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资料库

信仰电影观后感合集九篇

发表时间:2024-03-24 12:04:56      昭君路

信仰电影观后感合集九篇。

立即开始阅读以下内容,以了解更多关于“信仰电影观后感”的信息。写作有关作品名称的观后感时,有什么技巧呢?当我们观看周围的视频和电影时,不仅仅是娱乐,我们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多感悟。因此,在撰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仔细思考,避免简单地陈述事实,不能深入思考,以免文章过于肤浅。如果您需要再次阅读这一页,请您把它收藏在第一时间!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1】

XX公司董事长XX先生得知影片《信仰者》上映后,就积极安排公司全体员工及家属,在工作时间一起观看电影《信仰者》并组织员工积极撰写观影心得体会。据了解伟通工业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非标机电设备制造供应商。在技术及产品开发方面,长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先后创办福建公司、江苏公司、江西上饶公司、江西弋阳公司。企业主导产品有汽车灯具UV光固化设备、PC退火炉、机器人自动涂装、塑胶无尘涂装设备、粉液体整厂涂装设备、除应力连续式回火炉、电泳涂装设备、废水及废气处理设备、家具无尘涂装设备、汽车灯具IR、物流输送机、流水线等机电设备。

影片《信仰者》再现了在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的率领下,与刘畴西、寻淮洲、王如痴、胡天桃等革命烈士一起带领广大贫苦群众与当时的剥削统治阶级顽强斗争,用坚定的意志、生命的牺牲坚持信仰,信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贫苦群众才能过上自由、平等、群众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他们即使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死亡威胁,仍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的真实事迹。

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一生坚持不懈地为推翻剥削统治阶级和旧势力,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伟大思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争分夺秒地总结、策划着、并时时关心着时局的发展,当有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兴奋地高举带着镣铐的双手在雨中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奋力欢呼,不惧辛劳、在恶劣的环境下为世人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伟大、不朽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

影片中生动的再现了不畏艰苦、黄埔一期毕业的独臂将军刘畴西;无谓官阶、骁勇善战的寻淮洲;苏联留学归来、不屈不饶的王如痴;为天下母亲、时刻把母亲留下的洋瓷碗挂在身上鞭策自己的胡天桃;年轻美丽、勇敢机智的乔英面对敌人英勇跳崖等等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者,用血肉之躯、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伟大理想而斗争。

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稳定、和谐的社会,我们要珍惜,更好的建设更强大的中国。

中国!加油

中国共产党!加油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2】

9月21日,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信仰者》,影片根据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方志敏同志被捕后在狱中斗争的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气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被电影的感人情节和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感触颇深。

观看《信仰者》,耳畔是枪声,是炮声,还有革命者牺牲前用不屈的斗志所发出的呐喊声。看到英雄捐躯的场景,我为革命者不屈的信仰而感动。方志敏同志在狱中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胡天桃背着那个破洋瓷碗,面对嘲笑他的敌人说:“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看到这里,我又一次流泪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我无数次的回想起这个场景,也无数次的流露出作为一名中国母亲的光荣与自豪。

这堂生动的“电影党课”,以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展现了红军将士坚若磐石的革命意志,谱写了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的英雄颂歌。影片彰显出“信仰”的力量,直击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内心,直抵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灵魂。《信仰者》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原了革命先烈为争取胜利作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现如今,中国已走向世界的舞台,我们也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员们更应牢记并学习弘扬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与奉献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岗位,珍惜眼前,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信仰者》这部影片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向世人播映,将艰苦的战争年代革命者的胸怀和理想,将战争逆境中共产党员的昂扬斗志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革命者忘我牺牲的伟大情怀。我想,这绝不是一种普通的情感,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铿锵斗志,大无畏的革命情怀!《信仰者》荡涤的是我们的灵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时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发展经济,发展民生的重大任务的挑战。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在弋阳这块红色热土上的共产党员,同样肩负着历史的使命。面对党旗我庄严宣誓:“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3】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跟随胜利一起走了出来。而有人,则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他们朴素而率性,坚定而刚强,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战士,是宁死不屈的信仰者。信仰,来自对生命和理想狂热而不舍的追求,它由一块块历史实践的基石堆砌而成,沿着一致的方向,筑成了万里长城。

二十一师市长胡天桃,面对敌人,即使脸上淌着鲜血,目光依旧桀骜不驯,视敌人为蝼蚁,他铮铮地对王耀武说没有压迫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他拖着脚拷步履蹒跚,赴死刑场对同伴们报以云淡风轻的最后一笑,他死后最后一幕定格在一直系在他腰间的洋瓷碗,那是母亲给他留下的,他曾说: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用再讨饭,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们!

