚词居然有如此深刻的内涵。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来感受作者的感情。
生6:我喜欢“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个句子让我读出了作者对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而无比喜悦。
师:你能解释“而”字的含义吗?由此你对这个语句是否有新的理解?
生6:(思考、顿悟)哦!“而”表示转折,这个句子还表达了作者为“城居者”未知郊田之外的春景而感到遗憾。
……
生7:我觉得“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写的很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鸟鱼等景物的悠然自得,而且还运用拟人手法。
师:你能品出运用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吗?
生7:运用拟人手法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生机。
生8:赋予这些景色以生命和人的感情。
师:袁宏道山水小品善于把人的感情与景物情景交融,把无形的情思化微有形的景物。后人曾这样评价: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拟人手法?请继续品读。
生9:还有“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也运用拟人,这句话也赋予山峦灵气,并且给人留下焕然一新的感觉。
师: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追求: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文章用极其清新传神语言描绘了满井早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正印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
四、拓展延伸
师:面对美景,因作者的个性各不相同,所以进入笔下的景物各不相同,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自然也不相同。请阅读课文末段,结合相关资料,谈谈袁宏道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与本单元其它三篇课文的作者所寄予的感情有何不同?
相关连接:
袁宏道轻视名利,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由于所任职务比较清闲,使得他有空闲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写于此时。
(生结合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生1:本单元其它三篇文章都是表达作者因被贬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心情和感想,而袁宏道是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山水的热爱。
生2:《小石潭记》表达了柳宗元被贬官后的凄凉,《岳阳楼记》表现了作者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复,《醉翁亭记》也是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这三篇文章都与作者的政治追求有关,而《满井游记》中作者却表现出自己不慕荣利,追求自由的生活。
师:你能结合文中末段的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吗?
生2:文中说“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说明作者喜欢这里的山水,表达自己欣赏山水的闲情逸致。
师:你觉得这句中的“近”应是什么意思?
生2:应该是作者的住处与这里的距离很近。
师:还会有其它深意吗?
生3:我觉得还应该有作者的心与景色的很近,可以说融为一体。
(全班同学对该同学的回答予以热烈的掌声)
师:辛弃疾曾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真是无我相融,相逢如知己呀!
传统的文学主张“文以载道”,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政治理想。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于对自然风景的客观描写,表达作者厌倦仕途,轻视名利,钟情于山水的情感,强调自然、天真、趣味。(板书:独抒性灵)
师:除《满井游记》外,袁宏道还给后人留下大量的游记名篇,如《西湖游记二则》请同学们齐读(西湖一),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点评,可整体评价,也可抓关键语句细品。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生齐读。然后点品文章)
生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这一句句式整齐,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西湖景色的魅力,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
生2:本文运用比喻句,把山、花、风、波浪的特点写的恰到好处,并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陶醉语山水之间的情怀。用简洁干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之情。
生3:文章语言优美精练,运用比喻绘声绘色,句式骈散结合,创设优美的意境。
……
师:(课堂总结,然后组织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在初中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人教版)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一节课:《三国演义》导读
导读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信息,以便更好地阅读。在导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概括课文大意、分析课文结构以及给出重点词汇等方式进行。
1. 概括课文大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概括出《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背后的国家与社会的变迁。
2. 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主要人物、情节发展等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给出重点词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重要的词汇,如皇帝、将军、谋士、志向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历史背景中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节课:《毛泽东诗词》的阅读
