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得感悟范本12篇。
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致良知心得感悟”,供您参考,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就会有感而发的感慨一番,发表一些感言,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感受,一篇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的呢?为了更好地了解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1)
第一点,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句话的含义。以往我只看见“良知”两个字,这次学习,尤其是“南赣治理”那五篇文章(《申谕十家牌法》《告谕浰头巢贼》《祭浰头山神文》《教约》《南赣乡约》)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力量”二字的伟大。
我们刚开始学习致良知,自己还没有找对方向,就很着急地让企业员工或者家人也跟着学。可我发现阳明先生在治理南赣时没有提到一句“致良知”,更没有过说教。这其实就是一种力量的体现,是良知之“用”的体现。我之前主要着在对良知的“致”上,并没有看到它的力量。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寻找这种力量。
第二点是关于“无所待而兴起”的理解。海峰老师在分享阳明先生40天生擒宁王的故事时,说到“必定胜”和“必须胜”这两个词。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我认为“必须胜”大于等于“必定胜”。因为“必须胜”意味着创造条件,然后才能实现“必定胜”。我以前不太理解“无所待而兴起”这句话,也一直找不到抓手,但是这次学习后,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我所理解的“无所待而兴起”就是创造条件。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2)
一、幸福家庭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去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生活,我们都要彼此付出真心,去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去除心中那些“小我”。其实人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本身是污浊的,那么任凭你怎么打扮镜子里的自己都是模糊的;如果镜子本身是明亮的,那么镜子里的自己肯定是光亮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从“镜子”的本体上去修炼,把镜子上的灰尘去除,而不能去抱怨镜子不够明亮。学了致良知后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向内求,多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那么很多烦忧就不破而解,我们的幸福就随之而来,迎接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二、反省
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的反省总是断断续续的,这次反省的能量场确实很大,一开始我就泪流满面,在反省中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小我”,比如:自卑,多愁伤感,有自闭症,做事不够坚持。以前总是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暴自弃,这次反省我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够纯,自己的内心被乌云遮蔽了,每次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没有全力以赴甚至有时带着情绪做事。常常有人问我反省有效果吗?学致良知能让我赚钱吗?能解决我的生活问题吗?反省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反省的深入与带给你的能量成正比。学致良知确实不能解决每个人的生活问题,但是每天我们做深刻的反省,反省后我们会活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好的心态面对你的生活问题。有时身边的人总笑:“你立志成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吗?”。我想那些人理解错了,我们学的是圣贤文化,学的是圣人做人做事的那颗心,先生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只因他们心中纯粹都是天理,没有丝毫人欲夹杂其中,就像纯金一样,金只要足色才叫纯,金子的份量有轻有重,但是他们的成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学习圣人把内心的私欲去掉,在陈九川和阳明先生的聊天中就说到这样一句话,九川说功夫很难,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我们把反省的功夫练好,那么我们就会走向康庄大道。
三、孝顺
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觉得很孝顺,对自己的父母很不错,对父母的孝顺停留在物质层面,回家给父母拿点钱,偶尔打个电话回去关心一下,逢年过节嘴上说是陪他们,其实回到家基本上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和别人在酒桌上,父母想和我们吃顿饭都没有机会,也许这就是我们现实版的“孝顺”。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顺要从心开始,养父母之心,去深入了解父母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和想法,我们要满足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的晚年能够快乐幸福的度过,我们要用父母小时候养育我们的那颗父母心来对待我们日渐年老的父母。
四、感恩
感恩师傅让我们牵手圣贤,接触并学习致良知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心灵品质,师傅给我们提供的一次次学习机会让我在学习和反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那么多的“小我”,只有把“小我”去除,那个“大我”才会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重见光明。
感恩中快平台,让我们在青春岁月里留下奋斗的足迹,是这个平台让我们成长成熟,是平台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手,感恩平台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我们的过错,每次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是平台在背后给我们支撑,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感恩祖国,正是祖国的强大才给了我们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能够安心地去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和抱负。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3)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比如刷牙。
天理正道,是每次要刷三分钟。
那么每次刷牙,刷够三分钟,就是致良知。
很多人都会偷懒,上刷下刷,草草收场;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不要乱扔垃圾。
天理正道,是不能扔到马路上,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
你走在马路上,吃了一个橘子。有橘子皮。你随手一扔,扔到草丛中。
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
天理正道,是不能太过大声。
你很激动,或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大喊大叫。路人侧目,或者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你的良知被遮蔽了。
这三件,都不是大事。
这三个错误,都是大家容易犯的,或者大家都犯过的。
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平时大家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改的念头。
生活小事,就是致良知。
再又比如,花草枯萎,没有精神。是需要浇水了。那我们就浇水。
花草不够茂盛,缺乏养分。是需要施肥了。那我们就施肥。
农田里的稗草太长,影响水稻的生长了。那么我们就除草。
头皮发痒,头发脏了。那么我们就洗头。
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该洗头时,洗头。
顺应天道天理,就是致良知。
做好当下的一切,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4)
致良知读后感最新范文
我是一个不能把事情放在他脑子里的人。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折磨自己。因为一些小事他睡不着。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王阳明主张众生平等,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因此,每个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廉价的。
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的消解与佛教的死坐没有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程度上控制七情六欲。
根据他的理论,良心自然成为控制的程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