革命女同志乔英为给缪敏争取逃跑时间,引开国军,敌人在后头穷追不舍,她却无所顾忌地唱起了歌儿――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喽随即毅然跳下悬崖。在赴刑场的路上,没有踌躇,没有畏惧,独臂将军刘畴西和王如痴下完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盘棋,他们无怨无悔,依旧如常,恰似平日朋友聊天,感慨万千,说起这一生的过往。

大雪纷飞,山路泥泞,病痛交加,此情此景,信仰在方志敏的心中燃烧: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六个多月的牢狱生涯,敌人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依旧无果,信仰早已在其心中固如磐石,他始终坚信着并期待着那样一个全新的中国: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乱世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将各人的情感搁置一边,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一条血路,眼看着身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们一个个倒下,纵然心痛如割,纵然知晓前路凶多吉少,仍然迈着坚定的步伐踏着荆棘往前冲!这样的信仰如何不让人动容?时光流转,镜头切换至干净整洁的操场,新世纪的少年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诵《可爱的中国》,那声音响彻云霄,穿越历史的尘嚣,我们为革命先烈们见证了他们的信仰,正因为这些信仰者的力量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安宁,昂首东望,红旗于红日中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4】

火红的八月,汇集着虹的七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爱的情怀;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追梦誓言。

组织教师集体观影《信仰者》,让我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重温历史,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影片《信仰者》将时光拉回到那个动荡不安、充满战火的年代,讲述了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入狱,入狱后方志敏同志抱定信仰、坚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最终壮烈牺牲。

影片选取了方志敏同志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作为素材,将那些为大众熟知的事迹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成具有饱满的戏剧张力的故事,在悲剧的塑造中感悟崇高的人格魅力。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方志敏同志入狱后开始讲述,不断在现实与回忆间来回切换,这样更能让观众在现在与过去的对比中体会到方志敏烈士的铮铮铁骨与气节。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革命烈士方志敏在他的遗著《可爱的中国》中深情而坚定的呐喊,心潮澎湃之际不禁让我眼眶湿润了。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几十年前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怀抱着殷切的希望憧憬着祖国光明的未来,即使身处枪林弹雨中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心。

今日之中国,和平、自由、民主、富饶。革命先烈们的理想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但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可爱又勇敢的人们为了国家下一代的美好未来所做出的努力,他们是应当被我们所记住,永远值得被我们所怀念的。

身处教育战线的我更应重温历史,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如今这个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在影院观看这部影片是对信仰的一种重温与回归,穿越历史的迷雾,感受先烈们的热血与激情,我们才能重新意识到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信仰。牢记使命跟党走,不畏艰难育新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5】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专题

【观后感】银山小学余通仔:至高信仰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2018年盛夏,时隔近30年走进影院。30年来,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固然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影星、大片大小报刊连篇累牍,铺天盖地,炫人耳目。其中当然也不乏正能量的艺术性强的佳人佳作。不管怎么说,自己基本都错过。今天,《信仰者》激起了我对电影、对影院的向往。不,准确地说,是对“信仰者”的向往和追求。

自己土生土长在赣东北农村,与坚定的信仰者方志敏烈士老家漆工湖塘,与赣东北革命圣地葛源相距仅30华里。从小聆听方志敏的革命故事成长,烈士情怀深深烙印在心灵深处。近十余年来,烈士老家湖塘多次去瞻仰,弋阳县烈士纪念馆多次去瞻仰。每次前往都怀着同一颗虔诚、敬仰的心,每次瞻仰都是一场疾风暴雨般的精神洗礼和心灵的唤醒。幸福家园,明媚花园,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烈士伟大的预言已从发黄的稿纸上变成了现实,烈士殷红的鲜血在历史的长河奔涌,浇灌出芬芳艳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摇曳生姿。

