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流浪地球观后感集合7篇。
这部称为“流浪地球观后感”的作品,是我用心制作的,希望您能够欣赏。观看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同样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推动作用,它不仅吸引我们的剧情,还让我们能够产生自己的观点。通过回顾这些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写下观后感来进行总结。观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在“观看”之后产生的“感觉”。希望本文可以成为您的创意灵感来源!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1
全书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乡村教师》为例,小说开篇非同寻常,你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现实小说,反映在穷乡僻壤的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师,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这本书明明确确的就是大刘署名,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拿错了~~当然,从一半开始,风转急下的剧情突然让人了解了大刘这样安排的用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绝不是什么进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类的发展动力,人类传承的制度虽然低效,但是却是可敬的,如果没有乡村教师最后的坚持,也许文明都会自此消失,这种戏剧的安排,其实很有意思,让紧张感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同时,这部作品又是反映现实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刘关注的现实,大刘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看了《流浪地球》,我有了太多的感悟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2
大年初六,看完电影补原著,意外的短小精悍,情节推进之快甚至使人有一种剧情大纲的感觉。20xx贺岁档有两部电影取材自大刘的小说,不可谓不巧,虽然都已面目全非。如果说进行了商业化二次创作的电影是一部带着科幻外壳的主旋律正能量家庭剧,那么这本原著读来更像是一个带有强烈悲剧主义色彩的哲理寓言故事。
阅读到临近结尾联合政府阴谋论甚嚣尘上、分裂出的人类叛军势力日益壮大这一部分时,正好串戏想到有一句话:其他都是虚的,没什么要紧,可若是一家的主公和主母当场闹起来了,那整个扬州城可就要看笑话了。不管是这本和后来的,都可看出作者对人性无可救药的劣根性持悲观态度,“敌未至身前,先自损三千”。
一直觉得撰写这样的科幻故事时,整个人类社会就好像被放置在某种培养箱中的标本,通过设置各类极端条件,让作者能够细致的观测并记录下其中人类的动态反应。率性的婚姻关系,淡漠的家庭亲情,缺失的道德信仰,任意翻转的价值判断,人类生活相关的一切都成了高度程序化、流程化的资源配置。就像中母亲卫小娘对明兰的临终嘱托:凡事活着最大。可能在生存面前,这一切反常即是合理。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3
“盼望着,盼望着……”这是朱自清的《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给予我们一年四季。生活离不开水、食物……更离不开太阳,太阳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一旦失去太阳的光芒,地球就一片黑暗,但是太阳也有缺点,看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使我震撼万分……
电影讲述了50亿年后,太阳将会结束生命。太阳会迅速膨胀、爆炸,地球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刘培强离开四岁的儿子——刘启,来到了“领航员”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7年。使地球提前离开太阳系,这个计划需要一百代人共同完成,并且要大面积地建筑地下室,努力生产一百个国际空间站。
工作17年后,离岗回家的前一天,刘启与妹妹韩朵朵一起来到了零下84℃的地上。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生活在地下室的人们遇难,地上的人们都在努力地逃生。刘启的姥爷——韩子昂与哥妹共三人一起加入救援队,为灾区运送火石,救助受灾人们。为了地球与木星不相撞,他们在一次次困难面前不低头、满怀信心,希望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韩子昂和刘培强等亿万人民因为拯救地球牺牲了,但是他们知道:地球“活了”,幸存的人们在地下室又过起幸福的生活。
《流浪地球》里的韩子昂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上海,我的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的环境也受到了污染,我们要制止破坏环境的现象。为了植物不再消失,动物不再灭绝,人类不再失去舒适的家。我们共同携手相助,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反思:“那时候人们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没有人关心太阳。”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关心科学,钱不会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情用钱解决无济于事,所以要动脑、用智慧和双手解决。
《流浪地球》描绘了人们的坚持不懈、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高尚品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流浪地球的场景,讲述了人生哲理。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4