在良知的旅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第一感觉,这往往是良知的声音,它会指引你走上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事实上,一个人确实需要优秀,无论他如何学习,如何做,从根本上还是从内心上。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
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被名利所困扰,很少能够深入冥想,容易使人浮躁,逐渐远离圣人之道。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一种摆脱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拍拍自己身上的烦恼,过滤掉心中的渣滓,避免名利,保持冷静的心态,专心做有意义的事情。
致良知读后感
最近公司组织学***良知,感悟颇深,阳明先生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最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实的缘故。
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之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不在于没有过失,而注重在能够改过。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
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语气,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本文中,王阳明先生教给了我们在学***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许多道理,人不立志则无目标;人不勤奋则一事无成;人不懂得改过则没有进步;领导懂得理解下属,团队才能更好发展。因此,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我们必须更好地学习,培养自己,提高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地带领团队赢得业绩。
读致良知有感
闲暇之余继续拜读《致良知》,越发感觉到温暖的、积极的、健康的、乐观的、催人向上的情感,这是正能量的意识折射。尤其适合领导者自我修养,从而感染团队,凝聚力量。
凡举大事,必须其情而使之,因其势而导之,乘其机而动之,及其时而兴之;是以为之但见其易,而成之不见其难,此天下之民所以阴受其庇,而莫知其功之所自也。正如《道德经》所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也就是说,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领导者,人们轻视、侮辱他。孔子将是否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 看成是否能成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在公司经营和团队建设中,也可以成为衡量职业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管理者对自己的部下不只拥有管理权,更对他们负有责任感。要管理好团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就是“修己以敬”。我们不难想象,一个管理者自己素质低下,办事不认真,怎么可能让部下素质提高,办事认真。
一个原本素质较高的部下,一旦长期处于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会变成素质低下,因为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难,而要想堕落,却是很快、很容易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领导尊重员工,员工才有可能尊重领导,领导的威信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赠予的,也就是要“修己以安部下”。
远通集团的经营理念倡导以服务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团队,规范管理,系列服务,不断改进,使客户更加满意。我们每每提出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其自然而然的成为企业的主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从而创造应有的价值。
尚客优集团总裁马英尧先生说:在一个平庸的管理体制下,总经理就像一个发动机,中层干部和员工几乎是齿轮,是被动的操作,消耗了大量的权力。如何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为更多的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提供更公平的薪酬做制度,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让每一个成员的才华都能得到施展,从而焕发工作激情,使得各层的骨干员工都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齿轮,从而实现全员经营。
也许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团队的力量很大,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团队进步的风向标。因此,领导要主动放弃特权,杜绝“特例”,自觉执行规章,带头遵守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都被一种温暖、快乐、积极的情绪包围着,都有着一种阳光心态,这个组织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正能量,也一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5)
阅读能够使人更加明智,现在我就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让我对很多的问题的看法更加深入和合理,下面我想太谈谈我最近阅读的一点心得体会。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们还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文化品质的作用,甚至有遗忘感和隔阂感。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类似感恩,如良知、敬畏等这样的文化质素还没有发挥它们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中的作用。
良心是自律的内在基础。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不能没有自律,所以他们不能没有信仰。然而,对一些人来说,最大的隐患是缺乏信仰。
“躲避崇高”、“一切跟着感觉、欲望走”,“过把瘾就死”等等,是流行多年的口号,现已成为当今一些人行为方式的绝妙写照。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是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坚守古今中外通行的核心价值,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与人为善、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等。虽然我们对生活道德底线的理解可以多样化,但我们必须坚持这些道德标准和生活的理性原则。
现在的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多不知“感恩”为何物。缺少感恩之心导致的必然后果是,稍有矛盾就把往日的恩情一笔勾销,一点火星就会燃起一场大火,更有甚者朋友交恶,父子反目,劳燕分飞,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相反,如果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可以解决很多矛盾。
感恩之心充满了爱心之心的温暖和善良之心的光辉。它是仇恨之心的天敌。只要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感恩,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在中国古代,人们说敬畏和敬畏。在古代社会,人们敬畏上帝,克制自己的行为。现在,许多人心中没有了敬畏对象,于是有的人“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我是流氓我怕谁”就是这种缺少畏惧感的真实写照。没有畏惧感是时代的悲剧。
我这样说,不是要求人们重新去信“神”,而是要求人们要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的对象是什么?这是人心中的良知,也是社会的公法。
良知是心灵的监护神,一旦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良知就会审判你、拷问你,让你寝食难安,永无宁日。良知是悬在你头上的利剑,一旦你胡作非为,以身试法,法律就会替天行道,让你后悔莫及。我们应当对道德和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千万不能发扬什么藐视一切、“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那种“大无畏”精神,挑战良知和法律的底线。
充分挖掘、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当今建构和谐社会有益的文化质素,是文化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6)
《致良知》学习心得
原创:潘秀玲潘秀玲努力生活快乐工作
在人生的不惑之年,我能够得遇《致良知》是我的幸运,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人生是从这时开始,这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钟万书老师的介绍和重庆涌泉学院朱云秀校长的召集,让我有机会接触《致良知》的学习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良知友伴砥砺前行,收获光明温暖的生活。