连续3年(有机会以后也不会间断),每到暑假,轻车简从,翻高山越大岭,前往心中的圣地葛源是第一选择。如今,朝圣的心早已根植于我的精神家园。

在葛源,哪怕是极平常的日子,你都能遇上一拨一拨和你一样虔诚而来的朝圣者。革命纪念馆,红军学校,列宁公园,乃至葛源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葛源老乡,都让我们倍感亲切,都让我们心生敬仰。脚踏红土地,心潮波涛涌。1930年代初期,一群革命热血青年,崇高的信仰者汇集赣东北的这一方热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苏区群众生产劳动,自力更生,发行股票,搞活苏区经济。苏区建设如火如荼,苏区干部好作风,民谣传唱,有口皆碑。苏区群众拥护苏区政府,拥护方志敏,积极投身生产,积极送儿送郎参军打蒋匪。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中国革命成功的典范。

葛源列宁公园,绿树浓阴,环境清幽。园内,当年烈士亲手栽种的一棵梭陀树已长成几人合抱之围般粗壮,枝繁叶茂,浓阴覆地。树下凉亭是烈士当年常来读书学习的地方,农民运动,苏区建设,反围剿,北上抗日……一系列救国救民的革命大志、大智当酝酿于此。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形势风云变幻。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暂时走入低谷。祸不单行,此时日寇侵犯我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民族大义,北上抗日,救亡图存。红军主力长征北上,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奉命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挥师北上抗日。国民党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重兵围堵我北上抗日先遣部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方志敏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1934年(农历)冬,因叛徒告密,方志敏在怀玉山不幸被捕。在狱中,方志敏和狱友们勇敢对敌斗争,不畏严刑拷打,不被威逼利诱,铮铮铁骨,大义凛然。8个月的狱中非人生活,方志敏以顽强的意志写下了十余万字的手稿,《清贫》《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留给我们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仰者》再现了血与火的历史,带我们重温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再一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礼,直击我灵魂深处。坚定信仰,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前进!

走出影院,烈日当空,树影婆娑,车流人流穿梭。“信仰者”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8月4日下午,青板乡党委组织全乡机关干部职工和各村书记主任到县城天鸿影院观看了革命战争题材电影《信仰者》,到今天离观影时间已经过去了多日,但脑海中还时常浮现出影片中的画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再现了横峰革命先烈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光辉形象。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了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开展了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殊死搏斗,不幸被俘后,方志敏与战友们在狱中坚守革命信仰,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而毫不动摇,最后从容就义。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有憎恨、有惋惜,更多的是钦佩,横峰是方志敏等先烈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和实践地,我为在横峰这片红色沃土上能孕育出这么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感到骄傲!我为横峰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感到骄傲!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象方志敏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的革命斗士的前赴后继的战斗、牺牲,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我是横峰人,祖父6兄弟,其中有5人都是当红军牺牲的,而且都是英年早逝,有3个甚至连墓地都没有,只能在烈士纪念碑上瞻仰他们的名字,或许他们就是随着方志敏出征的红军战士中的一员。

被俘入狱后,方志敏明知拒绝投降的后果就是死亡,仍大义凛然地拒绝了顾祝同、蒋介石的“劝降”。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不再,只有砸烂这个旧世界,才能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这就是他的信仰之光,就是先烈们前赴后继的动力之源。影片中,我为一个细节久久不能释怀。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负伤被俘,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腰里绑着一个破洋瓷碗,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一身将校戎装的王耀武对他进行了审问。在寒冬中与衣衫褴褛、只有一个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者。胡天桃被枪杀了,那个破洋瓷碗永远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方志敏在狱中文稿《可爱的中国》中写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如今,方志敏“八个代替”的预言在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中逐步实现。“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从未有如此之近。

信仰不倒,志敏安歇!(苏代辉)

【专题文章】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诠释革命信仰 坚守育人初心

8月5日,在学校党支部组织下,我和全体党员教师一起观看了在上饶本土拍摄的电影《信仰者》。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35年前后,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令顾祝同部署重兵围追堵截,先遣队被王耀武部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再加上指挥失误,最终导致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等人先后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南昌监狱,惨遭杀害,壮烈牺牲。影片真实再现了红十军团的光辉历史,谱写了一曲曲血性男儿的英雄赞歌。