通过阅读《毛泽东诗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了解毛泽东的人物形象以及他的诗词创作。
1. 理解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分段式朗读,让学生跟读并配以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意境。
2. 分析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意义、表达方式、诗歌形式等,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创作诗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模仿或改写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三节课:听与说的训练
通过听与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1. 听力训练:教师可以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如听对话回答问题、听短文填空等。
2. 口语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练习,如日常交流、购物问询等。
第四节课:写作训练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1. 写作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模板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逻辑。
2. 写作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作文、写日记等,要求学生在文采和叙述能力上有所提高。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是一本专门为八年级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精选的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首先,在这本教材的前言中,作者明确指出了编写这本教材的目的和思路。作者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因此,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情感教育、思维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描述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精彩的语言表达,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接下来,教材的内容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篇精选的课文。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每个单元的课文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课文的选择涵盖了不同题材和文体,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同时,教材还配套了一些习题和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材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这些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最后,教材还包含了一些专题讲解,如词语辨析、古诗文赏析等。这些专题的讲解内容简明扼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总的来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是一本很好的语文教材。它的内容丰富多样,设计合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善用这本教材,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__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卖炭翁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jxzy888666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掌握得不错,这种以学生理解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较浅显的诗文篇目。 不足之处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明白现在的美好安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教学目标】 1、了解讲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讲述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2、通过口语交际实践,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讲述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导入,明确讲述意义 师:什么是讲述?这个问题很通俗,但怎么准确表达却值得商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经历、给朋友讲故事、与同学们分享见闻等,甚至向老师解释事情的原委、向医生解说自己的病因、向警察或记者说明事实等,都是讲述。我们每天都在讲述,哪位同学能为“讲述”下一个定义? 预设 讲述就是叙述和讲解,就是把你知道的事情、感受、道理等讲给别人听。 师:讲述很重要,大家早已熟知。其实我们已经学过或读过历史上很多关于讲述的故事,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 预设 穿井得一人、晏子使楚、舌战群儒…… 师总结:所以说,善于讲述,不仅是一种素养,更有利于生活,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绘声绘色、恰如其分地讲述。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和历史中讲述的场景,引发学生探讨讲述的定义,明确讲述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起来,以便更投入地学习。 二、情景模拟,探究讲述原则 师:明确了讲述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以下故事,探究一下讲述的原则。 故事一: 课件出示: 许攸居功取祸 建安九年(204),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宴席,言行很不得体,甚至不分场合,直呼曹操乳名,说:“阿瞒,你如果没有我的帮助,就得不到冀州了。”曹操笑笑说:“你说得对。”但内心厌恨他。