阳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所以当他初入仕途,遭遇混迹政坛的坏人刘瑾后,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而受到攻击,身陷牢狱,最终又被贬贵州。贵州地处偏远,生活艰难,瘟疫肆虐,从中原流放到这里的人,有的死在半道,有的死在流放地。艰难困苦中,阳明先生用内心的意志抵抗物质的贫瘠,用平静温厚之心对待凶险,沉湎在儒佛道思想,最终龙场悟道。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阳明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收获。幸福之于人,就像尾巴之于狗,怎么转圈都咬不到,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它就会乖乖地跟在后面;苦恼之于人,像运动员握在手里的铅球,除非尽力抛出去,否则就是沉甸甸的负担。倘若一直把那些不幸或者痛苦的经历捧在手里,势必身心俱疲。而如果不把苦楚和悲痛放入心间,生命也自然会绽放芳华。
经历了xx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心力交瘁,一身伤痛,短短三年的休整后,我于这学期又被任命为班主任,而且身兼教研组长、读书引导等数职,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晨光熹微中出门,万家灯火后回家,还要给在市里上高中的儿子陪读,一路的风尘奔波之苦对我本已千疮百孔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我也曾经想要放弃,可是最终我还是在坚持我能够坚持的,放下可以放下的,因为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和理解支持我的家长们给了我巨大的温暖和加持,所以我立下大志,要用书籍灼照良知,让读书引领成长,在应试的寒凉中坚守语文的快乐和诗意,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要学会转变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堂。
感谢《致良知》,我今生最美的遇见!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7)
学些心得:去除私欲,存养天理是立志学习目的;如何更好的学习就要我们要从学习经典的著作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有质疑或者评判,要虚怀若谷,放低姿态,汲取先知、先觉者的智慧;崇师敬学,持之以恒的认真学习、思考,定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大有所成。
《示弟立志说》延伸学习《舒展、真实和庄严的生命》学习心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这个部门不行,我在这里学步到一点东西!”“这家公司给我的发展空间太小了!”“今天的培训真实浪费时间!”,当然,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这样抱怨。其实,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我们的志向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努力?我们也没有真实的信任别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质疑,索取,逃避、批判……在自己的空间里挣扎、抱怨。
生命的最好状态不是“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追求所谓的自由洒脱,而是超越平庸,而是采取战略主动“晦养厚积,博观约取”,成就人生。如何成就人生?关键是能够真正的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就如《示弟立志说》中,饥者之于食、病者之于药、暗者之于灯、跛者之于杖,牵手圣贤,相信圣贤“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虚怀如谷,虔诚谨学,从而思之,咎以之失,做到“去人欲而存天理”。
《告谕浰头巢贼》
心得: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时不乱,应变无穷”。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8)
通过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后,我的肤浅体会是:思考是一项高级的人类独有的意识活动。王阳明先生当年“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他“日夜端居澄默,沉思圣人处此,更何有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对“道”进行了思考,探究出了人类本质,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思考着的灵魂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王阳明先生动心忍性之余,不忘对人生的思考,最终参透出人生的真理,思考的力量蕴藏于我们头脑中,积累于我们日常生活实践。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向王阳明先生学习,思考属于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时刻保持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勤于思考,勤于积累,达到致良知的人生境界。
思考是一种意识活动,具有强烈指向性。思考的力量在于方向。作为教师思考的指向性在于日常教育教学,对教学方法的考察,教学内容的考量,教学结果反思等,需要教师予以思考。每一次思考都会产生一份力量,教师在把握思考的方向的同时,还要坚持好的思考价值取向,思考指向不同,得到的价值结果不同。因此,作为教师要定位好思考的价值取向。
思考的力量在于信心。信心是指个体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任程度,力量的迸发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迷茫,彷徨,失落,对此,教师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当年王阳明先生那样,不经历一次人生的颠沛流离,疾痛惨怛,“龙场悟道”的历史典故可能就不会出现在历史舞台中。要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每一次的“动心忍性”都是命运的嘉奖。
因此,作为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思考的力量一定会在持续性积累的过程里得到迸发,从而达到思考的彼岸。有思考的人是丰富的,会思考的人更是幸福的,作为教师,“致良知”精神应成为工作的指导,更应成为个体人生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以思考之力量开启“致良知”之精神大门。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9)
《寄诸用明书》延续学习心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实考验我们自己到底有一颗怎样的心,私心?公心?进取心?……其实,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样,你到底用一颗什么样的心对待工作。有人兢兢业业、诚恳负责,对人接物,谦卑有礼;这样同事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那些取巧耍滑,逃避责任势必被其他人所不容。世上没有永远吃亏的人,“马拉松”赛场上的胜利者用不是起步跑的最快的哪一个。一颗心,决定一生的成就。
曾经,我在部门的早会上强调,工作其实就做好了两件事请:一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二是自身学历能力提升;不要为眼前的辛苦感到压力和不公,长期的耕耘,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收货。对事的态度永远比你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更加重要。
昨天拜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一本书《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生命里有许多正向的时刻,也有许多负向的时刻;一个的快乐就是抓住那些正向的时刻,使它充盈;转化负向的时刻,使它得到清洗。
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活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
心得+体会:所谓“匠心”,也就是“工精深用心专一”,秉承中正的思想,剔除杂念,潜心研究,认真做事,涵养内心,让心性引导个人向前行进。
《送宗伯乔白岩序》延续学习心得:
其实,我们也和别人一样有着相同的生活、工作,只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来照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一切的开心、苦恼、清明、污浊、忙、闲中找到智慧。所有的一切都会带来觉悟、领悟,同时,一切的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最要紧的是有一颗孜求圣贤之道的心,“惟精惟一,精诚明矣”。
一朵花的孕育、盛开、凋谢与一个人的一生并无两样,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高智慧和追求,有一天也会在无声、无知中凋谢。“放弃今日就没有来日,不惜今朝就没有来朝”。
心得+体会:人需要不断的磨砺自己,经过磨难才能使我的“心”变的更加坚强,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平庸和碌碌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生命中存在不顺和坎坷,那说明我们的生活才是美好而丰富的。
延伸学习心得:
细致思量,工作以来与职业无关的书,读的越来越少,于我或许有些悲哀;而且移动互联的发展,以快速为追求,新的、进步、时尚、前卫的一切在不停的喧哗、跳动。现在流言多于知识,花絮多于思想的时代,眼花缭乱的时代把欲望越吹越大。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潜心明道,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以身作则,以行表率,与伙伴们思想上紧密相连,相通,让大家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放低一个管理者的姿态和架子,把说教变成引领、指导、协调、配合,释放自己内心的能量,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心得: 团队的成长除了必要的规矩、目标、相互协作和处罚措施外,更加重要是格局;而格局就是高度、深度、包容、层次,有格局的团队是大家都能抛弃个人的私欲、狭隘思想、恩怨;让团队的行为、行动保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
心得+体会:
“行正直之事,却让人难堪,做事情只要效果不要结果”这是许多正直的人常犯的错误。先生告诫我们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原则而且要和处理好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即“忠告而善之道”“有所感而无所怒”。
《寄希渊书》延伸学习《女人的哲学》心得:
苦与乐,一切皆有心造,并不是由环境决定的,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一味的抱怨,倒不如品尝个中的乐。就如同学习《致良知》并不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而是学习其中修身,养性的学问,学会惜福、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远离贪念就是我们远离苦的良方。
心得+体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时不乱,应变无穷”。
学习心得:
人应该圣贤之志,而不是沉迷与追求功名利禄。现代人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绊锁,就是立志不明,而没有真正的理解“正谊明道”的真正意义。立志应“行事合乎大义而不谋私利,深明大道而不计较功利。”
为什么我们会有嫉妒、愤恨、不满……原因就是我们不了解事物的真相,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所以提升个人的休养、境界,拓宽人生的宽度是必修的课程。
顾及周边繁杂的实物,眷恋个人物质上的得失,心猿意马,会失去很多机会。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心、执着的心,用一份感恩,一份珍惜,历练自己,笃志力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及文章”,掌握事物发规律就是学问,能恰当的处理事情,并总结出事物的规律就是文章。历练事金,活法是银,遭遇、劫难都是外在的,怎么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
学些心得:去除私欲,存养天理是立志学习目的;如何更好的学习就要我们要从学习经典的著作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有质疑或者评判,要虚怀若谷,放低姿态,汲取先知、先觉者的智慧;崇师敬学,持之以恒的认真学习、思考,定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也会让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大有所成。
《示弟立志说》延伸学习《舒展、真实和庄严的生命》学习心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这个部门不行,我在这里学步到一点东西!”“这家公司给我的发展空间太小了!”“今天的培训真实浪费时间!”,当然,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这样抱怨。其实,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我们的志向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努力?我们也没有真实的信任别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质疑,索取,逃避、批判……在自己的空间里挣扎、抱怨。
生命的最好状态不是“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追求所谓的自由洒脱,而是超越平庸,而是采取战略主动“晦养厚积,博观约取”,成就人生。如何成就人生?关键是能够真正的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就如《示弟立志说》中,饥者之于食、病者之于药、暗者之于灯、跛者之于杖,牵手圣贤,相信圣贤“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虚怀如谷,虔诚谨学,从而思之,咎以之失,做到“去人欲而存天理”。
心得: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时不乱,应变无穷”。
《告谕浰头巢贼》延伸学习《相信的力量》学习心得:
相信实际上度量我们的气度,信念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听不同意见、不蝇营狗苟、不任人唯亲的就是气度,有了这样的气度,才不会把集思广益、从善如流挂在嘴边,当然更不是亦步亦趋,而是从问题的实际出发,从提升团队的能力出发,从发挥个人能力出发。信念就是要自信,也不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得意忘形,自以为是,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奋发进取的心里素质。脱离团队的个体是渺小且微不足道的,只有团队的能力才是无限的,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组织通过其他人的协作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与团队的成员分享荣耀,完成人生不可想象的壮举。
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大到国家、公司、部门,小到家庭,我们都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小心经营,只有良知清澈,认真付出,才能安乐幸福。
《寄杨邃庵阁老书》学习心得:
文章告诉我们,要勇于担当和承担责任,在困难面前,不是逃避、推诿,而是坚定执行,坚守良知。做到身任天下祸、决起而操之。
同时,本文是如何向尊长、老师“责善”的范文,如何做到“忠告而善道”。
《寄杨邃庵阁老书》延伸学习《担当是成就人生的最佳途径》心得:
担当和责任意识的背后其实是自尊、自爱和羞耻之心,不是我不行、我能力有限、我老了……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担当和责任心的本源。一个人自尊心强,爱惜自己,羞耻心强,自然而然会努力,去担起责任,因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获得的,会用更高的要求来严格的要求自己,让所有人都钦佩。所以古人云:修身、养性、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人要成功之前就是要修身。
当然,责任和担当也不是把别人该完成的事情由自己来做,而是要指导和协助,一把把事情做好。工作中尤其是这样,每个人多努力一点,大家相互协助,帮扶,一个不可战胜的团队就是这样产生。如果有人偷奸耍滑、逃避,不仅仅影响的是团队,也有其本人。
人生和事业的圆满,并不是取决于表象如何辉煌,而是取决于我们内心的品质,取决于我们把担当看成是机遇还是灾难。修炼自己先从“心”开始。
《书正宪扇》学习心得:
真正有力量的人,要从修炼“心”开始,发自内心的谦卑,恭敬、谦让,时刻反省、认识自身不足,戒躁戒骄,勤学勉行,言行一致,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书正宪扇》延伸学习《扫除我们心地的灰尘》心得:
阳明先生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中有“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论述,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断磨掉自己内心障碍和心上的灰尘,露出内心的光明,去除人欲。只有真正的做到去人欲、存天理的时候,我们才会通达、清明。通过对《扫除我们心底的灰尘》学习,对阳明先生的“心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其实“心”的修炼就是心怀圣贤之道,“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过程,也是“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过程。
《答欧阳崇一书》(节选)学习心得:
先生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中有,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通过对《答欧阳崇一书》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一个“诚“的人不需要揣度别人的心思,故意隐藏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实事求是,修养自身,从自己的“良知”、“本心”出发,致力与觉知自己的良知做到至精至诚,唯实惟新。只有自己的心如明镜,了了分明,才能做到良知清澈,至诚则神。
《答欧阳崇一书》(节选)延伸学习《假设》心得:
没有积累、沉淀的假设,就是无厘头的意淫或者不切实际的妄想,是“虚而为盈,无而为有”之徒的“思维秀”。先生有曰: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笃志力行,勤学好问”;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对诚实,笃定勤学,才能看清事物本身,并致达良知,及诚于己,勤于学,明于事,精于道。对自己不讲一句谎言,不妄想,不不劳而获,就是在修炼我们的智慧和灵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夯实人生的基础,才能建成人生高楼大厦;人生没有假设,不会倒带,每一步和每一秒都需要朝着目标,坚忍不拔,竭力前行;而致达良知的道路上同样没有捷径,需要心存经典,笃定勤学,改过从善,潜心修炼。
《答聂文蔚书》其一 学习心得:
“夫人者,天地人心”,告诉我们每个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若,心生,则万物生;心死,则万物死。一个成功的团队就是要每个人都一颗“活的心”,当然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致良知”首先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求担当,担得起家人、朋友、团队、公司、国家给我们的重担,举得起他们的期盼,守住心中的那份光和热,那样即便被乌云笼罩,被藩篱束缚,身体里就会有一把利剑,不需期盼乌云退去,藩篱死去,他们早晚会被利剑刺穿,砍掉。看不到阳光就成为太阳,成不了太阳就制造阳光。
《答聂文蔚书》其一延伸学习《开阔感、崇高感、负重感》学习心得:
认真体会,所谓开阔感其实就是心境,崇高感就使命,负重感也就是担当。
当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时候,往往不是我们不够聪明、努力,而是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狭隘的心胸,让我们的变的怀疑、注重名利和得失,避免了一切美好开始。
“假如你的心中没有能量,做什么都是逆风”,能量就是使命、诚信的品质,就是我们的核心事业,存在的意义,为之努力的“原动力”,不要紧盯自己能到达的地方,眼光长远勇敢的挑战自己,成就自己,“以圣贤为师,以良知为行”。
有担当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对家庭,对工作还有对社会、对自己,只有担当和责任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唤醒我们的良知。
一个人相信什么,他的未来的人生就会接近什么,怀疑一切往往也就会失去一切;“夫人者,天地人心。”
《与黄宗贤》学习心得:
修行、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做到内外兼修,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还要不断修炼内心,克制、去除内心的私欲和妄念,晦养厚积,倾听良言,明辨是非,知耻而勇,才是智者、强者;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必能致达良知。
《与黄宗贤》延伸学习《成功的驱动力》心得:
成功的驱动力来自内在的驱动力和外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就是要我们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正如阳明先生教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晦养厚积、正诸先觉、天地人心万物一体……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提高自己,更是交到我们如何戒贪戒躁,止于至善,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行合一,良知清澈。外在的驱动力就是我们的团队、朋友要互相支持,互相规切,除必要的规矩、目标、相互协作和处罚措施外,更加重要是格局;而格局就是高度、深度、包容、层次,有格局的团队是大家都能抛弃个人的私欲、狭隘思想、恩怨;让团队的行为、行动保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
有了这两个驱动力,必可做到“惟精惟一,精诚明矣”。
《徐爱录》(节选)学习心得:
圣贤们的经典和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的宣扬,传播正能量的“功夫”,去掉私欲而正其心,为人处世需合乎道德伦理,所以要潜心学习和体会,并用精益求精,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敢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去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要明辨是非,隔离私欲,自私自利,姑息养奸,天道沦丧等违背到道德天伦的“负能量”事件和言论,要做到不听信,不传播,不参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确实有的太多的流言、假新闻、欺骗……及其容易被这些人或事情裹挟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痛苦终生。要和这些人和事情完全隔离,从内心“良知”、“本心”出发,致力与觉知自己的良知做到至精至诚,唯实惟新。
《徐爱录》(节选)延伸学习《致良知四合院学习法》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诵读,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心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不是荣誉、金钱、权利……而是去除私欲,修炼真心,潜心修行,致达良知的过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提高修为方法,而潜行圣贤之道,抛弃名利,不断的磨练、历练,晦养厚积,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
心的修炼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要认真学习,效仿圣贤,“正诸先觉”
“考诸古训”以圣贤作为“偶像”,笃信经典,去掉轻视傲慢之心;用自己的行动也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担得起家人、朋友、团队、公司、国家给我们的重担,举得起他们的期盼,守住心中的那份光和热。
《寄诸弟书》学习心得:
我们的本心是原本是“皎如白月,良知清澈”的,由于我们养成了一些恶心和缺乏勇气,渐渐的迷失了“本心”,找回“本心”的良知,就是要从最“实”的地方勤学、用功——即“诚”上用功夫,做到“去人欲、存天理”。
我们经常说我要对别人诚实,诚信,如何谁真话,不说假话,要求别人诚信、守时……其实,这些都不能要做“诚”。“诚”在我们的内心里,首先要做到“诚于己,忠于心”一个对自己都说“谎”,不愿意真心改过、不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的人,是做不到“诚”的,当然更加不做到“去人欲而存乎天理”。要有成就,要“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要“汲汲奋志于学,见己过而改之”。
《致良知031》学习心得(何为第一等事,写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有人愤慨,有人流泪,更有人质疑历史,我相信公祭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不是让我们为死难者哭泣,更加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反而要我们铭记历史,告诉每一个国人要唤醒自己的良知,坚守对人类和平,对环境,对美好生活的坚守和向往,找到个人“活着”的意义。
所以,人生第一等事,就是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也就是找到了理想,就会对生命、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万物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体验;立志、勤学的激情也会处于饱满、奋昂的状态。也许,我们成不了圣贤,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只言片语”;但是,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本心”,做到“汲汲奋志于学,见己过而改之”,“为天地立心,为世界立命”,勇敢承担属于自己生命的责任,用行动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或者能够影响身边的人是我们活着的“第一等事”。
《致良知032》学习心得(对“阳明格竹”有何感受):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尝试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然后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致良知033:年谱1492年-1493年》学习心得(对“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有何体会):
在《与王纯甫熟书》其一中,先生有“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就告诉我们,只要“吾心光明”,越是遭遇挫折和艰难,越是修炼我们的身心的的时候。人生中会有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艰难困苦,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体现我们“心性”休养的时候。慌乱、悲泣、逃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迎难而上,披荆斩棘,苦练心志,才能泰然处之,临危不乱。
所以,只有经历磨难,方能立得住,才能经得住压力、诱惑,实现“圣人之志”。
《致良知034:年谱1494年-15》学习心得(何以上书触瑾,被廷杖四十):
先生敢于坚持事实的真相,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安危,救助正义之士;用行动证明一个用于担当、良知清澈,不贪图富贵和清高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只有,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在事上进行磨炼,才能修炼自己的心性。即所谓“志心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心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致良知035:年谱15-15》学习心得(龙场悟道的深刻意义,又何谓吾性自足):1、龙场悟道,奠定了阳明学的地位,与世隔绝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为人者应戒贪戒欲,存养天理,修身,养性,致达良知。为官者应“觉民行道“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2、吾性自足的意思是,圣贤之道就是良知之道,存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被名利、贪欲、懒惰所蒙蔽了罢了,需要我们通过诚信磨炼、潜心修炼来重新激发出发;此前,向外在的事物中探究至诚至理的做法是错误的。
《致良知036:年谱15-15》学习心得(王思舆评价阳明先生“触之不动”是什么意思?)