流浪地球不如说是拯救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比如《变形金刚》中又酷又炫的巨型机甲、《终结者》里面的施瓦辛格……《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方式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成功。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不是外公韩子昂的死亡,也不是航天员刘培强驾驶飞车撞向木星,而是朵朵在最后的广播中说,“我们救援队牺牲了很多人……我需要你们的支援,我需要你们的支援”,当各个国家的救援队听到这段广播后,从犹豫中,从绝望中,掉转车头,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不分肤色,不用言语,一齐用力推进。那一刻,观众被深深地感动,热泪盈眶。《礼记》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顾言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热情地歌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其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城的伟大不在于长城的雄伟壮观,而在于合数万人之众、数十年如一日修建长城这一集体工程。愚公可以移动一座大山,因为即使愚公死了,其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面对烈火的焚烧,邱少云一动不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这份伟大而又美好精神的召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烙印在各个时代的封面上。这是一份令人惊叹、敬佩的精神。更让人感到了一份充满热情,悲壮的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才是中国式的极致美学。
地下城、死亡废墟、铁甲洪流、壮丽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电影镜头令人惊艳。然而这只是电影的外表包装。电影的本质是25的恢弘计划、百代人的分工合作。故土难离,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这本身就是一份工程浩大的集体工程,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生动投射。因此显得格外勇敢,格外悲壮。
所以说,《流浪地球》没有照搬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主义模式,而是提炼出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精神内核作为影片的支撑点,彰显着中国的格局与气度:“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影片中,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英雄,不是举一国之力就可以彰显伟大,需要各国之间通力合作,地球村有一个联合政府。拯救地球也不再是一个人的热血与孤勇,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鲁迅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部充满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肯定也是一部世界级的科幻电影,自然得到各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5
所有人都知道,地球上的生活很美好。可是,有一天,会发生什么呢?
一百年以后,太阳会爆炸,在三百年内,全百分之八十七的太阳系完全被太阳吞吃掉,于是人类想出一种:流浪地球的方法。把地球送到四分之二光年的新生活,会发生什么呢?全电影主要写了让地球到木星那里要经过5.89亿公里的路程。于是在近木星四亿三千九百万公里的时候,木星由于引力太过大。把地球吸来要和木星相撞,在近木星七万公里的时候看到了十二万公里大的大木星,于是用八十五万吨的火弄到天空,刘启看表还有七千五百公里,在还有五千零十二公里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停了。刘备强在空间站里说:“我这里还有三十万吨的火是够六千公里。”于是刘备强在木星上撞了洞,自己牺牲了。地球全活下来了。
可是,有些人没来及躲,牺牲了几万人。全电影共牺牲了八十万人,地球成功危险解除。
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地球在中途约七兆公里的位置会有雨神星和亡神星与地球相撞;在中途二十四兆公里的位置会有阿波星撞地球;在十九光天的位置会有雪神星撞地球,四光年内全是小行星会与地球相撞......而且那个时候的太空中温度只有零下八百度。人类是否可以逃出大危险?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6
总体来说,我觉得故事的主线很简洁、清晰、明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中国制片方能在投资人撤资、总成本压缩到3.2亿的情况下,拍出这部对于中国科幻界而言,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我觉得是可以给予“好片”这个称号的。
虽然瑕不掩瑜,但作为一个轻度强迫症患者,我还是得稍微吐槽一下,只在自己的地盘吐槽,应该不要紧吧。
1.太阳既然是快要灭亡,相对引力也会增大,那么地球就不可能做直线运动,就能够穿越愈发压缩的空间到达木星,我觉得挺神奇的,这个也许是我物理学的不好,所以理解不了。17年如果无法到达木星,那么也许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不会发生了,而最终留下的也只能是“火种”。
2.地下城的那位租衣服的老板也太夸张了,难道以前就没有衣服租出去而不还的么?居然还要一个小女孩儿来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的去追那两个孩子,感觉完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这种买卖做的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哈。当然人是可能有麻痹大意的时候,如果这个男孩常常找他租借衣服上去地表,那么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但那男孩表现出来的是——他居然也是第一次上地表,这就呵呵了。
3.地表上的法律明显非常严苛,那个男孩子按道理应该是在耳濡目染下是知道的,而且地表上应该是没有随意可得到的食物的,但他依旧决定要上地表不回来了,这不是在逗我吗?难道他是想饿死或者是干脆就是想去吃牢饭的?