后来他随曹操巡行出邺县东门时,回头对左右的人说:“这人(指曹操)如得不到我的帮助,是没办法自由出入这个门的。”随从当中便有人去将这话告诉了曹操,于是许攸被逮捕扣押,最终被杀。 (学生自由交流) 师小结:许攸虽然有才能,但他居功自傲,说话不注意场合和对象,最终落得个被捕被杀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在适当的场合要说适当的话,说的话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也要考虑对方的身份,这是讲述的第一个原则。 故事二: 课件出示: 一家上市公司招聘总裁秘书,细心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必备素质。三个应届大学生来应聘。 大学生A说:“我性格开朗活泼,爱好文艺,专长是播音主持,我们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都由我主持。” 大学生B说:“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从小到大特别仔细认真,从来没有马虎过。” 大学生C说:“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在上大学时,一直订阅《英语世界》杂志。在大学二年级时,有一次看到《英语世界》里的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用错了。它用的不是英文标点符号,而是中文的。我就把错误在第几页、第几行写下来,给杂志社写信反馈了。杂志社的总编辑给我回了一封信,说赠我一年的杂志。他还说,像我这样细心的人已经很少见了。” 如果你是人事经理的话,你会聘用哪一位? (学生自由交流)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大学生A的讲述没有抓住重点——招聘的是细心的人,并不需要他有文艺方面的专长。大学生B没有说细节事实,光说自己是一个细心的人,只有观点。大学生C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讲述自己的细心,阅读课外读物就连标点符号都会注意到,足以让人了解他的细心程度。另外,他还用他人的评价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就比较全面了。大学生C的讲述有观点,有证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符合“细心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必备素质”的选拔要求。这也是讲述的第二个原则——重点突出。 (板书:重点突出) 师:怎样才能突出重点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分享你的看法。 预设 1、重点部分重点讲。故事中的高潮部分是讲述的重点,可以讲得饱满一些,生动一些;而为高潮蓄势的铺垫部分,则可以讲得简洁一点,平实一点。 2、注意语气、语调。要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处理好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变化,使自己的语言同故事内容相协调。讲到重点部分时,声音可适当提高些,以引起听众的注意,或做适当的重复,加深印象。 3、学会调整讲述的顺序。有时候讲述为了增强效果,特意不用顺叙,而用插叙、倒叙、补叙的方法。 4、要把控好时间。控制时间往往也能“逼”着讲述者突出重点,让自己的讲述更集中,更精彩。 师:讲述的第三个原则是注意口语表达。那么在口语表达时,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表达得体) 课件出示: 讲述规则 简要说明 多用口语 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也可穿插“你猜怎么着”“这有意思吧”等句子,引发听者的兴趣 多用短句 讲述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注意语气和重复 利用停顿、重复、加重语气语调等方法,强调某些重要的内容,提醒听者注意 语气语调要自然大方 避免给人装腔拿调的感觉 附以必要的体态语言 与讲话内容配合,更能自然得体 …… ……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明确讲述的基本原则。老师提出基本原则,具体如何做由学生自由讨论,集思广益完成,师生共同探究。这两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三、实践检验,形成能力 1、当堂训练,检验能力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了讲述的原则,下面我们就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讲述能力。 课件出示: 在社团活动中,坤霖借了依依的羽毛球拍去打球。但在坤霖和李郧打球的过程中,李郧因用力过猛不慎将球拍打坏了。坤霖知道这副球拍是依依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非常有意义并且价格不菲。坤霖觉得非常尴尬。 (1)依依知道这件事,伤心地哭了。如果你是坤霖,你该如何向依依讲述这件事情? (2)李郧把球拍打坏了,但是他并没有提及要赔偿的意思。如果你是坤霖,你该如何同他讲? (3)这件事在班上闹得人尽皆知,沸沸扬扬。如果你是班长并将就此事开一次班会,你会怎么说? (学生自由发挥)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基本遵循了讲述的原则,注意了语气和得体表达,其中第一题先安抚情绪,再讲述事情,最后说明解决方案,结构合理;第二题同学们都注意了委婉的说话方式,注意对象和场合,自然得体;第三题本着引导舆论,获得启迪的原则来讲述,也是非常得体的。 2、多读多说,提升能力 师:讲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要想尽快提升,同学们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课件出示: (1)养成爱听、多听、会听的好习惯,比如多听新闻、听演讲、听别人说话等,从而形成语言智慧的丰富源泉。 (2)多看电影、书报、电视访谈节目,还可以看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动而感人的场景,为说积累素材。 (3)多背诗词、格言、谚语等,能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慢慢形成自己正确而生动的语言。 (4)多说才能使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3、课后作业 师:课后,各学习小组可以从课本P20“口语实践”六个话题中选择一两个,讲故事给你的同桌听。 结束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述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讲述能力的提高仅仅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是不够的,还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沟通,多交流。通过练习,你定能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舌灿莲花。