先生已立成就圣贤之志,名、利和生死都不能使其动心。先生心学,讲求“心即理”,心衍生出心外无物,以此心应万物,当然就可以做到此心触之不动而应万动。
就像我们上班工作是一样的,就是主动和先机,做到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有了这三点信仰,就能在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私欲和私心所干扰,顺应环境的变化,坚定地进行管理,就能无往而不胜。
所以,有了光明之心,就能看清万事万物,成就其事功。圣心不动,在其位,必谋其政,而后成其功。
1、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胸怀,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仁爱之心”。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之道;
3、 心静如水,临危不乱,应变无穷。
仔细阅读全文后,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担当。先生在群龙无首,且不属自己责任的局面下,而且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满门抄斩的情况下,及时、勇敢地站出来,挑起“平反”的重担,这份则忠诚、担当、热肠让我由衷倾佩。
二是勤奋。努力做学问,一如既往,养的此心不动,修炼出的智慧。
三是良知。万物的根源源于“心”,“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提升自己的心性,“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致良知039:年谱15-1526年》(53岁,什么是“蛇打七寸”?)
掌握了好的方法或者规律,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而不必拘泥于课堂或者因循守旧的方式。致良知强调的是心即是理,有此心才有此理,这个理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外面。良知人人皆有,致良知在于去除私欲,让良知清澈,才有了圣贤的境界;在知行合一的指引之下,自然就能做到凡事立德,遇事有章,心不乱即从容。对照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在事上磨炼自己。“拿来主义”“剽窃主义”会消化不良和“水土不服”,只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和方法,才是我们“行”的关键。
“以良知之心求行”就是蛇打七寸的含义。
《致良知040:年谱1527-1528》阳明先生晚年立言。今天的主题是: 57岁,体会“此心光明”的境界。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出自于“心”
作为一个负责人,不能一味的要求他人,而是要徙木立信,以身作则;还需要掌握主动性,预防问题的发生和蔓延,而不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出现;同时,要看到下属的长处并充分发挥,而不是盯着下属的短处不放,当然对下属不足的地方应该给予指导或者纠正。
《致良知041: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主题:明确写下自己的人生之志,并分享。
我的人生之志就是“立足当下,志在高远”;所谓“立足当下”就是带着一颗诚信、公平、笃志力行的平常心、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给自己制定短期的计划(一般3个月)和中长期的计划并付诸行动。“志在高远”就是为团队、家庭、社会更多的回报。
《致良知042:教条示龙场诸生-勤学》主题:如何是真正的“勤学“”,你的勤学计划是什么?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明自身的短处,勤恳谦和,诚信守志,努力学习,磨炼自己的心性,修炼自己。
勤学计划:保持低调谦和的学习态度,信守承诺,完成自己的计划,并通过自己是实际行动能影响他人。
《致良知043:教条示龙场诸生-改过》主题:如何是真正的“改过”,列出“百日改一过”的计划?
“自我感知”,首先要有一颗丛善的心,从内心上去恶从善,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不要高估自己,更加不要和自己擦肩而过”,要自省,并切实的行动去改正、弥补自己的不足。
“外力引导”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诲和指点,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失,从善如流。
1、 用3周的时间重新学习《醒来》,用心感悟先生“心学”的经典,细心体会和总结;
2、 每周给自己制定3+3的计划(3件自我学习的计划和3件工作计划),确定时间表,周末跟踪回顾;(为期11周)
《致良知044: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主题:什么是真正的善道?
“忠告而善道之”就是要相互砥砺、扶持,提醒让对方的品格臻于至善。要用我们的真诚和善意,使别人感动并接受建议,并改进自己,即“悉其忠爱,致其婉曲”。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圣人经典,想师长请教,以之为镜,检验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
《致良知045:与黄诚甫书》主题:深刻反思,自己是“志于道德”还是“志于功名富贵”,并说明为何“志于功名富贵累心”?
再读《与黄诚甫书》,有一次体会的先生的胸怀和拳拳之心。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已经把功名、富贵看透,真正经天纬地之才当以天下为己任,以天地万物为己任。人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你有多大官位,你赚了多少钱或开怎么样的豪车,而是要衡量你是否是一个良知清澈之人。
就是所谓“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人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计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管位尊位卑,企业大还是小,都要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承担社会责任。
功名富贵会让人迷失本性,助长贪欲,营营役役,反而为了保持已拥有的名声和金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先生站在维护百姓和国家社稷的立场,将心比心,胸怀子民,一颗柔软的心和慈悲且有力量。
厘清是非,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信守承诺,唤醒人们心中的那份本有的良善,提现先生的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建立良好沟通,善于解决矛盾,看到矛盾的本质,化干戈为玉帛。
一再表明剿贼的决心,天网恢恢,让贼人丢掉侥幸心理;告诉他们人生的出路和为人的担当和责任。同时,也给了他们弃恶从善,弃暗投明,重新做人,浪子回头的机会和保证。
对人心的深刻认识和对对手心理的掌握,让巢贼们信服。
《致良知048:告谕浰头巢贼》主题:如何理解圣人的父母之心与“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阳明先生表达的圣人父母之心表达“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每个人和天体万物都是一个整体,把不可分割,和谐共存,就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人、同事……,天地万物也是我们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存在皆是以我们的“心”为尺度的,心死万物死,心生万物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人不会用仁慈之心偏爱、偏袒百姓,而是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去干预和指正。表达的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善带来的温情和所谓“仁慈”带来的冷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再读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上善者,当知行合一。
照心:心的本体所具有的明觉的自然显动,是去人欲后,存天理的心。妄心:心杂乱,主观的私欲控制着的心,心存私欲。“照心”存在与“妄心”之中,照心不动,妄心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效法、学习天地之心,去除主观的“妄心”,遵循天理而行,就可以做到恒动恒静。
《致良知050:与陆元静书》主题:如何理解“动亦定,静亦动”?何谓“动”何谓“静”?