何为真正的信仰者?他们用生命诠释,十九师师长寻淮洲22岁就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腰上,始终挂着母亲生前乞讨用的洋瓷碗,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信仰,就一定能够实现“让天下所有的母亲不再乞讨挨饿”的愿望。军团长刘畴西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毅然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方志敏宁死不屈,不接受国民党的劝降,和红十军团的革命先烈们一道斩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的锁链。并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在狱中写下了13万字的《清贫》、《可爱的中国》。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方志敏从容地说道:“千古艰难惟一死,我愿为我的信仰而死。”……

1935年8月6日,在国名党反动派软硬兼施、劝降无果后,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没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胡天桃

死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什么时候死,我不知道,因为生命已经握在最凶恶的敌人的掌心。——刘畴西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

这些话语朴实却气壮山河,不容我们牢记!正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才有现在这个可爱的中国。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多人都没有战乱剥削的记忆,但我们应该对每个牺牲的革命英雄表达敬意。在一个人类信仰重新遭受质疑和挑战的世界大格局下,如何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以信仰孕育新时代民族复兴征程的不竭动力,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命题。《信仰者》重新思考并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其价值远超娱乐性的影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与育人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为共产主义信仰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观信仰 明初心

有人说他们是在泪流满面中看完电影《信仰者》的,所以在观影前,我特意查阅了和这部片子相关的资料,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表述的:“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于是,8月10日,我带着敬畏之情和缅怀之心与学校同仁们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讲述的是方志敏烈士最后一个阶段的人生经历: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谭家桥一战,由于军团长刘畴西刚愎自用,战况急转直下,方志敏等将领在怀玉山先后被俘。在狱中,方志敏等人和敌人坚决作斗争,但最后,红十军团还是全军覆没……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需要我们铭记的历史。但是,影片想传达的内容仅仅是要我们记住“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这一宗旨吗?我想不是,除了缅怀,我们更不能丢了一颗不忘“信仰”的初心。

何谓信仰?人说,信仰是人心灵最深处的需要,为了它,可以轻看一切名利地位,超越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对于一个饥饿的人而言,你如果问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回答可能很简单,只想吃饱饭。此时,你同他讲任何高尚的道理都没用,吃饱就是他的信仰;对于一个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他所追求和信仰的东西就会逐渐提升,比如灵魂、思想;而在我眼里,信仰是每个人心中那颗最原始的“初心”。

尤记得去年洪灾中奋战在一线的政府救灾人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的救援队,在抗洪抢险的那一刻,他们没有任何的迟疑。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是他们的信仰。

信仰不是谁要求我去做什么而实现什么,而是我遵从于我的内心,认可并无条件的为实现而努力之。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豪言壮语:“共产党人屹立于天地间,岂可贪生怕死!”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想法设法做方志敏的工作,许诺让他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只要他愿意改变自己信仰,加入他们的阵营,都被方志敏断然拒绝。他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是怎样一种坚定的信仰可以让那么多革命先辈舍生忘死?

这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想起了“舍小我,为大我”。是的,他们就是为了人民忧而舍自我生命的可敬之人!

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东西是一只破旧的搪瓷碗。第21师师长胡天桃天天挂在身上,当王耀武的好奇问他:“你一个堂堂师长,为什么挎着一个破洋瓷碗?”胡天桃微微一笑“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是的!胡天桃的信仰是为了天下的母亲不再要饭,天下孩子都有饭吃。这就是他的信仰!

影片的中,方志敏选择不去见她的妻子,他说,她会明白。是的!她会明白——为了他们共同的信仰!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发生的事太多,我们的信仰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在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有些党员观念变了,信仰动摇了,经受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诱惑和权、钱、色的考验,腐败现象滋生,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本人一定会向方志敏等烈士一样,面对利诱,坚决说不!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跟党走!在信仰的路上做一个栽花人,用思想之花引领“初心”前行!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不忘初心 坚定信仰

“我永远不会放弃信仰,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不断的在我耳边回想着,让我久久不能自己…….

