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三回,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
宋江到了清风寨的花荣家中,才知道花荣与刘知寨不和的事。两人的不和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也道出了北宋的事实。
赵匡应陈桥兵变,夺了北周的大位之后,便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将手中握有兵权的将军们赶回家休闲去了。他这样做是接受了安禄山之乱的历史教训,也是为了防止陈桥兵变此类故事重演。看整个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重文轻武的历史。
花荣是个武官,是副寨,刘知寨是文官,是正职。这一正一副之间的矛盾,本源为何也就一目了然了,加之刘知寨又是个贪官,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経很深,已是公开化了,连上一级的知府也心知肚明。
花荣也非等闲之辈,说“名”那是名门之后,说武功那是名闻天下。刘知寨想收拾他,但拿他也无办法。
官场上,像这样的配置,也是一种制衡的手段,但走到矛盾的极点时,便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故事。而让这两人走到矛盾极点的便是宋江。
宋江救了刘知寨的老婆,便留下了祸根,就算这女人是个善良之辈,你与强盗为伍那也是事实。
宋江被花荣奉为上宾,到了正月十五,看花灯,喜欢热闹的宋江被刘知寨的老婆认了出来,刘知寨与花荣之间矛盾便由此而激化。宋江被捉,被打得皮开肉锭时,招认了自己是郓城的张三,是花荣的亲戚,所幸他没有承认自己是宋江,但要放在当下,他就彻底现了原形。
花荣先是向刘知寨要人,而刘知寨正想借此收拾花荣,无奈的花荣用武力去刘家将宋江取了回来,刘知寨不服,派人去花荣要夺回宋江,花荣演了一出辕门射戟好戏,救了宋江。而此时的刘知寨算定宋江要逃逸,便劫获了宋江,然后***息,並派人去青州知府,告了花荣一个通匪之罪。
青州慕荣彦达知府是个无能的官,他凭借妹妹是当朝皇帝的贵妃,而胡作非为,见到刘知寨的状告,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本州的兵马都监,镇三山黄信将军接了这活。
黄信因青州地界的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都闹土匪,他发誓要剿灭这三山的匪患而叫镇三山。说花荣通匪,此事正合他干。
黄信来到清风寨,同刘知寨合谋,设一个鸿门宴,说是要调解刘知寨与花荣之间的矛盾,诱捕了花荣。就这样,宋江与花荣都成了阶下囚,正要送往青州府……
说是花荣大闹清风寨,应为宋江扰了清风寨。
说完了这一章的主要情节,说一下宋江是如何收买花荣手下的。花荣对待宋江为上宾,宋江每日走街串巷,观赏游玩,吃茶饮酒,花荣都有安排,一是派一个亲信相随,一日一换,二是花费不用宋江出。而宋江每每遇到花销时都是自己出,让随行的人也都能得些好处,久了,花荣身边的人都说宋江好,由此可见宋江的手段。这也间接的道出了,宋江同花荣关系非同寻常的原因了,书中没有直接交待他为何与花荣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他同白虎山的孔家那也是个“铁”字。
看花荣是如何接待宋江的,便知交情很深,为何呢?书中省略了,这便是妙处。
人情达练的宋江,非常人能及,你一旦落入他的圈套,也是件凶吉难料的事。
花荣的一生是为宋江所用。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
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