“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也就是说,动也是良知和功用,静也是良知和功用,动、静都是良知的本体。不用刻意去理解字面的意思,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良知本来就在心中,但良知不可能不遭受物欲的蒙蔽。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修炼自己的心智,去唤醒,要做“减法”,不断历练,去人欲,剔除蒙蔽,呈现“天理”。
“常体不易”是指,本体的恒常不变,孜求良知的“心”不改变。
“未发之中”,就是之本体,本心,就是良知,良知是可以唤醒的,不必花时间去外求,只需“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为良药,笃信,诚信,必能找回真正的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成为圣人的功夫,不是表象,而是源自内心在行动上的真实体现,就是要存天理而去私欲,就是要在要还没有萌生的时候就去防止,加以克制。
先生有“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也是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道,良知也本是人人都有的,但随着人心被物欲、私欲和人欲的遮蔽,良知犹似照亮心灵之路的灯,当被遮蔽的时候,道心就感觉不到光明,只有致良知才让能它醒来,此时的人心就被道心所牵引,其行为就会彰显良知,做到知行合一生发开来,良知就能形成正知正行、深知深行,从而成就人生的伟大。
《致良知054:与黄勉之书》主题:1、何为理解“致知之外无余功”?2、“时习之要只是谨独”,何谓“谨独”?3、“博爱”与“公爱”的差别处?
何为理解“致知之外无余功”?
除了致良知外,其实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何谓“谨独”?
我们再心上用功,而且不间断,用阳明先生的话讲就是在“不睹不闻”处用功夫。心上用功,我们才有希望致达良知。
“博爱”与“公爱”的差别处?
爱,也要有所爱的“是与不是”,正确的方式,才是“仁”就也是说“公爱”;如果爱的方式不正确,那一定不是“公爱”了,成了“博爱”。就如同,我们在管理员工的时候,过分纵容、宽容,就是“博爱”,“博爱”是对员工不好,不利于员工的成长。
《致良知055:与黄勉之书》主题:1、举例说明,何谓“执指为月”?2、如何是“思而外于良知”?
举例说明,何谓“执指为月”
执指为月:以手指指示月亮的存在,然迷妄之人未能循指见月,反执着于指着月亮的手指执指头为月亮,把说教当做真理、道义。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技巧,始终应该强调在工作中或者实践中发挥效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滥竽充数,照猫画虎。指头仅仅是指路牌、方向,而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如何是“思而外于良知”?
只是思考而不去学历、实践就不能叫做思考,只有在“良知”上的体悟、勤学、实践、行善才能叫做“思”。正如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文中,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才是完整的学习和思考的体系。缺少一样都不能言“致良知”更谈不上知行合一。
《致良知056:答周道通书》主题:1、自家痛痒,如何搔摩?2、试讲“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如何理解“圣人气象,只是圣人的”?
1、 自家痛痒,如何搔摩?
自己的事情、难过还是要自己解决。做什么事情,总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就是不想出力、不去思考,不想把事情做好,说明“立志欠真切”。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将事情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先生在《致良知》中,已经告诫我们,“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2、试讲“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如何理解“圣人气象,只是圣人的”?
“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意思是,用道德低下的人的尺度,去推测、度量品行高尚的人是无法度量的。就如同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去评价一个汽车司机的驾驶技术一样。
如何理解“圣人气象,只是圣人的”:圣人的气象是圣人的气象,通过磨炼、思考,实践,体悟认识到“内心”的良知,安顿好自己的“心”,无事时心中少些杂念,但求清净安稳,有事的时候要明辨是非善恶,守住自己的良知,圣人的气象就成为我们自己的气象了。
《致良知057:答周道通书》主题:1、如何在“事上磨练? 2、何谓“身谤””?3、何谓“生之谓性”?
1、如何在“事上磨练?
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不动摇,不迷茫。反而是越走,步伐越稳,越坚定。
2、何谓“身谤””?
学问、知识来自于个人的修行、磨练,来自于躬行实践,自己不能身体力行,亲身实践,而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的指正别人。
3、何谓“生之谓性”?
事物天生的本性,当然天生的本性不会有什么的善恶、美丑,从而人性也不会有天生的善恶、美丑。
知行合一就是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决定了你对这个事情的做法。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不要停留在掌握知识技能和理论认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心”境。“心”境不痛,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就不一样,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实物的主要矛盾才能做出有真确的选择。
尽心: “尽心、知性、知天”即为生而知之,安而认之,为是圣人的事情,就没有必要提示存心、养性、事天的事了,更加没有必要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的功夫已经包含在内了。尽心、知天的人就如同年轻力壮的勇士,又能努力驰骋千里,力挽狂澜。
存心:“存心、养性、事天”,就是学而知之,是贤人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但是已经下“尽心”的志向和功夫,并经过一些磨练,同理也就没有必要再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存心、养性、事天的人,就想少年一样,独立谨行。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即为困而知之,是有志向、单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事物影响的普通求学的者。“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人,就想襁褓中的婴儿,开始学步但是需要别人的教导和引导。
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品、才智、境界的等级差别,不能超越等级。但是三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待良知清澈、知行合一后,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心随理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知就要明觉精察,行能真切笃实。
诚意是“格物”“致知”的基础、中心或者说是根本,只有从“心”的修炼开始,才能由衷的潜心修行,通过“格物”不断的纠正心中不纯净的地方,克服自私的道德意识,内而外的改变,从而恢复本体的“良知”达到圣贤的境界,只有“诚意”在心,其他的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 “诚意正心”,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即“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致知”与“节目时变”的关系,就像规矩尺度与方圆长短的关系。“致知”就是规矩尺度,“节目时变”就是方圆长短,无法预先确定的变化事物。所以,规矩确定了,是方是圆,是长是短就边的可以确定了,也就是说“节目时变”也就可以度量。所以,只要致的良知,事物的变化,也就能够被掌握和了解,做到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
《致良知063:答欧阳崇一书》主题:1、为什么说“致良知”是圣人教义的第一义?2、良知与思的关系?
1、 为什么说“致良知”是圣人教义的第一义?