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前,他们没有后退;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他们没有屈服;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寒风暴雪里,他们没有踟蹰不前…….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者》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这点。

影片中,你随处可见这些革命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定信仰。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幕就是胡天桃与王耀武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也想提醒你一句,你只能枪毙我!”……”破吗?我妈留给我的,要饭的!可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要饭,不再挨饿!我才跟你们干!”简短简洁的几句对话,在让敌人深感无语的同时,也形象的表达了胡天桃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就是一名革命党人的伟大信仰。看到此处时,我的泪眼突然模糊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他们崇高的信仰啊!看完了这部影片,在深感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为此,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接过革命先烈们信仰的接力棒,让它传承下去,成为引领我们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把教书育人当成你的信仰,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你的信仰,把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你终生的信仰。

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把好好学习当成你的信仰,把培养自己优良的品德当成你的信仰,把为实现你的理想而奋斗不止当成你的信仰。

作为一名医生,你应该把救死扶伤当成你的信仰,把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当成你的信仰,把“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当成你的信仰。

……

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所寄托;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更好的存活于这个世界;唯有信仰,才能让你不觉得枉度此生;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唯有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

愿信仰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信仰的力量——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跟随胜利一起走了出来。而有人,则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他们朴素而率性,坚定而刚强,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战士,是宁死不屈的信仰者。信仰,来自对生命和理想狂热而不舍的追求,它由一块块历史实践的基石堆砌而成,沿着一致的方向,筑成了万里长城。

二十一师市长胡天桃,面对敌人,即使脸上淌着鲜血,目光依旧桀骜不驯,视敌人为蝼蚁,他铮铮地对王耀武说“没有压迫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他拖着脚拷步履蹒跚,赴死刑场对同伴们报以云淡风轻的最后一笑,他死后最后一幕定格在一直系在他腰间的洋瓷碗,那是母亲给他留下的,他曾说: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用再讨饭,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们!

革命女同志乔英为给缪敏争取逃跑时间,引开国军,敌人在后头穷追不舍,她却无所顾忌地唱起了歌儿――“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喽……”随即毅然跳下悬崖。在赴刑场的路上,没有踌躇,没有畏惧,独臂将军刘畴西和王如痴下完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盘棋,他们无怨无悔,依旧如常,恰似平日朋友聊天,感慨万千,说起这一生的过往。

大雪纷飞,山路泥泞,病痛交加,此情此景,信仰在方志敏的心中燃烧:“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六个多月的牢狱生涯,敌人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依旧无果,信仰早已在其心中固如磐石,他始终坚信着并期待着那样一个全新的中国:“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乱世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将各人的情感搁置一边,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一条血路,眼看着身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们一个个倒下,纵然心痛如割,纵然知晓前路凶多吉少,仍然迈着坚定的步伐踏着荆棘往前冲!这样的信仰如何不让人动容?时光流转,镜头切换至干净整洁的操场,新世纪的少年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诵《可爱的中国》,那声音响彻云霄,穿越历史的尘嚣,我们为革命先烈们见证了他们的信仰,正因为这些信仰者的力量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安宁,昂首东望,红旗于红日中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书香万年】信仰的力量 —影片《信仰者》观后感

八月二日晚七点半,第四小学全体教师在李国英校长的组织下,怀着对方志敏同志的无限崇敬,一起去银河影院观看了《信仰者》。影片故事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我们几度欲潸然泪下。

撷取影片的几个片段,22岁的名将寻淮洲师长阵亡,国民党军官掘开其坟墓,看到躺在黄土里的共产党的师长连棉袄都没有穿,一国民党军官不屑又疑惑地问:一个师长连棉袄都没得穿,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他没法明白,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身后千千万万个同胞将来可以穿棉袄。

22岁,刚过弱冠,已是赫赫有名之战将。我不禁愧然反思,22岁的我在干什么?方向在哪里?目标在何方?更谈何信仰?只是任性妄为罢了。

镜头拉向被捕的胡天桃师长。国民党军官问:你一堂堂师长,怎么老把一个破搪瓷碗挂在腰间?张师长微笑曰:“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这就是信仰!为了全天下的母亲不再乞讨。

方志敏,在得知妻儿被抓时沉痛蓄泪,最终放弃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见与不见,都一样,相信她会懂的。”我怦然心动,铮铮铁骨下一腔柔情:见与不见,都在心里,更何况彼此都懂。这个“懂”是夫妇两之间的默契,而这份默契来源于他们共同的信仰——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抚养下长大,为了千千万万对夫妻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如就义前的军团长刘畴西和师长王如痴的一番对话。刘问:你后悔和我在一起吗?王豁然大笑答:我最高兴的是能和你为了共同的信仰而并肩作战。