4.救援队为何非要拦截刘启他们的车,而不去拦截其他人的车,我觉得这也太随意些了,不过这一段我觉得还能说得过去,这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不过既然是吐槽就是要钻一钻的。好,那我再钻一钻,还有刘培强为何不在给刘启他们地图的时候就给附近的救援队发指令,让他们不要拦截呢?
5.刘启的姥爷在被救回来之后,氧气含量还有7%,可是瞬间就降到0%了,这个氧气瓶的质量感觉不咋地呀,当然也不排除他得防护服受损,导致氧气快速流失这一点,因为我看到他的头盔似乎没有破损。
6.刘启他们上了一辆车,但是一上车,韩朵朵就被程序员小哥给劫持了,而且氛围极其紧张,我觉得有些不合逻辑哇,难道那程序员认为他们是什么人,要抢他还是要强他,为啥会那样紧张呢,因为后来他的自我介绍似乎是飞行员?我有些记不清楚了。
7.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人类唯一的希望的程式,居然被一个水货程序员因为无聊就随便解开了,还做了一个春节十二响的节目,我觉得太过于匪夷所思,当然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民间常常是卧虎藏龙,不过这些人的相聚有些过于牵强,因为太偶然了,所以让我感觉刻意安排的痕迹太重了,包括后面的那个眼镜哥,他居然会推进器的跳线,真是厉害。
8.有许多剧情的交代实在是过于简单,但情节实在是复杂,所以导致有诸多细节都没有交代清楚,不过主线还是非常清晰明了的,所以这里也不再多说了。
好了,吐槽便到此为止了,下面说一说亮点。
亮点。
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不然我也不会去吐槽它,因为我平时看那些稀松平常的电影是不屑于去吐槽的,所以我还是认为它是一部好片,它不愧是中国科幻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篇章。
1.开头和结尾的呼应实在是精彩。刘培强告诉4岁的刘启,木星上90%都是氢气,只这一句话便拯救了希望,否则也许也不会催生后面的故事。而且刘启回忆起这句话,也说明他十分想念他的父亲,他并不是真的在埋怨他的父亲,而是异常的思念他。
2.特效实在是这几年的中国3D片里出类拔萃的,虽然瑕疵还是有,但是瑕不掩瑜。
3.真情实感太真了。作为一个男人,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都需要强忍住泪水,我只能说这里面给我的情感冲击实在是很强烈,也是非常成功的。
4.里面用了大量鲜明的对比手法,让整个故事都使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其实还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模式的故事片,我觉得它真是突破了我们国家传统电影的界限,推开了另一扇门。我觉得挺好。
Ok,就说这么多,最后要感谢刘慈欣给我们了这么好的小说,感谢吴京和吴孟达不要钱出演,都是好人呐。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7
《流浪地球》观后感
在没看《流浪地球》之前就看了很多关于它的各种消息,有正有反,也就想着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看。看完之后就想着写点感想。没看过正儿八经的影评,自己也没有那个欣赏水平来进行影评,也就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一些粗浅的看法。要声明的是,之前并没有读过流浪地球,对其没有背景知识。
看完《流浪地球》,直观的感觉就是场面很大,场景的设置很不错,画面一直不停的在变换,想看清一个场景都不容易,即使韩子昂在开车讲述他老婆的春花面也是在场景的流连中。情节很紧凑,一直跟着剧情走,中间没有拖沓,时间过得很快。
《流浪地球》主要描述了在地球遭遇木星引力时发生的危机以及解决过程,而刘启是串起整部剧的人物,虽表现了极大的责任感以及勇气,但不是美国大片中的英雄人物。地球危机的解除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临时征召的平民、任务失败的救援队、受到感召的各国队伍以及本可以置身事外的刘培强。这的确更像是中国的思维,有一个领袖(当然刘启在剧中都算不得领袖)但却需要集众人之力完成,甚至是个人的牺牲。正是每个人的努力换来了希望。
电影对于设备的刻画也很不错。刘启等工作人员所穿的防护服、运载车的操控,尤其是救援队所穿的机甲骨骼。救援队身穿防护服以及机甲骨骼,在零下七十多度的环境下,携带加特林机枪与大量子弹还能灵活运动,是未来战士的好帮手,可惜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实用,将来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推进发动机以及转向发动机场景也很震撼,希望未来的电影都能够展现如此壮观的设备。
电影中MOSS控制了领航员空间站以及全球的通讯系统,应该也可以控制其他的设备。它会不会真的叛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会不会出现《毁灭者》中所描述的由天网引起的世界末日哪?是否像电影中破坏其中心节点就会破坏系统?