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实战演练,检验所学原则,以便查漏补缺。提供一些快速提升讲述能力的办法,指导学生课外多读多说,提升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立足教材,结合经典故事、案例分析,把讲述的原则讲明、讲细,然后让学生依据讲述的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把讲述规则用实、用活。整个课堂,教与学始终高度一致,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施教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是密切联结在一起的。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学得愉快,积极参与。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的讲述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教学目标: 1.熟练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理解文意。 3.理解本文巧妙的讽谏艺术,学会在特定场合,委婉表达意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品 在古代,讽谏帝王,是件冒险的事情,是批龙鳞,逆圣听。悠悠千古,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遭遇不幸。比干被挖心,屈原被放逐。可是,有一位臣子却成功地劝说国君从谏如流,最终达到“一言以兴邦”,你知道这位臣子是谁? 2、介绍人物邹忌、齐威王;解释一下题目(看题目,本文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时任相国。 齐威王:继位之初,好为__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A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B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黄县人。 C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发现?齐威王聪明过人,善于听取臣下(委婉)的意见。好面子。 D文章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邹忌讽谏威王,齐威王纳谏。 3、介绍《战国策》 本文选自《战国策》,学过哪一篇文章?(《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策什么意思?(策略计谋) 解释《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它语言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小故事来论证观点。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狡兔三窟等。 二、含英咀华读故事 1、听读——走进文本 要求:认真听,正字音、断句读 2、朗读——感知内容 要求: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 2、指名三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点评。 3、译读——掌握词语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要词语的解释。不理解的地方小组间进行讨论。解决不了的,提出来,集体解决。 归类检查: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一词多义固定句式 4、分角色朗读——把握形象 要求:体会人物的语气,态度,可以适当地加入动作等肢体语言,同时要用自己的话把人物心理活动直白地说出来。 妻子:对邹忌是偏爱,非常肯定邹忌之美。“亲爱的,当然你美,不要说徐公比不上你,全世界的男子您是最美的,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一个啊。” 妾:地位低微,必须顺从妻子的观点。“老大说你比徐公美,我哪敢说你比不上他啊,说出真相来,既得罪了老大,又得罪了你,我这日子可怎么混!做一只“她云亦云”的传声筒,这就是我的命!” 客:语气平淡,敷衍应付。“你这样问,我哪里好意思说出徐公比你美啊!我可是有求于你,惹你不高兴,我不是不识时务,自讨没趣吗? 邹忌:幸亏我没有被这三个人蒙蔽。从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要听到周围的人说实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也不是诚心来欺骗我,但由于各怀心事各怀目的,都隐瞒了事实。由此可见,听到耳朵里的不一定是真话。家庭小事如此,国家大事更是如此。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听到的会是真言?糟糕!我必须去见大王。他是个聪明人,一定会明白我的苦心的。 齐威王:我就知道邹忌这家伙今天来见我,绝非只谈家庭琐事。作为一家之主他听不到真话,显而易见,作为一国之君,我听到的更是一些明哲保身的顺耳之言甜言蜜语啊。看来,广开言路,倾听逆耳真言才能掌控国家弊端,从而革新政治,取得大治啊。那就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吧! 教师:通过大家的朗读和表演,可以看出大家对人物形象把握地很准确,很到位!这取决于你们反复读书,认真揣摩。读书就要这样,在有限的文字里玩味,挖掘出丰富的意蕴。好,我们继续探究和挖掘! 三、探究挖掘品故事 1、说说邹忌其人 思考: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邹忌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依据。 求实的精神。(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两次“窥镜”,都是在调查研究。俗话说三人成虎,邹忌没有相信三人的话,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真相。“暮寝而思之”,说明他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不受别人的谎言所迷惑。 分析很好,课堂上我们要手不离书,字字有依据。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2、谈谈威王的态度 思考:齐威王对邹忌的进谏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从哪里可以看出? A语言“善”:是他肯定邹忌讲的对,讲的精彩;表明自己的态度,接受邹忌的建议虚心纳谏。 B从他下的三条命令可以看出,他纳谏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强。 3、议议进谏技巧 思考:邹忌成功地劝谏齐威王,原因是什么呢?他巧妙的讽谏艺术表现在哪里? A他站在威王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威王着想,指出他受国人蒙蔽这一事实,让他心服口服地明白广开言路的必要性。 B他没有直接谈国事。而是先谈家事,指出妻、妾、客歪曲事实的原因是私、畏、有求,因此,自己受了蒙蔽。