同一时期,同样是中国人,共产党人却能在武器落后、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胜出。根本原因就是共产党人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为解救劳苦大众——为了全天下人民过上好日子。因为这个信仰,共产党人一心为公,毫不于私;因为这个信仰,共产党人遭遇艰难险阻,依然坚定信念,前赴后继;因为信仰,共产党人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凛然正气,视死如归;因为信仰,共产党人犯有错误时,不推诿,敢于担当,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即使深陷囹圄,也为后世留下泣血著作。耳边犹响方志敏同志言: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绝不会动摇我的信仰。

信仰者强!强到使敌人也敬仰!无论是小小狱卒,还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胡逸民,都深深折服于方志敏的人格魅力。

夏明翰,瞿秋白,赵一曼……英雄历历在目,执笔感念,扪心自问:吾辈之信仰是什么?

唯有信仰,方能不朽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原以为自己身为一名怀玉乡的干部,兼任过怀玉山全国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我对北上抗日先遣队那段沥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对方志敏的清贫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也能说上一二。但是坐进影院观看《信仰者》时,还是被电影那段凄苦的牢狱生活深深触动,期间战士们被押着赴往刑场英勇就义时,我和几名同事一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影片用倒叙、插叙的表现形式,以方志敏等同志被捕当天带着脚镣的留影开场,电影中几位主演塑造的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照片烙印重叠,方志敏等烈士们挺着硬邦邦的脊梁,不惧生死、铮铮铁骨的气魄自然散发,英雄群像如实还原。

《信仰者》这部电影不仅让观影者走进了那段革命者栉风沐雨、硝烟弥漫的年代,“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句台词也时刻叩醒着在场人的心房。

方志敏同志的身上凝聚了很多在那个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特有的人格闪光点,其内心对守护劳苦大众的柔软、对拯救苦难中国的澎湃、对执行指挥绝对的服从、对履行理想信念的坚定。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禁陷入思考:何为共产党人的信仰?能让人守着这份信仰为其生,亦能让人不甘放弃愿为其死。

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如今富足的生活,都是老共产党人凭借信仰支撑,在最危险的光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获得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从推动民族独立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管历尽艰难险阻,却从来没有退却过。我们这辈要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永远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精魄。

信仰,是共产党人内外兼修的笔墨。身为共产党人,在日常工作时更是要以信仰正自身,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以固牢信仰之根。我们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员、宣传员,代表着党的形象,要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群众。

信仰,是共产党人实现自我的明灯。能够激发一个灵魂高贵与伟大的那个开关,从来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额上头衔,不是手中权力,而是心中的那份信仰。信仰是力量更是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眼耳闭塞不知所向。然虽腥风血雨不再,但克服庸常严峻。共产党人要在充裕的物质中蜕化、升华、实现自我价值,仍旧需要强大的信仰支撑。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能没有信仰。祝愿中国,祝愿这个美好的年代,祝愿所有的共产党人。愿奉献之心不灭,愿清贫之风吹拂,愿信仰之气荡存。

唯有信仰,方能不朽。(怀玉乡纪委 吴涵馨)

上善若水—信仰者的执着追求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电影《信仰者》讲述了革命战士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北上抗日,因敌众我寡不幸被俘,但身陷囹圄却不忘把革命斗争的得失总结好并想方设法将文稿送出去的历史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气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具体的影片情节大家观看后都很清楚,这里我针对影片中信仰者所说的几句话谈谈自己初浅的领悟。

信仰是争得众生平等

方志敏说,“我出生在一个黑暗的年代,民不聊生……”所以方志敏等革命者不考虑族亲的反对,毅然决然进行土地改革,把田地全部拿出来按每家每户人口数给予分配。要求人人劳动生产,打破地主土豪收取租税、欺压百姓、不劳而获的封建旧制。养育了自己的五叔顽固不化,仗着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势力,仍旧挑事,方志敏则是大义灭亲。人无贵贱,众生平等,为人处事,谦卑先行。“众生平等”是无数志士的信仰。

信仰是追求幸福生活

胡天桃说,“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日寇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地主老财的欺凌压榨,致使老百姓不能过上一天的安稳生活。“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为了所有人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无数烈士的信仰。