良知并不是来自于见闻,但是见闻可以启发良知,“致良知”是 做学问的根本和出发点。
2、良知与思的关系?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致良知”没有“拿来主义”,需要潜心修行、思考。良知就是天理,思考则是致良知的方法之一。如果“思”出于良知,那么,所“思”的内容也就是天理,自然也会简单清晰,良知也就能够辨析思的内容是对是错,是私是知。
《致良知064:答欧阳崇一书》主题:1、何谓“必有事焉”?2、“不逆不臆而先觉”在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分享。
1、何谓“必有事焉”?
学问要在事上磨,存养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悬空琢磨,方为真学问。
2、“不逆不臆而先觉”在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分享。
“执行力”就是“不逆不臆”的最好实例。的供应链年会就是最好的实例,我们的团队不是最优创意的团队,也不是最时尚的团队,从节目的策划,编排、彩排……演出,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努力付出,坚决执行,节目的排练都是利用饭后的半小时,休息时间,做的不好的地方大家积极献言献策,尽力完善。给大家呈现了一台积极奋进的晚会。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我们都有一颗良知之心,解放、发掘自己的心性,就是给自己的“心”确定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志向,把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智慧激发出来,让自己精神意志收放自如,以便在松懈时,抱怨时,愤怒时,颓废时,相互警醒,使彼此能够长期坚持致良知远大志向,从而使自己迅速消去不良情绪和行为。
“致良知”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只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修炼自己的至诚至心,做到良知清澈,知行合一,就无所谓方式方法。静处体悟,事上磨炼,只是方法,对良知本体的探究无固定的方式方法。
《致良知067:钱德洪录》主题:如何理解“道”即是良知?如何理解“不睹不闻”与“戒慎恐惧”的关系?
如何理解“道”即是良知?
“道”就是事物的本源,“良知”也是事物的本源,良知就是判断客观存在事物的标准,不以个人的意愿、死心为转移。而且,“良知”还能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
如何理解“不睹不闻”与“戒慎恐惧”的关系?
“致良知”的本体原本就是“不睹不闻”“戒慎恐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睹不闻”“戒慎恐惧”都是“良知”的本体和功夫。
人心和天体的运行是一体的,“良知”也是如此。夜晚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刻,白天是良知发生作用的时候。只有懂得“发撒”和“宴息”,才能让良知在白天和黑夜都能顺应,凝一,才能为“致达良知”。
“良知”的道和天地之道是一样的,不会被其他事物所影响。就如同,我们周围的生活中,一些人的私欲、贪念、恶念、野心等都在影响我们,但不会成为我们心的本体,良知的障碍,我们克制自己,不要受那些私欲、贪念、恶念、野心的影响,恢复我们天赋的良知道德;就是端正、纠正错误的想法和念头,使我们的心纯一不杂。就是彰显我们的良知去掉心中的私欲、贪念、恶念、野心,我们的良知同样是洁净的。良知自能知善知恶,知是知非,并不需要他人时刻提醒,所以人们依着良知,按着良心去做事,自能调节自己的言论行为,自能见善而思齐,),见恶而改过。
集就是收集,义就是道义,就是道义的积累。道义累积关键就是要坚持和磨炼。能坚持集义,最终就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也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天体万物一体之仁”;即我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用“仁爱”的温情去感化、引导身边的人和事,亦便是良知之用。先生也有云: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因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岩中花树”提现的是先生“天体万物一体之仁”之心,即心死则万物死,心生则万物生。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10)
打开内心宝藏的钥匙
圣贤思想揭示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心灵的伤痕是可以修复的,家庭是可以圆满如初的,事业是可以蒸蒸日上的,只要你愿意“打开”!
一切的打开,实质上就是打开你的精神宝藏,无论是打开家庭的结,还是突破事业的天花板等等,都是打开自己的精神宝藏。
虽然世界并不完美,但你可以勇敢地追求完美,因为你心中有无尽的财富。
有些人身体残疾,但他们有健全的精神素质。有的人身在牢笼,但心中拥有真正的自由。残缺只是表象,圆满才是本质。差别只是表象,平等才是本质。
无论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中如何不同,心中无尽的宝藏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成长空间。我们心中原本拥有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尽的能量,只是被不明和贪欲遮蔽了。今天,只要我们建设精神品质,发展精神财富,就至少可以拥有一百倍的善良、一百倍的心灵、一百倍的精力和智慧。
“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这句话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当中出现了xx次。而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需要且只需要”两个功夫:明心和净心。
明心和净心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明心的两个要点: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
净心的三个要点:随时观照自己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基础;深刻反省不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关键;主动引导自己产生更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根本。
听完《良心四合院》主题演讲
最近,公司组织了良心学习。在孟的带领下,我们的货车加油站也认真学习了良知的内容。通过这段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感触深刻。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11)
一、修行
胡季强在演讲中说:修行就是修复自己跟世界的关系。企业家,经营就是修复和员工、客户、社会的关系。
那么我对修行的认识是什么?我该如何修行?
人们常说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是持续不断、长期的、为其一生行为,我查了百度修行的目的是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一开始看起来很大、很空,感觉没有落脚的地方,不知道改如何去修行,想了很久,才明白修行就在生活当中,自己的思想、言语、行动都是修行表现。借助圣贤语录从下修己:
善思谦卑,不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从私欲上做减法。
善言不恶语相向,不欺骗、不妄说大话。
善行不触犯法律,勤奋务实,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二、动机之纯,了无私心
78岁的稻盛就任日航董事长,和员工的心连在一起,同频共振。用巨大的人格力量,把经营管理变成了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用心去换心。只有没有私欲,动机纯良时人的能量才能无限大,才能影响、感染到别人,才能和你同频共振、思想统一。
致良知心得感悟(篇12)
王阳明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他有一门很厉害的学问。这门学问,如果我们能学会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这就是致良知的大学问。
何为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实践磨砺。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致良知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这在王阳明身上体现的最充分。当时宁王造反,王阳明原本有其他任务在身,但他毫不犹豫前往平叛。此时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很难说谁成谁败。朝廷官员不愿开罪宁王,也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不是没有担心,他甚至让家人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为"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涂,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乐人生的法宝。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在王阳明看来,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于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紧用功,去私欲,提高境界,实现真正明了,获得圆满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将和更多人一起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