然后以家事来类比国事: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从而得出一个冰冷的结论:王之弊甚矣。这个推理有着强大的逻辑力量,完全合情合理,让人心服口服,富有艺术性和启发性。 邹忌这种推理方式叫做类比推理;论证方法叫做设喻论证。 这是一种委婉进谏方式,想想,跟它相反的进谏方式是?直谏。举例说明什么叫做直谏? 《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方式是直谏。“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为什么不讽谏?刘禅昏庸无能,没有悟性,委婉劝说没用。诸葛亮地位极高,直谏无危险。分析本文:通过开头人物的介绍,一鸣惊人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齐威王这个人悟性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一点要面子,适合讽谏。 可见,对人提意见要因人而异,当忠言逆耳时,可以变换角度,适度包装,让忠言变得顺耳,甜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提意见可不是一件小事,有时候它也具有艺术性。 四、学以致用鉴故事 小练习:假设你父母对你过分溺爱,生活上过分照顾,什么活也不容你做,什么活动也不许你参加。你将如何委婉劝说,让父母改变这一做法? 1、宠是无法腾飞的龙。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宠字的结构是一个宝盖头把龙护住了,宝盖头代表父母过分的呵护限制,这样龙永远也无法腾飞。现在,你们在生活上对我万般照顾,像那个宝盖头一样把我紧紧护住了,不让我自己去体验和实践,我这条小龙都变成一条无能无奈的小虫虫了,怎么能腾飞呢?请放开你们温暖的手,让我在万里晴空自由翱翔吧! 2、花盆中的小苗长不成顶天立地的大树。 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太小,鸟笼太窄,虽然养花人和养鸟人精心照顾,但是,限制了小苗和鸟儿的自由成长,不能成材。要想成材,就必须经历风雨,经历挫折和磨练。小孩子更是如此,父母过分溺爱,就如同把他养在花盆和鸟笼里,永远不能够扎深根,不能历练搏击风雨的翅膀。爸爸妈妈,请给我一个广阔就的天地,让我自由成长。 在实际人际交往中,我们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委婉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提意见一定要真诚,过于作秀也是行不通的,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课堂小结:邹忌讽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决于他既敢于进谏,又善于进谏,讲究进谏的艺术性。但是,你想过吗?如果他碰到的是商纣王和楚怀王,结果会怎么样?他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也是白费口舌,枉费心机。因此,纳谏成功还需要什么?君主要明智,要善于采纳建议。希望,我们每一个让都能虚怀若谷,听取别人的建议,不断完善自我!一个人,永远不能停止成长! 五、作业设置 必做题:分类整理本文的词语解释。 选做题:阅读《召公谏厉王止谤》以及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 《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作者满怀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怀。 说明: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中的第一位。(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首联、颔联中多处触犯律诗大忌,但却显得气势奔腾, 由传说起头,一泻而下,转、承、起、合一气呵成,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通过各种 形式的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气韵。探寻作者从感怀传说到远眺风景最后抒发情怀的情感脉络, 了解作者写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读懂该诗的重点。 2.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 说明: 尾联诗人抒发了思乡、怀旧的情怀,这种种情感的产生由首联、颔联的传说引发,因此 了解相关传说,有助于感受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促使学生感受诗种创 设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范读《黄鹤楼》(如有录音也可)。 引起兴趣,初步熟悉古诗。 以学生熟悉的大诗人李白的故事入手,并补充前人对该诗的赞誉,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朗读课文 熟悉内容 要求以自读、散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悉古诗所写的内容。 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以多形式的朗读感受诗的气韵,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 深入了解 整体感知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个人朗读感受,小组交流: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通过“为什么愁”和“愁什么”这两个提问,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该诗,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在诗中体现的情感。 熟读成诵 复习旧知 要求: 学生课后反复朗读背诵该诗。 回忆、背诵曾学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 课后背诵《黄鹤楼》 回忆、背诵《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 在学习新诗的基础上,把具有相关内容的古诗组合在一起,便于学习积累。 思路点拨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理解诗的内涵,提供贾岛的《黄鹤楼》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区分两诗选材角度、所抒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细腻地理解文本。 《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晴对余晖。 练习举隅 1.就“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展开想象,作15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 2.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典故等文化资料,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