信仰是释放火红初心

方志敏说,“见与不见,结果都一样,她都知道。”像方志敏一样的无数革命者,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人之常情。与妻儿的生离死别,同样是痛苦万分。但为了初心、为了信仰,他们却真正做到了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火红初心的淡然释放充分体现了无数革命者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方志敏等革命者“为信仰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牺牲”的朴素而又崇高的情怀,“上善若水”的品格较真以及“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体现等,不仅仅是年轻一代人需要,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所应具备的。如果,人人能身处岗位踏实工作、有为广大民众谋幸福的意识及行为、能有努力创造和谐平安社会的无私胸怀,而不去以权谋私、不去做表面文章、不去不择手段捞取政治资本……那就是我们当今值得点赞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且急需的光辉信仰。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6】

8月5日,在学校党支部组织下,我和全体党员教师一起观看了在上饶本土拍摄的电影《信仰者》。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35年前后,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令顾祝同部署重兵围追堵截,先遣队被王耀武部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再加上指挥失误,最终导致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等人先后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南昌监狱,惨遭杀害,壮烈牺牲。影片真实再现了红十军团的光辉历史,谱写了一曲曲血性男儿的英雄赞歌。

何为真正的信仰者?他们用生命诠释,十九师师长寻淮洲22岁就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腰上,始终挂着母亲生前乞讨用的洋瓷碗,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信仰,就一定能够实现“让天下所有的母亲不再乞讨挨饿”的愿望。军团长刘畴西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毅然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方志敏宁死不屈,不接受国民党的劝降,和红十军团的革命先烈们一道斩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的锁链。并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在狱中写下了13万字的《清贫》、《可爱的中国》。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方志敏从容地说道:“千古艰难惟一死,我愿为我的信仰而死。”……

1935年8月6日,在国名党反动派软硬兼施、劝降无果后,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没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胡天桃

死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什么时候死,我不知道,因为生命已经握在最凶恶的敌人的掌心。——刘畴西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

这些话语朴实却气壮山河,不容我们牢记!正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才有现在这个可爱的中国。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多人都没有战乱剥削的记忆,但我们应该对每个牺牲的革命英雄表达敬意。在一个人类信仰重新遭受质疑和挑战的世界大格局下,如何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以信仰孕育新时代民族复兴征程的不竭动力,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命题。《信仰者》重新思考并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其价值远超娱乐性的影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与育人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为共产主义信仰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7】

此刻,我的耳畔仍回荡着电影《信仰者》中方志敏烈士的声音,我心潮澎湃,泪流满面。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信仰者》。妈妈是江西人,从小就给我讲过方志敏烈士的故事,那都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印象,现在,影片为我塑造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烈士形象。

方志敏烈士是个有担当、重情重义的大英雄,为了救援其他同志,突出重围的他毅然返回战场,与战友们同生共死。他说:“乡亲们信任我,把自己的儿子、丈夫交给了我,我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这份信任!”他与妻子嫪敏走在田埂上,畅想未来;他为妻子擦拭刚洗完的头发;出发前,妻子不舍,想要跟随,他鼓励说:““这里更需要你,你要做个好榜样,送我出征!”临行前,他为家里劈了很多柴;送行的路上,妻子满含热泪,方志敏饱含深情,坚定地行了一个军礼,妻子流泪回礼。是啊!这是方志敏烈士的儿女情长,是深明大义的英雄气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又是一个铁肩担当的革命者!万语千言都在军礼中……

方志敏烈士才华横溢,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狱中,他每天坚持写一千多字,共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如《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向方志敏烈士致敬!

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敌人抓住他的妻子儿女来要挟方志敏烈士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不见面,我想她会明白的”。简单的一句话既包含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又饱含着对妻子儿女亏欠的爱。最后,方志敏烈士戴着手铐脚镣,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让我几度哽咽……向方志敏烈士致敬!

