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热门推荐
你的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 > 读书内容笔记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合集

发表时间:2024-02-04 16:04:15      石榴花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合集。

有名人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有哪些好的读书笔记范本而资借鉴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合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

读完《红楼梦》,我不禁被里面优美的语言所折服,同时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叹息。

不得不说,曹雪芹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把《红楼梦》这一故事写得如此美妙,就连里面的每一句诗词都是尽心雕琢。

《红楼梦》语言优美,每一句话都进过千锤百炼,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他用优美的语言,活活把一个柔弱、聪慧的林黛玉捧到了我们面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似水杏“,把薛宝钗的端庄典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结构严谨,前后照应,为人物的后续发展处处埋下了伏笔。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钗,听了红楼十二曲,这每一首判词、每一首曲,无一不与那十二位小姐日后的命运紧紧相连。袭人的汗巾,湘云的麒麟,都与她们未来的归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叛逆者。他反抗当时的礼教,不愿终日与四书五经为伍。林黛玉则是一个才女,她的诗里,充满了女性特有的娇媚。在诗社的作诗活动中,她屡屡夺冠。她的诗,总能让人心悦诚服。

他们不服礼教,冲破礼教的束缚,深深的相爱了。丛林黛玉初来贾府的那一刻,贾宝玉就迷上了她。为她摔玉,当她耍小性子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跟在她身后,不停的解释、道歉,直到她原谅。宝玉越来越爱黛玉,为她着迷,到后来,他甚至说,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可见,他对待遇的痴情非同一般。黛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每次的伤心、落泪,都是因为宝玉。为宝玉做香袋,却又因和宝玉耍小性子而把它剪破。她的喜怒哀乐,全因宝玉而变。宝玉因她变得吃啥,而她,又因宝玉香消玉殒。

他们,本是金童玉女,只因封建礼教的迫害,一辈子无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为封建社会下的又一对牺牲品。我为他们感到叹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只换回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不管《红楼梦》的结局如何,它始终是一部流传百世,难以超越的经典。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2

寒假里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林黛玉很有才华,做诗、画画样样精通。林黛玉每次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最让人叹息的也是林黛玉,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外婆贾母家,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伤心流泪。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林黛玉遇到伤心事,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宝玉,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从此常常独自落泪。

我觉得林黛玉这种性格不是很好,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先了解清楚,再下结论,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我想只有这样,不愉快才会消失。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3

宫墙深深,锁住红颜,锁住年少。墙面的朱红尚未褪色,墙内佳人的心却已经苍老。元春,《红楼梦》中最有出息最有地位的女儿家,便是困在深宫中的女子的典型。曹雪芹通过描写元妃省亲时元妃六次哭泣,揭开了富贵这层外衣下面所包裹的元妃内心的苍凉与无助。

元妃省亲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哭都是在贾元春初见贾母和王夫人时。书中这样描写相见的情景:“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句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元春尚未至贾母等跟前,便“满眼垂泪”。透过这四个字,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元春坐在华美的轿子里时,就可能早已默默留下了几行泪。泪水包含着希望相见的急切和终究要分别的无奈,在贾府的张灯结彩下闪烁。见到祖母和母亲后,元春“呜咽对泣”,此处是元春情感的第一次大释放,是妙龄少女在最亲密的人面前自然而然流露的无法掩饰的脆弱。然而,元春的情感仍然是克制的。她“强忍悲强笑”,安慰贾母和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不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看似是在安慰开导贾母王夫人,实际却隐有埋怨之意。可见在贾元春心中,王宫的生活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般,尽享荣华富贵,而是充斥着很多不如意,很多身不由己。元妃刚安慰了一句,又想到自己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忍不住又哽咽起来。不难体会到,元妃第三次哭泣是纯粹的悲哀,为一家人短暂团聚后又将分离的结局而悲哀。为自己孤苦伶仃困在金丝笼里的命运而悲哀。

对于祖母母亲,贾元春至少可以面对面地互诉思念之情,虽令人心酸却蕴含温情。可是,父亲贾政与女儿的重逢却似乎只剩悲哀:“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此处,贾元春隔帘含泪(四哭)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可想而知,贾元春说出这句话时有多么心痛。贾府到达鼎盛,元春无疑是走向富贵这条路上的一枚棋子,将青春红颜牺牲在深宫中,她对父亲既有埋怨,又有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都化为一句“终无意趣”。贾政这个封建家庭的家长也含泪看着女儿,然而开口,却更悲伤。面对女儿,他以臣自称,只道出个不负隆恩。两人含泪相视,却只剩些套话,每一句话都展现着父女俩无法打破的隔阂。

贾元春的五哭是为了她的幼弟贾宝玉。文章介绍道,“贾元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身为外男,宝玉本不能入内相见,元春却破了规矩,“令他进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前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这些看起来逾矩的行为,无不展现手足深情。这一哭与前面四哭不同,前面的四次哭泣都是隐忍的,元春谨记自己的身份,不敢放肆,而这一次是一种不加压抑的痛快地哭,已经将身份对自己的束缚降到了最低点。这里的眼泪,既包含贾元春对贾宝玉长大的欣慰,又有不能亲眼看到弟弟成长的遗憾。

元妃的最后一次哭,是执事太监请驾回銮时。“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此次省亲宛如一场纸醉金迷的梦,最终要清醒。元妃对骨肉的不舍,令人鼻酸。

曹雪芹写元妃省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珠光宝气,将荣国府的兴盛完全地渲染开来。这一大喜事中的中心人物元妃却哭了六次,这无疑是作者的暗示:“大喜即大悲”。正如元妃所说“富贵已极,终无意趣”。作者借此章节来提醒世人:不要羡慕看不见的浮华,所谓的位尊、禄重、权贵、势大的王侯将相,也有无法言说的痛楚,可能连简单的团圆,都会是一种奢望。

今天上面这些是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高中精选2篇,方便大家阅读。

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4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早就心向往之,尤其是耳畔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那悠扬的越剧时,我更是想一睹为快。假期里,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捧着《红楼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我觉得最有趣的当数心地善良、老于世故的刘姥姥。刘姥姥二进贾府时,为了取悦贾母,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鼓着腮帮子幽默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哄得众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捧腹大笑。

《红楼梦》中最令人悲伤的情景莫过于黛玉葬花和焚稿。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很悲惨!黛玉遗恨而亡,贾母归天,熙凤魂归金陵,宝玉出家,一个风光显赫的贾氏家族就这样分崩离析了,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相关文章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