不喜欢冰天雪地灰暗色的背景,也许末日的世界就是如此吧,但学生们上课时所念的朱自清的《春》,让人顿感亲切,这是上学必背的文字,也意味着世界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很多人说电影表现了国人对于故土的依恋,这么说也确实没有问题。在moss确定解决无效之后,给予全球人七小时的时间回家团聚。刘培强想着回家,韩朵朵也是想回家,大家都想着回家,也让人感受到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张扬。中国是农耕文化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值得我们传承。
国家大还是好,可以支撑起很多行业,电影工业也是其中之一。电影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今后会出现更多类似的电影。而《流浪地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个基础。当然这其中离不开相关专业人士的努力,以及大众的支持。
佩服吴京!之前对于吴京没有太多的感受,《战狼2》挺好看,听说是吴京砸锅卖铁投入的,就对他多了一份佩服。春节前网络上流传他在火车上坐马扎回家的照片,对他更加刮目相看。这次的《流浪地球》爆红,让我真心佩服吴京!吴京真心在为国家发展电影,也为国家弘扬正能量,为此甘冒风险,付出很多。爱国主义值得宣传,爱国的行为值得鼓励,如果有人在其中获得利益,这个是最好的。为国家做出贡献自然要给予相当的利益,这样才是国家与个人利益的一致。相反却要反对那些拿讽刺国家甚至卖国获取利益的人。
《流浪地球》爆红之后,网络上出现很多黑它的帖子,据说背后有资本的影子。很多人发帖子浪费时间,但有些人却是赚钱,所以劝大家都不要在网上做过多的争论。《流浪地球》的成功离不开资本,其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但资本却不见得全都起到好作用。比如房价的高涨、租房市场的高涨等等。之前在电影界资本追逐流量明星,其制作却少有投资,粗制滥造为主,但都可以赚大钱,以致国家出台限薪令来控制此类现象。但国家更应从总体制度来引导资本投入有利的方向才是最为重要的,既可实现资本逐利的目的,又可实现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于资本破坏性的一面,则应坚决限制打击,目前的力度却不是很好,比如教育住房医疗等领域,对赵薇等垃圾人的处罚也非常之轻。
电影也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举其中几个例子:一、在上海区域救援队利用电梯提升人员与火石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考虑电梯的承重?一起提升的决策显的经验不足,即使考虑到时间紧迫,分批提升成功的概率要大一些吧?二、周倩因为“不能再死人了”就直接毁掉火石,让人感觉逻辑存在问题,而且直接放弃了使命。三、全球的资源与技术只建设了一个空间站也有点说不过去,为了保险起见应该也要多建几个,并且休眠仓被刘培强释放之后就没有交代后果。四、点燃木星的方案已经被以色列团队提出,推演结果可能性为零,为何被几个普通人鼓捣成功?五、刘启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被压在其中,应该承受不了那个重量,即使存在一定的轴摩擦的情况下,也是有点问题。
对于演员们的演技不应该过于苛求,资源不要集中在大牌明星,新人们的机会增加之后自然会更快的成长起来。
尽管感觉其中有些小问题,但还是强烈推荐《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电影,应该看到其美好的未来!另外,春节期间的电影票票价太高了,希望能够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