方志敏烈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劳动人民深沉的热爱,流芳百世!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传承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树立信心,好好学习,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信仰的接班人。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8】

最近,党组织倡议我们观看两部红***——《建党伟业》与《湘江北去》。首先感谢《建党伟业》,让我再次感受了那段历史,这部电影的引人之处就在于,他是史实。重温历史,了解历史,让人内心汹涌澎湃。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火,中国共产党用每一个当代人、每一个历史故事震撼了观众。

另一部影片是 《湘江北去》,也是讲1921年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毛泽东、何叔衡、肖之升、蔡和森、杨开慧等人在风华正茂的人生岁月,在中国前途命运发生转折的重要关口,胸怀天下,上下求索,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艰辛历程。它是一条河流和一个国家青年的记忆;一批以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为己任的青年;一部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励志电影。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在这个时代,我们真的需要一些红色题材的电影来激励、激励、激励和引导我们前进!两部影片都让我感受到“信仰”这两字的分量。

对于红***,也许有人抱有可看可不看的心态。然而我们年轻一代人,对信仰,本来就不是那么深刻。看完那两部红***之后,我心情很是激动。

一个国家的建立不仅仅是一个政权的更替,它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包括生命的流逝,包括历史的教训,而支持这些人过来的是同样的信念。《建党伟业》和《湘江北去》都在阐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仰”,值得让那么多的仁人义士去追随;告诉我们坚持信仰就能走到胜利。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信仰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据说他很熟悉,因为他以前到处都能看到,他很奇怪,因为我们没有上一代人那么深沉和执着。

“死可以,但信仰不能变! ”我为这句电影对白所感动,在目前环境在变化,人在变化,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化的今天,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变,但信仰不能变!”、“人可以倒下,但信仰不能倒下!

”《建党伟业》,我觉得它是拍给年轻人的电影,众多明星偶像,能吸引年轻观众。当年轻观众聚集在银幕前,可以燃烧心中对信仰的渴望,触动内心的共鸣,唤起年轻一代对信仰的执着和渴望。另外,如果你喜欢电影,如果你喜欢山楂树的周冬雨,又想在看电影的同时了解历史、陶冶心情,就不妨看看《湘江北去》,很有电影味道!

《建党伟业》、《湘江北去》不仅仅是对建党90周年的献礼,更是能够唤起年轻一代人对信仰的渴望和坚持。时光总是在奋勇中前进,在激流中铭刻。回忆往事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

信仰电影观后感【篇9】

9月20日下午,在院党委组织下,十三支部支部委员彭雯丽、张清以及党员张响华、葛卫红在汇泽影城观接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信仰者》。

影片一改过去英雄人物影片的传统表现手法,以纪实手法重现当年方志敏在赣东北创建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场景,并披露了方志敏在狱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和细节。我们横峰是当年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清贫精神的发源地。看到电影中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那些革命先烈为了革命胜利壮烈牺牲的激战场面,我不禁热泪盈眶。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影片中,被敌人关押的方志敏、刘畴西等革命先烈,面对国民党高官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决心为共产主义信仰而牺牲。正因为有了坚若磐石的革命初心和理想信念,方志敏等先烈在鲜血和死亡面前从不胆怯,在困难和阻力面前从不退却,在金钱和名利面前从不迷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934年11月18日,中央军区电令方志敏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并率领红十军团肩负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任,向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宁沪杭方向进军。执行电令,就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的战略主张,红十军团作为留在江南地区唯一的主力红军在国统区孤军奋战,必然凶多吉少,如若顾及自己的局部利益,方志敏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在遗稿中写道:”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方志敏再一次顾全大局,临危受命,仅仅经过6天时间的准备,便毅然率部出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仅8000余名将士,在两个月的行动中,遭到国民党2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失败在怀玉山区,方志敏自己也不幸被捕,继而在南昌殉难。中国共产党中央评价说:”方志敏同志的抗日救国精神,将如日月经天,江河亘地而永垂不朽。”他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方志敏身陷囹圄,但仍坚守革命初心,爱国热情丝毫未减。他在遗著中写道:”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诚无伪,我要打倒帝国主义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心还是火一般炽烈!半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以对党的忠诚和超凡的毅力,在狱中写出《可爱的中国》、《清贫》、《我是个共产党员了》等十四万字文稿,写出了一位伟大爱国者的千古绝唱。方志敏崇高的爱国信念和人格魅力,感染了10余位狱中看守兵乃至文书等。狱中友人,包括原国民党高官,冒死将方志敏的狱中文稿秘密转送上海,最终交到中国共产党中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方志敏等先烈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用热血和生命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他们的崇高信仰和牺牲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